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259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用于电动二轮车的蓄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驱动电动车辆而使用的蓄电池,具有能够将自蓄电池生成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气结构。具体而言,通过使自收纳于蓄电池盒内的单电池漏出的气体在组件的上方流动, 从而将其排出到外部(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实开平2-123064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组件被收纳于蓄电池盒内且其底部无间隙地载置 于蓄电池盒,故有可能导致来自单电池的气体难以有效地排出到外部。另外,单电池在车辆 行驶时因放电而发热,因此期待提高单电池自身的冷却效率。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排出自单电池生成的气体并提高冷 却效率的蓄电池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发明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具有将单电池(例如,实 施方式中的单电池54)彼此连接而构成的组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单组件37T、蓄电池组 件37)、收纳该组件的蓄电池盒(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盒36)、相对于蓄电池盒进行吸 气的进气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吸入管51)、自蓄电池盒进行排气的排气部(例如,实施方 式中的排出管52),该蓄电池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的下部设有与蓄电池盒的底 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底壁36t)抵接的突起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突起部53)。第二方面发明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和所述蓄电池盒的角 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角部36d)接触。第三方面发明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盒形成为自底部(例 如,实施方式中的底壁36t)朝上方,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展宽度,在底部附近,所述突起部和 所述角部接触。第四方面发明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组件(例如,实施方 式中的单组件37T),在这多个组件之间的间隙(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间隙58)处设置将该间 隙封闭的肋(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肋57)。第五方面发明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设置于所述组件下部的所述 突起部,在所述蓄电池盒的底部和所述组件之间形成间隙(例如,实施方式中的间隙60), 将该间隙作为自所述单电池漏出的电解液的电解液积存部而构成。第六方面发明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的上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壁37u)和下壁(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壁371)设置有狭缝(例如,实施方式中的 狭缝S)。
第七方面发明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形成为其长度方向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根据第一方面记载的发明,由于利用设置于组件下部的突起部,在蓄电池盒的底 部和组件之间形成间隙,故引入至蓄电池盒内的外部空气导入该间隙并自蓄电池盒的上部 排出,从而,可以有效排出自单电池生成的气体。另外,由于可以使单电池自下部至上部暴 露于外部空气,因此可以提高冷却效果。根据第二方面记载的发明,可以容易地进行组件相对于蓄电池盒的定位。根据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可以容易地进行将组件安装于蓄电池盒的作业,并且 也容易进行定位。根据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由于可以防止来自进气部的空气自间隙向上方排出, 并引导该空气使其自单电池的下方向上方通过,因此,可以提高单电池的冷却效果。根据第五方面记载的发明,可以有效利用引导空气的间隙。根据第六方面记载的发明,利用朝向所述组件的上壁和下壁的狭缝,可以使空气 顺畅地流动。根据第七方面记载的发明,由于形成沿行驶的车辆的行驶方向长的狭缝,故可以 有效地进行空气的吸入、排出。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拆下外装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高电压蓄电池周围的构架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8的A-A线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8的B-B线的剖面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蓄电池盒的内部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54单电池 36蓄电池盒36t底壁(底部)36d角部37蓄电池组件(组件)37T单组件(组件)51吸入管(进气部)52排出管(排气部)53突起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二轮车的侧视图。另外,图2是表示电动二轮车 1拆下外装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电动二轮车1是具有脚踏部F的小型机动二轮车,利用内装于 摇臂12的行驶驱动用的电动马达50的旋转驱动力来驱动后轮WR。另外,将电力供给到电 动马达50的高电压蓄电池31通过将外部电源与设置于车体的未图示的充电口连接而被充 H1^ ο
在主架2的前方侧端部,接合有旋转自如地轴支承转向柱7a的头管3。在转向柱 7a的上部安装有转向手柄7,在下部安装有左右一对前叉4。在前叉4的下端部,旋转自如 地轴支承有前轮WF。在主架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连结有左右一对侧架5、5的上端部,侧架5、5从该主架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向斜下方延伸并弯曲后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以被该左 右侧架5、5的水平部分夹持的方式配设有将电力供给到电动马达50的72V的高电压蓄电 池31。侧架5、5的水平部分向斜后方立起并向车体上方弯曲,与支承物品收纳室17等的后 架6连结。在侧架5、5之间,在前侧安装有低横撑架24,在低横撑架24的中央部连结有主架 2的下端部。在低横撑架24的后方,在侧架5、5之间安装有低横撑后架25。利用低横撑架 24和低横撑后架25前后夹持高电压蓄电池31。S卩,利用左右的侧架5、5、低横撑架24和低 横撑后架25包围高电压蓄电池31的周围,并将其牢固地安装于车辆侧。在此,在各侧架5上,在高电压蓄电池31的侧部安装有截面为二形状的侧托架23, 并以横跨于各侧托架23的方式安装有自车宽方向将高电压蓄电池31固定于侧架5的固定 板22。在侧架5的后部安装有形成有摇臂枢轴11的枢轴板20。悬臂式摇臂12的前端部 摇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摇臂枢轴11,该悬臂式摇臂12仅通过车宽方向左侧的臂支承后轮WR。 后轮WR利用车轴19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摇臂12的后部,摇臂12的后端部利用后缓冲单 元13悬吊于后架6。在摇臂12的下部,将自高电压蓄电池31供给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并向电 动马达50供给的动力驱动单元35被罩部件21收纳。自该动力驱动单元35经由配线L向 马达50供给电力,由此,动力自马达50依次经由第一减速齿轮G1、第二减速齿轮G2,向车 轴19、后轮WR传递。另外,附图标记H表示平滑电容器。在转向手柄7的车体前方侧,设有作为外装部件的前罩9,在前罩9的上部,安装有 包含速度计等仪表单元8。在前罩9的车体前方侧设有前照灯10。另外,在高电压蓄电池31的上部,形成有 乘员放脚的脚踏部F,在后架6的外侧设有座位罩15。在座位罩15的上部,安装有利用车 体前方侧的铰链进行开闭的座位14。另外,在座位罩15的后端部安装有尾灯装置16。在 枢轴板20上安装有中心支架18,该中心支架18具有沿车宽方向分开的两个支脚部。在头管3的车宽方向右侧,将电力供给至前照灯10等辅助机构类或控制装置34 等的12V低电压蓄电池30载置于蓄电池盒30a,并利用按压板30b固定于蓄电池盒30a。低 电压蓄电池30利用高电压蓄电池31的电力被充电。在座位罩15的内侧,在物品收纳室17 的前方,配设有将高电压蓄电池31的72V电压转换为12V的DC-DC转换器32、和收纳保险 丝、继电器等的接触器盒33。并且,在车宽方向右侧的后架6的外侧,配设有经由动力驱动 单元35等控制电动马达50的控制装置(E⑶)34。图3是高电压蓄电池周围的构架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俯 视图,图6是沿图8的A-A线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8的B-B线的剖面图。如图3 图5所示,高电压蓄电池31由设置于脚踏部F下方的蓄电池盒36、和配 置于该蓄电池盒36内部的蓄电池组件37构成。在低横撑后架25后方的上部,以横跨于侧架5、5之间的方式安装有中间横撑架26。在此,在低横撑架24和低横撑后架25上,以将各个横撑架的两端部连结的方式设有倾倒或越过高低不平路面时用于保护高电压蓄电池31的防护板27。横跨于低横撑架24 和低横撑后架25而安装有沿前后方向的一对下防护件28 (参照图6),其保护蓄电池盒36 的底壁36t。在侧托架23上,在蓄电池盒36侧部设置的凸缘部36f以避开固定板22的方式而 形成。该凸缘部36f利用螺栓29固定于与侧架5焊接固定的侧托架23的顶面。在此,如 图6所示,在凸缘部36f的、螺栓29的紧固部位安装有橡胶制的缓冲部件38。如图6、图7所示,蓄电池盒36作为整体形成为,自底壁36t朝上方,向车宽方向外 侧扩展宽度。具体而言,蓄电池盒36由有底箱形的盒本体39和覆盖盒本体39的上部开口 部40的盖41构成。盒本体39在底壁36t的底面具有用于提高刚性的肋361,在底壁36t 顶面的两侧缘形成有槽42。在盒本体39的上部开口部40的两侧缘形成有前述的凸缘部 36f。在盒本体39的上部开口部40的周缘形成有嵌合槽43,在盖41的开口周缘形成有与 嵌合槽43嵌合的嵌合部44,使这些盒本体39的嵌合槽43和盖41的嵌合部44嵌合,防止 自盒本体39与盖41连接的连接部浸水,确保不透水性。在盖41的上壁41z设有凹部45,利用设置于该凹部45背面的缓冲橡胶46,经由 板部件P挤压固定高电压蓄电池31的蓄电池组件37。另外,如图7所示,在蓄电池盒36的盒本体39的前面,具体而言在前侧的纵向壁 36k的下部,形成有左右一对吸入口 47。在构成蓄电池盒36上部的盖41的后部顶面、即在 上壁41z的后部,设有开口部41h,在该开口部41h安装有作为具有排出口 48的吸引风扇的 西洛克风扇49。如图3 图5所示,在蓄电池盒36的各吸入口 47连接有弯曲且向上方延伸的吸 入管51,该吸入管51的上端开口部51k相比脚踏部F位于上方且相比侧架5与主架2连接 的连接部在下方开口。另外,在西洛克风扇49的排出口 48连接有弯曲且向上方延伸的排出管52,该排 出管52同样地使上端开口部52k处于脚踏部F的上方且在与吸入管51相同的高度开口。 在此,吸入管51的开口部51k在前罩9内开口,排出管52的开口部52k在侧罩15内开口。 另外,吸入管51的开口部51k形成为截面为圆形,排出管52的开口部52k形成为截面为四 边形。另外,在图3中如点划线所示,使吸入管51的前端部向前侧弯曲,使排出管52的前 端部向后侧弯曲,并使各开口部51k、52k指向下方,从而,可以使水更难以浸入。图8示意性地表示在蓄电池盒36的内部配置有单电池54、单电池单元54u、单组 件37T的状态。另外,在图7、图8中,省略图6中的板部件P、凹部45以及缓冲橡胶46的 记载。如图6 图8所示,蓄电池组件37将单组件37T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三组而构成。 利用电池保持部55前后夹持并支承将单电池54上下两层排列而形成的部件,从而构成单 电池单元54u,作为该单电池单元54u,将该单电池单元54u留出间隔65地沿车宽方向排列 10组而构成单组件37T。在此,单组件37T具有前后壁37f、37i 及上下壁37u、371、侧壁37s,在上下壁37u、 371,在沿着车辆行驶方向的方向即车辆前后方向上形成有狭缝S。在下壁371的角落部设有与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抵接的突起部53。该突起部53形成于与角部36d接触的位置,具体而言形成于底壁36t的四个角,其中上述角部36d为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与前 后壁37f、37r、侧壁36s之间的角部。利用突起部53,在盒本体39的底壁36t和蓄电池组 件37的下壁371之间形成间隙60。单组件37T在蓄电池盒36的纵向壁36k及邻接的单组件37T之间确保间隙58, 在该间隙58处设有封闭该间隙58的肋57。因该肋57,空气不会自间隙58向上方逃离,而 是自蓄电池盒36的盒本体39下部的间隙60朝各单组件37T的下壁371下侧均勻地分配。 接着,该空气自单组件37T的下壁371的狭缝S沿单电池单元54u向上方均勻流动。在此, 肋57设置于吸入口 47的上侧,被吸入的空气首先朝蓄电池盒36的下部流动。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电动二轮车1行驶时,当驱动西洛克风扇49时,如图7的箭头 所示,空气自蓄电池盒36的吸入管51的开口部51k强行吸入。在此,在单组件37T的下壁371的角落部,设有与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抵接的 突起部53,该突起部53形成于与角部36d接触的位置,具体而言形成于底壁36t的四个角, 上述角部36d为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与前后壁37f、37r、侧壁36s之间的角部。因此,利 用突起部53,在盒本体39的底壁36t和蓄电池组件37的下壁371之间形成有间隙60,故 被吸入的空气被该间隙60顺畅地引导。另外,由于在设置于前后方向的三个各单组件37T之间及其与蓄电池盒36的纵向 壁36k之间的间隙58处设有肋57,故空气不会自间隙58向上方流动,被导入的空气自单组 件37T的下壁371的狭缝S均勻地遍及各单电池单元54u的下部,并自各单电池单元54u 的下部在被保持部55支承的各单电池54的周围向上侧流动,从而冷却单电池54并自上壁 37u的狭缝S向上侧流出。之后,利用西洛克风扇49,自蓄电池盒36的盖41上壁41z的开 口部41h通过排出管52自开口部52k排出。因此,利用狭缝S,空气顺畅地向上方流出,并 且,由于狭缝S为沿车辆的行驶方向长的狭缝S,故可以有效地进行空气的吸入、排出。特别是,由于吸入管51与蓄电池盒36前侧的纵向壁36k的下部连结,并且排出管 52与处于蓄电池盒36上部的盖41的上壁41z的西洛克风扇49连结,因此,自蓄电池盒36 的下部吸入的空气朝向上部,由此,相对于蓄电池盒36整个内部,可以使风容易地流通,从 而可以有效地冷却由各单组件37T构成的蓄电池组件37,并且,在自蓄电池组件37生成了 气体时,可以将生成的气体自上部有效排出。而且,在其与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之间形成间隙60的单组件37T的突起部53, 与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和前后壁37f、37r、侧壁36s之间的角部36d接触,因此,在将单 组件37T安装于蓄电池盒36时,可以容易地进行单组件37T相对于蓄电池盒36的定位作 业。而且,间隙60除具有引入空气的功能之外,在单电池54产生漏液时作为电解液积 存部而起作用,这一点也是有利的。另外,由于高电压蓄电池31配置于脚踏部F的下方,故可谋求电动二轮车1的低 重心化。而且,由于吸入管51、排出管52的各开口部51k、52k在前罩9的内部、座位罩15 的内部开口,故雨水等不会自外部进入这些开口部51k、52k。另外,电动二轮车1例如即便 浸水至脚踏部F附近,由于使吸入管51的开口部51k和排出管52的开口部52k位于脚踏 部F的上方,因此,也可以防止向蓄电池盒36内浸水。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虽然对设置三个单组件37T而构成蓄电池组件3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单组件37T的突起部53与蓄电池盒36的角部36d 接触的形态,设置个数并未限定。另外,虽然例举了将单电池54配置成两层的情况,但也可 以配置成一层或三层以上,也可以不采用单组件37T这样的结构,而应用在蓄电池组件37 底壁的各角落部设置突起部53的结构。另外,虽然说明了设置一对(两根)吸入管51的 情况,但只要具有多根管,也可以是两根以上。
权利要求
一种蓄电池安装结构,其具有将单电池(54)彼此连接而构成的组件(37T、37)、收纳该组件的蓄电池盒(36)、相对于蓄电池盒进行吸气的进气部(51)、自蓄电池盒进行排气的排气部(52),该蓄电池安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的下部设有与蓄电池盒的底部(36t)抵接的突起部(5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和所述蓄电池盒的 角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盒形成为自底部朝 上方,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展宽度,在底部附近,所述突起部和所述角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组件 (37T),在这多个组件之间的间隙(58)处设置将该间隙封闭的肋(57)。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设置于所述组 件下部的所述突起部,在所述蓄电池盒的底部和所述组件之间形成间隙(60),将该间隙作 为自所述单电池漏出的电解液的电解液积存部而构成。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件的上壁 (37u)和下壁(371)设置有狭缝(S)。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形成为其长度方向沿 着车辆的前后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排出自单电池生成的气体并提高冷却效率的蓄电池安装结构。该蓄电池安装结构具有将单电池(54)彼此连接而构成的蓄电池组件(37)、收纳该蓄电池组件(37)的蓄电池盒(36)、相对于蓄电池盒(36)进行吸气的吸入管(51)、自蓄电池盒(36)进行排气的排出管(52),其中,在所述蓄电池组件(37)的下部设有与蓄电池盒(36)的底壁(36t)抵接的突起部(53)。
文档编号H01M10/50GK101847736SQ20101013651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7日
发明者后藤香织, 本田幸一郎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