电力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370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力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采用锰系正极材料的锂蓄电池的蓄电系统。
背景技术
周知锂蓄电池若在高电压区域以及低电压区域使用则其性能下降。因此,一般来 说,在避开性能下降的电池电压的电压范围中(例如,电池电压为2. 2V以上4. 2V以下的电 压范围)使用。另外,采用了锰系正极材料的锂蓄电池,在高温时显著地表现出电池劣化。例如, 提出了高温时在靠近于高电压区域的电压范围使用电池的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在锂蓄电池的保管时,考虑到安全性使其处于中间充电状态(例如,开电路 电压(没有电流流过的状态下的单电池电压)为3. 5V至3. 8V之间)或者放电状态(例如, 开电路电压为3. 5V以下)。[专利文献1]特开2000-058134号公报发明者发现在上述以往的电池使用时的电压范围(例如,单电池电压为2. 2V以上 4. 2V以下的电压范围)中,含有电池劣化率高的电压范围。若在这种的电压范围中进行充放电,则有可能加速电池劣化、使电池寿命变短。特 别地,例如以10年以上的长寿命为目标的大型蓄电系统中,尽量在不产生电池劣化的电压 范围中使用是很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延长寿命的蓄电系 统。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方法。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如下的蓄电系统,所述蓄电系统具有蓄电装置,其具有至少 一个的使用了锰系正极材料的锂蓄电池;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充放电,所 述控制装置在基于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定的低劣化电压范围内控制充放电。例如,如图2所示的例子,研究了开电路电压与容量下降率(也就是电池劣化率) 之间的关系,发现在3. 5V附近电池劣化率最高。因此,若像以往那样在包括3. 5V的宽的电 压范围使用蓄电装置,则会加剧电池的劣化。在该方式中,由于在基于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定的低劣化电压范围内使 用,因此能够避免上述这种的电池劣化率变高的电池电压中的使用。由此,能够抑制蓄电装 置的劣化率。在上述蓄电系统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电池电压从低劣化电压范围偏离时,进 行充电或者放电直至电池电压处于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并且与设定于高压侧的基准电池电
压一致。这样,在电池电压从低劣化电压范围偏离时,由于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直至电池电压在低劣化电压范围中与设定于高压侧的基准电池电压一致,因此可以使蓄电装置的充电 率总保持在高的位置。由此,在放电时,能够提供更多的电力。上述蓄电系统具有包括低劣化运转模式的多个运转模式,在选择了所述低劣化运 转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低劣化电压范围内进行充放电控制。由于仅限于在选择了低劣化运转模式的期间,在低劣化电压范围内使用,因此能 在抑制蓄电装置的劣化的同时,由根据需求电力的运转模式进行充放电控制。本发明的第2方式是如下的蓄电系统,所述蓄电系统具有蓄电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的使用了锰系正极材料的锂蓄电池;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充放电,所 述控制装置在基于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定的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内控制充放电。例如,如图3中所示的例子,研究了充电率与容量下降率(也就是电池劣化率)之 间的关系,发现在30%附近电池劣化率最高。因此,若像以往那样在包括30%的宽的充电 率范围中使用蓄电装置,则会加剧电池的劣化。在该方式中,由于在基于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定的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内使 用,因此能够避免上述这种的电池劣化率变高的充电率中的使用。由此,能够抑制蓄电装置 的劣化率。在上述蓄电系统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充电率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偏离时,进 行充电或者放电直至充电率处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内、并且与设定于高充电率侧的基准充
电率一致。这样,在充电率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偏离时,由于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直至充电率 在低劣化充电率范围中与设定于高充电率侧的基准充电率一致,因此可以确保高的充电 率。由此,在放电时能够供给更多的电力。上述蓄电系统,可以具有包括低劣化运转模式的多个运转模式,在选择了所述低 劣化运转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内进行充放电控制。由于仅限于选择了低劣化运转模式的期间,进行使蓄电装置的充电率处于低劣化 充电率范围内的充放电,因此能在抑制蓄电装置的劣化的同时,由根据使用状况的运转模 式进行充电电控制。上述蓄电系统可以具有用于手动设定所述运转模式的切换的输入部。根据这种结构,用户可以配合使用状态等自由地进行运转模式的切换。在上述蓄电系统中,可以在所述控制装置中预先录入所述运转模式的切换条件, 基于该切换条件进行所述运转模式的切换。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根据需求电力等在适当的时期切换运转模式。另外,由于可以 自动切换运转模式,因此能够减少用户的负担。本发明的蓄电系统,可以恰当地应用于如下的电力存储系统,该电力存储系统在 预先设定的时间带(例如,夜间的时间带)进行充电、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带(例如,白天的 时间带)进行放电。通过在电池容量较大的电力存储系统中应用本发明的蓄电系统,可以 实现使用寿命的延长。另外,上述的各方式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组合而应用。根据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开电路电压与容量下降率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充电率与容量下降率之间的关系的一例的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是示例并表示了属于通常运转模式的各种运转模式的表。图中1、1,-蓄电系统2-组电池3、3,_控制装置4-电力变换装置5-负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中的蓄电系统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的概略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1具有组电池(蓄电装置)2,其具有在正 极使用了锰系材料的多个锂蓄电池;控制装置3,其控制组电池2的充放电。蓄电系统1,经 由具有变换器等功能的电力变换装置4连接于负载5以及商用系统。组电池,由多个锂蓄电池串联连接构成。或者,由直接连接多个蓄电单元(cell) 形成的多个电池单元,进一步并联连接构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组电池2的端子间 电压称为“组电池电压”,将构成组电池2的各锂蓄电池的端子间电压称为“单电池电压”, 将各锂蓄电池称为“蓄电单元”。通过由控制装置3驱动控制电力变换装置4,在放电时存储于组电池2中的电力提 供给负载5或者商用系统,在充电时从商用系统对组电池2提供电力。控制装置3监视组电池电压V,以组电池电压V为根据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 定的低劣化电压范围(V2以上Vl以下)内的方式,控制组电池2的充放电。具体而言,控 制装置3在组电池电压V往高压侧偏离低劣化电压范围时,通过进行插入放电使组电池电 压V返回至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同样地,控制装置3在组电池电压V往低压侧偏离低劣化 电压范围时,通过进行插入充电使组电池电压V返回至低劣化电压范围内。此时,控制装置3进行插入充电或者插入放电,直至组电池电压V成为在低劣化电 压范围的高压区域侧设定的基准电池电压,换言之,直至组电池电压V与低劣化电压范围 内、且在上限值Vl的近旁设定的基准电池电压一致为止。通过这样进行控制,由于能够使 组电池电压V保持得较高,因此在进行放电时可以将更多的电力提供给负载5等。另外,上述的补充充电、插入放电可以在组电池电压V达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界限电压Vl或者V2时、或者偏离该界限值时进行,或者如果存在设定了的允许充放电时间 带,则可以在该时间带进行。下面,对上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l以及下限值V2的设定步骤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决定1日的目标劣化率D /day),并决定一日的劣化率为目标劣化率D以下的单电池电压范围(V2’以上VI’以下)。此时,单电池电压范围在如下的范围中设定,该 范围没有超过在后面叙述的通常运转模式中设定的单电池电压范围。例如,蓄电单元具有图2所示的劣化特性情况下,在将目标劣化率D设定为 0. 02[% /day]时,单电池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I,为4. 2,下限值V2,为3. 85V。在图2中,横轴表示开电路电压、也就是在组电池2中没有电流流过时的单电池电 压,纵轴表示环境温度25°C时1日的容量下降率,换言之为电池劣化率。在此,上述单电池电压范围可以根据蓄电单元的平均特性决定,也可以根据劣化 率的预测最差值决定。这样,对用于决定单电池电压范围的特性,能够适当选择。接下来,通过在单电池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I’上乘以蓄电单元的个数,来设定低劣 化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I。例如,在将单电池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I’设为“4. 20V”、将蓄电单元的个数设为20 个时,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l可以如下面的(1)式那样求得。Vl = 4. 2*20 = 84 (V) (1)另外,在组电池2中由于电池内部电阻、配线电阻而存在电压下降时,存在蓄电单 元特性的偏差时,考虑到这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可以利用下面的(2)式设定上述上限值VI。例如,在上述的条件中,充电电流10A、组电池全部的内部电阻与配线电阻的合计 为0.2 Ω、若将蓄电单元的偏差设定为最大士0. 05,则上限值Vl以如下方式设定。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接下来,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下限值V2,在将蓄电单元设为20个时由下面的式(3)给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另外,考虑到基于上述的各种因素的误差设定下限值V2时,如下面的(4)式所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此外,上述(2)式与(4)式的根据充放电电流与内部电阻以及配线电阻的修正项, 也可以基于当前的电流而变化。另外,对于上述单电池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下限值,可以在1日的劣化率为目标劣 化率D[%/day]以下的范围内适当选择。此外,对于低劣化电压范围,也可以基于上述单电 池电压范围而适当选择。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在组电池电压V达到低劣化 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l时、或者超过上限值Vl时,由控制装置3进行插入放电以使组电池电 压V处于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另外在组电池电压V达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下限值V2时、或 者低于下限值V2时,由控制装置3进行插入充电以使组电池电压V处于低劣化电压范围 内,由此,能够限制在电池劣化的低电压范围来使用以及保管组电池。这样,能够抑制电池 的劣化、能够延长电池寿命。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组电池电压V处于劣化电压范围内的方式进行充放电控制,但是代替此,也可以基于组电池充电率SOC来进行充放电控制。该情况下,例如控制装置3具有充电率S0C(%)与组电池电压V之间的相关表,由该相关表计算出对应组电池电压V的充电率S0C。另外,在控制装置3中,作为对应低劣化 电压范围的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分别设定相当于组电池电压V1、V2的充电率S0C1、S0C2,以 组电池的充电率SOC处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S0C2以上SOCl以下)内的方式进行充放电 的控制。此外,对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除了使用相关表求得对应于上述组电池电压Vl、V2 的充电率以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使用表示对应充电率的电池劣化率的劣化特性,求得电 池劣化率为目标劣化率D以下的充电率范围。在图3中,横轴表示充电率,纵轴表示环境温 度25°C时1日的容量下降率。(第2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进行说明。虽然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1中,基于组电池电压V进行充放电控 制,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蓄电单元的单电池电压进行充放电控制。以下,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地方省略说明,以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图4中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1’的概略结构。在图4中对于与图1相同 的结构要素附与相同的符号。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系统的控制装置3’中,输入各电池单元的单电 池电压V’。控制装置3’控制充放电,以使各电池单元的单电池电压V’处于根据电池劣化率 而设定的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具体而言,在任意的单电池电压V’达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上 限值VI’或者超过时,进行插入放电使单电池电压V’返回至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同样地, 在任意的单电池电压r达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下限值V2’或者低于时,进行插入充电使单 电池电压返回至低劣化电压范围内。 另外,这种插入充电或者插入放电可以在任意的单电池电压V’偏离上述低劣化电 压范围时马上进行,或者,在设定了允许充放电时间带的情况下可以在其时间带进行。接下来,低劣化电压范围例如以如下步骤决定。首先,决定每1日的目标劣化率D /day),并决定一日的劣化率为目标劣化率D 以下的低劣化电压范围(V2’以上VI’以下)。例如,在具有图2所示的劣化特性的情况下, 在将目标劣化率D设为0. 02(% /day)时,低劣化电压范围能够在3. 85V以上4. 2V以下的 范围内任意地设定。例如,可以将上限值VI’设定为4.2V,将下限值V2’设定为3.85V。在此,上述低劣化电压范围可以根据蓄电单元的平均特性决定,也可以根据劣化 率的预测最差值来决定。这样,能够对用于决定低劣化电压范围的特性进行适当选择。另外,进行比较的蓄电单元的单电池电压V’,可以使用蓄电系统内的蓄电单元的 最大电压、平均电压或者最小电压的任意一个。此外,上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上限值VI,以及下限值V2’,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 同样,考虑到由电池内部电阻以及配线电阻引起的电压下降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设定。例如,单电池电压的充电时的充电电流为10A,若将蓄电单元的电池内部电阻或配 线电阻的总和设为0.01Ω,则上限值VI’以如下的(5)式求得。
Vl,= 4. 2 (V) +10 (A) *0· 01 ( Ω ) = 4. 3 (V) (5)同样地,下限值V2,以如下的(6)式求得。V2,= 3. 85 (V)-10 (A) 01 (Ω) = 3. 75 (V) (6)此外,上述(5)式与(6)式的根据充放电电流与内部电阻以及配线电阻的修正项, 可以基于当前的电流而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蓄电单元的性能偏差较大、不能使全部单电池电压收 敛于上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优先上限值VI’以及下限值V2’的任意一个。例如,在优先上限值VI’的情况下,在任意一个的单电池电压V’超过了上限值VI, 时,进行插入放电以使全部的单电池电压处于上限值VI’以下。该情况下,在进行插入放电 时即使其他蓄电单元的单电池电压变为下限值V2 ’以下,也继续进行插入放电。另外,在任 意的单电池电压V’低于下限值V2’时,虽然要进行插入充电以使全部的单电池电压为下限 值V2’以上,但是该情况下,在插入充电过程中在其他蓄电单元的单电池电压达到了上限值 VI,时,便停止插入充电。与此相对,在优先下限值V2’的情况下,在任意的单电池电压超过了下限值V2’ 时,进行插入充电以使全部的单电池电压处于下限值V2’以上。该情况下,在进行插入充电 时即使其他蓄电单元的单电池电压变为上限值VI’以上,也继续进行插入充电。另外,在任 意的单电池电压V’超过上限值VI’时,虽然要进行插入放电以使全部的单电池电压为上限 值VI’以下,但是该情况下,在插入放电过程中在其他蓄电单元的单电池电压达到了下限值 V2’时,便停止插入放电。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1’,在单电池电压V’达到了低劣化电 压范围的上限值VI’时、或者超过了上限值VI’时,由控制装置3进行插入放电以使单电池 电压V’处于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另外在单电池电压V达到了低劣化电压范围的下限值V2’ 时、或者低于下限值V2’时,由控制装置3进行插入充电以使单电池电压V’处于低劣化电 压范围内。这样,由于以蓄电单元单位监视电压,因此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充放电控制。另 夕卜,即使在蓄电单元中存在性能偏差,也能够尽可能地使各蓄电单元的单电池电压处于低 劣化电压范围内。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以单电池电压V’处于劣化电压范围内的方式进 行充放电控制,但是代替此,也可以基于单电池的充电率SOC’来进行充放电控制。该情况下,例如控制装置3具有充电率S0C’(%)与单电池电压V’之间的相关表, 由该相关表格计算出对应单电池电压V’的充电率S0C’。另外,在控制装置3’中,作为低劣 化充电率范围,设定相当于单电池电压VI’、V2’的充电率S0C1’、S0C2’,以各蓄电单元的充 电率soc’处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soc2’ Wisocr以下)内的方式进行充放电的控制。此外,对于充电率的范围,除了使用相关表求得对应于上述组电池电压VI’、V2’的 充电率以外,例如,也可以如图3所示使用表示对应充电率的电池劣化率的劣化特性、求得 电池劣化率为目标劣化率D以下的充电率范围。(第3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1或者第2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中,由于为了抑制电池劣化,而总进 行充放电以使组电池电压V或者单电池电压V’处于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因此并不能有效地利用存储于组电池2中的能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低劣化运转模式”,通过在上述的低劣化电压范围内进行 充放电抑制电池劣化;“通常运转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存储在组电池2中的能量,这样能 够根据来自负载5的需求电力等选择适当的运转模式。在此,所谓“通常运转模式”,是在预先所设定的允许电压范围(例如,2. 2V以上而 未达到4.2V)内,进行充放电的运转模式。允许电压范围,以具有比上述低劣化电压范围的 电压幅度更宽的电压幅度(上限值-下限值)的方式进行设定。另外,在“通常运转模式”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条件进行充放电。图5是示例并表示了属于通常运转模式的各种运转模式的表。如图5所示,例如 在系统协作负荷调整(load leveling)中,控制装置3以如下的方式控制电力变换装置4 等,即在预先设定的充电时间带对组电池2提供系统电力,另外在预先设定的放电时间带 从组电池2对负载5提供电力。在系统协作削峰(peak clipping)中,控制装置3以如下 的方式控制电力变换装置等,即在预先设定的充电时间带对组电池2提供系统电力,另外 在预先设定的放电时间带从组电池2对负载5提供超过合同供电量部分的电力。再有,强 制充电以及强制放电,在由用户输入了充电或者放电的指示时,根据该指示,进行强制性的 充电或者放电。上述的“通常运转模式”与“低劣化运转模式”可以由手动或者自动地切换。在蓄电系统中设有用于用户指示模式切换的输入部(省略图示),根据从该输入 部输入的运转模式切换指示,以规定的运转模式控制装置3进行充放电控制。另外,也可以 从输入部输入用于自动切换的条件。例如,可以通过设定季节、月份、星期、小时等进行模式 切换的调度。另外,除了由日期时间等设定模式切换条件,例如也可以由需求电力等设定模 式切换的条件。这样,模式切换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此外,也可以预先录入运转模式的切换条件,根据该切换条件自动地切换运转模式。在自动地切换运转模式时,例如可以根据如下的条件进行模式切换。作为一种电力存储系统,在电力费用便宜的夜间时间带(例如,从23时至翌日6 时)从商用系统对组电池2进行充电,在电力费用比较高的白天的时间带(例如,从6时至 23时)将存储于组电池2中的电力提供给负载5等,在将该蓄电系统应用于这种电力存储 系统时,通过进行如下的判断进行运转模式的切换。该情况下,控制装置在放电时(例如,从6时至23时)判断是低负载状态还是通 常负载状态。例如,控制装置3在放电时测量单电池电压V’、组电池电压V、放电电力W、放 电电流I,并对各测量值计算出一定期间(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的最大值、最小值、平 均值、累计值的至少一个。然后,在各测量值以及各计算结果的任意一个符合下面的条件1中所示的事件 1-1至事件1-6的任意一个时,判断为低负载状态,另一方面,在符合下面的条件2中所示的 事件2-1至事件2-6的任意一个时判断为通常负载状态。在低负载状态时,通过在运转模式中设定“低劣化运转模式”来抑制电池劣化,另 夕卜,在通常负载状态时,通过在运转模式中设定“通常运转模式”来积极地对存储于组电池 2的电力进行放电,这样可以有效地使用组电池的电力。
条件1事件1-1 单电池电压V’的最小值为预先设定的低劣化运转过渡值Vp’以上事件1-2 组电池电压V的最小值为预先设定的低劣化运转过渡值Vp以上事件1-3 放电电力W的最大值为预先设定的低劣化运转过渡值Wp以下事件1-4 放电电流I的最大值为预先设定的低劣化运转过渡值Ip以下事件1-5 电力量W的累计值为预先设定的低劣化运转过渡值Wf以下事件1-6 电流量I的累计值为预先设定的低劣化运转过渡值If以下条件2事件2-1 单电池电压V’的测量值为预先设定的通常运转过渡值Vq’以下事件2-2 组电池电压V的测量值为预先设定的通常运转过渡值Vq以下事件2-3 放电电力W的测量值为预先设定的通常运转过渡值Wq以上事件2-4 放电电流I的测量值为预先设定的通常运转过渡值Iq以上事件2-5 电力量W的累计值为预先设定的通常运转过渡值Wh以上事件2-6 电流量I的累计值为预先设定的通常运转过渡值Ih以上再有,上述的各低劣化运转过渡值以及各通常运转过渡值可以以如下的方式进行 指定,即将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累计值的前一次部分存储于存储器中,按最新数据对 于该存储数据的变化比例来指定。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系统,由于具有“通常运转模式”与“低劣化 运转模式”,因此可以根据负载5的需求电力等状况采用适当的运转模式。由此,例如在通 常负载的状态中,通过设定为“通常运转模式”能够使电池容量发挥至最大限度,可以有效 地利用存储于组电池中的电力。另外,在低负载的状态中,通过设定为“低劣化运转模式”, 来尽可能抑制放电电流,从而可以抑制电池的劣化。另外,通过自动进行上述运转模式的切换,在用户不必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电 池的使用状态设定为适当的运转模式。以上,虽然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也包括没有脱离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的范围的设计变化等。
权利要求
一种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的使用了锰系正极材料的锂蓄电池;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充放电,所述控制装置,在基于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定的低劣化电压范围内控制充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电池电压从低劣化电压范围偏离时,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直至电池电 压处于低劣化电压范围内、并且与设定于高压侧的基准电池电压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包括低劣化运转模式的多个运转模式,在选择了所述低劣化运转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低劣化电压范围内进行充放电 控制。
4.一种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的使用了锰系正极材料的锂蓄电池;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蓄电装置的充放电,所述控制装置,在基于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定的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内控制充放<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formul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充电率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偏离时,进行充电或者放电,直至充电率 处于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内、并且与设定于高充电率侧的基准充电率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包括低劣化运转模式的多个运转模式,在选择了所述低劣化运转模式时,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低劣化充电率范围内进行充放 电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手动设定所述运转模式的切换的输入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装置中预先录入所述运转模式的切换条件,基于该切换条件进行所述运转 模式的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如下的电力存储系统中使用所述蓄电系统,该电力存储系统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带进 行充电、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带进行放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蓄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充电的时间带设定为夜间,将放电的时间带设定为白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系统,能够延长使用寿命。所述蓄电系统具有组电池(2),其具有至少一个的使用了锰系正极材料的锂蓄电池;以及控制装置(3),其控制组电池(2)的充放电,控制装置(3),在基于作为目标的电池劣化率而设定的低劣化电压范围内控制充放电。
文档编号H01M10/48GK101803103SQ20088010403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8日
发明者仓山功治, 和田好弘, 小林克明, 村上慎治, 柴田裕之, 桥崎克雄, 田岛英彦, 秋山知雄, 西田健彦, 足立和之 申请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九州电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