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380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双面电激发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电子产品的演进,市场对平面显示面板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已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于视角、速度、对比、亮度等的要求。因此,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Panel)遂被业界研发出来,以期取代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搭配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使用,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具有广视角、反应速度快、高对比、高效率自发光性、高亮度、低驱动电压、全彩化等诸多优点,符合下一代平面显示器的需求。由于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具有上述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移动电话、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电脑、游戏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随着电子产品的显示功能从单面显示朝双面显示进步,如何让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也能双面显示,亦是当前工业设计的课题与挑战。请参考图1。图1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像素区(pixel)的示意图。如图 1所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100包括下基板102、薄膜晶体管(TFT) 108、第一保护层 110、第二保护层116、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124、上基板126,以及封胶128。有机发光二极管124的阳极(Anode) 114的材料为一呈透明状且具有导电特性的铟锡氧化物Qndium Tin Oxide, ΙΤ0),而阴极(Cathode) 122则由一层薄的银(Ag)组成。由于铟锡氧化物与薄的银均具有透光特性,因此可达成双面发光的效果。不过银同时会将自有机发光二极管124的发光层120所发出的光部分反射至另一面,导致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100在正面(上侧)的亮度比反面(下侧)还低的情况发生。请再参考图2A与图2B。图2A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正面(上侧)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图2B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反面(下侧)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如图2A与图2B所示,由于双面透明化显示的缘故,也会造成正面(上侧)与反面(下侧)影像相反,而造成了应用上的限制。因此,正反两面亮度不同与影像相反的问题,是亟需被克服与改善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以解决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正反两面亮度不同与影像相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包含一第一显示装置;一第二显示装置;以及一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其中第一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且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具有一透光状态与一不透光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此外,在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中,利用内部元件相对位置的调整以及材料的选择,或者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同时,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 不论是透明化显示或非透明化显示,皆可轻易达成。


图1为一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的一像素区的示意图; 图2A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正面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图2B为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透明化显示时反面所呈现影像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二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图6A至图6F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 102下基板
108薄膜晶体管 110第一保护层114阳极 116第二保护层120发光层 122阴极124有机发光二极管 126上基板128封胶 200电激发光显示器200‘电激发光显示器 202下基板204驱动元件区 206透光区208第一薄膜晶体管 210第一保护层212开口 214导电层216第二保护层 218开口220发光层 222电极层224第一发光元件 226上基板228封胶 230第一显示装置302下基板 304驱动元件区
306透光区308第二薄膜晶体管310第一保护层312开口314导电层316第二保护层318 开口320 发光层322电极层3M第二发光元件3 上基板3 封胶330第二显示装置似8封胶430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40液晶层450控制单元460信号单元470第一信号单元480第二信号单元500电激发光显示器500,电激发光显示器502下基板504驱动元件区506透光区508第一薄膜晶体管510第一保护层512 开口514 导电层516第二保护层518开口520发光层522电极层524第一发光元件5 上基板528封胶530第一显示装置602下基板604驱动元件区606透光区608第二薄膜晶体管610第一保护层612开口614导电层616第二保护层618 开口620 发光层622电极层6M第二发光元件6 上基板6 封胶630第二显示装置7 封胶730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40液晶层750控制单元760信号单元770第一信号单元780第二信号单元Ll第一影像L2第二影像
410 第--偏光片420 第二二偏光片
431 第--电极432 第二二电极
710 第--偏光片720 第二二偏光片
731 第--电极732 第二二电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熟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下基板202(例如可挠式基板、玻璃基板或石英基板)具有驱动元件区204与透光区206。第一薄膜晶体管208位于下基板202的驱动元件区204之中,其中第一薄膜晶体管208可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高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等各式晶体管。第一保护层210位于下基板202的驱动元件区204与透光区206内,且第一保护层210具有开口 212曝露出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漏极(Drain electrode)(图未示)。在部分第一保护层210上有导电层214,且导电层214通过开口 212与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漏极电性连接,而导电层214可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发光元件224 (例如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用。第二保护层216位于第一保护层210与导电层214上,且第二保护层216具有开口 218位于驱动元件区204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216中。在导电层214 与第二保护层216上依序有发光层220与电极层222,其中发光层220可视所欲显示的像素颜色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发光材质(例如红光、绿光、蓝光或白光发光材质),而电极层222 可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4的阴极之用。将上基板226(例如玻璃上盖)与下基板202利用封胶2 封合,即构成第一显示装置230。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第二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利用与用来制作第一显示装置230的掩模设计相对称的掩模(亦即镜像对应的掩模)来制作第二显示装置330。第二显示装置330包括下基板302(具有驱动元件区304与透光区306)、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第一保护层310、开口 312、导电层 314 (通过开口 31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电性连接)、第二保护层316、开口 318 (位于驱动元件区304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316中)、发光层320与电极层322(位于导电层314与第二保护层316之上)、上基板326以及封胶328,其中上述的导电层314、发光层320与电极层322构成第二发光元件324。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如图 5所示,第一显示装置230的驱动元件区204与透光区206分别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驱动元件区304与透光区306相对应。另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 230与第二显示装置330之间,且第一显示装置230的下基板202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下基板302以封胶4 封合,即构成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214可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4(例如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用,而导电层314可作为第二发光元件324(例如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之用。同理,电极层222可作为第一发光元件224的阴极之用,而电极层322可作为第二发光元件324的阴极之用。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包含控制单元450,且控制单元450电性连接至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控制单元450可以是电源开关或感应开关,用以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此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可包含电致调制装置例如液晶装置,液晶装置包含液晶层440、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且第一电极431与第二电极432分别位于液晶层440的两侧。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包含第一偏光片410与第二偏光片420,其中第一电极431设置于液晶层440与第一偏光片410之间,且第二电极432设置于液晶层 440与第二偏光片4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410可以置于第一电极431与第一显示装置230的下基板202之间,且第二偏光片420可以置于第二电极432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下基板302之间,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偏光片410亦可置于第一发光元件224的阴极(电极层22 与第一显示装置230的上基板2 之间,或置于第一显示装置 230的上基板2 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之位置。同理,第二偏光片420可以置于第二发光元件324的阴极(电极层32 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上基板3 之间,或置于第二显示装置330的上基板3 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的位置。另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并不限定为电致调变装置,而也可包含光致调变装置、机械式开关或其它可控制光穿透的装置。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包含信号单元460,且信号单元46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230及第二显示装置3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230及第二显示装置330。为了改善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与影像相反的问题,以图5为例,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的第一发光元件2M置于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第二发光元件3M置于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且导电层(阳极)214,314由传统的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ΙΤ0)、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或上述组合,改为较厚的金属材料(不透光),例如铝(Al)、银 (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而电极层(阴极)222,322则为较薄的金属材料(透光), 例如铝(Al)、银(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导电层(阳极)214,314包含反射导电层,而电极层(阴极)222,322包含透明电极层,使发光层220,320射向导电层(阳极)214,314的光反射至另一面,并大部分穿透电极层(阴极)222,322,如此便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并且仍可维持整个显示器的穿透度。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请参考图6A至图6F。图6A至图6F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若欲透明化显示,可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A至图6C所示。精确地说,若欲进行正面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提供第一影像Ll,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A 所示);若欲进行反面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二显示装置330提供第二影像L2, 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B所示);若欲进行双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则可同时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与第二显示装置330分别提供第一影像Ll与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透光状态(如图6C所示)。另外,若不需透明化显示,则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D至图6F所示。精确地说,若欲进行正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提供第一影像Li,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D所示);若欲进行反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二显示装置330提供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E所示);若欲进行双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同时利用第一显示装置230与第二显示装置330分别提供第一影像Ll与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6F所示)。因此,透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可具有以下不同的实施示例,为了简化说明并易于比较,在下文的实施示例中,对于相同元件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详述。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示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200’包含第一信号单元470及第二信号单元480,第一信号单元47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2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230,且第二信号单元480电性连接至第二显示装置3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二显示装置 330。由上述可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将第一发光元件2M置于第一薄膜晶体管2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第二发光元件3M置于第二薄膜晶体管308的上方并互相重叠。电极层(阴极)222,322选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例如铝、银或上述组合),导电层 (阳极)214,314则改用较厚的金属材料(例如铝、银或上述组合)。换言之,导电层(阳极)214,314包含反射导电层,而电极层(阴极)222,322包含透明电极层,使发光层220, 320射向导电层(阳极)214,314的光反射至另一面,且大部分穿透电极层(阴极)222,322。 如此便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并且仍可维持整个显示器的穿透度。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同时,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4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单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发光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示意图。如图 8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包含第一显示装置530、第二显示装置630,以及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之间。利用封胶7 将第一显示装置530的下基板502,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下基板602封合。第一显示装置530包括下基板502 (具有驱动元件区504与透光区506)、第一薄膜晶体管508、第一保护层510、开口 512、导电层514(通过开口 512与第一薄膜晶体管508电性连接)、第二保护层516、开口 518 (位于透光区506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516中)、发光层520与电极层 522 (位于导电层514与第二保护层516之上)、上基板526,以及封胶528,其中上述导电层 514、发光层520与电极层522构成第一发光元件524。另外,第二显示装置630包括下基板602 (其上具有驱动元件区604与透光区606)、第二薄膜晶体管608、第一保护层610、开口 612、导电层614(通过开口 61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608电性连接)、第二保护层616、开口 618 (位于透光区606的至少部分第二保护层616中)、发光层620与一电极层622 (位于导电层614与第二保护层616之上)、上基板626,以及封胶628,其中上述导电层614、发光层 620与电极层622构成第二发光元件624。第一显示装置530的驱动元件区504与透光区 506,分别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驱动元件区604与透光区606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包含控制单元750,且控制单元750电性连接至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控制单元750可以是电源开关或感应开关,用以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此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可包含电致调制装置例如液晶装置,液晶装置包含液晶层740、第一电极731与第二电极732,且第一电极731与第二电极732分别位于液晶层740的两侧。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包含第一偏光片710与第二偏光片720,其中第一电极731设置于液晶层740与第一偏光片710之间,且第二电极732设置于液晶层740与第二偏光片7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710可以置于第一电极731与第一显示装置530的下基板502之间,且第二偏光片720可以置于第二电极732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下基板602之间,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偏光片710亦可置于第一发光元件524的阴极(电极层52 与第一显示装置530的上基板5 之间,或置于第一显示装置 530的上基板5 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的位置。同理,第二偏光片720可以置于第二发光元件624的阴极(电极层62 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上基板拟6之间,或置于第二显示装置630的上基板6 外侧,或任何其他适当的位置。另外,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并不限定为电致调制装置,而也可包含光致调制装置、机械式开关或其它可控制光穿透的装置。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包含信号单元760,且信号单元76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530及第二显示装置6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530及第二显示装置630。本实施例将第一发光元件5 置于透光区506的上方,不与第一薄膜晶体管508 互相重叠,而第二发光元件6 置于透光区606的上方,不与第二薄膜晶体管608互相重叠。导电层(阳极)514,614使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ΙΤ0)、氧化铟锌(ΙΖ0)、氧化铝锌(AZO)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电极层(阴极)522,622则选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例如铝(Al)、银(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阳极)514, 614包含透明导电层,电极层(阴极)522,622包含透明电极层,阳极与阴极具有透光特性。 此时若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不提供影像,且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 调整为一透光状态,即可使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呈现透明状态(双面不发光)。请参考图9A至图9C。图9A至图9C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在不同显示状态下的示意图。若不需透明化显示,则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一不透光状态,如图9A至图9C所示。精确地说,若欲进行正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利用第一显示装置530提供第一影像Li,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9A所示),此时第一影像Ll会由电激发光显示器500的正面射出,但朝向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前进的第一影像Ll则会被阻挡;若欲进行反面单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 则可利用第二显示装置630提供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9B所示),此时第二影像L2会由电激发光显示器500的反面射出,但朝向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前进的第二影像L2则会被阻挡;若欲进行双面发光非透明化显示,则可同时利用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分别提供第一影像Ll与第二影像L2,并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如图9C所示),此时第一影像Ll与第二影像L2会分别由电激发光显示器500的正面与反面射出,但朝向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前进的第一影像Ll与第二影像L2则会被阻挡。因此,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的问题。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因此,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本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可具有以下不同的实施示例,为了简化说明并易于比较,在下文的实施示例中,对于相同元件沿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详述。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的另一实施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示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500’包含第一信号单元770及第二信号单元780,第一信号单元770电性连接至第一显示装置5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一显示装置530,且第二信号单元780电性连接至第二显示装置630用以提供驱动信号给第二显示装置630。由上述可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将第一发光元件5 置于透光区 506的上方,不与第一薄膜晶体管508互相重叠,而第二发光元件6 置于透光区606之上方,不与第二薄膜晶体管608互相重叠。导电层(阳极)514,614使用透明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电极层(阴极)522,622则选用较薄的金属材料,例如铝(Al)、银(Ag)或上述组合,但不以此为限。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层(阳极)514,614包含透明导电层,电极层(阴极)522,622包含透明电极层,阳极与阴极具有透光特性,此时若第一显示装置530与第二显示装置630不提供影像,且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透光状态,即可呈现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若不需透明化显示,则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此外,因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于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因此,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730,不论是透明化显示(双面不发光)或非透明化显示(单面显示、双面显示),皆可轻易达成。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为两面对称式的设计,在双面显示时,可由使用者选择出现相同画面或不同画面,解决了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影像相反的问题。此外,在本发明的电激发光显示器中,利用内部元件相对位置的调整以及材料的选择,或者将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调整为不透光状态,可避免公知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在进行双面显示时的正反两面亮度不同问题。同时,通过控制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不论是透明化显示或非透明化显示,皆可轻易达成。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一薄膜晶体管;一第二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以及一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显示装置与该第二显示装置之间;其中该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具有一透光状态与一不透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控制单元,且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该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包含一液晶装置,且该液晶装置包含一第一电极、一第二电极以及位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间的一液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一偏光片与一第二偏光片,其中该第一电极设置于该液晶层与该第一偏光片之间,且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液晶层与该第二偏光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与该第一薄膜晶体管相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反射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与该第一薄膜晶体管不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透明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与该第二薄膜晶体管相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反射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与该第二薄膜晶体管不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发光元件包含一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二有机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导电层、一发光层与一电极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电层包括一透明导电层,且该电极层包括一透明电极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信号单元,且该信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显示装置及该第二显示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激发光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一信号单元及一第二信号单元,该第一信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一显示装置,且该第二信号单元电性连接至该第二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器,其包含一第一显示装置、一第二显示装置,以及一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第一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一发光元件及一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显示装置包含一第二发光元件及一第二薄膜晶体管。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与第二显示装置之间,且可调控式光开关单元具有一透光状态与一不透光状态。
文档编号H01L27/32GK102427082SQ20111034322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庄景桑, 张志榜, 林裕新, 谢信弘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