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475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丝,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保险丝端部的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保险丝的结构一般是在两端敞口的绝缘管1’中架置一可熔体2’,可熔体2’的两端焊接在绝缘管1’两端的端帽3’上,焊锡点设在端帽内,通过加热端帽3’令焊锡4’熔融从而包覆于可熔体2’的端部后固定于端帽3’上。这样的保险丝的焊接结构,须在端帽内点设较多量的焊锡4’,使熔化后的焊锡能够平铺在端帽的底部才能保证批量生产时可熔体2’与端帽3’中焊锡4’能够100%接触以满足电导通功能,并使端帽3’固定于绝缘管1’的两端部。故这样的焊接结构焊锡4’的使用量较大、浪费多,从而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其可大大减少焊锡的用量, 实现降低材料成本的功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该保险丝包括绝缘管、桥架于绝缘管中的可熔体及配合于绝缘管两端的端帽,端帽的内壁与绝缘管外壁之间设有粘合部,在可熔体与端帽内壁的配合处设有焊锡点。在端帽与绝缘管体底部设有粘合部。焊锡点占端帽底面的面积低于端帽底面积的90%。采用上述结构后,端帽的内壁与绝缘管中的外壁之间设有粘合部,可使端帽固定于绝缘管两端部,只须在可熔体的末端点设少量焊锡满足其电导通的功能,端帽与绝缘管的底部之间也可同时设有粘合部,以提高端帽与管体的粘合强度及保证保险丝的准直度,本实用型新的保险丝可大大减少焊锡的用量,节约成本。

图1为现有的保险丝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该保险丝包括两端敞口的绝缘管1,在保险丝的内部可有灭弧作用的填充物,桥架于绝缘管中的可熔体2,配合于绝缘管两端的端帽3及在可熔体2与端帽3内壁的配合处设有的焊锡点4。[0013]其中,端帽3的内壁与绝缘管1的外壁之间设有粘合胶5,该粘合胶5使端帽3粘合固定于绝缘管1的两端,并使端帽3与绝缘管1外壁之间形成紧固配合状态。可熔体2 的两端尾部弯折于绝缘管1底部并与端帽3配合,在可熔体2的端部点设一定量焊锡形成焊锡点4,以满足保险丝的电导通功能,焊锡点占端帽底面的面积低于端帽底面积的90%, 在通过加热端帽3时,焊锡点4熔融从而包覆于可熔体2的端部后固定于端帽3上。为使端帽3套置在绝缘管端部时的平衡及使端帽3与绝缘管1之间的连接更紧固,端帽3与绝缘管1的底部也可设有粘合胶51以填充绝缘管1底部与端帽3间的间隙,进而提高粘接机械强度和保险丝的准直度。本实用新型的保险丝中,端帽3的内壁与绝缘管1中的外壁之间设有粘合胶5以形成粘合部,使端帽3固定于绝缘管1两端部,而只须在可熔体2的末端点设少量的焊锡即焊锡点4即可,可同时在端帽3与绝缘管1的底部之间填充一定量的粘合胶51也形成一粘合部,使端帽3平稳套置固定于绝缘管1的底部。从而无须在可熔体2端部点设大量焊锡, 就可使可熔体2与端帽3上的焊锡点4接触满足电导通功能,同时可令端帽3稳固连接配合于绝缘管1的两端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保险丝的焊料是铺满在端帽的内底部,而本新型的焊料不需平铺在端帽底部,只占端帽底部的局部,从而可大大减少焊锡的用量,降低材料成本,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该保险丝包括绝缘管、桥架于绝缘管中的可熔体及配合于绝缘管两端的端帽,其特征在于端帽的内壁与绝缘管外壁之间设有粘合部,在可熔体与端帽内壁的配合处设有焊锡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端帽与绝缘管体底部设有粘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焊锡点占端帽底面的面积低于端帽底面积的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丝的焊接结构,该保险丝包括绝缘管、桥架于绝缘管中的可熔体及配合于绝缘管两端的端帽,端帽的内壁与绝缘管外壁之间设有粘合部,在可熔体与端帽内壁的配合处设有焊锡点,同时在端帽与绝缘管体底部亦可以设有粘合部。采用上述结构后,端帽的内壁与绝缘管中的外壁之间设有粘合部,可使端帽固定于绝缘管两端部,只须在可熔体的末端点设少量焊锡即可,端帽与绝缘管的底部设有的粘合部,可提高端帽与管体的粘合强度,也使端帽平衡稳固配合于绝缘管两端部以保证保险丝的准直度,从而可达到大大减少焊锡的用量,降低材料成本的功效。
文档编号H01H85/143GK202307756SQ2011204162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苏毅镇 申请人:好利来(中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