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160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电压电阻器,主要用于轨道移动桥式起重机、港机的起升、平移机构调速装置的电器设备中。
背景技术
轨道移动桥式起重机、港机的起升、平移机构调速装置的配套系统一般采用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在交流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接电阻器和变频器的制动电阻器。现场使用电阻器主要分为二种1、不锈钢板材经冲压成形,功率大不易变形,元件连接及引出线用不锈钢板材采用点焊和氩弧焊焊接,抗震动,耐腐蚀,无接触电阻,阻值稳定,现为主流产品。2、不锈钢电热管管材为321镍铬钼冷拉管,具有机械强度高,耐蚀性和可加工性,热传导好,电阻温度系数小,无接触电阻,阻值稳定,防尘好。如中国专利 200620039320. 9公开了一种金属管状电阻器,包括护套管1、电阻丝、填充料、二只瓷套2、 二根导电引出棒3,电阻丝呈螺旋形并置于护套管1内,填充料填充在护套管1内并包覆于电阻丝,二只瓷套2封盖于护套管1两端,二根导电引出棒3与电阻丝的两端相接并伸出于瓷套2之外,护套管1呈曲型形状,护套管1内的电阻丝与护套管1同为曲型形状;为了将电阻器安装于电阻器柜内的金属底板上,在金属护套管1靠近端口部开有螺纹,通过第一螺母4、垫圈5和第二螺母6将电阻器安装于金属底板上,参见图1。但是第一种的不锈钢板材电阻器,主要存在导电部位(如接线端子、电阻片元件) 与外界接触,当冶金金属或化学性粉尘飘落并粘在电阻片元件之间及间隔绝缘瓷管上,如瓷管松动,电阻片元件之间、电阻元件与瓷管中金属杆产生爬电,最终导致电阻元件因接地短路而烧毁,电阻器无法正常工作,影响起重机、港机的正常运行。第二种的不锈钢电热管如用于高电压,主要存在导电螺杆端与外金属管间瓷套间距小,则易产生爬电,而使外壳带电造成接地损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该电阻器通过加装一对瓷套管后,能延长爬电距离,免维护安全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包括金属护套管、电阻丝、填充料、二只瓷套、二根导电引出棒,电阻丝呈螺旋形被置于护套管内,填充料填充在护套管内并包覆于电阻丝,二只瓷套封盖于护套管两端,二根导电引出棒与电阻丝的两端相接并伸出于瓷套之外,护套管呈曲型形状,护套管内的电阻丝与护套管同为曲型形状,护套管靠近端口部为直线段并开有螺纹;所述金属护套管靠近端口部装有一对瓷套管,第一瓷套管由两个圆筒状组成,小直径圆筒套装在大直径圆筒内,并且小直径圆筒长度小于大直径圆筒,小直径圆筒底部外侧经圆环固定在大直径圆筒内并组成一体;第二瓷套管由两个圆筒状组成,中直径圆筒与大直径圆筒的底部相连接并构成凸肩,大直径圆筒底部开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中直径圆筒内部直径。所述第一瓷套管小直径圆筒的内部直径和第二瓷套管大直径圆筒底部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电阻器金属护套管外部直径;所述第一瓷套管和第二瓷套套装在电阻器金属护套管上,第一瓷套管的圆环被固定于电阻器金属护套管端部的第一螺母挡住,并且第一螺母被镶嵌在第一瓷套管大直径圆筒内;第二瓷套管与第一瓷套管相配合,第二瓷套管中直径圆筒套装在第一瓷套管小直径圆筒与大直径圆筒之间的空间,第二瓷套管被旋于电阻器金属护套管端部上的外面第二螺母紧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阻器金属护套管靠近端口部增加一对瓷套管,由第一瓷套管和第二瓷套管作为电阻器的垫圈套并经螺母被固定在金属底板上,金属底板被置于电阻器柜中间;电阻器柜分为全、半封闭二部分,导电引出棒的接线端子置于全封闭区域,正面安装可方便拆卸的检修用面板;发热的电阻管置于半封闭区域,以便散热,这样就组成了一段电阻。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通过加装一对瓷套管后,能延长爬电距离,可适用在中、高电压电源上,可应用于所有起重机在异常震动及多导电粉尘恶劣环境下,免维护安全运行。

图1为现有的金属管状电阻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瓷套管结构示意图,其中图加为第一瓷套管主视图,图 2b为第一瓷套管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瓷套管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第二瓷套管主视图,图 3b为第二瓷套管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安装于金属底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护套管(金属护套管),2瓷套、3导电引出棒,4第一螺母,5垫圈,6第二螺母,7第一瓷套管,71大直径圆筒,72小直径圆筒,73圆环,8第二瓷套管,81大直径圆筒,82 中直径圆筒,9金属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2、图3和图4,一种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包括金属护套管1、电阻丝、填充料、二只瓷套2、二根导电引出棒3,电阻丝呈螺旋形被置于护套管1内,填充料填充在护套管1内并包覆于电阻丝,二只瓷套2封盖于护套管1两端,二根导电引出棒3与电阻丝的两端相接并伸出于瓷套2之外,护套管1呈曲型形状,护套管1内的电阻丝与护套管1同为曲型形状,金属护套管1靠近端口部为直线段并开有螺纹;所述金属护套管1靠近端口部装有一对瓷套管7、8,第一瓷套管7由两个圆筒状组成,小直径圆筒72套装在大直径圆筒71内,并且小直径圆筒72长度小于大直径圆筒71,小直径圆筒72底部外侧经圆环73固定在大直径圆筒71内并组成一体,参见图加和图2b。 第二瓷套管8由两个圆筒状组成,中直径圆筒82与大直径圆筒81的底部相连接并构成凸肩,大直径圆筒81底部开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中直径圆筒82内部直径,参见图3a和图 3b。所述第一瓷套管7小直径圆筒72的内部直径和第二瓷套管8大直径圆筒81底部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电阻器金属护套管1外部直径。将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如不锈钢电热管元件,通过一对瓷套管7、8 固定在金属底板9上,具体固定方式为参见图4,所述第一瓷套管7套装在电阻器不锈钢护套管1上,第一瓷套管7的圆环73被旋于或固定于电阻器不锈钢护套管1端部的第一螺母4挡住,并且第一螺母4被镶嵌在第一瓷套管7大直径圆筒71内;将电阻器不锈钢护套管1的下部穿过金属底板9上的孔,再将第二瓷套管8套装在电阻器不锈钢护套管1上并穿过金属底板9上的孔后与第一瓷套管7相配合,第二瓷套管8中直径圆筒82套装在第一瓷套管7小直径圆筒72与大直径圆筒71之间的空间,金属底板9被置于第一瓷套管7与第二瓷套管8之间,第二瓷套管8 再被旋于电阻器不锈钢护套管1端部上的外面第二螺母6紧固,这样电阻器被固定于金属底板9上。金属底板被置于电阻器柜中间;电阻器柜分为全、半封闭二部分,导电引出棒3的接线端子置于全封闭区域,正面安装可方便拆卸的检修用面板;发热的电阻管置于半封闭区域,以便散热,这样就组成了一段电阻。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通过加装一对瓷套管后,能延长爬电距离,使原不锈钢电热管可适用在中、高电压电源上,做到免维护使用。不锈钢电热管电阻器用在某企业的450t行车690V各机构系统中,特别成功应用在超过1000V直流电源的制动斩波器, 作为制动电阻。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包括金属护套管(1)、电阻丝、填充料、二只瓷套(2)、二根导电引出棒(3),电阻丝呈螺旋形被置于护套管(1)内,填充料填充在护套管(1)内并包覆于电阻丝,二只瓷套(2)封盖于护套管(1)两端,二根导电引出棒(3)与电阻丝的两端相接并伸出于瓷套(2)之外,护套管(1)呈曲型形状,护套管(1)内的电阻丝与护套管同为曲型形状,护套管(1)靠近端口部为直线段并开有螺纹;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护套管(1)靠近端口部装有一对瓷套管(7、8),第一瓷套管(7)由两个圆筒状组成,小直径圆筒(72)套装在大直径圆筒(71)内,并且小直径圆筒(72)长度小于大直径圆筒(71),小直径圆筒(72)底部外侧经圆环(73)固定在大直径圆筒(71)内并组成一体;第二瓷套管(8)由两个圆筒状组成,中直径圆筒(82)与大直径圆筒(81)的底部相连接并构成凸肩,大直径圆筒(81)底部开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中直径圆筒(82)内部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瓷套管(7)小直径圆筒(72)的内部直径和第二瓷套管(8)大直径圆筒(81)底部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电阻器金属护套管(1)外部直径;所述第一瓷套管(7)和第二瓷套(8)套装在电阻器金属护套管(1) 上,第一瓷套管(7)的圆环(73)被固定于电阻器金属护套管(1)端部的第一螺母(4)挡住, 并且第一螺母(4)被镶嵌在第一瓷套管大直径圆筒(71)内;第二瓷套管(8)与第一瓷套管 (7)相配合,第二瓷套管中直径圆筒(82)套装在第一瓷套管小直径圆筒(72)与大直径圆筒 (71)之间的空间,第二瓷套管(8)被旋于电阻器金属护套管(1)端部上的外面第二螺母(6) 紧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维护高电压电阻器,包括金属护套管(1)、电阻丝、填充料、二只瓷套(2)、二根导电引出棒(3),所述金属护套管靠近端口部装有一对瓷套管(7、8),第一瓷套管(7)由两个圆筒状组成,小直径圆筒(72)套装在大直径圆筒(71)内,并且小直径圆筒长度小于大直径圆筒,小直径圆筒底部外侧经圆环(73)固定在大直径圆筒内并组成一体;第二瓷套管(8)由两个圆筒状组成,中直径圆筒(82)与大直径圆筒(81)的底部相连接并构成凸肩,大直径圆筒底部开有通孔,通孔的直径小于中直径圆筒内部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一对瓷套管后,能延长爬电距离,免电阻器维护安全运行。
文档编号H01C1/01GK202049821SQ2011201735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白颖, 葛强, 贺骏, 黄文永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