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插针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7266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弹性插针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件,尤其涉及一种高可靠高强度低插拔力插针接触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使用的接触件种类较多,使用比较广泛的有刚性插针和弹性插孔(开槽结构、线簧孔)的组合以及刚性插孔和弹性插针(麻花针)的组合。这几种方式的接触件各有优点和缺点:开槽插孔接触件插拔力较大,一般情况下需设计护管保护插孔;线簧孔虽然具有比较小而稳定的分离力,但其强度不高,外面必需要设计护管进行保护,而且线簧孔受工艺限制不可能做得太小,通常20#以下就难以实现了 ;麻花针接触强度不够高,不能单独使用(指使用时需要通过绝缘体包覆保护),同样,受工艺限制麻花针结构接触件也不可能加工得太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旨在提供一种高可靠高强度低插拔力的弹性插针接触件,使之既具有麻花针接触件的柔性和多点接触特性,也具有刚性插针的强度,能够独立使用,且不需要保护设施。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接触件由簧片接触圈和插针引脚组成,所述簧片接触圈为腰鼓形,中间部分外凸,所述插针引脚两端分别设有台阶,两台阶之间形成限位槽,簧片接触圈套装于所述插针引脚两台阶之间的限位槽内。所述簧片接触圈与插针引脚一端台阶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插针引脚限位槽自由滑动。本发明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具有如下特点:
O可多点接触,接触电阻小而稳定,适合于低电平小信号的传输;
2)插拔柔和:
3)适合于制成不同尺寸号的接触件。4)可应用于直插印制板连接器的引脚端,作为免焊式接触形式,与印制板接触时无需将引脚同印制板焊接实现电气连接,易拆卸。


图1是本发明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中簧片式接触圈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弹性插针接触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_簧片接触圈、2-插针引脚、2a、2b-台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由簧片式接触圈I和插针引脚2构成,所述簧片接触圈I为腰鼓形,中间部分外凸,所述插针引脚2两端分别设有台阶2a、2b,之间形成限位槽,簧片接触圈I套于该插针引脚2两端台阶2a、2b之间的限位槽内。也可将簧片接触圈I与插针引脚2 —端的台阶通过焊接或压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另一端不固定,使接触圈I的一端可沿插针引脚2限位槽自由滑动。另外为增加簧片接触圈I的弹性,其周圈还均匀设置有轴向腰形孔。插针引脚2对接端的台阶2b可制成半圆形结构,便于与插孔接触件对接,接插力小。所述簧片接触圈由铍青铜材料制造并经热处理镀金。簧片式接触圈I与插针引脚2尾端台阶2a连接为一体,而与插针引脚2对接端台阶2b不固定,可以自由滑动,即形成简支梁的力学模型,与插孔接触件配合时能获得可靠的电接触以及小面稳定的分离力。本发明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插合时,在与对接端插孔接触件内孔的作用下,接触圈向内变形,产生弹力,在弹力作用下,与插孔内孔多点接触,可靠性较高;接触圈一端固定,另一端可自由滑动,有利于其变形,使插拔力较轻小;
同时接触圈内部采用金属插针引脚固定,使整个插针接触件强度较高,可以单独使用而不需进行保护,适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插针接触件,其特征在于:该接触件由簧片接触圈(I)和插针引脚(2)组成,所述簧片接触圈(I)为腰鼓形,中间部分外凸,所述插针引脚(2)两端分别设有台阶(2a、2b),两台阶之间形成限位槽,簧片接触圈(I)套装于插针引脚(2)两台阶(2a、2b)之间的限位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接触圈(I)与插针引脚(2)—端台阶(2a)固定连接,另一端沿插针引脚两台阶之间的限位槽自由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接触圈I的周圈均匀设置有轴向腰形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引脚(2)对接端台阶(2b)为半圆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弹性插针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接触圈(I)由铍青铜材料制造并经热处理,表面镀金。
全文摘要
一种弹性插针接触件,由簧片接触圈和插针引脚组成,所述簧片接触圈为腰鼓形,中间部分外凸,所述插针引脚两端分别设有台阶,两台阶之间形成限位槽,簧片接触圈套装于所述插针引脚两台阶之间的限位槽内。本发明弹性插针接触件插拔柔和,强度较高,可以单独使用而不需进行保护,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H01R13/05GK103166026SQ2011104048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刘贲, 卢毅 申请人: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