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机防油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381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织机防油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编织机防油套管。
背景技术
普通的低速编织机在工作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润滑油润滑,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和延长其寿命。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润滑油会甩到从设备中间穿过的电线或其它编织线芯上, 影响产品质量。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目前在编织机的上、下台面之间通常安装一根塑料或金属材质的防油套管,该防油套管为圆筒状,其轴心制有轴向通孔,编织线芯从防油套管中间穿过可达到防止润滑油甩到编织线芯上的目的。但由于润滑油在防油套管外面聚集后会沿着防油套管向下流,因此当油聚集到一定量后仍然会在套管下端滴或者蹭到编织线芯上, 不能起到完全防油的作用,编织后的产品质量还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作容易、可以避免润滑油滴落到编织线芯上、能够保证产品合格率高的编织机防油套管。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编织机防油套管,包括一安装在编织机的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的圆筒状主体,该圆筒状主体的轴心制有轴向通孔,其特征在于在圆筒状主体下部的外侧壁上制出一楔形凸台。而且,所述楔形凸台为1个,其直径大于圆筒状主体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防油套管在圆筒状主体下部的外侧壁上制出一楔形凸台,该楔形凸台的直径大于圆筒状主体的直径,因此甩落到圆筒状主体外表面的润滑油可以沿楔形凸台聚集在圆筒状主体下端远离编织线芯的位置,即使润滑油滴落,也不会滴到或者蹭到编织线芯上,本结构可有效避免润滑油将编织线芯弄脏,保证产品质量好、合格率高。2、由于采用本新型防油套管后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了有力保证,废品率不断下降, 因此极大地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实用性强的用于编织机的新型防油套管,由于使用本防油套管可以避免润滑油滴落或者蹭到编织线芯上,从而保证了编织产品质量不受影响、提高了编织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支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一种编织机防油套管,包括一圆筒状主体2,该圆筒状主体一般通过支架以及紧固螺钉等结构安装在编织机的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圆筒状主体的轴心制有轴向通孔1,编织线芯4从该通孔中穿过。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在圆筒状主体下部的外侧壁上制出一楔形凸台3,该楔形凸台通常为1个,且其直径大于圆筒状主体的直径,以便于使润滑油聚集在圆筒状主体下端远离编织线芯的位置,避免润滑油将编织线芯弄脏。
权利要求1.一种编织机防油套管,包括一安装在编织机的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的圆筒状主体, 该圆筒状主体的轴心制有轴向通孔,其特征在于在圆筒状主体下部的外侧壁上制出一楔形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机防油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凸台为1个,其直径大于圆筒状主体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机防油套管,包括一安装在编织机的上台面和下台面之间的圆筒状主体,该圆筒状主体的轴心制有轴向通孔,在圆筒状主体下部的外侧壁上制出一楔形凸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实用性强的用于编织机的新型防油套管,由于使用本防油套管可以避免润滑油滴落或者蹭到编织线芯上,从而保证了编织产品质量不受影响、提高了编织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支出。
文档编号H01B13/26GK201956132SQ20102066116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张立国, 金捷 申请人:天津市华之阳特种线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