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779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电性 导通稳定的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一种习用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体al、---第二绝缘体a2、 一第一导电元件bl、-一第二导电元件b2、 一液态导电体c及一弹性体d,所述第一绝缘 体al和所述第二绝缘体a2形成一密闭收容空间all,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bl、所述第 二导电元件b2、所述液态导电体c及所述弹性体d收容于其中,所述液态导电体c几乎 充满所述密闭收容空间all,所述液态导电体c分别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导电元件M和所 述第二导电元件b2。
所述液态导电体c收容于所述第 一绝缘体al和所述第二绝缘体a2形成的所述密闭 收容空间all中,且所述第一导电元件bl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b2插接于所述密闭收容 空间all中。
组装上述电连接器时,如果先将所述液态导电体c装设于所述密闭收容空间all内, 插接所述第一导电元件bl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b2时势必要打通所述密闭收容空间all, 难免造成所述液态导电体c的渗漏;如果先装设所述第一导电元件bl和所述第二导电 元件b2于所述第二绝缘体a2中,再将所述液态导电体c贯设于所述密闭收容空间all 中,难以保证所述第二导电元件b2与所述第二绝缘体a2之间没有间隙,同样会造成所 述液态导电体c的渗漏,可见,无论何种组装方式要做到所述液态导电体c的密闭都比 较困难。 '
上述电连接器存在着如下缺陷1. 在受到一外接电子元件(未图示)的作用力后,所述密闭收容空间all与所述第
、 二导电元件bl、 b2接触处易产生所述液态3电休c的渗漏,从而导致导电 线路的短路,影响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2. 所述液态导电体c的密闭都比较难以保证,且组装过程比较困难;
3. 所述液态导电体c几乎充满所述密闭收容空间all才能较好地实现所述第一导 电元件bl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b2的电性导通,容易造成所述液态导电体c的 浪费,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以 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电性连接的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
组件的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组件,包括 一第一导电体,所述第 一导电体---端凹设形成一容纳腔; 一液态导电体,所述液态,电体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局部显露于所述容纳腔外, 自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出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液态导电 体电性导通,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导接部之间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容纳腔 内; 一抗压弹性体,所述抗压弹性体位于所述挡止部和所述容纳腔底部之间,所述抗压
弹性体的最大压縮行程大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与所述液态导电体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中的所述液态导电体储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体 自身形成的所述容纳腔内,不易发生渗漏,不会影响其电性连接,组装过程也比较简单, 所述抗压弹性体的最大压縮行程大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与所述液态导电体之间的距离,所 述液态导电体无需充满所述容纳腔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的导通,
可以节省材料,节约生产成本;另,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导接部之间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可以缓解压缩变形过程中所述第 一导电体与所述容纳腔的磨损,增强电性连接的 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种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电性连 接一外接电子组件至一电路板,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收容空间; 至少一第一导电体,每一所述第一导电体对应收容于每一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导 电体一端凹设形成一容纳腔;至少--液态导电体,每一所述液态导电体储设于每一所述 容纳腔内;至少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局部显露于 所述容纳腔外,自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出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 与所述液态导电体电性导通,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导接部之间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 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至少一抗压弹性体,所述抗压弹性体位于所述挡止部和所述容纳 腔底部之间,所述抗压弹性休的最大压縮行程大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与所述液态3 '乜体之 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的所述液态导电体储设于所述第一导'Li体 自身形成的所述容纳腔内,不易发生渗漏,不会影响其电性连接,组装过程也比较简单, 所述抗压弹性体的最大压縮行程大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与所述液态导电体之间的距离,所 述液态导电体无需充满所述容纳腔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的导通,
可以节省材料,节约生产成本;另,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导接部之间设有一挡止部,所述
挡止部可以缓解压^变形过程中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容纳腔的磨k,增强电性连接的
稳定性。


图1为一习用的电连接器的剖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导电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导电组件的立体剖视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导电组件的剖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技术背景的附图标号说明
第一绝缘体al 密闭收容空间all第二绝缘体a2 第一导电元件bl
第二导电元件b2液态导电体c 弹性体d
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说明
第一导电体l 容纳腔ll 丌口 12 插接部13
第二导电体2 主体部21 挡止部22 导接部23
接触部24 液态导电体3弹簧4 绝缘本体5
收容空间51 挡块52 紧縮空间5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 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包括 一绝缘本体5以 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5中的多数导电组件。
所述绝缘本体5设有多数收容空间51,每一所述导电组件分别对应容设于每一所述 收容空间51内。
每—一所述导电组件包括 一第一导电体l、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导电体l的一第二 导电体2、储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体1内的一液态导电体3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电体1和 所述第二导电体2之间的一弹簧4。
所述第一导电体1为金属材质,每一所述第一导电体1对应收容于每一所述收容空 间51中,所述第一导电体1凹设形成一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底部部分露出所述收容空间51,另端形成一紧缩丌口 12。
所述液态导电体3储设亍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丌口 12呈紧缩状,可以防止所述 液态导电体3渗出。所述液态导电体3可以为汞,考虑到汞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述液 态导电体3也可以为其它液态金属,如镓基合金。
所述第二导电体2自所述开口 12插接入所述容纳腔11内,且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 腔11内。
所述第二导电体2具有一主体部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1延伸通过所述 容纳腔11 ,且所述主体部21延伸通过所述收容空间51 。
自所述主体部21 —端延伸出 一导接部23,所述导接部23延伸进入所述液态导电体 3内,与所述液态导电体3电性导通,出于节省材料和降低成本的考虑,所述液态导电 体3无需完全填充所述容纳腔11 ,所述导接部23可以接触到所述液态导电休3即可。 当然,所述导接部23与所述液态导电体3表面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为零,同样可以实现 两者的电性导通。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簧4未压縮变形前,所述导接部23也可以不浸设 于所述液态导电体3中,只要所述弹簧4的最大压縮行程大于所述导接部23末端与所 述液态导电体3之间的距离即可。受到所述第二导电体2的抵压后所述弹簧4压缩变形, 所述导接部23即与所述液态导电体3电性导通。
考虑到所述液态导电体3的表面张力,将所述导接部23末端设计为一圆锥状,这 样一来,所述导接部23就可以轻易打破所述液态导电体3形成的表面张力,更好地实 现两者的电性导通。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导接部23设计为具有一尖端的其它椎体, 或直接将所述导接部23整体设计为锥体,锥体的顶点临近所述容纳腔ll的底部,同样 可以达到如上述结构相同的效果。
自所述主体部21另一端延伸出一接触部24,所述接触部24用以与一外接电子元件(未图示)电性连接。
所述主体部21和所述导接部23之间设有-挡卄:部22,所述挡止部22位于所述容 纳腔11内,所述挡止部22的宽幅大于所述开口 12的宽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止 部22为绝缘体,例如可以为 -橡胶垫圈,环设于所述主体部21上,可以减少所述第二 导电体2与所述容纳腔11内壁的磨损,增强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弹簧4为中空状,位于所述容纳腔II底部和所述挡止部22之间,沿所述第二 导电体2的延伸方向收容于所述容纳腔11内,绕设于所述导接部23,且所述导接部23 贯穿所述弹簧4,所述弹簧4其中一端抵持干所述挡止部22,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容纳腔 11底部,受到所述外接电子元件(未图示)的作用后沿其延伸方向弹性变形。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用其它抗压弹性体代替所述弹簧4,如弹片等,所 述导接部23贯穿所述抗压弹性体。
组装上述电连接器时,先将所述液态导电体3储设于所述容纳腔11内,再将所述 第二导电体2插接于所述容纳腔11内,且与所述液态导电体3电性导通,然后,收紧 所述容纳腔11的所述开口 12,防止所述液态导电体3从所述容纳腔11渗出,最后将组 装好的所述导电组件装设于所述收容空间51内,即完成所述电连接器的组装。将所述 导接部23末端设计为一圆锥状,可以减小所述第二导电体2进入所述容纳腔11的插接 力,更易组装。
使用时,所述容纳腔ll的外底面可以直接与一电路板(未图示)电性接触,也可以通 过一焊料(未图示)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
请参照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其与上述电连接器的第 一实施例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l自形成的所述容纳腔11外底面向外延伸出一插 接部13,所述插接部13用以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上设置的各插接孔(未图示)相配合。
请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其与上述两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所述挡止部22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51内,所述收容空间51 —开口端两侧各设有一挡块52,两所述挡块5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挡止部22的宽度,并形成紧縮空间53, 所述紧缩空问53 t,所述收容空间51相贯通,所述挡止部22于所述收容空间51和所述 容纳腔11之间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具有下列有益效

1. 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通过所述液态导电体分别电性导通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 第二导电体,可使导电阻抗明显降低,实现更好的电性连接;
2. 所述液态导屯体无需充满所述容纳腔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 体的导通,可以节省材料,节约生产成本;
3. 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中的所述液态导电体储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体自身形成的所 述容纳腔内.不易发生渗漏,不会影响其电性连接;也不会造成对所述绝缘本 体的污染;
4. 所述液态导电体储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体自身形成的所述容纳腔内,比较容易组 装;
5. 所述挡止部为绝缘体,可以缓解压縮变形过程中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容纳腔 的磨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 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一端凹设形成一容纳腔;一液态导电体,所述液态导电体储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局部显露于所述容纳腔外,自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出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导接部之间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一抗压弹性体,所述抗压弹性体位于所述挡止部和所述容纳腔底部之间,所述抗压弹性体的最大压缩行程大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与所述液态导电体之间的距离。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与所述液态导电体表 面之间的距离为零,与所述液态导电体电性导通。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延伸进入所述液态导电体 内。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形成一紧縮开口,所述挡 止部的宽幅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幅。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为绝缘体。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为橡胶垫圈,套设于所述 主体部上。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为锥状。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为锥状。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弹性体为中空状,所述导接 部贯穿所述抗压弹性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弹性体为弹簧。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容纳腔底部延伸出-插接部, 所述插接部用以连接至 -电路板。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导电体为液态金属。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汞。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镓基合金。
15. —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多个收容空间;至少一第一导电体,每一所述第一导电体对应收容于每一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 一导电体一端凹设形成一容纳腔;至少一液态导电体,每--所述液态导电体储设于每一所述容纳腔内;至少一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局部显露于所述容 纳腔外,自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出一导接部,所述导接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 液态导电体电性导通,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导接部之间设有一挡止部,所述挡止部位于所 述收容空间内;至少一抗压弹性体,所述抗压弹性体位于所述挡止部和所述容纳腔底部之间,所述 抗压弹性体的最大压縮行程大于所述导接部末端与所述液态导电体之间的距离。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延伸通过所述收容空间。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其中一开口端两侧各设有一挡块,所述挡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挡止部的宽度。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容纳腔底部延伸出一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一电路板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组件及使用该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一设有多个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一第一导电体对应收容于每一收容空间内,一端凹设形成一容纳腔;一液态导电体储设于容纳腔内;一第二导电体具有局部显露于容纳腔外的一主体部,自主体部一端延伸出一位于容纳腔内的导接部,主体部和导接部之间设有一挡止部;一抗压弹性体,位于挡止部和容纳腔底部之间,其最大压缩行程大于导接部术端与液体导电体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导电组件及使用所述导电组件的电连接器具有稳定的电性导通性能。
文档编号H01R12/00GK201352627SQ20092005031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6日
发明者林庆其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