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463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半导体生产领域使用的节 省胶膜的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以晶圆贴膜为例,如图1所示为一种贴膜装置,包括基座101,基座101中部设置有 用于支撑晶圆的台盘(图中未示出),晶圆102放在基座101的台盘上。胶膜103卷成空心 圆柱体状,套装在一个可转动的滚筒1031上。滚筒1031放置在基座101的一侧。在滚筒 1031与基座101中间装有一夹子104。夹子104工作原理与日常生活用的夹子相似。在胶 膜103的上方安装有滚轮105,滚轮105与夹子104可同步水平方向移动。滚轮105与夹 子104可沿着导轨移动,水平方向的移动行程使夹子104能够夹持胶膜103使其覆盖基座 101。在开始贴膜时,夹子104闭合夹住胶膜103的边缘,沿着导轨移动,将薄膜103副 盖在晶圆102上,滚轮105下降将胶膜103压在晶圆102和台盘1011上。滚轮105沿着导 轨前后往复移动,按压薄膜103,使胶膜103紧密粘贴在晶圆102上,完成一次贴膜。夹子 104打开,解除对胶膜103的夹持力。夹子104退回至图1所示的贴膜前的位置,夹子104 重新闭合夹住胶膜103,准备下一次贴膜。切割刀106沿胶膜103宽度方向移动,将胶膜103 切断。一次贴膜过程完毕。台盘102必须固定在基座101上,基座101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台盘102的直径。 受制于夹子104的结构,采用图1中的装置贴膜的不足主要在于胶膜103浪费量较大,胶膜 103没有得到完全的利用。如图2所示为图1中的夹子结构示意图及使用原理分析图;夹 子104结构与钳子类似,由2块夹棍(1041,1042)组成。两个夹子104沿胶膜宽度方向分 别夹住胶膜两边缘。夹子104打开时,夹棍向下打开,因此夹子104在基座101正上方时打 开会受到基座101的阻挡,无法顺利打开。如要使夹子104打开后能够顺利回复至图1所 示的基座101右侧,一种情况是如图2所示,胶膜103的宽度必须大于基座101的宽度。这 样,在夹子104回复至开始贴膜前的位置时,胶膜103始终位于夹子104的两个夹棍(1041, 1042)之间。这样贴膜时,被拉出的胶膜103沿长度方向正好覆盖在晶圆边缘即可,胶膜沿 长度方向无浪费,但沿宽度方向浪费较大。第二种情况是,如果胶膜103的宽度小于基座 101的宽度,则即使夹子104打开,由于胶膜103已经贴覆在晶圆102上,在夹子104回复至 开始贴膜前的位置过程中,要么会受到贴附在晶圆102上的胶膜阻挡;要么就会使胶膜103 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从夹子104脱离,即使夹子104回复至开始贴膜前的位置,也无法顺利 夹住胶膜103,会影响下一次贴膜。即使不存在这些不利影响,胶膜在宽度方向的浪费少了, 但长度方向,胶膜必须越过晶圆。所以,存在胶膜沿长度方向浪费的情况。使用图1中的贴 膜装置,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不可避免浪费胶膜。基于以上分析可见,实际需要贴覆的胶膜在长度和宽度方向只要与晶圆直径相同 即可。而以上的贴膜装置和方法,由于夹子104的结构特点,覆盖在晶圆102上的胶膜的长度和宽度必须与基座相匹配,而不是与晶圆直径匹配。这样就势必造成在胶膜长度方向和 宽度方向大于晶圆直径的胶膜无法使用,只能在后续处理程序中切除,浪费量很大,增加了 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浪费的节省胶膜的 贴膜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 嘴,所述吸嘴与抽真空装置联通;所述吸嘴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安装;还包括可沿薄膜宽 度方向移动的刀具,所述刀具具有一开口,用于割断薄膜。优选地是,还包括用于放置晶圆的台盘,所述台盘设置在吸嘴下方,吸嘴的水平方 向移动的行程大小使其能够将薄膜覆盖在台盘上放置的晶圆上。优选地是,所述的台盘设置在基座上。 优选地是,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滚轮轴上,滚轮轴可沿水平方向 移动地安装,滚轮轴的移动行程使其能够对覆盖在晶圆上的薄膜施加压力。优选地是,所述滚轮轴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安装。优选地是,还包括有用于切割薄膜的切割刀。优选地是,所述切割刀可沿薄膜宽度方向移动地安装。优选地是,所述切割刀可沿水平方向与吸嘴同步移动地安装,吸嘴设置于切割刀 与滚轮之间。优选地是,所述吸嘴与滚轮可同步移动地安装或吸嘴、滚轮与切割刀可同步移动 地安装。优选地是,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机架板,机架板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安装;第一 横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一个机架板上;第一横杆上安装有吸嘴,吸嘴与抽真空装置联通;滚 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滚轮轴上,滚轮轴两端分别连接在一个机架板上。优选地是,所述的两个机架板平行设置。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横杆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板上。优选地是,所述的机架板上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设置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 与第一横杆相配合驱动第一横杆沿竖直方向移动。优选地是,所述的机架板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有输出杆,滚轮轴至少 一端与第二气缸的输出杆相配合,第二气缸的输出杆驱动滚轮轴沿竖直方向移动。优选地是,所述机架板上还安装有夹膜装置,所述夹膜装置设置有可允许薄膜穿 过的狭缝,夹膜装置设置在滚轮上方。优选地是,所述的夹膜装置的狭缝大小可调。优选地是,所述的夹膜装置沿薄膜宽度方向可全部夹住薄膜。优选地是,所述的夹膜装置包括固定杆和支撑杆,固定杆与支撑杆之间的间隙为 狭缝;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固定杆设置有内凹槽与支撑杆相配合;所述机架板上设置有 第三气缸,第三气缸设置有输出杆,支撑杆的端部与第三气缸的输出杆相配合,由第三气缸的输出杆驱动支撑杆靠近或远离固定杆,以调节狭缝的大小。优选地是,所述机架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可沿薄膜宽度方 向移动的刀架,刀架下端设置有切割刀。优选地是,所述机架板与丝杆螺纹配合,所述丝杆与电机主轴连接,由电机主轴驱 动丝杆转动。优选地是,还包括导轨,所述的机架板下端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轨相配合。优选地是,具有一开口的刀具安装在刀架上,所述刀架可沿薄膜宽度方向移动地 安装。优选地是,所述机架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横杆,刀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横杆上,具 有一开口的刀具安装在刀架上。优选地是,所述的刀具开口大小可调。优选地是,所述的刀具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间 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刀片固定安装在刀架下端,第二刀片通过控制杆移动以调节所述开 口的大小,所述控制杆穿过刀架,一端突出于刀架上端,另一端与第二刀片连接。优选地是,突出于刀架上端的控制杆端部与刀架上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压缩 弹簧在控制杆调节开口大小时会产生使控制杆回复原位的弹性力。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解决了夹膜装置在基座正上方无法打开而导致浪费的问题,使得每次贴膜不需 要将膜拉至超过基座位置,在长度上可以节省胶膜。以晶圆减薄贴膜为例说明胶膜节省情况。目前在贴减薄膜时,使用一套多尺寸晶 圆固定设备可以用于固定不同尺寸的晶圆贴膜,如8英寸、6英寸和4英寸的晶圆。晶圆固 定设备采用8英寸台盘依次套装6英寸台盘和4英寸台盘的方式设计,8英寸的台盘安装在 基座的中心部位。这样,基座的尺寸比4英寸的台盘大了很多。如果使用背景技术中所描 述的贴膜装置,配合多尺寸晶圆固定设备,在为4英寸晶圆贴膜时,夹膜装置也需要夹住胶 膜覆盖基座后才能打开,而实际需要使用的薄膜仅需要直径4英寸部分,胶膜浪费比例超 过100%。而即使是8英寸晶圆贴膜,胶膜浪费比例也要超过20%。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和 装置,则可以避免这些浪费。2、改变了夹持薄膜的部件的结构,由传统的两边各一个钳子状结构改为采用本发 明的夹膜装置,使得夹膜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胶膜,从而可以使得每一种尺寸晶圆使 用宽度相匹配的胶膜,在宽度上节省了胶膜。同样以晶圆减薄贴膜为例说明胶膜节省情况。在8英寸晶圆贴膜时,胶膜的宽度 一般为230mm左右,而在进行4英寸晶圆贴膜的时候,受制于夹膜装置的结构也必须使用 230mm的胶膜,而实际使用部分只有100mm。使用本发明的夹膜装置,可以直接更换宽度相 匹配的胶膜,宽度一般在120mm左右。因此宽度方向节省胶膜超过90%。3、改善了贴膜品质。传统的钳子状夹膜装置,为保证夹住胶膜,必须施加足够的夹 持力。难免会使胶膜的被夹持部位出现褶皱。在贴膜时,褶皱有可能会延伸到晶圆上方的 胶膜上,影响贴膜品质。本发明采用真空吸附的形式固定薄膜的边缘,可以避免使薄膜出现 褶皱,可以提高贴膜品质。本发明中的夹膜装置,由于是沿宽度方向夹住了全部胶膜,并且在接触部分采用圆弧状设计,与胶膜的弯曲路径贴合,可以降低胶膜出现褶皱的可能性。4、在进行基板贴膜时,需要将基板同框架贴在一起。基板和框架一般为矩形。在 背景技术所述的装置贴膜时,使用的胶膜必须超过框架的范围,在完成贴膜过后,需要将超 出框架部分的胶膜再进行切除,既浪费薄膜,又增加了工序,效率低。在使用本发明方法和 装置后,通过选择宽度合适的胶膜,可以使贴覆的薄膜长度和宽度与框架恰好相匹配,贴覆 完成后不用对薄膜进行二次切割。在完成贴膜后,没有多余的胶膜。因此不仅可以节省胶 膜,而且节省了工序,提高了贴膜效率。


图1为一种贴膜装置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夹膜装置结构示意图及使用原理分析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滚轮结构及装配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的夹膜装置结构及安装位置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的刀具结构及装配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1的使用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底座2,底座2上间隔并且平行设置有两 个机架板01,42)。两个机架板(41,4 下端设置有导向槽(图中未示出)。底座2上设 置有两个导轨01,22)。导轨21与机架板41下端的导向槽相配合,使得机架板41在受到 驱动时可沿导轨21移动。导轨22与机架板42下端的导向槽相配合,使得机架板42在受 到驱动时可沿导轨22移动。底座2上设置有电机23和丝杆M。电机23的输出轴与丝杆 24连接,电机23可驱动丝杆M转动。导轨(21,2 水平地设置在底座2上,因此,机架板 (41,42)移动时,也是沿水平方向移动。机架板41上安装有第一气缸521。机架板42上安装有第一气缸522。第一气缸 521与第一气缸522均设置有输出杆。第一横杆51 —端连接在第一气缸521的输出杆上; 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气缸522的输出杆上。利用第一气缸521与第一气缸522,可以驱动第一 横杆51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横杆51上安装有吸嘴5,吸嘴5为管子状,开口朝向底 座2。吸嘴5的数目为两个以上,均勻分布在两个机架板(41,42)之间的第一横杆51上。 吸嘴5与通过气管(图中未示出)与抽真空装置(图中未示出)联通。抽真空装置可采用 真空发生器或真空泵。启动真空发生器,可在吸嘴5的开口周围形成真空吸附力,利用该真 空吸附力可将薄膜吸附固定在吸嘴5上。第一横杆51及吸嘴5可跟随两个机架板(41,42) 沿水平方向移动。两个机架板(41,4 通过连杆43连接,这样,机架板41受驱动移动时,可带动机 架板42同步移动。
图4为实施例1的滚轮结构与装配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滚轮9可转动地安 装于滚轮轴92上。机架板41上安装有第二气缸911。机架板42上安装有第二气缸912。 第二气缸911与第二气缸912均设置有输出杆。第二气缸911的输出杆连接有托架931。 第二气缸912的输出杆连接有托架932。滚轮轴92 —端与托架931连接,另一端与托架932 连接。第二气缸911与第二气缸912可驱动滚轮轴92和滚轮9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图4还示出了电机23驱动机架板41的结构。丝杆M上套装有套筒25,套筒25 与丝杆M螺纹配合。图4中,套筒25与机架板41是分离的状态,在实际使用时,套筒25 与机架板41固定连接。使得丝杆M在转动时,可通过套筒25驱动机架板41沿导轨21移 动。图5为实施例1的夹膜装置结构及装配示意图。如图3、图5所示,夹膜装置8包 括间隙设置的固定杆81和支撑杆82。固定杆81与支撑杆82之间设置有间隙为狭缝。薄 膜可从固定杆81与支撑杆82之间的间隙穿过。支撑杆82为圆柱形,固定杆81设置有内 凹槽(图中未示出)与支撑杆82的形状相配合。固定杆81和支撑杆82的长度大于薄膜 的宽度,以使两者可沿薄膜宽度方向全部夹住薄膜。机架板41上设置有一个第三气缸83, 第三气缸83设置有输出杆831。机架板42上设置有一个第三气缸(图中未示出),此第三 气缸也设置有输出杆。支撑杆82的一端与第三气缸83的输出杆831连接;另一端与设置 于机架板42上的第三气缸的输出杆连接。两个第三气缸可驱动支撑杆82靠近或远离固定 杆81,以调节两者之间间隙的大小。夹膜装置8位于滚轮9斜上方。图6为实施例1中的刀具结构及装配示意图。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横杆61 — 端连接在机架板41上;另一端连接在机架板42上。刀架6夹持在第二横杆61上,并可在 机架板41和机架板42之间的第二横杆61上移动。刀架6在机架板41和机架板42之间的 第二横杆61上移动即是沿薄膜宽度方向移动。刀架6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刀片62。第二 刀片63 —端通过可转动地安装于螺栓67上,第二刀片63中部与控制杆65下端连接。第 一刀片62的刀刃与第二刀片63刀刃相对设置,第一刀片62与第二刀片63之间设置有开 口 64。控制杆65向下移动时,可推动第二刀片63转动,使开口 64缩小。开口 64越小,越 有利于割断薄膜。本发明相对于仅设置一个刀片的结构,切断薄膜的成功率更高。因为薄 膜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在仅使用一个刀片切割时,如果刀刃不够锋利,就可能无法迅速切断 薄膜,随着刀片的移动,将会使薄膜边缘出现褶皱,不仅影响切断薄膜的成功率和效率,还 会影响贴覆的质量。本发明中使用两个刀片设计成剪刀的形状,需要割断薄膜时,使薄膜位 于开口 64内,两个刀片可提高切断薄膜的成功率。如果无法顺利割断薄膜,开口 64的大小 可调,使其可以像剪刀一样在薄膜边缘处剪开一个开口后再割断整个薄膜,提高了切断薄 膜的成功率,且不会影响贴膜的薄膜的质量。控制杆65穿过刀架6,上端突出于刀架6上端。控制杆65上端与刀架6上端之间 设置有压缩弹簧66。在按下控制杆65调整开口 64的大小时,压迫压缩弹簧66,压缩弹簧 66被压缩后,产生弹性力,该弹性力可使控制杆65回复至原位。如图3所示,展膜杆7 —端固定在机架板41上,另一端固定在机架板42上。展膜 杆7与夹膜装置8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如图8所示,展膜杆7可转动至低于支撑杆82的 位置。如图3所示,底座2上还设置有支撑轴31,用于支撑薄膜卷。支撑轴31通过支架3安装于底座2上。图7为实施例1中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结构及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7所示,基 座201设置在机架板41与机架板42之间。并且,基座201位于第一横杆51、第二横杆61、 夹膜装置8和展膜杆7下方。基座201上设置有台盘202,用于支撑晶圆。机架板41与机 架板42的移动行程的大小,使吸嘴5移动薄膜时,能够使薄膜覆盖在晶圆上。图8为实施例1的使用原理示意图。如图7、图8所示,使用时,薄膜卷可转动地套 装在支撑轴31上。薄膜300依次从展膜杆7下方绕过,再从夹膜装置8的狭缝穿过,并绕 过滚轮4下方,薄膜300边缘通过吸嘴5固定。展膜杆7的设置,使得薄膜300在绕过展膜 杆7时,能够借助展膜杆7的摩擦力,将薄膜抻平。夹膜装置8设置在滚轮9上方,可进一 步利用夹膜装置8对薄膜300的摩擦力,使薄膜保持平坦而无褶皱。夹膜装置8可夹持住 薄膜300,带动薄膜300移动,以使薄膜覆盖在晶圆上。吸嘴5通过真空吸附方式固定薄膜300的边缘。随着机架板(41,42)沿水平方向 向前移动,夹膜装置8和吸嘴8共同拉动薄膜300,使薄膜300覆盖在晶圆上。滚轮9沿竖 直方向向下移动,压在薄膜上。关闭真空发生器,解除吸嘴5对薄膜的真空吸附力,机架板 (41,42)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使滚轮9按压薄膜,可使薄膜牢固粘附在晶圆上。粘贴完成 后,夹膜装置8的狭缝增大,解除对薄膜300的夹持力,机架板01,42)向后移动,吸嘴5移 动至未贴覆在晶圆上的薄膜处,启动真空发生器,使吸嘴5吸附住薄膜,移动刀架6,利用切 割刀将薄膜沿宽度方向切断。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切断薄膜,再启动真空发生器,利用吸嘴5吸附住薄膜的边缘。本实施例中的竖直方向,即与基座垂直,在基座上方可靠近基座或远离基座的方 向。滚轮9可转动地设置在滚轮轴92上,可以减小滚轮9与薄膜之间的摩擦力,使滚 轮9对薄膜的作用力主要是朝向晶圆的压力,可防止滚轮9将薄膜从晶圆上搓坏。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第二横杆61、刀架6及刀具。使用本 实施例时,如需切断薄膜,操作员可手拿切割刀将薄膜切断即可。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省略了展膜杆,同样 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省略了支撑轴31、支 架3及底座2,同样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比较优选的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发明唯一的实施方 式,在不影响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另外的组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 嘴,所述吸嘴与抽真空装置联通;所述吸嘴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安装;还包括可沿薄膜宽 度方向移动的刀具,所述刀具具有一开口,用于割断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晶圆的 台盘,所述台盘设置在吸嘴下方,吸嘴的水平方向移动的行程大小使其能够将薄膜覆盖在 台盘上放置的晶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盘设置在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可 转动地安装于滚轮轴上,滚轮轴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安装,滚轮轴的移动行程使其能够对 覆盖在晶圆上的薄膜施加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可沿竖直方 向移动地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切割薄 膜的切割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可沿薄膜宽 度方向移动地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可沿水平方 向与吸嘴同步移动地安装,吸嘴设置于切割刀与滚轮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与滚轮可同步 移动地安装或吸嘴、滚轮与切割刀可同步移动地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 机架板,机架板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安装;第一横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一个机架板上;第一 横杆上安装有吸嘴,吸嘴与抽真空装置联通;滚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滚轮轴上,滚轮轴两端分 别连接在一个机架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机架板平 行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杆 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机架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板上设置 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设置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与第一横杆相配合驱动第一横杆沿竖直 方向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板上 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有输出杆,滚轮轴至少一端与第二气缸的输出杆相配合,第 二气缸的输出杆驱动滚轮轴沿竖直方向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板上还 安装有夹膜装置,所述夹膜装置设置有可允许薄膜穿过的狭缝,夹膜装置设置在滚轮上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膜装置的狭 缝大小可调。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膜装置沿薄 膜宽度方向可全部夹住薄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膜装置包括 固定杆和支撑杆,固定杆与支撑杆之间的间隙为狭缝;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固定杆设置有 内凹槽与支撑杆相配合;所述机架板上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设置有输出杆,支撑杆的 端部与第三气缸的输出杆相配合,由第三气缸的输出杆驱动支撑杆靠近或远离固定杆,以 调节狭缝的大小。
1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板上还设置 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上设置有可沿薄膜宽度方向移动的刀架,刀架下端设置有切割刀。
20.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板与丝 杆螺纹配合,所述丝杆与电机主轴连接,由电机主轴驱动丝杆转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所述 的机架板下端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与导轨相配合。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开口 的刀具安装在刀架上,所述刀架可沿薄膜宽度方向移动地安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 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横杆,刀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横杆上,具有一开口的刀具安装在刀架 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22或23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刀具开口大小可调。
25.根据权利要求M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 具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间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刀片固 定安装在刀架下端,第二刀片通过控制杆移动以调节所述开口的大小,所述控制杆穿过刀 架,一端突出于刀架上端,另一端与第二刀片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节省胶膜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突出于刀 架上端的控制杆端部与刀架上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在控制杆调节开口大小时 会产生使控制杆回复原位的弹性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嘴,所述吸嘴与抽真空装置联通;所述吸嘴可沿水平方向移动地安装;还包括可沿薄膜宽度方向移动的刀具,所述刀具具有一开口,用于割断薄膜。使用本发明中的节省胶膜的贴膜装置,可以节省胶膜,而且节省了工序,提高了贴膜效率,且还可以提高贴膜品质。
文档编号H01L21/683GK102082074SQ20101051718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张明星 申请人:上海技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