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779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池的壳体保护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池一般由外壳体、电极及电池内芯构成,根据电池的形 状,其外壳体可以由长方体或相应的电池形状,由于在使用及运输过程中, 电池基本处于运动状态,如汽车电池等,产生碰撞过程中易损坏,同时电 池不易固定,电池的底部也易造成损坏,从而会出现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 牢固、安全可靠、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电池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电池座,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外部为外壳体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套接有一底座,该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 外壳体形状相匹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 为过盈配合。
所述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 所述夹紧装置为在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凹槽 与凸筋。
所述夹紧装置为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环状或间断式的扣合榫槽结构。
所述夹紧装置为在底座上端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的扣合榫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 本电池座由与电池本体配套的底座构成,可有效地保护电池本体, 结构更为牢固,同时电池的固定更为方便,从而使电池的使用更为安全可 靠。
2、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较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座结构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外壳体连接结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局部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方式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本体2、外壳体3、底座4、凹槽5、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座,包括电池本体l,电池 本体l外部为外壳体结构,外壳体2内设置有电池本体材料,所述电池本 体的外壳体2底部套接有一底座3,该底座3内腔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 2形状相匹配,电池壳体插入底座内。该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l的外壳体 2底部为过盈配合,在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l的外壳体2之间设置有夹紧 装置,该夹紧装置为在底座3的内腔壁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之间设置 的凹槽4与凸筋5,该凹槽4与凸筋5的位置、数量为对应设置。
如图4,上述实施例中,该夹紧装置可以为底座3内腔壁与电池本体1的外壳体2之间设置的环状或间断式的扣合榫槽结构。
如图5所示,另外所述夹紧装置也可以为设置在底座3上端与电池本
体1的外壳体2之间的扣合榫销。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其他类同、等同的构造均应
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座,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外部为外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套接有一底座,该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形状相匹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腔与电 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为过盈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腔与电 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为在 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凹槽与凸筋。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为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环状或间断式的扣合榫槽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为设 置在底座上端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的扣合榫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座,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外部为外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套接有一底座,该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形状相匹配。所述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底部为过盈配合。所述底座内腔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为在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凹槽与凸筋。所述夹紧装置为底座内腔壁与电池本体的外壳体之间设置的环状或间断式的扣合榫槽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牢固、安全可靠、可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
文档编号H01M2/10GK201369343SQ200920050348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滨 彭, 黄文辉 申请人:彭 滨;黄文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