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电气导通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541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式电气导通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式电气导通体,通过将该软式电气导通体夹在组装到个人计算机等 电气产品中的多个导体之间并进行压缩,而使这多个导体电导通。
背景技术
电视、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搭载在汽车上的电气产品等由大量的电导体(小型 电子部件)构成。这些大量的电导体当中的多个电导体相互分离(形成了间隙),但为了将 这多个电导体接地或者电连接而成为相同电位,已知在上述间隙中夹着软式电气导通体的 技术。作为软式电气导通体,已知如下技术利用导电材料覆盖长方体状的具有弹性的 芯材(缓冲器,cushion)的外周,使得该导电材料的两端侧不相互重叠而产生开放区域,并 且在芯材的面对该开放区域的表面等处设置固定用的粘接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 外,还已知具有用于粘接固定至固定对象物的突出部的软式电气导通体(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2)。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5802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1174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软式电气导通体中,由于除了开放区域外,导电性材料 基本上将芯材的外周包围一周,所以需要大量的导电性材料,存在造成高成本的问题。另 外,由于需要进行在长方体状的芯材的4个角处折曲导电性材料的操作,因此存在制造时 的可操作性不好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的软式电气导通体存在的问题是,尺寸变得大型 化,变大了突出部的突出的大小。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能够小型化的软式 电气导通体。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一种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缓冲器, 该缓冲器形成分别与导体接触的平行的两个面并且具有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面互相靠近 地进行压缩,而使与所述两个面接触的导体电气地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电气导通体 具有(1)双面粘接带,分别粘贴在所述两个面上;和(2)导电膜,被粘贴成覆盖所述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的整个面和连接所述两个面的 侧面的一个侧面这两者,并且与所述侧面连续地覆盖所述两个面中的与所述一个面不同的 另一个面的一部分。其中,( 所述导电膜可以覆盖所述另一个面的大致一半的面积。
另外,(4)与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侧面相对的侧面可以不被覆盖而露出。另外,( 所述双面粘接带可以粘贴在所述两个面的整个面上。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二种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缓冲器, 该缓冲器形成分别与导体接触的平行的两个面并且具有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面互相靠近 地进行压缩,而使与所述两个面接触的导体电气地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电气导通体 具有(6)导电体,从所述缓冲器的所述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延伸到另一个面,配置在该缓 冲器的内部并且具有弹性;和(7) 一对导电板,与所述导电体的一个端部连接而覆盖所述一个面并且与所述导 电体的另一个端部连接而覆盖所述另一个面。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三种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缓冲器, 该缓冲器形成有分别与导体接触的平行的两个面并且具有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面互相靠 近地进行压缩,而使与所述两个面接触的导体电气地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电气导通 体具有(8)长方体状的第二缓冲器,与所述缓冲器离开规定间隔而并列配置,并且具有弹 性;(9)导电体,配置在所述缓冲器与所述第二缓冲器之间的空间中,从所述第一和第 二缓冲器各自的平行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延伸到另一个面;(10)第一导电板,与所述导电体的一个端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缓冲器和所述第二 缓冲器各自的所述一个面;和(11)第二导电板,与所述导电体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缓冲 器各自的所述另一个面。其中,(12)所述导电体可以弯曲成波形而具有弹性。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软式电气导通体中,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没有被导体或双面粘 接带覆盖而露出。因此,在软式电气导通体被压缩的情况下,该一个侧面会没有任何限制 (由导体和双面粘接带产生的限制)地向外侧鼓出,从而缓冲器容易向外侧突出(容易鼓 出)。即,软式电气导通体变得容易被压缩。与利用导体和双面粘接带覆盖两个侧面的现有 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本发明的软式电气导通体至少仅由导体覆盖单侧(一个侧面),从 而单侧导通。因此,与利用导体和双面粘接带覆盖两个侧面的现有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 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成本降低。另外,与具有突出部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本发明的软式 电气导通体没有突出部,因此能够小型化、薄型化,减小了该突出部的大小。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2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3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200、300 软式电气导通体
12、202、302 缓冲器12a、12b 缓冲器的平行的两个面12c、12d、202c、202d、302c、302d、304c、304d 侧面14a、14b 双面粘接带16:导电膜18、20 导体204a、204b 导电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现了如下的软式电气导通体该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缓冲 器,该缓冲器形成分别与导体接触的平行的两个面并且具有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面互相 靠近地进行压缩,而使与所述两个面接触的导体电气地导通。[实施例1]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软式电气导通体10的剖面图。软式电气导通体10具备有 弹性的长方体状的缓冲器(芯材)12。该缓冲器12的尺寸为,Tl (高度)为0.6mm 4. Omm 左右,Wl (宽度,W2+W3)为5mm 70mm左右。W2 = W3,为2. 5mm :35mm左右。经由后述的双面粘接带14a、14b和导电膜16,导体18、20与该缓冲器12的平行 的两个面12a、12b接触。这种情况下,通过由这两个导体18、20进行压缩而将两个面12a、 12b压缩成相互靠近,从而与两个面12a、12b接触的导体18、20电气导通。在上述两个面12a、12b的整个面上分别粘贴有双面粘接带14a、14b。在面1 上 的整个面上粘贴有导电膜(导电性的薄膜)16。并且,连接上述两个面12a、12b的侧面中 的一个侧面12c也由导电膜16覆盖。另外,上述两个面12a、12b中的另一个面12b的一部 分也与侧面12c连续地由导电膜16覆盖。即,软式电气导通体10具有导电膜16,该导电 膜16被粘贴成覆盖上述两个面12a、12b中的一个面12a的整个面以及连接这两个面12a、 12b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12c这两者,并且与侧面12c连续地覆盖两个面12a、12b中的与一 个面1 不同的另一个面12b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面12b的一部分是指面12b的大致一 半的面积,在图1中,W2为2. 5mm 35mm左右,W3也为2. 5mm 35mm左右。此外,与侧面 12c平行的侧面12d(与侧面12c相反一侧的侧面12d)没有被覆盖而露出。对上述软式电气导通体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适当尺寸(图1中的L例如为2m,Wl与产品相同,Tl也与产品相同)的缓冲器 12的平行的两个面12a、12b上粘贴上双面粘接带14a、14b。接着,从双面粘接带14a、14b 的表面剥去隔离纸。这种情况下,不剥去而留下附着在双面粘接带14b的两面上的隔离纸 (未图示)当中的、表面的隔离纸中的一半(相当于W3的部分)。然后,一边折曲导电材 料(例如导电性膜16) —边将其粘贴在双面粘接带1 的表面的整个面上以及双面粘接带 14b中的剥去了隔离纸的部分(相当于W2的部分)上。由此完成沿L方向延伸的长的软 式电气导通体。接着,根据产品而切断成适当的长度,剥去双面粘接带14b的隔离纸(相当 于W3的部分),粘接导体18 (参照图1)。此外,优选地,双面粘接带14a、14b粘贴在两个面 12a、12b的整个面上。
在上述结构的软式电气导通体10中,侧面12d没有被导体16或双面粘接带14a、 14b覆盖而露出。因此,在从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压缩软式电气导通体10的情况下, 侧面12d会没有任何限制(由导体16或双面粘接带14a、14b产生的限制)地向外侧(箭 头R方向)鼓出,从而缓冲器12容易向外侧突出(容易鼓出)。即,软式电气导通体10变 得容易被压缩。与利用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覆盖两个侧面12c、12d的现有的软式 电气导通体相比,本发明的软式电气导通体10由导体16仅覆盖单侧(一个侧面12c),从而 单侧导通。因此,与利用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覆盖两个侧面12c、12d的现有的软 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从而成本降低。另外,由于在制造时仅在两处折曲导 体16,因此可操作性也提高。并且,与具有突出部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本发明的软式电 气导通体10没有突出部,因此可以小型化、薄型化,减小了该突出的大小。另外,由于粘接 层(双面粘接带14a、14b)仅部分地接触导体16(在两个侧面12c、12d上没有粘接层),因 此能够实现低的电阻值。并且,由于双面粘接带14a、14b是独立的,因此能够改变其种类。 例如,可以使双面粘接带14b为强粘接带,而使双面粘接带Ha为导通带。[实施例2]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实施例2的软式电气导通体 200的剖面图。软式电气导通体200具备有弹性的长方体状的缓冲器202。该缓冲器202 的尺寸与实施例1的缓冲器12(参照图1)的尺寸为同等程度。该缓冲器202的平行的两个面2(^a、202b由导电板2(Ma、204b覆盖,这里,导电板 204a,204b如后所述通过注射模塑成形嵌入并固定到两个面20h、202b上。导电板2(Ma、 204b的外表面露出。这两个导电板2(Ma、204b各自的一个端部通过导电体206电气连接, 该导电体206折曲成波形并具有弹性(挠性)。从而,在缓冲器202的内部配置从一个面 20 到另一个面202b —边折曲(弯曲)一边延伸的导电体206。对上述软式电气导通体2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导电性的金属等制作导电体206和导电板2(Ma、204b,将它们排列在成 形用的模具内,注射成为缓冲器202的材料并嵌入固定。取出的成形品根据大小作为一个 产品,或者使一个产品为连接多个的复合体。作为另外的制造方法,通过注射模塑成形预先制作长方体状的缓冲器202,在两个 面2(^a、202b上形成嵌入导电板2(Ma、204b的孔,接着机械地嵌入导电体206,然后将导电 板2(Ma、204b嵌入并固定到上述孔中。在使如上所述制造的软式电气导通体200如图1所示与导体18、20接触的情况 下,在由导体18、20(参照图1)从上下方向(箭头D、U方向)压缩缓冲器202时,侧面202c、 202d会没有任何限制(由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产生的限制)地向外侧(箭头R 方向)鼓出,从而缓冲器202容易向外侧突出(容易鼓出)。即,软式电气导通体200变得 容易被压缩。与利用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参照图1)覆盖两个侧面202c、202d的 现有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本发明的软式电气导通体200不覆盖两个侧面202c、202d而 使其露出,由导电体206实现导通。因此,与利用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覆盖两个 侧面202c、202d的现有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从而成本降低。另外,与 具有突出部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本发明的软式电气导通体200没有突出部,因此可以 小型化、薄型化,减小了该突出部的大小。
6
导电板2(Ma、204b的外表面露出。这两个导电板2(Ma、204b各自的一个端部通过 导电体206电气连接,该导电体206折曲成波形并具有弹性(挠性)。从而,在缓冲器202 的内部配置从一个面20 到另一个面202b —边折曲(弯曲)一边延伸的导电体206。[实施例3]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实施例3的软式电气导通体 300的剖面图。软式电气导通体300具备有弹性的长方体状的两个缓冲器302、304。缓冲 器302是本发明中所谓的缓冲器的一个例子,缓冲器304是本发明中所谓的第二缓冲器的 一个例子。两个缓冲器302、304离开规定间隔而并列配置,在缓冲器302和缓冲器304之 间形成空间306。在该空间中配置折曲成波形并具有弹性的导电体308。该导电体308从 缓冲器302、304各自的平行的两个面30加、302b、3(Ma、304b中的一个面延伸到另一个面。另外,软式电气导通体300具有第一导电板310,与导电体308的一个端部308a 连接,并且覆盖两个缓冲器302、304各自的一个面30加、30如的一部分;和第二导电板 312,与导电体308的另一个端部308b连接,并且覆盖两个缓冲器302、304各自的另一个面 302b、304b 的一部分。对上述软式电气导通体3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利用导电性的金属等制作导电体308和第一导电板310、第二导电板312。这 种情况下,导电体308的一个端部308a和另一个端部308b通过焊接等固定到第一导电板 310和第二导电板312上。这样,将导电体308和第一导电板310、第二导电板312 —体地 排列在规定的模具内,注射作为缓冲器302、304的材料。这种情况下,在与相互相对的侧面 302c、3(Mc相当的部位上,在模具内配置了边界壁(未图示)。由此,制造出在两个缓冲器 302,304之间配置了导电体308的软式电气导通体300。作为其它制造方法,通过用刀具对长的长方体状的缓冲器进行加工而形成空间 (槽)306,制作一对缓冲器302、304,在各自的两个面30加、302b、304a, 304b上,通过注射模 塑成形预先制作缓冲器302、304,在各自的两个面3(^a、304a、302b、304b上形成嵌入第一 导电板310和第二导电板312的孔,接着机械地插入导电体308,然后将第一和第二导电板 310、312嵌入到上述孔中,通过焊接等从空间306的空隙中固定。在使如上所述制造的软式电气导通体300如图1所示与导体18、20接触的情况 下,导体18、20(参照图1)从上下方向(箭头U、D方向)压缩缓冲器302、304时,侧面302c、 302d、304c、304d会没有任何限制(由图1所示的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产生的限 制)地向外侧(箭头R方向)鼓出,从而缓冲器302、304容易向外侧突出(容易鼓出)。 即,软式电气导通体300变得容易被压缩。与利用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 (参照图 1)覆盖侧面302C、302d、3(MC、304d的现有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本发明的软式电气导通 体300不覆盖侧面302c、302d、3(Mc、304d而使其露出,由导电体308和第一导电板310、第 二导电板312实现导通。因此,与利用导体16和双面粘接带14a、14b覆盖侧面302c、302d、 304c,304d的现有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从而成本降低。另外,与具有 突出部的软式电气导通体相比,由于本发明的软式电气导通体300没有突出部,因此可以 小型化、薄型化,减小了该突出部的大小。
权利要求
1. 一种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形成分别与导体接触的平 行的两个面并且具有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面互相靠近地进行压缩,而使与所述两个面接 触的导体电气地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 双面粘接带,分别粘贴在所述两个面上;和导电膜,被粘贴成覆盖所述两个面中的一个面的整个面和连接所述两个面的侧面中的 一个侧面这两者,并且与所述侧面连续地覆盖所述两个面中的与所述一个面不同的另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式电气导通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膜覆盖所述另一个面的大致一半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式电气导通体,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侧面相对的侧面不被覆盖而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软式电气导通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面粘接带粘贴在所述两个面的整个面上。
5.一种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形成分别与导体接触的平 行的两个面并且具有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面互相靠近地进行压缩,而使与所述两个面接 触的导体电气地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导电体,从所述缓冲器的所述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延伸到另一个面,配置在该缓冲器的 内部并且具有弹性;和一对导电板,与所述导电体的一个端部连接而覆盖所述一个面并且与所述导电体的另 一个端部连接而覆盖所述另一个面。
6.一种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缓冲器,该缓冲器形成有分别与导体接触的 平行的两个面并且具有弹性,通过使所述两个面互相靠近地进行压缩,而使与所述两个面 接触的导体电气地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电气导通体具有长方体状的第二缓冲器,与所述缓冲器离开规定间隔而并列配置,并且具有弹性; 导电体,配置在所述缓冲器与所述第二缓冲器之间的空间中,从所述第一和第二缓冲 器各自的平行的两个面中的一个面延伸到另一个面;第一导电板,与所述导电体的一个端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缓冲器和所述第二缓冲器各 自的所述一个面;和第二导电板,与所述导电体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并且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缓冲器各自的 所述另一个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软式电气导通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体弯曲成波形而具有弹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式电气导通体,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实现小型化。经由双面粘接带(14a、14b)和导电膜(16),导体(18、20)与缓冲器(12)的平行的两个面(12a、12b)接触。连接两个面(12a、12b)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12c)也由导电膜(16)覆盖。另外,两个面(12a、12b)中的另一个面(12b)的一部分也与侧面(12c)连续地由导电膜(16)覆盖。即,软式电气导通体(10)具有导电膜(16),该导电膜(16)被粘贴成覆盖上述两个面(12a、12b)中的一个面(12a)的整个面以及连接这两个面(12a、12b)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12c)这两者,并且与侧面(12c)连续地覆盖与面(12a)不同的另一个面(12b)的一部分。
文档编号H01R11/03GK102074808SQ201010529728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小泽阳介 申请人:千代田因特格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