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868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具有两个发光层的发白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两个发光层包括含磷光掺杂剂的发光层和含突光掺杂剂的发光层。
背景技术
例如在US4539507、US5151629、EP0676461 和 W098/27136 中,描述了其中将有机半导体用作功能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结构。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领域中的一项开发是发白色光的0LED。这些可用于单色的白色显示器,或者在使用滤色器的情况下用于全色显示器。它们此外适合于照明应用。基于低分子量化合物的发白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具有至少两个发光层。具有确切两个发光层的电致发光器件特别用于无源矩阵应用,其中根据现有技术通常仅将荧光发光体用于该目的。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大部分具有至少三个显示蓝色、绿色和橙色或红色发光的发光层。荧光或磷光发光体用于该发光层中,其中所述磷光发光体由于更高的能实现的效率而显示显著的优点。具有至少一个磷光层的该类型发白色光OLED的一般结构例如描述在W02005/011013中。由于所述更高的能实现的效率,只包含磷光发光体层的发白色光OLED是所希望的。然而,因为蓝色磷光发光体通常不满足目前的需求,特别是在使用寿命方面,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在大多数应用中使用混合式0LED,即,发荧光的蓝色发光体层与发磷光的橙色或红色和绿色发光体层结合(在三色白光情况下),或发荧光的蓝色发光体层与发磷光的黄色到橙色发光体层结合(在两色白光的情况下)。这种混合式OLED的基本问题在于,用于蓝色磷光发光体层中的常规的基质和发光体材料具有对于磷光掺杂剂而言非常低的三重态水平,这会经由所述蓝色发光体层导致三重态激子灭失。这导致OLED的低效率。为实现白色混合式OLED的最大效率,必须小心以防止三重态激子的这种灭失。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可行性在于通过引入非发光的中间层来阻止在所述荧光发光体层和所述磷光发光体层之间的直接接触。该中间层通常由两种材料的混合物组成,其中一种材料往往具有空穴传导性能,而另一种往往具有电子传导性能。Appl. Phys. Lett. 2008, 93,073302公开了具有三色白光的0LED,其中红色和绿色发光体在一个层中结合。在所述蓝色荧光发光体层和所述红色和绿色磷光发光体层之间的中间层由TCTA和TPBI组成。此处在所述效率方面,仍需要相当大的改进。此外,显而易见,难以设置恰当的颜色,因为仅能获得一个具有可接受的暖白色的器件。该文献没有指出寿命OUS2006/130883公开了发白色光OLED中在荧光发光体层和磷光发光体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在所述中间层中和在所述两个相邻的发光层中优选使用相同的材料。EP1670082和EP1670083公开了发白色光OLED中在荧光发光体层和磷光发光体层之间的中间层,其中所述中间层优选包含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US2007/0099026公开了发白色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绿色、黄色或红色发光层包含磷光发光体,和空穴传导基质材料与电子传导基质材料的混合物。指出的空穴传导材料尤其是三芳基胺和咔唑衍生物。指出的电子传导材料尤其是铝化合物和锌化合物、曝二唑化合物和三嗪或三唑化合物。对于这些OLED,公开了良好的效率和长寿命。没有公开在蓝色发光层和绿色、黄色或红色发光层之间使用中间层。当在发白色光OLED的发光层之间使用中间层时,还需要改进上述的现有技术。这特别适用于基于双色白光的0LED,即,其仅仅具有确切两个发光层。然而,具有确切两个发光层的0LED,对于具有滤色片的基于白色的显示器不太有利,由于更简单的器件结构,这些OLED对单色的白色显示器和照明应用是有利的。特别是,在效率、使用寿命、调节色彩定位的能力和在不同亮度下色彩定位的稳定性方面,此处还需要改进。众所周知,对于所述中间层的材料的需求很高,意味着通常难以获得包含中间层同时具有希望的色彩定位、高效率和长寿命的0LED。特别是,对于所述中间层具有以下的要求I.)所述中间层不得显著影响电荷平衡。它必须能够传输空穴和电子达到充分 和平衡的程度,以使得在所述中间层两侧上的发光体层被提供有恰当量的两种类型的载荷子。只有以这种方法才可实现白色色彩定位。这在HOMO和LUMO能量方面很大地限制了合适的材料。2.)为了不灭失三重态激子本身,所述中间层的材料必须具有充分高的三重态水平。3.)所述中间层不得显著地缩短所述OLED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基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具有确切两个发光层的混合式OLED的器件结构,它使得能够简单和可重复地设置希望的白色色彩定位,并且同时实现高效率以及长使用寿命。令人惊讶地已经发现,如下的具有确切两个发光层的OLED实现了良好的效率,并且与不具有该类型器件结构的OLED比较,其使用寿命被显著地改进在所述具有确切两个发光层的OLED中,在所述磷光发光体层和所述突光发光体层之间插入非发光的中间层,并且其中所述发光层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如下的掺杂剂,该掺杂剂被掺杂入至少两种基质材料的混合物中。此外,使用该类型的器件结构可很好地设置所述色彩定位。因此,本发明涉及包含阳极、阴极和确切两个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一个发光层包含磷光化合物,而另一个发光层包含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发光层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中间层,并且特征还在于所述两种发光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已经被掺杂到至少两种材料的混合物中。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在较长波长下发光的层包含所述磷光化合物,而在较短波长处发光的层包含所述荧光化合物。所述两种发光化合物之一已经被掺杂入其中的至少两种材料是基质材料。此处的基质材料是可用于发光层中以将所述发光材料以通常小于25%的体积浓度掺杂入后者中的材料,并且和被掺入的发光体材料对比,所述基质材料本身不显著地贡献于发光。通过比较其中存在发光体层的OLED的电致发光光谱与单个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可识别什么材料在发光体层中显著地贡献于发光和什么材料不能,以及什么材料因此可被认为是发光体和什么材料可被认为是基质材料。此处,在溶液中,在I. 5mg在250ml溶剂中的浓度下,测定单个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其中在室温下进行测量,并且以所述浓度溶解所述物质于其中的任何溶剂均是合适的。特别合适的溶剂通常是甲苯,还有二氯甲烷。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确切地在两个发光层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层。这优选是非发光的中间层,即,该层在OLED运行期间不显示发光。通过比较所述OLED的电致发光光谱与来自所述中间层的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也可识别这种情况。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器件是发白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特征在于它发出具有在 O. 25〈CIE x〈0. 45 和 O. 25〈CIE y〈0. 48 的范围,优选 O. 28〈CIE χ〈0· 38和 O. 29〈CIE y〈0. 38 的范围,并且特别优选 O. 30〈CIE x〈0. 35 和 O. 31〈CIE y〈0. 35 范围的CIE色坐标的光。或者,也优选在O. 38〈x〈0. 47和O. 38〈y〈0. 44的范围,并且特别优选在O. 41〈χ〈0· 46 和 O. 40〈y〈0. 43 范围的 CIE 色坐标。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阴极和确切两个布置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发光层。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不必仅包含由有机或有机金属材料构成的层。因此,阳极、阴极和/或一个或多个层也可以包含无机材料或完全从无机材料构造。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光发光体层是发蓝色光层,而所述磷光发光体层是发黄色、橙色或红色光的发光体层。所述发蓝色光层可以是发深蓝色或淡蓝色光的层。特别优选淡蓝色发光体层与橙色发光体层的组合。所述黄色、橙色或红色磷光层可布置在所述阳极侧上,而所述蓝色磷光层可布置在所述阴极侧上。对于所述黄色或橙色磷光层,同样可布置在所述阴极侧上,而所述蓝色荧光层同样可布置在所述阳极侧上。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以下的层结构阳 极一磷光发光体层一中间层一荧光发光体层一阴极。该结构以图解方式描绘在图I中,其中(I)代表阳极,(2)代表磷光发光体层,(3)代表中间层,(4)代表突光发光体层,和(5)代表阴极。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层也可以包括没有描绘在附图
I中的另外的层。因此,在较短波长处发光的荧光发光体层优选布置在所述阴极侧上。发黄色光层在此处被认为是指其光致发光最大值在540至570nm范围中的层。发橙色光层被认为是指其光致发光最大值在570至600nm范围中的层。发红色光层被认为是指其光致发光最大值在600至750nm范围中的层。发绿光层被认为是指其光致发光最大值在490至540nm范围中的层。发淡蓝色光的层被认为是指其光致发光最大值在460至490nm范围中的层,发深蓝色光的层被认为是指其光致发光最大值在440至460nm范围中的层。此处通过测量层厚度为50nm的所述层的光致发光光谱来确定所述光致发光最大值,其中所述层具有与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相同的组成,即包含发光体和基质。在本发明意义上的磷光化合物,如存在于本发明有机器件的磷光发光体层中的,是在室温下显示从具有相对高自旋多重态,即自旋态大于I的激发态,特别是从激发的三重态发光的化合物。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所有发光的过渡金属络合物,特别是所有发光的铱、钼和铜化合物,被认为是磷光化合物。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的荧光化合物,如存在于所述的荧光发光体层中的,是在室温下显示从激发单重态发光的化合物。在本发明的意义上,所有仅由元素C、H、N、0、S、F、B和P构造的发光化合物被认为是荧光化合物。
以下更详细地描述存在于所述磷光发光体层和所述荧光发光体层之间的中间层的结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确切一个在所述两个发光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必须不仅具有空穴传导而且具有电子传导性能。所述中间层在此处可以由不仅具有空穴传导性能而且具有电子传导性能的单一材料构成。然而,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包含至少一种空穴传导材料和至少一种电子传导材料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包含确切一种空穴传导材料和确切一种电子传导材料的混合物。不仅所述空穴传导材料而且所述电子传导材料,在此处都优选是其三重态能量大于相邻磷光发光体层的发光体的三重态能量的材料。中间层I的空穴传导和电子传导材料的三重态能量优选大于2. I电子伏特,特别优选大于2. 3电子伏特。·
分子的三重态能量E(T1)被定义为分子基态能量E(G)和该分子最低三重态能量E(T)之间的能量差,两者能量以电子伏特表示。可根据实验测定或经由量子化学方法计算该数量。对于实验测定,利用从最低三重态到基态的光跃迁。这种跃迁也称之为磷光,其通常具有在μ 8至s的范围内的发光寿命。与荧光(=从最低单重态的光跃迁)不同,磷光通常十分弱,因为这种跃迁是自旋禁止的。在分子的情况下,例如三(苯基吡啶)铱,其中所述跃迁被禁止程度较低,可借助于简单的光致发光光谱计测定所述磷光。从所述磷光光谱的发光边缘(最大的能量)获得相应的三重态能量。为了该目的的合适的样品是相应分子的稀溶液(约KT5m0Ir1)或薄膜(约50nm厚)。所述浓度或厚度的关键因素是所述样品在激发波长下的吸光度。它应该为约O. I。在不能如此简单地观察到其磷光的分子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通过抑制干扰的竞争过程,例如,氧灭失或热去活作用,增强所述磷光。为排除氧,建议通过所谓的泵浦和冷冻技术(pump-and-freeze Technik)使溶液脱气。为抑制磷光的热去活作用,建议借助于液态氮或氦在低温恒温器中冷却所述样品。这增加磷光的强度。如果使用的样品是溶液,则建议使用在低温下形成玻璃的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例如2-甲基四氢呋喃。与简单的光致发光光谱计相比较,可通过使用能激发到最大吸收的(脉冲)激光,并通过使用能够进行时间延迟检测的光谱计进行检测,以排除例如基于时间基础的同样发生的强烈荧光,从而增加所述设备的灵敏度。如果不能通过上述方法根据实验测定三重态能量,备选方案在于借助于量子化学计算,例如通过时间依赖的密度泛函理论(TD-DFT),来确定三重态能量。使用方法B3PW91/6-31G (d),通过商业获得的Gaussian03W软件(Gaussian Inc.),进行该计算。对于过渡金属络合物的计算,使用LANL2DZ基本集。用于中间层I中的空穴传导材料优选具有大于-5. 4电子伏特,特别优选大于-5. 2电子伏特的HOMO (最高占有分子轨道)。用于中间层I中的电子传导材料优选具有小于-2. 4电子伏特,特别优选小于-2. 6电子伏特的LUMO (最低未占分子轨道)。在本发明备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包含不仅能够传输电子而且能够传输空穴的材料。这种材料优选具有大于-5. 6电子伏特,特别优选大于-5. 4电子伏特的Η0Μ0,和小于-2. 4电子伏特,特别优选小于-2. 6电子伏特的LUM0。
在中间层I中所述空穴传导化合物和所述电子传导化合物的混合比例,在每一情况下基于体积,优选在90:10和10:90之间,特别优选在80:20和20:80之间。所述中间层的层厚度优选在I至20nm之间,特别优选在2至IOnm之间,非常特别优选在4至8nm之间。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中间层I的所述电子传导材料是芳族酮。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的芳族酮被认为是指两个芳基或杂芳基基团或者芳族或杂芳族环系直接与其键合的羰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芳族酮是如下通式(I)的化合物,

1
Ar^xAr
通式(1)其中以下限定适用于使用的符号和标记Ar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是具有5至60个芳环原子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该环系在每一情况下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1取代;R1 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是 H,D,F,Cl,Br,I,CHO, C(^)Ar1, P(=0) (Ar1)2,S (=0) Ar1, S (=0) 2krl,CR2=CR2Ar1 ,CN, NO2, Si (R2) 3,B (OR2) 2, B (R2)2, B (N (R2) 2) 2,OSO2R2,具有 I至4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或者具有2至40个C原子的直链烯基或炔基基团或者具有3至40个C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所述基团中的每个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 R2C=CR2、C = C、Si (R2) 2、Ge (R2) 2、Sn (R2)2' C=O、C=S、C=Se、C=NR2、P (=0) (R2)、SO、SO2、NR2、O、S或CONR2代替,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H原子可被D、F、Cl、Br、I、CN或NO2代替,或具有5至60个芳环原子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该环系在每一情况下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或具有5至60个芳环原子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该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或这些体系的组合;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取代基R1在此处还可以彼此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Ar1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是具有5至40个芳环原子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该环系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R2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是H,D,CN,或具有I至20个C原子的脂族、芳族和/或杂芳族烃基团,其中H原子还可被D或F代替;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取代基R2在此处同样可以彼此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在本发明意义上的芳基基团包含至少6个C原子;在本发明意义上的杂芳基基团包含至少2个C原子和至少一个杂原子,条件是C原子和杂原子的总和至少是5。所述杂原子优选选自N、0和/或S。芳基基团或杂芳基基团在此处被认为是指简单的芳族环,即苯,或者简单的杂芳族环,例如吡啶、嘧啶、噻吩等,或者稠合的芳基或杂芳基基团,例如萘、蒽、芘、喹啉、异喹啉等。在本发明意义上的芳族环系在所述环系中包含有至少6个C原子。在本发明意义上的杂芳族环系在所述环系中包含至少2个C原子和至少一个杂原子,条件是C原子和杂原子的总和至少为5。所述杂原子优选选自N、O和/或S。在本发明意义上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意在被认为是指不必仅包含芳基或杂芳基基团的体系,但相反,其中多个芳基或杂芳基基团还可被短的非芳族单元例如C、N或O原子或羰基基团所连接。因此,例如,诸如9,9’ -螺二芴、9,9- 二芳基芴、三芳基胺、二芳基醚、二芳基甲烷、芪、二苯甲酮等的体系,也意在被认为是指在本发明的意义上的芳族环系。芳族或杂芳族环系同样意在被认为是指其中多个芳基或杂芳基基团通过单键彼此连接的体系,例如联苯、三联苯或者联吡啶。为了本发明的目的,其中单个H原子或CH2基团还可被上述基团取代的C1至C4q烧基基团,特别优选被认为是指如下的基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叔戊基、2-戊基、新戊基、环戊基、正己基、仲己基、叔己基、2-己基、3-己基、新己基、环己基、2-甲基戊基、正庚基、2-庚基、3-庚基、4-庚基、环庚基、1-甲基环己基、正羊基、2_乙基己基、环羊基、1- 二环[2. 2. 2]羊基、2_ 二环[2. 2. 2]羊基、2-(2,6-二甲基)羊基、3-(3,7-二甲基)羊基、二氣甲基、五氣乙基和2,2, 2- 二氣乙基。C2至C4tl稀基基团优选被认为是指乙稀基、丙稀基、丁稀基、戍稀基、环戊烯基、己烯基、环己烯基、庚烯基、环庚烯基、辛烯基或环辛烯基。C2至C4tl炔基基团优选被认为是指乙块基、丙块基、丁块基、戍块基、己块基、庚块基和羊块基。C1至C4tl烧氧基基团特别优选被认为是指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和2-甲基丁氧基。具有5至60个芳环原子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其在每一情况下也可以被上述基团R取代并且可以通过任何希望的位置与所述芳族或杂芳族环系连接,特别被认为是指来源于如下物质的基团苯、萘、蒽、菲、苯并蒽、芘、S、茈、荧蒽、苯并荧蒽、并四苯、并五苯、苯并芘、联苯、亚联苯、三联苯、亚三联苯、芴、苯并芴、二苯并芴、螺二芴、二氢菲、二氢芘、四氢芘、顺式或反式茚并芴、顺式或反式单苯并茚并芴、顺式或反式二苯并茚并芴、三聚茚、异三聚茚、螺三聚茚、螺异三聚茚、呋喃、苯并呋喃、异苯并呋喃、二苯并呋喃、噻吩、苯并噻吩、异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吡咯、吲哚、异吲哚、咔唑、吲哚并咔唑、茚并咔唑、吡啶、喹啉、异喹啉、吖啶、菲啶、苯并_5,6-喹啉、苯并-6,7-喹啉、苯并-7,8-喹啉、吩噻嗪、吩曝嗪、吡唑、吲唑、咪唑、苯并咪唑、萘并咪唑、菲并咪唑、批啶并咪唑、吡嗪并咪唑、喹喔啉并咪唑、_唑、苯并曝唑、萘并嗨唑、蒽并嚷唑、菲并_唑、异 唑、1,2-噻唑、1,3-噻唑、苯并噻唑、哒嗪、苯并哒嗪、嘧啶、苯并嘧啶、喹喔啉、1,5- 二氮杂蒽、2,7-二氮杂芘、2,3-二氮杂芘、1,6-二氮杂芘、1,8-二氮杂芘、4,5-二氮杂芘、4,5,9,10-四氮杂茈、吡嗪、吩嗪、吩曝嗪、吩噻嗪、荧红环、二氮杂萘、氮杂咔唑、苯并咔啉、菲咯啉、1,2,3-三唑、1,2,4-三唑、苯并三唑、1,2,3-曙二唑、1,2,4-曝二唑、1,2,5_ _二唑、1,3,4-曝二唑、1,2,3-噻二唑、1,2,4-噻二唑、1,2,5-噻二唑、1,3,4-噻二唑、1,3,5-三嗪、1,2,4-三嗪、1,2,3-三嗪、四唑、1,2,4,5-四嗪、1,2,3,4-四嗪、1,2,3,5-四嗪、嘌呤、蝶啶、吲嗪和苯并噻二唑。合适的通式(1)化合物特别是公开在W02004/093207和W02010/006680中的酮。这些以参考的形式并入本发明中。 由通式(1)化合物的定义显然可知,它们不必仅包含一个羰基基团,而是还可以包
含多个羰基基团。通式(1)化合物中的基团Ar优选是具有6至40个芳环原子的芳族环系,即它不包含任何的杂芳基基团。如上定义,该芳族环系不必仅包含芳族基团,而是两个芳基基团还可以被非芳族基团例如另外的羰基基团所间断。
在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团Ar包含不超过两个稠合环。因此,它优选仅由苯基和/或萘基基团构造,特别优选仅由苯基基团构造,但不包含任何较大的稠合芳族基团,例如蒽。优选的与所述羰基基团结合的基团Ar是苯基,2-,3-或4_甲苯基,3_或4_邻二甲苯基,2-或4-间二甲苯基,2-对二甲苯基,邻、间或对叔丁基苯基,邻、间或对氟苯基,二苯甲酮,1-、2_或3-苯基甲酮,2-,3-或4-联苯基,2-,3-或4-邻三联苯基,2-,3-或4-间二联苯基,2-、3-或4-对二联苯基,2’ -对二联苯基,2’ -、4’ -或5’ -间二联苯基,3’ -或4’ -邻三联苯基,对-、间,对-、邻,对-、间,间-、邻,间-或邻,邻-四联苯基,五联苯基,TK联苯基,1_、2-、3-或 4-荷基,2-、3-或 4-螺-9,9’ - _■荷基,I-、2-、3-或 4- (9,10- _.氢)菲基,I-或 2-萘基,2-、3-、4-、5-、6-、7-或 8-喹啉基,1-、3-、4-、5-、6_、7-或 8-异喹啉基,I-或2-(4-甲基萘基),I-或2-(4-苯基萘基),I-或2-(4-萘基萘基),1_、2_或
3-(4-萘基苯基),2-、3_或4-吡啶基,2-,4-或5-嘧啶基,2-或3-吡嗪基,3-或4-哒嗪基,2-(1, 3,5-三嗪)基,2-,3-或4-(苯基吡啶基),3-、4-、5_或6-(2,2’ -联吡啶基),2_、
4-、5_或6-(3,3’ -联吡啶基),2-或3- (4,4’ -联吡啶基),和这些基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所述基团Ar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1取代。这些基团R1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优选选自 H,D,F,C(=0)Ar1,P(=0) (Ar1)2, S (=OMr1, S(W)2Ar1,具有 I 至 4 个 C 原子的直链烷基基团或者具有3至5个C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所述基团中的每个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H原子可被D或F代替,或具有6至24个芳环原子的芳族环系,该环系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或这些体系的组合;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取代基R1在此处彼此也可以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或芳族环系。如果从溶液中施加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则具有最高达10个C原子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烷基基团也优选作为取代基R1。所述基团R1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特别优选选自IC(ZO)Ar1或具有6至24个芳环原子的芳族环系,它们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但优选是未取代的。在本发明另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团Ar1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是具有6至24个芳环原子的芳族环系,其可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2取代。Ar1在每次出现时相同或不同地特别优选为具有6至12个芳环原子的芳族环系。特别优选如下的二苯甲酮衍生物,其在3,5,3’,5’ -位置中的每一个上被具有5至30个芳环原子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取代,所述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本身又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如上定义的基团R1取代。此外优选被至少一个螺二芴基团取代的酮。因此,优选的芳族酮还是以下通式(2)至(5)的化合物
权利要求
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确切两个发光层,其中一个发光层包含磷光化合物,而另一个发光层包含荧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发光层之间存在至少一个非发光的中间层,并且特征另外在于所述两种发光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已经被掺杂到至少两种材料的混合物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在较长波长下发光的层包含所述磷光化合物,而在较短波长下发光的层包含所述荧光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它是发白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发的光具有在O. 25<CIE x<0. 45和O. 25<CIE y〈0. 48范围的CIE色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发光体层是发蓝色光层,而所述磷光发光体层是发黄色、橙色或红色光的发光体层。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光发光体层在所述阳极侧上,而所述荧光发光体层在所述阴极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包含至少一种空穴传导材料和至少一种电子传导材料的混合物,其中不仅所述空穴传导材料的而且所述电子传导材料的三重态能量大于相邻磷光发光体层中的发光体的三重态能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层中的所述空穴传导材料具有大于-5. 4电子伏特的HOMO,并且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层中的所述电子传导材料具有小于-2. 4电子伏特的LUMO。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所述电子传导材料选自芳族酮或者选自被至少一个芳族或杂芳族环系取代的三嗪、嘧啶或吡嗪衍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层中的所述空穴传导化合物是芳族二胺、三胺或四胺或者二氮杂硅杂环戊二烯或四氮杂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磷光化合物的所述基质材料选自芳族酮、芳族氧化膦、芳族亚砜或砜、三芳基胺、咔唑衍生物、吲哚并咔唑衍生物、茚并咔唑衍生物、氮杂咔唑衍生物、双极性基质材料、硅烷、氮杂硼杂环戊二烯、硼酸酯、三嗪衍生物、锌络合物、二氮杂硅杂环戊二烯或四氮杂硅杂环戊二烯衍生物和二氮杂磷杂环戊二烯衍生物。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10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如果确切地一种基质材料用于所述磷光发光体,则它是HOMO大于-5. 6电子伏特的空穴传导基质材料,并且特征在于,如果使用空穴传导基质材料和电子传导基质材料的混合物,则它们是HOMO大于-5. 6电子伏特的空穴传导基质材料和LUMO小于-2. 4电子伏特的电子传导基质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I至11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如果用于所述磷光化合物的所述基质材料是空穴传导基质材料,则用于所述磷光化合物的所述基质材料是在所述中间层中同样用作空穴传导材料的相同的材料,或特征在于,如果用于所述磷光化合物的所述基质材料是电子传导基质材料,则用于所述磷光化合物的所述基质材料是在所述中间层中同样用作电子传导材料的相同的材料,或特征在于,在每一情况下,不仅在所述磷光发光体层中而且在所述中间层中使用一种空穴传导材料和一种电子传导材料的混合物,其中它们是相同的空穴传导化合物和相同的电子传导化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12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磷光发光体层中使用电荷传输基质材料和如下的另外的基质材料的混合物,所述另外的基质材料既不具有电子传导也不具有空穴传导性能。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13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发光体层包含荧光掺杂剂,其选自单苯乙烯基胺、二苯乙烯基胺、三苯乙烯基胺、四苯乙烯基胺、苯乙烯基膦、苯乙烯基醚、芳基胺和稠合烃,并且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发光体层包含基质材料,其选自寡聚芳烃,特别是含有稠合芳族基团的寡聚芳烃,寡聚芳乙烯,多足金属络合物,空穴传导化合物,电子传导化合物,硼酸衍生物,蒽衍生物,苯并蒽衍生物和苯并菲衍生物。
15.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I至1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升华方法涂布一个或多个层,或特征在于通过OVPD (有机气相沉积)方法或借助于载气升华涂布一个或多个层,或特征在于从溶液中或通过印刷方法形成一个或多个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发白色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具有荧光发光体层和磷光发光体层。
文档编号H01L51/50GK102884649SQ201180023356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约阿希姆·凯泽, 霍斯特·维斯特韦伯, 西莫内·洛伊, 霍尔格·海尔 申请人: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