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功率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96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大功率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大功率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典型半导体功率模块内部信号连接和外壳封装方式如图1所示。内部信号连接方式会采用PCB板绕线的形式。多个信号引架D与衬板真空回流焊接后,穿过引架定位孔直至其限位探针与PCB 板底部接触后,使用电器焊料焊接固定。信号端子C穿过端子定位孔直至其限位探针与PCB 板底部接触后,使用电器焊料焊接固定。该种连接方式从长期使用及测试中发现,其较长的信号回路会导致较大的阻抗、容抗及感抗,使得信号时效和数据精度较差,特别是栅极控制信号。通常会对驱动和保护电路及使用工况提出相对高的要求。从生产制造方面来看,由于零部件较多,手工成分大,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成品率。外壳封装方式通常采用壳座B与基体连接后,上盖A在壳座B的上表面沿预设轨道嵌入并固定。上盖A上有螺母型的镶嵌件用于功率端子与外部链接固定。这种方式优点在于壳座B安装方便,在无法保证壳座B的外形尺寸精度及功率端子的定位精度情况下,可以进行微调来实现安装。但其缺点明显,因为分成两个部件,导致外壳整体强度较差,密封不良,尺寸配合上会出现偏移等缺陷,并且壳座B中间需要有大量加强筋来固定,内部结构复杂。此外两个塑料件之间存在配合关系,对注塑磨具有较高要求,注塑成品率降低,使得该种方式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新型大功率模块。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现有半导体功率模块内部信号连接使用信号引架和 PCB板导致较大的阻抗、容抗及感抗,使得信号时效和数据精度较差;二是而现有的外壳封装方式导致外壳整体强度较差,密封不良,尺寸配合上会出现偏移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大功率功率模块,包括基体和外壳,功率模块上设有负载连接元件、半导体芯片与衬板,负载连接元件直接与衬板连接;负载连接元件以及衬板设于基体的第一主体面上,在第一主体面对置的第二主体面上具有非金属层;外壳固定在基体上且与第一主体面贴合,负载连接元件上部穿过外壳的沟槽。半导体芯片至少包括下面两种芯片的组合之一整流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双极晶体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肖特基二极管、半导体间流管。衬板包括绝缘陶瓷层和设于绝缘陶瓷层上层、下层的导热金属层;导热金属层融接在基体与衬板之间。绝缘陶瓷层的材料选自刚玉氧化铝陶瓷、氮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中的一种;导热金属层的材料是一种铜合金。外壳用工程塑料聚合物制成,工程塑料聚合物选自半芳香烃聚酰胺、热塑性聚苯硫醚中的一种。负载连接元件包括功率连接元件和信号连接元件,功率连接元件上设有S型缓冲弯道。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是不再使用信号引架和PCB板,信号端子的底部通过超声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信号衬板上,顶部穿过沟槽后折弯成形。由于超声波焊接属于原子结合力, 焊接处强度仅次于材料本体强度,使得本发明在增加信号端子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大缩短信号回路的距离,使得信号即时性和精度得到提高,驱动保护电路趋于简单稳定,应用场合更加宽广。此外,还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成品率;二是使用整体式外壳。由于超声波焊接的功率端子定位精确,且成熟的塑料注塑工艺应用使得外壳上沟槽的尺寸与相对位置达到使用精度,负载链接器件穿过沟槽与外壳配合,外壳与基体通过螺纹紧固件链接固定。此种方式外壳整体强度显著提高,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及精确的尺寸配合。另外,壳体内部不需要加强筋,为功率芯片布局提供更多空间,整体热阻下降。制造上,单件成型成品率高,更经济。所以本发明有较高的耐压与电流等级,较好的热性能和电气稳定性,耐压最大达到3300V,电流等级最高达到800A。


图1为现有封装结构的功率模块。图2为本发明封装结构的大功率模块。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大功率功率模块,包括基体14和外壳3,功率模块上设有负载连接元件、半导体芯片6与衬板15、信号衬板8。负载连接元件直接与衬板连接。外壳 3与负载连接元件之间是一体的安装形式。负载连接元件以及衬板15、信号衬板8设于基体14的第一主体面12上。在第一主体面12对置的第二主体面13上具有非金属层,非金属层用于将热量传递到冷却结构上。所述基体14能够固定到所述冷却结构上。所述外壳3通过孔定位固定在基体14上且与第一主体面12贴合。负载连接元件上部穿过外壳3的沟槽2。负载连接元件只能在外壳3与基体14所限定的空间内做垂直于第一主体面12且有限制的移动。半导体芯片6至少包括下面两种芯片的组合之一整流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双极晶体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肖特基二极管、半导体间流管。衬板15包括绝缘陶瓷层和设于绝缘陶瓷层上层的导热金属层16、下层的导热金
属层7ο采用真空回流焊接方式将导热金属层7融接在基体14与衬板15之间。该金属层 7与基体14的材料之间有很好的润湿性能。绝缘陶瓷层的材料选自刚玉氧化铝陶瓷、氮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中的一种;导热金属层7、16的材料是一种铜合金。
外壳3用工程塑料聚合物制成,工程塑料聚合物选自半芳香烃聚酰胺、热塑性聚苯硫醚中的一种。负载连接元件包括功率连接元件1、功率连接元件4、信号连接元件5、信号连接元件8、信号连接元件11,功率连接元件1上设有S型缓冲弯道18。S型缓冲弯道18是为了确保在交变温度及受力场合下能保持其电气连接性能。功率连接元件1的底部为接触面9, 信号连接元件11的底部为接触面17。衬板15与基体14通过导热金属层7焊接后,不同材料分界面上的气孔占总焊接面积的比率小于3%。负载连接元件与所述衬板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方式连接,从而确保负载连接元件与衬板的垂直关系及其能准确插入所述外壳3的沟槽2。半导体芯片6与衬板15之间的连接采用真空回流焊接方式,并且该焊接层的材料熔点高于金属层7。半导体芯片之间,半导体芯片上表面与衬板15之间,信号连接元件5、信号连接元件8、信号连接元件11下导电层与信号衬板8之间采用铝线键合的方式实现电气连接。键合铝线的材料选之如下硅铝线、普通纯铝线、超纯退火铝线。
权利要求
1. 一种大功率模块,包括基体和外壳,其特征在于功率模块上设有负载连接元件、半导体芯片与衬板,负载连接元件直接与衬板连接;负载连接元件以及衬板设于基体的第一主体面上,在第一主体面对置的第二主体面上具有非金属层;外壳固定在基体上且与第一主体面贴合,负载连接元件上部穿过外壳的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半导体芯片至少包括下面两种芯片的组合之一整流管、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双极晶体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肖特基二极管、半导体间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衬板包括绝缘陶瓷层和设于绝缘陶瓷层上层、下层的导热金属层;导热金属层融接在基体与衬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绝缘陶瓷层的材料选自刚玉氧化铝陶瓷、氮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中的一种;导热金属层的材料是一种铜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外壳用工程塑料聚合物制成,工程塑料聚合物选自半芳香烃聚酰胺、热塑性聚苯硫醚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负载连接元件包括功率连接元件和信号连接元件,功率连接元件上设有S型缓冲弯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大功率模块,包括基体和外壳,功率模块上设有负载连接元件、半导体芯片与衬板,负载连接元件直接与衬板连接;负载连接元件以及衬板设于基体的第一主体面上,在第一主体面对置的第二主体面上具有非金属层;外壳固定在基体上且与第一主体面贴合,负载连接元件上部穿过外壳的沟槽。本发明使信号精度得到提高,驱动保护电路趋于简单稳定。
文档编号H01L25/10GK102446910SQ20111044737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钱峰 申请人:嘉兴斯达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