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装置及其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500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装置及其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背光装置及其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变压器有关,并且特别地,关于一种具有跳接(jump)接脚的 变压器及应用该变压器的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不断增大,包含多个冷阴极灯管C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的背光装置更加广泛地被运用。
然而,于传统的多灯管背光装置中,随着使用的灯管及变压器数目不断增 加,无论是在高压侧或是低压侧,各个变压器间的连接线路通常会产生彼此交 会的情形。为了避免产生交会的连接线路彼此相互干扰,即会于连接线路上使 用跳接的方式,以使得交会的连接线路间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
请参照图l,图l绘示一种具有跳接结构的背光装置。如图1所示,背光 装置9包含电源90、第一变压器91、第二变压器92、第一灯管93、第二灯管 94及跳接结构95。其中第一变压器91包含第一接脚911、第二接脚912、第 三接脚913、第四接脚914、第一次线圈915及第一主线圈916;第二变压器 92包含第五接脚921、第六接脚922、第七接脚923、第八接脚924、第二次线 圈925及第二主线圈926。
于第一变压器91中,第一主线圈916耦接至第一接脚911及第二接脚912; 第一接脚911及第二接脚912分别耦接至第一灯管93及电源90。由于第一接 脚911与第一灯管93间的导线会和第二接脚912与电源90间的导线形成交会, 故于第二接脚912与电源90间的导线上将会具有跳接结构95,以使得交会的 两条导线间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
请参照图2,图2绘示另一种具有跳接结构的背光装置。如图2所示,背 光装置8包含电源80、第一变压器81、第二变压器82、第三变压器83、第一 灯管84、第二灯管85、第三灯管86、第一跳接结构87及第二跳接结构88。
3其中,第一变压器81包含第一接脚811、第二接脚812、第三接脚813、 第四接脚814、第一主线圈815及第一次线圈816;第二变压器82包含第五接 脚821、第六接脚822、第七接脚823、第八接脚824、第二主线圈825及第二 次线圈826;第三变压器83包含第九接脚831、第十接脚832、第十一接脚833、 第十二接脚834、第三主线圈835及第三次线圈836。
于背光装置8中,第一次线圈816耦接至第一接脚811及第二接脚812; 第二次线圈826耦接至第五接脚821及第六接脚822;第三次线圈836耦接至 第九接脚831及第十接脚832。其中第一接脚811耦接至第一灯管84;第五接 脚821耦接至第二灯管85;第九接脚831耦接至第三灯管86。由于第一次线 圈816、第二次线圈826及第三次线圈836彼此耦接,故第二接脚812、第六 接脚822及第十接脚832将会通过导线耦接。
如图2所示,该导线将会和由第五接脚821耦接至第二灯管85的导线及 由第九接脚831耦接至第三灯管86的导线形成交会,故该导线上将会具有第 一跳接结构87及第二跳接结构88,以使得交会的导线间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
然而,无论是上述的背光装置9及背光装置8,由于其变压器之间使用许 多跳接结构,将会导致电路布局的走线变得较为复杂。再者, 一旦该背光装置 的变压器及灯管数目不断增加,该背光装置中所使用的跳接结构数目亦势必随 之增加,如此将会造成该背光装置的生产成本提高,不利该背光装置于市场上 的竞争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跳接接脚的变压器及应用该变压器的背光 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装置及其变压器。该变压器应用于多灯管背光装 置中,用以使得背光装置中的各灯管电流大致相等,以确保提供给液晶显示面 板的光源能够具有非常稳定且均匀的亮度。实际上,该变压器可具有一推一或 一推多的架构,亦即该变压器对应于一根或同时对应于多根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是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可以应用于一背光装置中。该变压器包含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一侧线圈、第二侧线圈 及跳接接脚。第二侧线圈耦接至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第一接脚位于跳接接脚 与第二接脚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该跳接接脚经由变压器的内部耦接至第二接脚,而非由变 压器的外部进行耦接。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跳接接脚可通过该变压器的内 部所埋入的一金属片耦接至该第二接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是一种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包含电 源、第一灯管及第一变压器。其中第一变压器包含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一 侧线圈、第二侧线圈及跳接接脚。
于第一变压器中,第二侧线圈耦接至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由于第一接脚 位于跳接接脚与第二接脚之间,故跳接接脚经由第一变压器的内部耦接至第二 接脚。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跳接接脚可通过该第一变压器的内部所埋入的 一金属片耦接至该第二接脚。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装置可进一步包含第二变压器及第二灯管, 该第二灯管耦接至该第二变压器。该第二变压器可以耦接至该跳接接脚或该第 二接脚。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以及应用该变压器的背光装 置,由于可省去传统背光装置的各变压器间所使用的跳接结构,故不仅能使电 路布局的走线更为简洁,亦可使得背光装置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以提升其于 市场上的竞争力。


图1绘示先前技术中一种具有跳接结构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先前技术中另一种具有跳接结构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3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的变压器的示意图。 图4A绘示图3中的跳接接脚通过变压器内部的导线耦接至第二接脚的示 意图。
图4B绘示图3中的跳接接脚通过变压器内部所埋入的金属片耦接至第二
5接脚的示意图。
图5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6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的背光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具有跳接接脚的变压器以及应用该变压器的背光装置。该 背光装置由于省去各变压器间所使用的跳接结构,故不仅能够使电路布局的走 线更为简洁,亦可使得背光装置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是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应用于背光 装置中,用以使得背光装置中的各灯管电流大致相等,以确保提供给液晶显示 面板的光源能够具有非常稳定且均匀的亮度。实际上,该变压器可具有一推一 或一推多的架构,亦即该变压器对应于一根或同时对应于多根灯管。
请参照图3,图3绘示该变压器的架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变压器l 包含跳接接脚10、第一接脚11、第二接脚12、第三接脚13、第四接脚14、第 一侧线圈15及第二侧线圈16。其中第二侧线圈16对应于第一侧线圈15;第 二侧线圈16耦接至第一接脚11与第二接脚12。第一接脚11位于跳接接脚10 与第二接脚12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省去导线上的跳接结构,跳接接脚IO经由变压器1 的内部耦接至第二接脚12。实际上,跳接接脚10除了通过变压器1内部的导 线耦接至第二接脚12夕卜,亦可以通过于变压器1的内部所埋入的金属片耦接 至第二接脚12。
请参照图4A,图4A绘示跳接接脚通过变压器内部的导线耦接至第二接脚 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跳接接脚10通过导线17由变压器内部耦接至第二 接脚12。此一作法是通过一般常见的形成电连接的方式实现。
请参照图4B,图4B绘示跳接接脚通过变压器内部所埋入的金属片耦接至 第二接脚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跳接接脚10通过金属片18由变压器内部 耦接至第二接脚12。实际上,金属片18可以是铁片、铜片或其它具有导电能 力的金属片。
至于采用此一作法的优点在于,藉由预先埋入的金属片使得跳接接脚10 与第二接脚12产生电连接的关系,可以减少制作变压器的工时,故可增进变压器的生产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当变压器1应用于背光装置中,若第一侧线圈15形成一
回路,则第一接脚ll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灯管,而第二接脚12耦接至背光装置 的电源及背光装置中的其它变压器;若第一侧线圈15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电源, 则第一接脚11耦接至背光装置的灯管,第二接脚12耦接至背光装置中的其它 变压器。
综上所述,由于变压器1可省去传统背光装置的各变压器间所使用的跳接 结构,故不仅能使电路布局的走线更为简洁,亦可使得背光装置的生产成本能 够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
为一种背光装置。请参照图5,图5 绘示该背光装置的架构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背光装置2包含电源20、第一 变压器21、第二变压器22、第一灯管23及第二灯管24。其中第一变压器21 耦接至第一灯管23;第二变压器22耦接至第二灯管24;电源20耦接至第一 变压器21及第二变压器22,并用以提供背光装置2的第一灯管23及第二灯管 24发光所需的电力。
接下来,将分别就第一变压器21及第二变压器22进行介绍。于此实施方 式中,第一变压器21包含第一跳接接脚210、第一接脚211、第二接脚212、 第三接脚213、第四接脚214、第一次线圈215及第一主线圈216。其中第一主 线圈216对应于第一次线圈215;第一主线圈216耦接至第一接脚211与第二 接脚212;第一接脚211位于跳接接脚210与第二接脚212之间;跳接接脚210 耦接至电源20。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省去背光装置2电路中的跳接结构,第一跳接接脚 210经由第一变压器21的内部耦接至第二接脚212。实际上,第一跳接接脚210 除了通过第一变压器21内部的导线耦接至第二接脚212夕卜,亦可以通过于第 一变压器21的内部所埋入的金属片耦接至第二接脚212。
实际上,该金属片可以是铁片、铜片或其它具有导电能力的金属片。至于 采用此一作法的优点在于,藉由预先埋入的金属片使得第一跳接接脚210与第 二接脚212产生电连接的关系,可以减少制作第一变压器21的工时,故可增 进第一变压器21的生产效率。
同理,第二变压器22包含第二跳接接脚220、第五接脚221、第六接脚222、 第七接脚223、第八接脚224、第二次线圈225及第二主线圈226。其中第二主线圈226对应于第二次线圈225;第二主线圈226耦接至第五接脚221与第六 接脚222;第五接脚221位于第二跳接接脚220与第六接脚222之间;第六接 脚222耦接至电源20;第二跳接接脚220将会与第一变压器21的第二接脚212 形成耦接。
值得注意的是,第七接脚223将会与第一变压器21的第四接脚214形成 耦接;第八接脚224将会与第一变压器21的第三接脚213形成耦接。也就是 说,第一变压器21的第一次线圈215将会与第二变压器22的第二次线圈225 彼此耦接以形成一回路。
于实际应用中,为了能省去背光装置2电路中的跳接结构,第二跳接接脚 220经由第二变压器22的内部耦接至第六接脚222。实际上,第二跳接接脚220 除了通过第二变压器22内部的导线耦接至第六接脚222夕卜,亦可以通过于第 二变压器22的内部所埋入的金属片耦接至第六接脚222。
接下来,将就图5所示的背光装置2与图1所示的具有跳接结构95的背 光装置9进行比较,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揭露的背光装置2的优点。
于背光装置9的第一变压器91中,由于第一接脚911与第一灯管93间的 导线会和第二接脚912与电源90间的导线形成交会,故于第二接脚912与电 源90间的导线上将会具有跳接结构95,以使得交会的两条导线间能够保持适 当的距离。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揭露的背光装置2的第一变压器21中,由于第二 接脚212不需直接耦接至电源20,而是通过第一变压器21内部耦接至第一跳 接接脚210,并且第一跳接接脚210耦接至电源20。藉此,背光装置2电路的 走线可通过第一变压器21内部进行,故背光装置2即可有效地避免电路中出 现跳接结构95,不仅电路布局的走线能更为简洁,亦可使背光装置2的生产成 本能够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
为一种背光装置。该变压器应用于多 灯管背光装置中。请参照图6,图6绘示该背光装置的架构的示意图。如图6 所示,背光装置3包含电源30、第一变压器31、第二变压器32、第三变压器 33、第一灯管34、第二灯管35及第三灯管36。其中第一变压器31耦接至第 一灯管34及第二变压器32;第二变压器32耦接至第二灯管35及第三变压器 33;第三变压器33耦接至第三灯管36;电源30耦接至第一变压器31及第三 变压器33,并用以提供背光装置3的第一灯管34、第二灯管35及第三灯管36发光所需的电力。
接下来,将分别就第一变压器31、第二变压器32及第三变压器33进行介绍。
于此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变压器31不需跳接,故第一变压器31可以是 一般不具跳接接脚的变压器。如图6所示,第一变压器31包含第一接脚311、 第二接脚312、第三接脚313、第四接脚314、第一主线圈315及第一次线圈 316。其中第一主线圈315对应于第一次线圈316;第一次线圈316耦接至第一 接脚311与第二接脚312;第一接脚311耦接至第一灯管34。
至于第二变压器32及第三变压器33,由于两者均需跳接,故第二变压器 32及第三变压器33均为具有跳接接脚的变压器。如图6所示,第二变压器32 包含第二跳接接脚320、第五接脚321、第六接脚322、第七接脚323、第八接 脚324、第二主线圈325及第二次线圈326。其中第二次线圈326对应于第二 主线圈325;第二次线圈326耦接至第五接脚321与第六接脚322;第五接脚 321位于第二跳接接脚320与第六接脚322之间;第五接脚321耦接至第二灯 管35;第二跳接接脚320将会与第一变压器31的第二接脚312形成耦接。
实际上,为了能省去背光装置3电路中的跳接结构,第二跳接接脚320经 由第二变压器32的内部耦接至第二接脚312。实际上,第二跳接接脚320除了 通过第二变压器32内部的导线耦接至第二接脚312夕卜,亦可以通过于第二变 压器32的内部所埋入的金属片耦接至第二接脚312。实际上,该金属片可以是 铁片、铜片或其它具有导电能力的金属片。
同理,第三变压器33包含第三跳接接脚330、第九接脚331、第十接脚332、 第十一接脚333、第十二接脚334、第三主线圈335及第三次线圈336。其中第 三次线圈336对应于第三主线圈335;第三次线圈336耦接至第九接脚331与 第十接脚332;第九接脚331位于第三跳接接脚330与第十接脚332之间;第 九接脚331耦接至第三灯管36;第三跳接接脚330将会与第二变压器32的第 六接脚322形成耦接。
实际上,第三跳接接脚330除了通过第三变压器33内部的导线耦接至第 十接脚332外,亦可以通过于第三变压器33的内部所埋入的金属片耦接至第 十接脚332。至于该金属片可以是铁片、铜片或其它具有导电能力的金属片。
接下来,将就图6所示的背光装置3与图2所示的具有跳接结构的背光装 置8进行比较,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揭露的背光装置3的优点。于图2所示的背光装置8中,由于该导线将会和由第五接脚821耦接至第
二灯管85的导线及由第九接脚831耦接至第三灯管86的导线形成交会,故该 导线上将会具有第一跳接结构87及第二跳接结构88,以使得交会的导线间能 够保持适当的距离。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揭露的背光装置3中,由于第二接脚312不需直接 耦接至第六接脚322,而是耦接至第二跳接接脚320,第二跳接接脚320再经 由第二变压器32内部耦接至第六接脚322,故可省去图2中的第一跳接结构 87。
同样地,第六接脚322不需直接耦接至第十接脚332,而是耦接至第三跳 接接脚330,第三跳接接脚330再经由第三变压器33内部耦接至第十接脚332, 故可省去图2中的第二跳接结构88。
藉此,背光装置3电路的走线可通过第二变压器32及第三变压器33的内 部进行,故背光装置3即可有效地避免电路中出现任何的跳接结构,不仅电路 布局的走线能更为简洁,亦可使背光装置3的整体生产成本能够降低。
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以及应用该变压器的背光装 置,由于可省去传统背光装置的各变压器间所使用的跳接结构,故不仅能使电 路布局的走线更为简洁,亦可使得背光装置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以提升其于 市场上的竞争力。
10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一侧线圈;第二侧线圈,对应于该第一侧线圈,该第二侧线圈耦接至该第一接脚与该第二接脚;以及跳接接脚,该第一接脚位于该跳接接脚与该第二接脚之间,该跳接接脚经由该变压器内部耦接至该第二接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跳接接脚透过该变压器内 部所埋入的一金属片耦接至该第二接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线圈耦接至一电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线圈形成一回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脚耦接至一灯管。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脚耦接至一电源。
7. —种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电源;第一灯管;以及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分别耦接该电源和该 第一灯管。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二变压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变压器耦接至该 跳接接脚;或者该第二变压器耦接至该第二接脚。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二灯管,该 第二灯管耦接至该第二变压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装置及其变压器,涉及变压器领域。该变压器包含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第一侧线圈、第二侧线圈及跳接接脚。第二侧线圈耦接至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第一接脚位于跳接接脚与第二接脚之间。该跳接接脚经由变压器内部耦接至第二接脚。
文档编号H01F38/00GK201349348SQ20092000134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6日
发明者刘明峰, 吴明彦, 谢景昌 申请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