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21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备电触头的接触带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铁/铜三层 合金带材。
技术背景电触头是广泛应用于继电器、接触器、负荷开关、中低压断路器以及家用电器、汽 车电器(喇叭、车灯、点火)等开关电器的主导电接触元件,它主要承担接通和分断电流的 作用,它对电器的安全运行有决定性作用,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电触头的需求量也日 益增大。目前,国外主要使用黄铜再镀镍制作电触头的接触带材,但是纯黄铜的成本较高。 为了降低成本,目前我国主要使用铁作为基材,在铁的上、下表面镀镍,但此种带材在国外 无法通过安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且电接触 性能、导电性、稳定性好的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它是由铜上表面层、铁中间层和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 成的三层带材。它是由黄铜上表面层、铁中间层和黄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它是由白铜上表面层、铁中间层和白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它是由铜上表面层、铁中间 层和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本实用新型比单独使用铜制作的接触带材成本 低,且采用本实用新型作为接触元件制作的插头与原来全铁材料作为接触元件制作的插头 成本相近,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还可达到国外安规标准,经测试,电接触性能、导电性、 稳定性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本实用新型铜/铁/铜复合带材,它是由铜上表面层1、铁中间层2和铜下 表面层3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铜上表面层1也可以为黄铜或白铜上表面层,铜下表面层3也可以为黄铜或白铜 下表面层。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的生产 本仅为使用纯黄铜制作的接触带材成本低的1/2 ;镍的价格远高于铜的价格,因此本实用新型成本远低于镍/铁/镍复合带材的成本,因 此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成本,且经测试,电接触性能、导电性、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复合工艺如下先分别对铜带、铁带和铜带进行表面清洗,去除其表面的油污、氧化物,再将三 种带材一起送入热轧机热轧复合成为一条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热轧温度为300 800°C,走带速度为1. 0 5. Om/min,带材的收放卷张力1 200KN,轧制力为10 120吨, 接着将其置于地坑炉内进行退火,退火温度为400 600°C,退火时间为0. 1 1小时,然后 再对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进行表面清洗、抛光和烘干,烘干后再送入精轧机进行精轧, 最后将经过精轧的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送入分条机进行分条。上述热轧复合工艺中,其加热温度、走带速度、轧制力三者之间的协调匹配是材料 复合牢度是否优良的关键;而其带材的收放卷张力必须平稳,带材的收放卷张力稳是保证 带材平直、连续生产的关键。经热轧复合后的带材再经地坑炉退火,进一步增强不同金属界 面的原子扩散,增强复合牢度。热轧机顺序安装有三个放卷机构、对带材进行定位和限位的定位装置、加热区、轧 辊、一个收卷机构,所述的加热区为高频电加热炉,所述的定位装置是分布于带材两侧的两 组定位轮,每组定位轮有三个,定位轮限定带材位置,且定位轮可调节其位置,通过这六个 定位轮可控制带材保持直线输送,保证其连续生产的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生产效率高,节约了铜,且能实现大规模生 产,产品性能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结合强度、复合牢度、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可焊接性,可 广泛用于制作各类开关电器的主导电接触元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磁性,同时可用于生产子弹,成本可降低4/5以上。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 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均应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铜上表面层、铁中间层和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黄铜上表面 层、铁中间层和黄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白铜上表面 层、铁中间层和白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备电触头的接触带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它是由铜上表面层、铁中间层和铜下表面层热轧复合而成的三层带材。本实用新型比单独使用铜制作的接触带材成本低,且采用本实用新型作为接触元件制作的插头与原来全铁材料作为接触元件制作的插头成本相近,铜/铁/铜三层合金带材还可达到国外安规标准,经测试,电接触性能、导电性、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H01H1/04GK201681727SQ20102015144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林羽锦 申请人:东莞市中一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