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8172阅读:9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地弹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弹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子产品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例如手机通讯产品、计算机或影音产品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这类电子产品为了提高品质及功能,不断地提高操作频率。然而,高频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也同样严重地威胁着如飞行器的飞行安全、通讯安全及人体的安全.鉴于上述问题,目前大部分厂商都采用接地(Grounding)、屏蔽(Siielding)和滤波(Filtering)等方法来降低电磁辐射量, 其中接地方式具有最佳的防护效果。而在手机产品上,接地弹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于精密的结构和优良材质的导通性,在使用者和产品之间起到一个优质的导通的作用,能有效减少讯号的反射和对EMI (电池干扰)的防护,同时也是对产品进行静电防护的最佳选择对策。然而,现有的接地弹片由于结构上的存在缺陷,在堆叠放置接地弹片时容易由于重量问题,位于底部的接地弹片容易受挤压变形,导致接地弹片在使用时的接触效果差,为防止此问题的产生,操作者在每一个接地弹片上装置有临时止压片,用于对接地弹片的弹性部进行限位,防止接地弹片堆叠在一起受挤压变形,当将接地弹片安装在产品上后,再将临时止压片拿开,该种方法虽确保了接地弹片对产品的使用效果,却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不利于市场竞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接地弹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接地弹片,包括一呈板状的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一侧一体弯折延伸至所述固定部上方的通腔以及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一体弯折延伸的弹性部,所述通腔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弹性部反向弯折穿过所述通腔,且所述弹性部的尾端形成接触部并伸出所述通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弹性部反向弯折穿过所述固定部,有效提高了接地弹片的结构强度,避免了接地弹片堆叠在一起时变形损坏,其取代传统的通过临时止压片对接地弹片进行限位固定方式,节约生产成本,降低人力资源,有利于市场竞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地弹片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地弹片的另一视角立体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地弹片的截面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接地弹片 10
3[0012]固定部 1 通腔 11末端111 开ロ12弾性部 2 接触部 2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请參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地弾片10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紧 凑。所述接地弾片10为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板材制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板材为铍 铜、磷青铜或不锈钢任意ー种,当然,其亦可为其他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质,不以为限。所述接地弾片10包括一呈板状的固定部1、从所述固定部1 ー侧一体弯折延伸至 所述固定部1上方的通腔11以及从所述固定部1的一端一体弯折延伸的弾性部2,其中,所 述通腔11形成中空结构,较佳地,所述通腔11为矩形、圆形或梯形任ー种结构,结构稳固, 本实施例中,优选矩形结构。所述通腔11的末端111最后延伸弯折至所述固定部1的另ー 侧,且与所述固定部1未相连接而具有ー开ロ 12,藉由所述开ロ 12的设置使得固定部1具 有弹性变形空间。另,所述弹性部2的尾端形成接触部21井伸出所述通腔11。较佳地,所述弹性部 2的所述接触部21是向外弯折形成的“U”形结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接地弾片10通过所述弾性部2反向弯折穿过所述固定部1 的通腔11,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了接地弾片10的结构强度,避免接地弾片10堆叠在一起时 变形损坏,取代传统的通过临时止压片对接地弹片进行限位固定方式,节约生产成本,降低 人力资源,有利于市场竞争。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接地弹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板状的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一侧一体弯折延伸至所述固定部上方的通腔以及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一体弯折延伸的弹性部,所述通腔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弹性部反向弯折穿过所述通腔,且所述弹性部的尾端形成接触部并伸出所述通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接触部是向外弯折形成的“U”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的末端延伸弯折至固定部的另一侧,且与固定部之间未相连接而具有一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呈矩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接地弹片,包括一呈板状的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一侧一体弯折延伸至所述固定部上方的通腔以及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一体弯折延伸的弹性部,所述通腔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弹性部反向弯折穿过所述通腔,且所述弹性部的尾端形成接触部并伸出所述通腔,结构紧凑,有效提高了弹片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弹片堆叠在一起时变形损坏,其取代传统的通过临时止压片对弹片进行限位固定方式,节约生产成本,降低人力资源,有利于市场竞争。
文档编号H01R4/64GK202268521SQ20112040565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4日
发明者张宏图, 陈明江, 陈秉智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