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ic钝化结构的均匀度控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495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ic钝化结构的均匀度控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集成电路(IC)工业经历了快速成长。IC材料和设计方面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几代1C,其中,每代都具有比前一代更小和更复杂的电路。然而,这些进步增加了处理和制造IC的复杂性,对于将实现的这些进步,需要IC处理和制造的类似发展。在IC演进的过程中,功能密度(即,每芯片面积的互连器件的数量)通常增加,同时几何尺寸(即,使用制造处理可以创建的最小部件)减小。IC器件的制造通常涉及钝化处理,其中形成钝化结构以保护IC器件内部的电子部件不受湿气、灰尘、和其他污染物粒子的影响。后钝化互连(PPI)器件可以用于在IC器 件内的那些电子部件和外部器件之间建立电连接。然而,传统IC器件通常PPI分布均匀度很差。换句话说,PPI器件在IC器件的一些区域中可能具有很高的种群密度,但是在IC器件的其他区域中具有较低的种群密度。PPI均匀度的不足可能不利地影响IC器件的电气性能和封装可靠性。从而,虽然现有IC钝化结构通常满足它们想要的目的,但是它们不能完全满足每个方面。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晶片,包括互连结构,所述互连结构包括多个通孔和多个互连线;第一导电焊盘,设置在所述互连结构之上,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至所述互连结构;多个第二导电焊盘,设置在所述互连结构之上;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所述第二导电焊盘之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所述第二导电焊盘;以及导电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焊盘但是不与所述第二导电焊盘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晶片包括多个电子部件;所述第一导电焊盘通过所述互连结构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焊盘不与所述电子部件电连接。优选地,该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第一后钝化互连(PPI)器件,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所述第一 PPI器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 PPI器件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以及多个第二 PPI器件,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所述第二PPI器件不与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 PPI器件不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焊球。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所述第二导电焊盘具有相同材料成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 PPI器件和所述第二 PPI器件具有相同材料成分。优选地,所述第二 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第二 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不少于约10微米的尺寸;以及每个第二 PPI器件都与相邻第二 PPI器件间隔不少于约10微米的距离。优选地,所述第一 PPI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直接接触的沟槽部分;以及至少所述第二 PPI器件的子集包括与各个第二导电焊盘直接接触的各个沟槽部分。优选地,该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第一聚合物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一PPI器件和第二 PPI器件之间;以及第二聚合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 PPI器件和所述第二PPI器件之上。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形成在基板上的多个功能导电焊盘和多个伪导电焊盘;钝化层,形成在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之上,所述钝化层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多个功能后钝化互连(PPI)器件,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每个功能PPI器件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多个伪PPI器件,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所述伪PPI器件不与所述功能导 电焊盘电连接;聚合物层,形成在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之上;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形成在所述聚合物层之上,其中,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至少一个,但是所述导电端子不与所述伪PPI器件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基板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多个电子部件和形成在所述电子部件之上的互连结构;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所述伪导电焊盘不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优选地,该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多个功能导电沟槽,每个均电连接至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相应一个和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以及多个伪导电沟槽,每个均电连接至所述伪PPI器件中的相应一个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包括焊球;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以及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优选地,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大于约10微米的尺寸;以及每个伪PPI器件都与相邻伪PPI器件间隔大于约10微米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包括在包括互连结构的晶片之上形成多个功能导电焊盘和多个伪导电焊盘,其中,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形成在所述互连结构之上;在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之上形成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以及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形成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至少一个,但是不与所述伪导电焊盘电连接。优选地,所述晶片包括多个电子部件;以及执行形成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使得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每个都通过所述互连结构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伪导电焊盘不与所述电子部件电连接。优选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形成所述导电端子之前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形成多个功能后钝化互连(PPI)器件和多个伪PPI器件,其中,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并且所述伪PPI器件不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
优选地,执行形成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使得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以及所述伪PPI器件不与所述功能导电焊盘电连接。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焊球;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以及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优选地,执行形成所述伪PPI器件,使得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不少于约10微米的尺寸;以及每个伪PPI器件都与相邻伪PPI器件间隔不少于约10微米的距离。优选地,执行形成所述伪PPI器件,使得至少所述伪PPI器件的子集包括与各个伪导电焊盘直接接触的各个伪沟槽部分。


当读取附图时,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最好地理解本披露的各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根据工业中的标准实践,多种特征不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论述清楚起见,多种特征的尺寸可以任意增加或减少。图I是传统IC器件的一部分的简化局部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IC器件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IC器件的一部分的简化局部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IC器件的一部分的简化俯视图。图5-图7是根据本披露的多个实施例的IC器件的一部分的各个不意性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披露的各个方面的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明白,以下披露提供用于实现多种实施例的不同特征的多个不同实施例或实例。以下描述部件和布置的特定实例,以简化本披露。当然,这些仅是实例并且不用于限制。例如,在以下说明中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上形成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形成的实施例,并且还可以包括附加特征可以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使得第一和第二特征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本披露可以在多种实例中重复参考标号和/或字母。该重复用于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表示所论述的多种实施例和/或配置之间的关系。图I是传统IC器件30的一部分的简化局部俯视图。IC器件30包括多个导电焊盘40。这些导电焊盘40每个都连接至IC器件30的一个或多个电子部件。导电焊盘40还通过多个后钝化互连(PPI)线50连接至导电端子(在此未示出)。PPI线50和导电焊盘40可以形成在不同层中,由于图I示出俯视图,所以在图I中不必可识别。如从图I可以看出,导电焊盘40和PPI线50的分布密度不均匀。例如,IC器件30的边缘区域附近的PPI线50的分布密度可以大于IC器件30的中心区域附近的PPI线50的分布密度。换句话说,边缘区域在每单位面积上的PPI线50比中心区域的更多。导电焊盘40的分布密度贯穿IC器件30可以不均匀。在所示实例中,导电焊盘40的分布密度在IC器件30的边缘区域周围比中心区域低。在其他情况下,导电焊盘可以具有其他随机和不均匀分布图案。导电焊盘40和PPI线50的这种分布的不均匀度可能导致很差的IC器件30的封装可靠性。例如,IC器件可能存在破裂或剥离问题,其将导致IC器件的不充分封装。不均匀度还可能降低IC器件的电气性能。例如,PPI线厚度改变将导致对金属电阻或线到线金属电容的很差控制。本披露的多个方面提供均匀度改进,以克服上述封装和电气问题。图2是根据本披露的实施例的IC器件70A的一部分的不意性局部横截面侧视图。IC器件70A包括基板80(还称为晶片)。基板80是掺杂有P型搀杂物(诸如,硼)的硅基板(例如,P型基板)。可替换地,基板80可以是另一合适半导体材料。例如,基板80可以是掺杂有η型搀杂物(诸如,磷或砷)的硅基板(η型基板)。基板80可以包括其他基础半导体,诸如,锗和金刚石。基板80可以选择性地包括化合物半导体和/或合金半导体。进一步地,基板80可以包括外延层(印i层),可以使其变形(strain)用于性能增强,并且可以包括绝缘体上硅
(SOI)结构。多个电子部件90形成在基板80中或上。这些电子部件90可以包括有源部件(诸如,场效应晶体管(FET)或双极结型晶体管(BJT))或无源部件(诸如,电阻、电容、或电感)。IC器件70A可以包括数百万或数十亿个这些电子部件,但是为了简单起见,仅在图2中示出几个。互连结构100形成在基板80之上。互连结构100还可以被认为是基板80的一部分。互连结构100包括在多个掺杂特征、电路、和IC器件70A的输入/输出之间提供互连件(例如,布线)的多个图案化介电层和导电层。例如,互连结构100包括层间介电层(ILD)和多层互连(MLI)结构。MLI结构包括触点、通孔和金属线。为了说明目的,图2中示出多个导电线110 (还称为金属线或金属互连件)和通孔/触点120,将明白,所示的导电线110和通孔/触点120仅是示意性的,并且导电线110和通孔/触点120的实际位置和配置可以根据设计和制造需要而改变。MLI结构可以包括导电材料,诸如招、招/娃/铜合金、钦、氣化钦、鹤、多晶娃、金属硅化物或其结合,被称为铝互连(interconnect)。铝互连可以通过包括物理气相沉积(PVD)(或溅射)、化学气相沉积(CVD)、原子层沉积(ALD)、或其结合的处理形成。形成铝互连的其他制造技术可以包括光刻处理和蚀刻,以图案化导电材料,用于垂直连接(例如,通孔/触点120)和水平连接(例如,导电线110)。可替换地,铜多层互连可以用于形成金属图案。铜互连结构可以包括铜、铜合金、钛、氮化钛、钽、氮化钽、钨、多晶硅、金属硅化物、或其结合。铜互连结构可以通过包括CVD、溅射、电镀、或其他合适处理的技术形成。多个导电焊盘140形成在互连结构100之上。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焊盘140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铝(Al),但是在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包括其他导电材料。导电焊盘140中的每个均电连接至电子部件90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可以建立电子部件90和外部器件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通过互连结构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线110和一个或多个通孔120实现连接。为了简单起见,在图2中仅示出这种导电焊盘140中的一个。然后,钝化层150形成在互连结构100之上和导电焊盘140之上。钝化层150包括氮化硅或氧化硅材料、或其结合。钝化层150通过可以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原子层沉积(ALD)、其结合的处理、或另一合适处理形成。钝化层150提供用于多种部件和IC器件70A的器件的密封功能,使得它们不太容易被外部部件侵蚀或损坏。例如,钝化层150防止湿气、灰尘、和其他污染物粒子到达IC器件70A的内部,其可能降低IC器件70的性能和/或缩短其寿命。在实施例中,钝化层150具有在约8微米(um)到约30um范围的厚度。聚合物层160形成在钝化层150之上。聚合物层160包括酰亚胺单体的聚合物,例如,均苯四酸二酐(pyromellitic dianhydride)单体。因此,聚合物层160还可以被称为聚酰亚胺层160。在一个实施例中,聚合物层160具有在约5um到约40um范围的厚度。多个沟槽或开口例如通过湿蚀刻或干蚀刻处理,可以形成在导电焊盘140之上的聚合物层160和钝化层150的部分中。此后,多个后钝化互连(PPI)器件180可以形成在聚合物层160之上,其部分180A填充形成在导电焊盘140之上的各个沟槽。部分180A可以称为沟槽部分。PPI器件180包括导电材料,诸如,铜(Cu),并且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合适沉积处理形成。为了简单起见,在此仅示出一个这样的PPI器件180。 多个伪PPI器件190还形成在聚合物层160之上。伪PPI器件190可以使用与形成PPI器件180相同的处理形成并且可以使用相同掩膜形成。因此,伪PPI器件190可以具有与PPI器件180相同的材料成分。然而,与PPI器件180不同的是,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的伪PPI器件190不电连接至任何导电焊盘140,并且从而不与任何电子部件90电连接。换句话说,该实施例中的伪PPI器件190是单独或无依靠的“独立”器件。伪PPI器件190可以具有任何多边形形状。在实施例中,伪PPI器件190具有每个均大于或等于约IOum的横向尺寸200 (在图2的横截面图中水平测量的),并且伪PPI器件190与邻近伪PPI器件190隔离每个均大于或等于约IOum的相应距离210。这些尺寸将在以下参考图4更详细地论述。还参考图2,伪PPI器件190的存在减少了 PPI器件180的不均匀分布。换句话说,由于伪PPI器件190和PPI器件180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所以它们可以共同被认为是整体PPI结构关于IC外形的一部分。以此方式,这就像是PPI器件贯穿IC器件70A相对均匀地形成。这是因为虽然功能PPI器件180仅形成在IC器件70A的所选区域,但是伪PPI器件190形成在功能PPI器件180未占用的IC器件70A的其他部分中。作为PPI器件分布密度改进的结果,诸如剥离或破裂的结构缺陷可以减少,并且IC器件70A的电气性能可以被改善。在实施例中,整体PPI分布密度(功能PPI器件180和伪PPI器件190的面积除以芯片的总面积的总数)在约10%到约70%的范围内。在PPI器件180和伪PPI器件190形成之后,另一聚合物层220形成在聚合物层160之上,以及PPI器件180和伪PPI器件190之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聚合物层220具有在约5um到约40um范围内的厚度。聚合物层220也可以包括酰亚胺单体的聚合物。可替换地,聚合物层220可以包括与聚合物层160的材料不同的聚合物材料。多个沟槽或开口形成在聚合物层220的覆盖在PPI器件180之上部分中,并且形成凸点下金属化(UBM)器件230,以至少部分地填充这些开口。UBM器件230中的每个均可以包括多个金属层,以提供到其下导电焊盘180的足够附着力并且提供对下层材料的保护。UBM器件230还提供对待形成在之上的导电端子的润湿(wetting)。还参考图2,多个导电端子240形成在UBM器件23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端子240包括焊球或焊料块,其可以通过蒸发、电镀、印刷、喷射、凸焊(stud bumping)、或其他合适技术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端子240包括金属材料,诸如,铅(Pb)。导电端子240允许外部器件电连接至电子部件90 (或获得到电子部件的电访问)。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端子240可以通过多条接合线(在此未示出)电连接至IC封装。为了简单起见,在此仅示出UBM器件230中的一个和导电端子240中的一个。图3是IC器件70A的一部分的简化局部俯视图。在该简化俯视图中,示出多个导电焊盘140、多个功能PPI器件180、以及多个伪PPI器件190。更详细地,导电焊盘140被示出为相对大和有点椭圆形的块,功能PPI器件180被示出为每个均连接至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的延长线,并且伪PPI器件190被示出为遍及IC器件70A密集分布的相对小的“点”。在没有这些伪PPI器件190的情况下,功能PPI器件180的分布将是不平均的或不均匀的。例如,PPI器件180的分布在IC器件70A边缘附近比中心附近更高。通过伪PPI器件190,PPI器件的分布贯穿IC器件70A可以变得基本均匀。换句话说,伪PPI器件190帮助填充“空隙”或者由功能PPI器件180留下的空的空间。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更详细(放大)的IC器件70A的一部分的简化俯视图。 将明白,图4仅示出多个伪PPI器件190的子集的俯视图。所示实施例中的伪PPI器件190具有基本为矩形或正方形的形状。如以上参考图2所述,伪PPI器件190具有不少于约IOum的横向尺寸200。横向尺寸200可以在图4的俯视图中所示的X方向或Y方向测量。另外,伪PPI器件190与邻近伪PPI器件隔离不少于约IOum的距离。距离210也可以在X方向或Y方向测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横向尺寸200和距离210可以在其他方向测量,例如,在具有X方向分量以及Y方向分量的方向上。在一个实施例中,伪PPI器件190的分布密度可以在约10 %到约70 %的范围内。而且,应该明白,在可选实施例中,伪PPI器件190可以采取不同多边形形状。如上所述,图2-图3中所示的PPI器件180是“功能”PPI器件,这是由于它们在导电端子240 (及外部器件)和导电焊盘140(以及电子部件90)之间提供电连接。相比较,图2-图4中所示的伪PPI器件190是伪器件,这是因为它们在导电端子240和电子部件90之间不提供电连接。形成伪PPI器件190以改善在IC器件70A之上的PPI器件180的分布密度均勻度,使得IC器件70A的外形(topography)更协调。图5是根据本披露的可选实施例的IC器件70B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横截面侧视图。IC器件70B类似于图2的IC器件70A,并且同样地,为了清楚和一致起见,出现在图2和图5中的类似部件被同样标记。参考图5,IC器件70B包括基板或晶片80,在其中形成电子部件90。互连结构100形成在基板80之上,以提供到电子部件90的电连接。多个导电焊盘140形成在互连结构100之上。这些导电焊盘140被认为是“功能”导电焊盘,这是因为它们通过互连结构100的通孔/触点120和导电线110电连接至电子部件90。换句话说,导电焊盘140提供到电子部件90的电输入/输出。在图5中所示的可选实施例中,还形成多个伪导电焊盘300。在一个实施例中,伪导电焊盘300包括与导电焊盘140基本相同的材料,并且可以使用与形成导电焊盘140相同的处理形成。伪导电焊盘300被认为是“伪”焊盘,这是因为它们不一定电连接至任何电子部件90。作为替换,伪导电焊盘300与图2的伪PPI器件190的作用相似,用以帮助改进导电焊盘140的分布均匀度。更详细地,回忆以上参考图I的论述,遍及IC器件,功能(functional)导电焊盘140的分布密度可能不是均匀的。类似于PPI器件,该导电焊盘的均匀度的不足还可以导致剥离、破裂、以及其他性能下降问题。在此,伪(dummy)导电焊盘300具有与导电焊盘140基本相似的材料成分,并且从而可以被认为与导电焊盘140的分布密度和/或外形全景(perspective)相同。以此方式,形成伪导电焊盘300以改进IC芯片70B上的导电焊盘140的分布均匀度,使得可以实现更均匀的外形。在形成伪导电焊盘300之后,以上参考图2描述的处理被用于形成钝化层150、PPI器件180、聚合物层160和220、UBM 230、以及导电端子240。PPI器件180电连接至相应导电焊盘140和相应导电端子240。在所示实施例中,PPI器件180不电连接至任何伪导电焊盘300。而且,根据所示实施例,没有伪PPI器件形成。从而,在该实施例中,伪导电焊盘300可以由钝化层150覆盖并且与其他器件电隔离。图6是根据本披露的另一可选实施例的IC器件70C的一部分的不意性局部横截面侧视图。IC器件70C类似于图2和图5的IC器件70A和70B,并且同样地,为了清楚和一致起见,出现在图2、图5和图6所有中的类似部件被同样标记。参考图6,IC器件70C包 括基板或晶片80,其中形成电子部件90。互连结构100形成在基板80之上,以提供到电子部件90的电连接。多个功能导电焊盘140以及多个伪导电焊盘300形成在互连结构100之上。功能导电焊盘140提供到电子部件90的电输入/输出,同时伪导电焊盘300帮助改进导电焊盘140的分布密度均匀度。钝化层150形成在导电焊盘140和伪导电焊盘300之上。聚合物层160形成在钝化层150之上。沟槽形成在导电焊盘140之上并且用PPI器件180 (其形成在聚合物层160之上)填充。在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还形成伪PPI器件190以帮助改善PPI器件180的分布密度均匀度。此后,聚合物层220形成在PPI器件180和伪PPI器件190之上,并且形成UBM 230和导电端子240,以提供到基板80中的导电焊盘140和电子部件90的电连接。基于以上论述,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可以被认为是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和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结合。图7是根据本披露的又一可选实施例的IC器件70D的一部分的不意性局部横截面侧视图。IC器件70D类似于以上参考图2、图5和图6所述的IC器件70A-70C。同样地,为了清楚和一致起见,出现在图2、图5、图6和图7所有中的类似部件被同样标记。参考图7,IC器件70D包括基板或晶片80,其中形成电子部件90。互连结构100形成在基板80之上,以提供到电子部件90的电连接。多个功能导电焊盘140以及多个伪导电焊盘300形成在互连结构100之上。功能导电焊盘140提供到电子部件90的电输入/输出,同时伪导电焊盘300帮助改善导电焊盘140的分布密度的均匀度。钝化层150形成在导电焊盘140和伪导电焊盘300之上。聚合物层160形成在钝化层之上。沟槽或开口形成在导电焊盘140和伪焊盘300之上的聚合物层160和钝化层150中。PPI器件180和伪PPI器件190和310形成在聚合物层160之上。伪PPI器件3IOA的一部分310A至少部分地填充形成在伪导电焊盘300之上的沟槽,并且从而可以被称为伪沟槽部分。此后,聚合物层220形成在PPI器件180和伪PPI器件190和310之上,并且形成UBM 230和导电端子240,以提供到基板80中的导电焊盘140和电子部件90的电连接。在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伪沟槽部分310A帮助改善功能PPI器件的沟槽部分180A的分布密度。伪PPI器件310、伪沟槽部分310A、以及伪导电焊盘300可以共同称为伪支柱结构。伪支柱结构还帮助增强钝化层150和聚合物层160和/或220之间的粘着力。图8是示出用于执行用于形成上述IC器件70A-70D的处理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方法400包括框410,其中,多个功能导电焊盘和多个伪导电焊盘形成在晶片之上。晶片包括互连结构。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形成在互连结构之上。方法400包括框420,其中,钝化层形成在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之上。钝化层至少部分地密封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方法400包括框430,其中,多个导电端子形成在钝化层之上。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功能导电焊盘中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不电连接至任何伪导电焊盘。上述本披露的多种实施例提供超过传统器件的优点,应该明白,没有特定优点被要求用于所有实施例,并且不同实施例可以提供不同优点。优点之一在于,对于导电焊盘、PPI器件、以及连接导电焊盘和PPI器件的沟槽,分布密度可以被改进(更均匀)。由于使用伪导电焊盘、伪PPI器件、以及伪沟槽,从而至少部分地改进了分布密度。改进的分布均匀度可能导致较少的剥离或破裂问题,并且可能增强IC器件的电气性能。而且,这些伪结构不需要电连接至IC器件内部或外部的电子部件,并且从而将不干扰IC器件计划的电气操作。另一优点在于,上述多种伪器件的形成不要求额外制造处理,因为它们可以使用与形 成功能导电焊盘和PPI器件相同的制造处理形成。本披露的更广泛形式之一涉及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包括晶片,包括互连结构,互连结构包括多个通孔和互连线;第一导电焊盘,设置在互连结构之上,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至互连结构;多个第二导电焊盘,设置在互连结构之上;钝化层,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导电焊盘之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密封第一和第二导电焊盘;以及导电端子,电连接至第一导电焊盘但是不电连接至第二导电焊盘。本披露的另一种更广泛形式涉及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包括形成在基板之上的多个功能导电焊盘和多个伪导电焊盘;钝化层,形成在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之上,钝化层至少部分地密封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多个功能后钝化互连(PPI)器件,形成在钝化层之上,其中,每个功能PPI器件都电连接至功能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多个伪PPI器件,形成在钝化层之上,其中,伪PPI器件不电连接至功能导电焊盘;聚合物层,形成在功能PPI器件和伪PPI器件之上;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形成在聚合物层之上,其中,每个导电端子中都电连接至功能PPI器件中的至少一个,但是导电端子不电连接至伪PPI器件。本披露的还有的另一更广泛形式涉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包括互连结构的晶片之上形成多个功能导电焊盘和多个伪导电焊盘,其中,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形成在互连结构之上;在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之上形成钝化层,钝化层至少部分地密封功能导电焊盘和伪导电焊盘;以及在钝化层之上形成多个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功能导电焊盘中的至少一个,但是不电连接至伪导电焊盘。上述概括了多个实施例的特征,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以下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他们可以容易地使用本披露作为基础用于设计和修改执行相同目的和/或实现在此介绍的实施例的相同优点的其他处理和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该认识到,这种等价结构不脱离本披露的精神和范围,并且他们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多种改变、替换和更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晶片,包括互连结构,所述互连结构包括多个通孔和多个互连线; 第一导电焊盘,设置在所述互连结构之上,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至所述互连结构; 多个第二导电焊盘,设置在所述互连结构之上; 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所述第二导电焊盘之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所述第二导电焊盘;以及 导电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焊盘但是不与所述第二导电焊盘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晶片包括多个电子部件; 所述第一导电焊盘通过所述互连结构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所述第二导电焊盘不与所述电子部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后钝化互连(PPI)器件,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所述第一 PPI器件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并且其中,所述第一 PPI器件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以及 多个第二 PPI器件,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所述第二 PPI器件不与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 PPI器件不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焊球,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焊盘和所述第二导电焊盘具有相同材料成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一 PPI器件和所述第二 PPI器件具有相同材料成分, 其中 所述第二 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多边形形状; 所述第二 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不少于约10微米的尺寸;以及 每个第二 PPI器件都与相邻第二 PPI器件间隔不少于约10微米的距离,其中 所述第一 PPI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焊盘直接接触的沟槽部分;以及 至少所述第二 PPI器件的子集包括与各个第二导电焊盘直接接触的各个沟槽部分, 并且所述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聚合物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一 PPI器件和第二 PPI器件之间;以及 第二聚合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 PPI器件和所述第二 PPI器件之上。
4.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形成在基板上的多个功能导电焊盘和多个伪导电焊盘; 钝化层,形成在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之上,所述钝化层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 多个功能后钝化互连(PPI)器件,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每个功能PPI器件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 多个伪PPI器件,形成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其中,所述伪PPI器件不与所述功能导电焊盘电连接; 聚合物层,形成在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之上;以及多个导电端子,形成在所述聚合物层之上,其中,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至少一个,但是所述导电端子不与所述伪PPI器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基板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多个电子部件和形成在所述电子部件之上的互连结构; 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所述伪导电焊盘不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进一步包括 多个功能导电沟槽,每个均电连接至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相应一个和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以及 多个伪导电沟槽,每个均电连接至所述伪PPI器件中的相应一个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 其中 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包括焊球; 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以及 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包括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 其中 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多边形形状; 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大于约10微米的尺寸;以及 每个伪PPI器件都与相邻伪PPI器件间隔大于约10微米的距离。
7.一种方法,包括 在包括互连结构的晶片之上形成多个功能导电焊盘和多个伪导电焊盘,其中,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形成在所述互连结构之上; 在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之上形成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至少部分地密封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以及 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形成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至少一个,但是不与所述伪导电焊盘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晶片包括多个电子部件;以及 执行形成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使得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每个都通过所述互连结构电连接至所述电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所述伪导电焊盘不与所述电子部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形成所述导电端子之前 在所述钝化层之上形成多个功能后钝化互连(PPI)器件和多个伪PPI器件,其中,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导电端子中的相应一个,并且所述伪PPI器件不与所述导电端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执行形成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使得 所述功能PPI器件中的每个都电连接至所述功能导电焊盘中的相应一个;以及 所述伪PPI器件不与所述功能导电焊盘电连接, 其中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焊球;所述功能导电焊盘和所述伪导电焊盘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以及所述功能PPI器件和所述伪PPI器件具有基本相同的材料成分,或者其中,执行形成所述伪PPI器件,使得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伪PPI器件中的每个都具有不少于约10微米的尺寸;以及每个伪PPI器件都与相邻伪PPI器件间隔不少于约10微米的距离,或者其中,执行形成所述伪PPI器件,使得至少所述伪PPI器件的子集包括与各个伪导电焊盘直接接触的各个伪沟槽部分。
全文摘要
用于IC钝化结构的均匀度控制。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包括包含互连结构的晶片。互连结构包括多个通孔和多个互连线。半导体器件包括设置在互连结构之上的第一导电焊盘。第一导电焊盘电连接至互连结构。半导体器件包括设置在互连结构之上的多个第二导电焊盘。半导体器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导电焊盘之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密封第一和第二导电焊盘的钝化层。半导体器件包括电连接至第一导电焊盘但是不与第二导电焊盘的导电端子电连接的导电端子。
文档编号H01L23/528GK102800650SQ20111036363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陈宪伟, 于宗源 申请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