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135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普通继电器触点间隙小,断开时,由于电流过大等因素,击穿空气,使空 气电离,产生拉弧,烧坏继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本产品由于采用一对钨 钢触点和一对银触点并联使用,而且在结构和工艺上保证钨钢触点先接通,后断开的工作 过程,有效地发挥了钨钢触点耐烧蚀,内阻大,对电流有抑制作用等特点,避免了拉弧。同时 由于银触点的并联使用,有效地解决了,钨钢触点的接触电阻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线圈、静片和动片,所述继电器 主体右侧下端面的中间设有固定脚,固定脚的两侧设有第一线圈端和第二线圈端,继电器 主体的左侧设有动片,动片上设有钨钢触点和银触点,所述钨钢触点和银触点分别铆接在 动片的两触脚上;所述继电器主体右端的内壁上设有线圈,线圈的右端与继电器主体连接, 线圈的左端设有静片,静片上设有另一钨钢触点和另一银触点,该钨钢触点和银触点分别 铆在静片上的凸台上,该静片的下端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新型钨钢触点与银触点并联使用,同时具有耐烧 蚀和抗拉弧的性能。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的结构示意视图。图中1、继电器主体;2、线圈;3、静片;4、动片;5、固定脚(即动片输出引脚);6、第一线 圈端;7、第二线圈端;8、钨钢触点;9、银触点;10、第一输出端;11、第二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包括继电 器主体1,线圈2、静片3和动片4,所述继电器主体1右侧下端面的中间设有固定脚5,固定 脚5(即动片输出引脚)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线圈端6和第二线圈端7,继电器主体的左侧 设有动片4,动片4上设有钨钢触点8和银触点9,钨钢触点8和银触点9分别铆接在动片4 的两触脚上;所述继电器主体1右端的内壁上设有线圈2,线圈2的右端与继电器主体1连 接,线圈2左端设有静片3,静片3上设有另一钨钢触点8和另一银触点9,该钨钢触点8和
3银触点9分别铆在静片3的凸台上,该静片3的下端设有第一输出端10和第二输出端11。 本实用新型中设有一对钨钢触点8和一对银触点9,而且在设计时,将一对钨钢触 点8分别加高了 0. 1mm,保证了在工作时钨钢触点8先接通,银触点9后接通,断开时,银触 点9先断开,钨钢触点8后断开,同时由于钨钢触点8耐烧蚀,抗拉弧,并且与一对银触点9 并联,有效的弥补了钨钢触点8接触电阻大的缺点,做到了,耐拉弧,导通电阻小,从而提高 了继电器寿命。
权利要求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1),线圈(2)、静片(3)和动片(4),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主体(1)右侧下端面的中间设有固定脚(5),固定脚(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线圈端(6)和第二线圈端(7),继电器主体的左侧设有动片(4),动片(4)上设有钨钢触点(8)和银触点(9),该钨钢触点(8)和银触点(9)分别铆接在动片(4)的两触脚上;所述继电器主体(1)右端的内壁上设有线圈(2),线圈(2)的右端与继电器主体(1)连接,线圈(2)左端设有静片(3),静片(3)上设有另一钨钢触点(8)和另一银触点(9),该钨钢触点(8)和银触点(9)分别铆在静片(3)凸台上,该静片(3)的下端设有第一输出端(10)和第二输出端(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行消弧的车用继电器,包括继电器主体,线圈、线圈骨架动片和静片,所述继电器主体右侧下端面的中间设有固定脚,固定脚的两侧设有第一线圈端和第二线圈端,继电器主体的左侧设有动片,动片上设有钨钢触点和银触点,该钨钢触点和银触点分别铆接在动片的两触脚上;所述继电器主体右端的内壁上是线圈,线圈的下端通过骨架与继电器主体连接,线圈骨架上端设有静片,静片上设有另一钨钢触点和另一银触点,该钨钢触点和银触点分别铆在静片上,该静片的下端设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新型钨钢触点与银触点并联使用,同时具有耐烧蚀和抗拉弧的性能。
文档编号H01H50/54GK201638753SQ20102000059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1日
发明者杜建朝 申请人:北京八大处奥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