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7030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的电力系统中控制主回路用的起动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的电力系统中控制主回路用的起动器传动装置结构形式多样,有上下传动、左右传动和前后传动等,现有的传动装置出存在的缺陷是结构非常复杂,相互传动不合 理导致的触头分合不可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电力系统中控制主回路用的起动器传动装置 存在的缺陷,提供结构简单、相互传动合理,触头分合可靠的起动器传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包括真空接触器壳体,壳体内设有拐臂、反力弹簧和合闸线 圈,反力弹簧装在合闸线圈上并且与拐臂相连,拐臂的一侧装有传动块,真空接触器的壳体 上设有传动压板和辅助触头,辅助触头设置在传动压板的下方;传动压板一端与传动块横 向位置对应,另一端与辅助触头纵向位置对应,传动块、传动压板和辅助触头依次传动。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接触器壳体上装有传动螺钉,传动压板通过传动螺钉装在真 空接触器壳体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通过拐臂上的传动块前后运动,从 而带动传动压板动作,传动压板水平方向的传动转换成上下传动,实现了对辅助触头的触 点进行接通与分断。该装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传动合理,分合可靠。

图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由真空接触器壳体1、拐臂5、反力弹簧7、合闸 线圈8、传动块3、传动压板2、传动螺钉4和辅助触头6构成。壳体1内设有拐臂5、反力弹簧7和合闸线圈8,反力弹簧7装在合闸线圈8上并 且与拐臂5相连。拐臂5的一侧装有传动块3。真空接触器的壳体1上设有传动螺钉4、传 动压板2和辅助触头6,传动螺钉4装在真空接触器壳体1上,传动压板2通过传动螺钉4 装在真空接触器壳体1上,辅助触头6设置在传动压板2的下方。传动压板2 —端与传动 块3横向位置对应,另一端与辅助触头6纵向位置对应,传动块3、传动压板2和辅助触头6 依次传动相连。使用如下[0013]合闸线圈8得电时,通过反力弹簧7使拐臂5运动带动传动块3向内侧水平横向移动,带动传动压板2另一端传给辅助触头6,使辅助触头6常闭触点达到分闸,低电压保 持,达到主回路合闸的目的;当合闸线圈8失电时,通过反力弹簧7使拐臂5运动带动传动 块3向外侧水平横向移动,带动传动压板2另一端纵向动作,达到主回路分闸目的。上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较好的实施方式,传动块3与传动压板2之间的距离为 3mm,传动压板2与辅助触头6距离为5mm时传动效果最好,凡采用本技术方案描述的构造、 特征及在其精神原理上的变化、修饰均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包括真空接触器壳体(1),壳体(1)内设有拐臂(5)、反力弹簧(7)和合闸线圈(8),反力弹簧(7)装在合闸线圈(8)上并且与拐臂(5)相连,拐臂(5)的一侧装有传动块(3),真空接触器的壳体(1)上设有传动压板(2)和辅助触头(6),辅助触头(6)设置在传动压板(2)的下方;传动压板(2)一端与传动块(3)横向位置对应,另一端与辅助触头(6)纵向位置对应,传动块(3)、传动压板(2)和辅助触头(6)依次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其特征是真空接触器壳体(1)上装 有传动螺钉(4),传动压板(2)通过传动螺钉(4)装在真空接触器壳体(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的电力系统中控制主回路用的起动器传动装置。一种起动器传动装置,包括真空接触器壳体,壳体内设有拐臂、反力弹簧和合闸线圈,反力弹簧装在合闸线圈上并且与拐臂相连,拐臂的一侧装有传动块,真空接触器的壳体上设有传动压板和辅助触头,辅助触头设置在传动压板的下方;传动压板一端与传动块横向位置对应,另一端与辅助触头纵向位置对应,传动块、传动压板和辅助触头依次传动。该装置解决了现有产品结构非常复杂,相互传动不合理导致的触头分合不可靠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H33/42GK201576613SQ20092020209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周旭旺, 陈真理 申请人:陈真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