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圈永磁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887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线圈永磁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开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单一线圈里通过不同方向的电流
来实现合闸与脱扣的单线圈永磁脱扣器。
背景技术
欠压脱扣器是低压开关中的核心部件,永磁型欠压脱扣器属于静态型部件,具有 众多优点。目前,市场上的永磁型欠压脱扣器的动作实现方式只要为双线圈永磁型欠压脱 扣,这种方式是在动铁芯的外圈缠绕一组正向线圈和一组反向线圈,通过正向线圈得电,产 生电磁力,动铁芯向外运动实现"脱扣";通过反向线圈得电,产生电磁力,动铁心向里运动 实现"合闸"。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正向线圈与反向线圈之间受到"反电势"的影响,并且 缠绕两组线圈所需要的铜线材料也较多,工艺相对复杂,这样不利于节省成本,更不利于批 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单一线圈里通过不同方向的电流来 实现低压开关的合闸和脱扣的单线圈永磁脱扣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线圈永磁脱扣器,包括 永磁体和与所述永磁体相配合设置的动铁芯,所述的动铁芯外圈绕有单线圈,单线圈连接 改变单线圈电流方向的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改变电流方向、精确的实现脱扣器的合闸与脱扣,本实用新 型还包括所述的驱动电路具有电流方向控制电路和电流通断控制电路,所述的电流方向控 制电路包括电流方向切换继电器,电流方向切换继电器并联继电器自身线圈存能释放回路 后连接继电器自身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继电器自身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 流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第三触点、第四触点、第五触 点、第六触点和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的源极接地,单线圈工 作电流主控器件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的电流 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连接高电平,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五触点与第六触 点之间连接有相并联的压敏电阻和单线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在动铁芯外圈缠 绕单线圈,通过继电器来切换经过单线圈的电流方向,以实现了 "脱扣"和"合闸":当单线圈 内流过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时,动铁芯向外运动,实现"脱扣";当单线圈内流过的电流为反向 电流时,动铁芯向内运动,实现"合闸"。这样,不仅而且节省了成本,而且结构简单,适于大
批量生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0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触点切换单线圈电流方向的电路图; 其中1、永磁体;2、动铁芯;3、单线圈;4、方框电路;JK1 、电流方向切换继电器; Dl、继电器自身线圈存能释放回路;TX1、继电器自身驱动三极管;A1、第一触点;A2、第二触 点;B1、第三触点;B2、第四触点;C、第五触点;D、第六触点;TX2、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 预、压敏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
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 的构成。 如图1所示, 一种单线圈永磁脱扣器,包括永磁体1和与所述永磁体1相配合设置 的动铁芯2,所述的动铁芯2外圈绕有单线圈3,单线圈3连接改变单线圈3电流方向的驱 动电路。所述的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驱动电路具有电流方向控制电路和电流通断控制电 路,所述的电流方向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方向切换继电器JK1,电流方向切换继电器JK1并联 继电器自身线圈存能释放回路D1后连接继电器自身驱动三极管TX1的集电极,继电器自身 驱动三极管TX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流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第一触点 Al、第二触点A2、第三触点Bl、第四触点B2、第五触点C、第六触点D和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 器件TX2,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TX2的源极接地,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TX2的漏极 连接所述的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二触点A2点和第三触点Bl点,所述的电流方向切换触 点的第一触点Al点第四触点B2点连接高电平,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五触点C点与第六 触点D点之间连接有相并联的压敏电阻预和单线圈3。图2中的虚线方框电路4部分表示 本实用新型省略画出的其它电路如单片机等。 本实用新型电路工作过程为动铁芯2向内运动实现"合闸"时,单线圈工作电流 主控器件TX2导通,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四触点B2点与第五触点C点接通,第三触点Bl 点与第六触点D点接通,如图2所示,此时的电流通路为VH-A-C-E-F-D-B-TX2-地;当需要 实现"脱扣",即动铁芯2向外运动时,继电器自身驱动三极管TX1驱动继电器JK1吸合,单 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TX2导通,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一触点Al点与第六触点D点接 通,第二触点A2点与第五触点C点接通,此时的电流通路为VH-A-D-F-E-C-B-TX2-地。这 样,通过改变单线圈内电流的方向,就实现了永磁脱扣器的"合闸"和"脱扣"功能。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权利要求一种单线圈永磁脱扣器,包括永磁体(1)和与所述永磁体(1)相配合设置的动铁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铁芯(2)外圈绕有单线圈(3),单线圈(3)连接改变单线圈(3)电流方向的驱动电路。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单线圈永磁脱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路具有电流方向控制电路和电流通断控制电路,所述的电流方向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方向切换继电器(JK1),电流方向切换继电器(JK1)并联继电器自身线圈存能释放回路(Dl)后连接继电器 自身驱动三极管(TX1)的集电极,继电器自身驱动三极管(TX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流 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第一触点(Al)、第二触点(A2)、第三触点(Bl)、第四 触点(B2)、第五触电(C)、第六触点(D)和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TX2),单线圈工作电流 主控器件(TX2)的源极接地,单线圈工作电流主控器件(TX2)的漏极连接所述的电流方向 切换触点的第二触点(A2)和第三触点(Bl),所述的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一触点(Al)和 第四触点(B2)连接高电平,电流方向切换触点的第五触点(C)与第六接触点(D)之间连接 有相并联的压敏电阻(YM)和单线圈(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线圈永磁脱扣器,包括永磁体和与所述永磁体相配合设置的动铁芯,所述的动铁芯外圈绕有单线圈,单线圈连接改变单线圈电流方向的驱动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单线圈内电流的方向,就实现了永磁脱扣器的“合闸”和“脱扣”功能,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结构简单,适于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H01H71/32GK201478230SQ2009202335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日
发明者吴志祥, 孙大浩, 蒋国良 申请人:江苏国星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