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刹车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237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刹车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和电工线路控制的综合电路,更具体地说,涉 及一种刹车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些加工设备中,需要有电机带动刀具或工件转动,在加工完成或加 工过程中,需要对电机进行刹车控制。例如,在黄金首饰生产过程中需要对 金属表面刻上花纹,称为车花,目前主要使用自动车花机完成。在车花机完 成车花工作后,要等待刀头停止旋转后才能更换下一件产品。刀头停转是由 电机控制的,停转时间约为l分钟以内。现有技术中,各首饰厂所采用的车 花机刹车器控制电路采用时间继电器控制刹车时间,车花机的制动电压采用 变压器降压整流的直流电压,对变压器的要求高、对电网影响大、保护动作 简单、成本高且易造成电网跳闸,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电网影响小、可双重互 锁、安全可靠的刹车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 的刹车器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第二交流接触器,一 容阻降压整流电路, 一限流保护电路。
其中,第一交流接触器包括第一线圈、以及由第一线圈控制切换开关状态的第一常闭触点、第一组常开触点和第二组常开触点,并且第一常闭触点 与第一组常开触点和第二组常开触点的开关状态在同一时刻相反;第二交流 接触器包括第二线圈、以及由第二线圈控制切换开关状态的第二常闭触点、 第三组常开触点、第四组常开触点,并且第二常闭触点与第三组常开触点和 第四组常开触点的开关状态在同一时刻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中,第二常闭触点、开关和第一线圈串联后接 在电源的两端;电机通过第一组常开触点接在电源的两端;限流保护电路和 电解电容串联后通过第二组常开触点接在电源的两端,且第二线圈通过第一 常闭触点并联连接在电解电容的两端;容阻降压整流电路通过第三组常开触 点连接在电源的两端,通过第四组常开触点与电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中,容阻降压整流电路包括第二电阻, 一电容, 一整流桥,一二极管;第二电阻与所述电容并联后与整流桥连接,所述二极 管串联在整流桥的输出端,且二极管的正极与整流桥的输出端的负极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中,限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一二极管组, 且第一电阻与一二极管组串联;二极管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二极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器控制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容阻降压 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作为电机的制动电压,减小了电机在制动过程中对电网 的影响,不易造成电网跳闸,并使负荷电流大大减低而节能;采用限流保护 电路可以防止浪峰电压冲击;第二常闭触点CJ2M和开关K串接,与第一常闭 触点CJ1M、 CJ1N形成双重互锁,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另外本刹车器控制电路巧妙运用电容的充放电功能而使电路大大简化, 并可通过调节电容容量的大小来调节刹车器的刹车时间和力度,以提高工作 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刹车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花机启动过程的工作电路原理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花机关断过程的工作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刹车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该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交流接触器CJ1,第二交流接触器CJ2, 一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 一限流 保护电路W。其中,第一交流接触器CJ1包括第一线圈CJ1L、以及由第一线 圈CJ1L控制切换开关状态的第一常闭触点CJ1M、CJ1N,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 CJ1B和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 CJ1D,并且第一常闭触点CJ1M、 CJ1N与第一 组常开触点CJ1A、 CJ1B和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 CJ1D的开关状态在同一时 刻相反;第二交流接触器CJ2包括第二线圈CJ2L、以及由第二线圈CJ2L控 制切换开关状态的第二常闭触点CJ2M、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 CJ2B和第四 组常开触点CJ2C、 CJ2D,并且第二常闭触点CJ2M与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 CJ2B和第四组常开触点CJ2C、 CJ2D的开关状态在同一时刻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器控制电路中,第二常闭触点CJ2M、开关K和第一线 圈CJ1L串联后接在电源S的两端;电机M通过所述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 CJ1B接在电源S的两端;限流保护电路W和电解电容C串联后通过第二组常 开触点CJ1C、 CJ1D接在电源S的两端,且第二线圈CJ2L通过第一常闭触点 CJ1M、 CJ1N并联连接在电解电容C的两端;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通过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 CJ2B接在电源S的两端,通过第四组常开触点CJ2C、 CJ2D 与电机M连接。
其中,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包括第二电阻R2, 一电容C1, 一整流桥V, 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与电容C1并联后与所述整流桥V连接,二极管D1 串联在所述整流桥V的输出端,且二极管Dl的正极与整流桥V的输出端的负 极相连;限流保护电路W包括第一电阻R1、 一二极管组D+D,且第一电阻R1 与二极管组D+D串联;二极管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刹车器控制电路中,第二常闭触点CJ2M和开关K串接, 与第一常闭触点CJ1M、 CJ1N形成双重互锁,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黄金首饰在生产过程中,车花机的使用通常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车花 机的启动过程和车花机的关断过程。车花机主要由电机转动带动刀头转动来 进行工作,所以,车花机的启动和关断过程即为电机的启动和关断过程。以 下结合本实用新型刹车器控制电路分别对车花机的启动过程和关断过程进行
阐述
(一)车花机的启动过程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花机启动过程的工作电路原理图。结合
图l,在操作者将开关K闭合前,第二常闭触点CJ2M—直保持闭合;当操作 者将开关K闭合时,第一线圈CJ1L得电吸合,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 CJ1B 和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 CJ1D均同时闭合,同时第一常闭触点CJ1M、 CJ1N 均同时断开。第一常开触点CJ1A、 CJ1B的闭合,使电机M与电源S接通,电 机M开始转动,即车花机开始工作。同时,第三组常开触点CJ1C、 CJ1D的闭 合,使电解电容C的充电支路接通,电解电容C开始充电,即电源S提供的 交流电经过限流保护电路中的第一电阻R1和二极管组D+D后形成单相半波电流,此单相半波电流对电解电容C进行充电,直到电解电容C充电饱和。
其中,限流保护电路W中的第一电阻R1的阻值决定了电解电容C的充 电支路中单相半波电流的大小,从而第一电阻Rl的阻值将影响电解电容C 的充电时间,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限流保护电路W中第一电阻R1的阻值来达到 限时、限流的作用,从而使电解电容C在开关K瞬开瞬关的情况下充电能量 较小,不足以使第二交流接触器CJ2驱动,以保护电网工作的稳定性。电解 电容C容量的选择还决定了电解电容C的放电时间,从而影响了第二线圈 CJ2L得电吸合的时间,最终影响电机刹车的时间和力度;另外通过电解电容 C充放电可使第二交流接触器CJ2的各组触点得到有效控制,从而简化了电 路。另外,限流保护电路中的二极管组D+D可以防止浪峰电压对二极管的冲 击。
(二)车花机的关断过程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车花机关断过程的工作电路原理图。结合 图1 ,当操作者将开关K断开,第一线圈CJ1L断开返回,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 CJ1B和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 CJ1D均同时断开,同时第一常闭触点CJ1M、 CJ1N均同时闭合。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 CJ1B的断开,使电机M与电源S 断开;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 CJ1D的断开,使电解电容C的充电支路断开。 同时,第一常闭触点CJ1M、 CJ1N的闭合,使电解电容C通过第一常闭触点 CJ1M、 CJ1N对第二线圈CJ2L进行放电,从而第二线圈CJ2L得电吸合。当线 圈CJ2L得电吸合时,第二常闭触点CJ2M断开,同时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 CJ2B和第四组常开触点CJ2C、 CJ2D均同时闭合,从而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 与电机M和电源S接通。当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与电源S接通时,电源S提 供的交流电首先经过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中的电容Cl与第二电阻R2的并电路,然后送往整流桥V,经整流桥V整流后的直流电则被直接送往电机M, 此直流电作用于电机M上将产生制动的作用,从而使电机M快速停止转动。 直到电解电容C放电结束,电机M停止转动,第二线圈CJ2L断开返回,此时, 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 CJ2B和第四组常开触点CJ2C、 CJ2D均同时断开,同 时第二常闭触点CJ2M闭合,为下一次车花机启动做好准备。
其中,在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中,二极管D1的单向导通性,防止了电 机M与电源S断开时产生的感生电压对线路的冲击破坏。第二电阻R2为电容 Cl的电荷泄放电阻,可以快速放掉电容C1两端的峰值电压,第二电阻R2阻 值的确定依据实际电路进行确定,且第二电阻R2阻值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 的时间内泄放掉电容C1上的电荷。电容C1容量的不同选择将影响其通过第 二电阻R2放电的时间,从而影响电机停车的时间和刹车力度。
综合车花机的工作过程,在车花机工作过程中,开关K保持闭合,第一 常闭触点CJ1M和CJ1N保持断开,第二常闭触点CJ2M保持闭合状态;在车花 机关断时,操作者将开关K断开,第一常闭触点CJ1M、 CJ1N均同时闭合,电 解电容C开始放电,第二常闭触点CJ2M断开;在电解电容C放电的过程中, 车花机处于制动过程,第二常闭触点CJ2M处于断开状态,在此制动过程中, 若误操作打开开关K,也不会使车花机重新启动而影响到刹车,即起到了双 重保护的作用;直到电解电容C放电结束,第二常闭触点CJ2M闭合,为下次 车花机的启动做好准备。因此,第二常闭触点CJ2M和开关K串接,与第一常 闭触点CJ1M、 CJ1N形成双重互锁,增加了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9
权利要求1、一种刹车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CJ1),第二交流接触器(CJ2),一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一限流保护电路(W);所述第一交流接触器(CJ1)包括第一线圈(CJ1L)、以及由所述第一线圈(CJ1L)控制切换开关状态的第一常闭触点(CJ1M、CJ1N)、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CJ1B)和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CJ1D),并且第一常闭触点(CJ1M、CJ1N)与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CJ1B)和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CJ1D)的开关状态在同一时刻相反;所述第二交流接触器(CJ2)包括第二线圈(CJ2L)、以及由所述第二线圈(CJ2L)控制切换开关状态的第二常闭触点(CJ2M)、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CJ2B)、第四组常开触点(CJ2C、CJ2D),并且第二常闭触点(CJ2M)与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CJ2B)和第四组常开触点(CJ2C、CJ2D)的开关状态在同一时刻相反;所述第二常闭触点(CJ2M)、开关(K)和所述第一线圈(CJ1L)串联后接在电源(S)的两端;电机(M)通过所述第一组常开触点(CJ1A、CJ1B)接在电源(S)的两端;所述限流保护电路(W)和电解电容(C)串联后通过所述第二组常开触点(CJ1C、CJ1D)接在电源(S)的两端,且所述第二线圈(CJ2L)通过所述第一常闭触点(CJ1M、CJ1N)并联连接在电解电容(C)的两端;所述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通过所述第三组常开触点(CJ2A、CJ2B)接在电源(S)的两端,通过所述第四组常开触点(CJ2C、CJ2D)与电机(M)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阻降压整流电 路(L)包括第二电阻(R2)、 一电容(Cl)、 一整流桥(V)以及一二极管(Dl); 所述第二电阻(R2)与电容(Cl)并联后与所述整流桥(V)连接,所述二极 管(Dl)串联在所述整流桥(V)的输出端,且所述二极管(Dl)的正极与所 述整流桥(V)的输出端的负极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保护电路(W) 包括第一电阻(Rl)以及一二极管组(D+D);所述第一电阻(Rl)与所述二 极管组(D+D)串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组包括至 少两个串联连接的二极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器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交流接触器(CJ1),第二交流接触器(CJ2),一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一限流保护电路(W)。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采用容阻降压整流电路(L)的直流电压作为电机(M)的制动电压,减小了电机在制动过程中对电网的影响,不易造成电网跳闸,并使负荷电流大大减低而节能;采用限流保护电路可以防止浪峰电压冲击;第二常闭触点(CJ2M)和开关(K)串接,与第一常闭触点(CJ1M、CJ1N)形成双重互锁,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H47/00GK201393193SQ20092013076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
发明者冯黎刚, 吴德金, 张儒松, 林顺平 申请人:武汉金凰珠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