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886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母电路板和子电路板的卡缘连接器,尤其是一种沉
入母电路板间的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卡缘连接器中,常见的结构如图10、11所示,包含一绝缘体A,该绝缘体A上 设有多数上缘端子B和多数下缘端子C,上缘端子B和下缘端子C复数焊接于母板E上,子 板D插入绝缘体的卡槽转平下压后通过耳扣F扣合固定,此耳扣是和卡缘连接器构成一个 整体同时放置入母板上焊接的。 此类卡缘连接器的缺点在于,产品体积太大,太占用空间,不能适应现产品向体积 小的方向发展;另外如图?所示,下缘端子C的力臂支点在端子的左边,当子板D在拔出时, 端子接触部与子板D干涉易使端子损坏,子板D在插卡时,上缘端子B也一样易被损坏,耳 扣和卡缘连接器同时与母板焊接易产生焊接不良及导通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一种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沉入母板 间,降低了产品的高度,且用于扣合子电路板的支架为外置机构,不与绝缘本体同时放置焊 接,不会出现焊接不良及导通异常等缺陷,而且下缘导电端子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焊接于母电路板的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上开设有供插
子电路板卡缘的连接槽,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
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绝缘本体内开设有复数分别容置复
数上、下缘导电端子的上、下插端槽,子电路板后端插入连接槽内,上、下缘导电端子接触部
位于连接槽内并可分别弹性抵触并电性接触子电路板后端的上下两表面,上、下缘导电端
子焊接部分别位于绝缘本体外且焊接并电性连接于母电路板,所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皆从
所述绝缘本体的后面穿出且所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方,所
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皆由下而上穿破母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沉入母电路板间,且所
述绝缘本体下表面低于母电路板。由于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后方,使得
绝缘本体可以沉入母电路板间,降低了产品的整体高度,使产品体积向小而轻的方向发展,
又由于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穿破母电路板,使得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的焊接更
为牢固,更好的保证了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 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将视点落于绝缘本体前方时,绝缘本体外轮廓呈 "凸"字形,"凸"字形的两肩部分别对称设有用于将绝缘本体定位于母电路板的定位柱,母 电路板左右两边上与定位柱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定位柱插于定位孔中。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母电路板左右两边分别向前一体延伸有左、右
板,母电路板呈U形,所述左、右板上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与绝缘本体间存在距
离且无接触,每个所述支架包括一个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弹性的下卡面,当子电路板后端插
入连接槽并将子电路板旋转至与母电路板平行时,左右两支架上的下卡面分别卡紧子电路
板左右侧边。由于左右两支架均为外置机构,不与绝缘本体同时放置焊接,不会出现传统卡
缘连接器绝缘体与耳扣同时放置焊接所导致的焊接不良及导通异常等缺陷。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每个所述支架由将支架焊接于母电路板的支架焊接
部、给下卡面提供弹性的支架弹性臂和下卡面一体连接而成,所述支架焊接部、支架弹性臂
和下卡面构成类S形,所述下卡面为由上而下弯曲的弧面,且弧面朝子电路板中心方向凸出。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连接槽内表面中的上表面由前向后依次由第一
斜面和第一平面组成,且第一斜面由前向后朝下倾斜,第一斜面的后端向后延伸有与母电
路板相平行的第一平面,连接槽内表面中的下表面由前向后依次由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和
第三平面组成,第二、三平面皆与第一平面相平行,且第二平面的前端位于第一斜面之前,
第二平面的后端向后延伸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第二斜面后端延伸出第
三平面,连接槽内表面中的后面为一与母电路板相垂直的垂直面(形成了子电路板后端斜
向插入到卡缘连接器中的插卡方式,且子电路板一端插入连接槽后能够将子电路板旋转调
整至与母电路板相平行的状态),上插端槽由连接槽上表面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面并开
口于绝缘本体后面,上缘导电端子固定容置于上插端槽中,上插端槽与上缘导电端子相匹
配(上缘导电端子从绝缘本体的后方插入上插端槽中),下插端槽由连接槽下表面向后延
伸至绝缘本体后面并开口于绝缘本体后面和下面,下缘导电端子固定容置于下插端槽中,
下插端槽与下缘导电端子相匹配(下缘导电端子从绝缘本体的下方插入下插端槽中)。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下缘导电端子接触部向后延伸有为下缘导电端
子接触部提供弹性的弧形的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且所述弧形的凸出方向背离子电路板,
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向后延伸有作为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力臂支点的U形的下缘导电端
子支部,且U形的开口朝上,所述下缘导电端子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下插端槽相干涉
配合的下缘导电端子卡剌,所述下缘导电端子支部向后延伸有下缘导电端子连接部,所述
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竖直向上,所述下缘导电端子连接部的后部露于绝缘本体外并与所述
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的下端一体连接。由于下缘导电端子的这种特殊结构,使得下缘导电
端子的力臂支点位于下缘导电端子的后部,使得下缘导电端子不会被子电路板在插卡或拔
卡时干涉破坏。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上缘导电端子接触部向后延伸有为上缘导电端 子接触部提供弹性的弧形的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且所述弧形的凸出方向背离子电路板,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向后延伸有作为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力臂支点的近似矩形的上缘导 电端子支部,所述上缘导电端子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上插端槽相干涉配合的上缘导电 端子卡剌,所述上缘导电端子支部向下延伸有L形的上缘导电端子连接部,所述上缘导电 端子焊接部竖直向上,所述上缘导电端子连接部的后端露于绝缘本体外并与所述上缘导电 端子焊接部的下端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后方,使 得绝缘本体可以沉入母电路板间,降低了产品的整体高度,使产品体积向小而轻的方向发 展;由于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穿破母电路板,使得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的焊接 更为牢固,更好的保证了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当子电路板后端插入连 接槽后,下压子电路板与母电路板平行后,左右两支架上的下卡面分别卡紧子电路板左右 侧边,由于左右两支架均为外置机构,不与绝缘本体同时放置焊接,不会出现传统卡缘连接 器绝缘体与耳扣同时放置焊接所导致的焊接不良及导通异常等缺陷;由于下缘导电端子的 特殊结构改良,使得下缘导电端子的力臂支点位于下缘导电端子的后部,使得下缘导电端 子不会被子电路板在插卡或拔卡时所干涉破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母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卡状态示意图; 图3为子电路板通过本实用新型与母电路板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部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缘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现有卡缘连接器与子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现有卡缘连接器插卡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焊接于母电路板1的绝缘本体2,该绝缘本体上 开设有供插子电路板3卡缘的连接槽21,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 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绝缘本体内开设有 复数分别容置复数上、下缘导电端子4、5的上、下插端槽22、23,子电路板后端插入连接槽 内,上、下缘导电端子接触部41、51位于连接槽内并可分别弹性抵触并电性接触子电路板 后端的上下两表面,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42、52分别位于绝缘本体外且焊接并电性连 接于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皆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面穿出且所述 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42、52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方,所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 皆由下而上穿破母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沉入母电路板间,且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低于母 电路板。由于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的后方,使得绝缘本体可以沉入母电
6路板间,降低了产品的整体高度,使产品体积向小而轻的方向发展,又由于上、下缘导电端 子焊接部穿破母电路板,使得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的焊接更为牢固,更好的保证了 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 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将视点落于绝缘本体前方时,绝缘本体外轮廓呈 "凸"字形,"凸"字形的两肩部分别对称设有用于将绝缘本体定位于母电路板的定位柱24, 母电路板左右两边上与定位柱相对应的部位开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定位柱插于 定位孔中。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母电路板左右两边分别向前一体延伸有左、右
板,母电路板呈U形,所述左、右板上分别对称固定有支架6,所述支架与绝缘本体间存在距
离且无接触,每个所述支架包括一个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弹性的下卡面61,当子电路板后端
插入连接槽并将子电路板旋转至与母电路板平行时,左右两支架上的下卡面分别卡紧子电
路板左右侧边。由于左右两支架均为外置机构,不与绝缘本体同时放置焊接,不会出现传统
卡缘连接器绝缘体与耳扣同时放置焊接所导致的焊接不良及导通异常等缺陷。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每个所述支架6由将支架焊接于母电路板的支架焊
接部62、给下卡面提供弹性的支架弹性臂63和下卡面61 —体连接而成,所述支架焊接部、
支架弹性臂和下卡面构成类S形,所述下卡面为由上而下弯曲的弧面,且弧面朝子电路板
中心方向凸出。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连接槽21内表面中的上表面由前向后依次由 第一斜面211和第一平面212组成,且第一斜面由前向后朝下倾斜,第一斜面的后端向后 延伸有与母电路板相平行的第一平面,连接槽内表面中的下表面由前向后依次由第二平面 213和第二斜面214和第三平面215组成,第二、三平面皆与第一平面相平行,且第二平面的 前端位于第一斜面之前,第二平面的后端向后延伸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 第二斜面后端延伸出第三平面,连接槽内表面中的后面为一与母电路板相垂直的垂直面 216(形成了子电路板后端斜向插入到卡缘连接器中的插卡方式,且子电路板一端插入连接 槽后能够将子电路板旋转调整至与母电路板相平行的状态),上插端槽22由连接槽上表 面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面并开口于绝缘本体后面,上缘导电端子4固定容置于上插端槽 中,上插端槽与上缘导电端子相匹配(上缘导电端子从绝缘本体的后方插入上插端槽中), 下插端槽23由连接槽下表面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面并开口于绝缘本体后面和下面,下 缘导电端子5固定容置于下插端槽中,下插端槽与下缘导电端子相匹配(下缘导电端子从 绝缘本体的下方插入下插端槽中)。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下缘导电端子接触部51向后延伸有为下缘导 电端子接触部提供弹性的弧形的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53,且所述弧形的凸出方向背离子电 路板,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向后延伸有作为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力臂支点的U形的下缘导 电端子支部54,且U形的开口朝上,所述下缘导电端子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下插端槽相干涉配合的下缘导电端子卡剌541 ,所述下缘导电端子支部向后延伸有下缘导电端子连 接部55,所述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52竖直向上,所述下缘导电端子连接部的后部露于绝缘 本体外并与所述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的下端一体连接。由于下缘导电端子的这种特殊结 构,使得下缘导电端子的力臂支点位于下缘导电端子的后部,使得下缘导电端子不会被子 电路板在插卡或拔卡时干涉破坏。 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 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上缘导电端子接触部41向后延伸有为上缘导 电端子接触部提供弹性的弧形的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43,且所述弧形的凸出方向背离子电 路板,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向后延伸有作为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力臂支点的近似矩形的上 缘导电端子支部44,所述上缘导电端子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上插端槽相干涉配合的上 缘导电端子卡剌441 ,所述上缘导电端子支部向下延伸有L形的上缘导电端子连接部45,所 述上缘导电端子焊接部42竖直向上,所述上缘导电端子连接部的后端露于绝缘本体外并 与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的下端一体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一焊接于母电路板(1)的绝缘本体(2),该绝缘本体上开设有供插子电路板(3)卡缘的连接槽(21),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绝缘本体内开设有复数分别容置复数上、下缘导电端子(4、5)的上、下插端槽(22、23),子电路板后端插入连接槽内,上、下缘导电端子接触部(41、51)位于连接槽内并可分别弹性抵触并电性接触子电路板后端的上下两表面,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42、52)分别位于绝缘本体外且焊接并电性连接于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皆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面穿出且所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42、52)皆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方,所述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皆由下而上穿破母电路板,所述绝缘本体沉入母电路板间,且所述绝缘本体下表面低于母电路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 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将视点 落于绝缘本体前方时,绝缘本体外轮廓呈"凸"字形,"凸"字形的两肩部分别对称设有用于 将绝缘本体定位于母电路板的定位柱(24),母电路板左右两边上与定位柱相对应的部位开 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定位柱插于定位孔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 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母 电路板左右两边分别向前一体延伸有左、右板,母电路板呈U形,所述左、右板上分别对称 固定有支架(6),所述支架与绝缘本体间存在距离且无接触,每个所述支架包括一个在左右 方向上具有弹性的下卡面(61),当子电路板后端插入连接槽并将子电路板旋转至与母电路 板平行时,左右两支架上的下卡面分别卡紧子电路板左右侧边。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 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每个所 述支架(6)由将支架焊接于母电路板的支架焊接部(62)、给下卡面提供弹性的支架弹性臂 (63)和下卡面(61) —体连接而成,所述支架焊接部、支架弹性臂和下卡面构成类S形,所述 下卡面为由上而下弯曲的弧面,且弧面朝子电路板中心方向凸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 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连 接槽(21)内表面中的上表面由前向后依次由第一斜面(211)和第一平面(212)组成,且 第一斜面由前向后朝下倾斜,第一斜面的后端向后延伸有与母电路板相平行的第一平面, 连接槽内表面中的下表面由前向后依次由第二平面(213)和第二斜面(214)和第三平面 (215)组成,第二、三平面皆与第一平面相平行,且第二平面的前端位于第一斜面之前,第二 平面的后端向后延伸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第二斜面后端延伸出第三平 面,连接槽内表面中的后面为一与母电路板相垂直的垂直面(216),上插端槽(22)由连接 槽上表面向后延伸至绝缘本体后面并开口于绝缘本体后面,上缘导电端子(4)固定容置于 上插端槽中,上插端槽与上缘导电端子相匹配,下插端槽(23)由连接槽下表面向后延伸至 绝缘本体后面并开口于绝缘本体后面和下面,下缘导电端子(5)固定容置于下插端槽中, 下插端槽与下缘导电端子相匹配。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下 缘导电端子接触部(51)向后延伸有为下缘导电端子接触部提供弹性的弧形的下缘导电端 子弹性臂(53),且所述弧形的凸出方向背离子电路板,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向后延伸有作 为下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力臂支点的U形的下缘导电端子支部(54),且U形的开口朝上,所述 下缘导电端子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下插端槽相干涉配合的下缘导电端子卡剌(541), 所述下缘导电端子支部向后延伸有下缘导电端子连接部(55),所述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 (52)竖直向上,所述下缘导电端子连接部的后部露于绝缘本体外并与所述下缘导电端子焊 接部的下端一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子电路板插向方向为后方、子电路 板的两个面为上下面及子电路板与插向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左右侧边作为方向基准,所述上 缘导电端子接触部(41)向后延伸有为上缘导电端子接触部提供弹性的弧形的上缘导电端 子弹性臂(43),且所述弧形的凸出方向背离子电路板,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向后延伸有作 为上缘导电端子弹性臂力臂支点的近似矩形的上缘导电端子支部(44),所述上缘导电端子 支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上插端槽相干涉配合的上缘导电端子卡剌(441),所述上缘导电 端子支部向下延伸有L形的上缘导电端子连接部(45),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焊接部(42)竖直 向上,所述上缘导电端子连接部的后端露于绝缘本体外并与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的下 端一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其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位于绝缘本体后方,使绝缘本体可以沉入母电路板间,降低产品整体高度;上、下缘导电端子焊接部穿破母电路板,使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焊接更牢固,更好保证了上、下缘导电端子与母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子电路板后端插入连接槽并下压至与母电路板平行后,左右支架上的下卡面分别卡紧子电路板左右侧边,由于左右支架为外置机构,不与绝缘本体同时放置焊接,不会出现传统卡缘连接器绝缘体与耳扣同时放置焊接所导致的焊接不良及导通异常等缺陷;下缘导电端子的特殊结构,使下缘导电端子的力臂支点位于下缘导电端子后部,下缘导电端子不会被子电路板在插卡或拔卡时干涉破坏。
文档编号H01R13/73GK201498672SQ20092023331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7日
发明者周朝正 申请人: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