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81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
技术背景 目前,在电子配件行业,为适应现代电子工业生产的机械化、高速化,目前用于电 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一般采用在一长条的料带上冲压制成,料带上还有一层纸质的保护 膜,为了节约材料,减少废料的产生,一端子带上会相对冲压出几种不同的端子,然后进行 收圈,用时再进行裁剪,在裁剪中能常采用人工及自动化的裁剪方式,这样就会用大量的人 力和物力,其生产效率低,同时因为是人工操作,没有一定的标准,易产生大量的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 机,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能全自动进行分料,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 机,其包括架体、工作架、步进装置、裁剪装置,架体上安装有工作架,工作架上设有马达带 动的收带轮、料轮,架体的上端面设有步进装置、裁剪装置、控制台。 所述的工作架上还设有照明灯,工作架的一端设有进料摆架,另一端设有出料摆 架。 所述的步进装置由步进气缸为驱动装置,步进装置通过导杆裁剪装置连接。 所述的裁剪装置由裁剪气缸连接裁剪模具构成,裁剪装置下设有废料盒。 所述的架体下部可方便活动的轮子,架体上设有检查门。 所述的架体的一端设有进料支架,架体的另一端设有分料支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步进装置、裁剪装置,架体上安装有工作架,工作架上设
有马达带动的收带轮、料轮,架体的上端面设有步进装置、裁剪装置、控制台,工作时, 一边
进料,裁剪装置进行裁剪后自动分料, 一人即可操作,全自动流水工作,生产效率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架体1、工作架2、步进装置3、裁剪装置4,架 体1上安装有工作架2,工作架2上设有马达带动的收带轮6、料轮5,架体1的上端面设有 步进装置3、裁剪装置4、控制台8。 所述的工作架2上还设有照明灯21,工作架2的一端设有进料摆架22,另一端设 有出料摆架23。
3[0015] 所述的步进装置3由步进气缸为驱动装置,步进装置3通过导杆裁剪装置4连接。 所述的裁剪装置4由裁剪气缸41连接裁剪模具构成,裁剪装置4下设有废料盒7。 所述的架体1下部可方便活动的轮子ll,架体1上设有检查门12。 所述的架体1的一端设有进料支架43,架体1的另一端设有分料支架42。 工作时,开启机器,按下控制台8的工作键,收带轮6将纸带收起、料轮5上的金属 端子9带经进入进料摆架22、进料支架43,由步进装置3带动进入裁剪模具内进行裁剪,裁 剪后的金属端子带9分料支架42、出料摆架23收起,金属端子带9进行裁剪后的废料落入 废料盒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 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其包括架体(1)、工作架(2)、步进装置(3)、裁剪装置(4),其特征在于架体(1)上安装有工作架(2),工作架(2)上设有马达带动的收带轮(6)、料轮(5),架体(1)的上端面设有步进装置(3)、裁剪装置(4)、控制台(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 架(2)上还设有照明灯(21),工作架(2)的一端设有进料摆架(22),另一端设有出料摆架 (2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进 装置(3)由步进气缸为驱动装置,步进装置(3)通过导杆裁剪装置(4)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裁剪 装置(4)由裁剪气缸(41)连接裁剪模具构成,裁剪装置(4)下设有废料盒(7)。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 (1)下部可方便活动的轮子(ll),架体(1)上设有检查门(1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 (1)的一端设有进料支架(43),架体(1)的另一端设有分料支架(4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指全自动五金接触端子料带分条机,其包括架体、工作架、步进装置、裁剪装置,架体上安装有工作架,工作架上设有马达带动的收带轮、料轮,架体的上端面设有步进装置、裁剪装置、控制台,其结构设计简单科学,能全自动进行分料,生产效率高。
文档编号H01R43/16GK201490559SQ20092016791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日
发明者蔡振生 申请人:品翔电子塑胶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