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保持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811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线保持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保持件,例如涉及ー种制造车辆用的线束时使用的电线保持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一种车辆用的线束的制造方法。这里所说的线束(wireharness)如下构成使多个电线适当地集合及分离,并在适当的地方使用胶带、捆束件等成束。在专利文献I中,制造暂时捆扎了规定数量的电线的电线组(也称为“假结”),进ー步捆扎上述电线组,制造出线束。在专利文献I中,在捆扎上述假结时,使用保持假结的假结保持件(也称为布线杆)。专利文献I中的假结保持件的一例具有弾性板部件。该弹性板部件例如具有在ー个 方向上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在弾性板部件的长边的ー侧形成多个切ロ部。上述多个切ロ部沿着该ー个方向排列设置。分别向这些切ロ部插入假结,从而使弾性板部件夹住并保持假结。此外,作为本发明相关的技术,还公开了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I :特开2008-135199号公报专利文献2 :实开平7-183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以想到,例如在多个切ロ部中仅有ー个产生问题时,需要更换弹性板部件。但因弾性板部件中仅ー个切ロ部产生问题而更换整个假结保持件,在成本方面不优选。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保持件,可仅更换保持电线的多个部分中产生问题的部分。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I方式具有多个保持部件,该多个保持部件彼此独立,分别保持至少I个以上的电线;以及连接部件,能够装卸地连接上述多个保持部件之间。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2方式是,在第I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中,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具有弹性树脂制的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形成有供上述电线插入的切ロ部,在上述切ロ部中夹持上述电线。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3方式是,在第2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中,上述切ロ部从上述保持部分的端面延伸,上述保持部分具有与上述切ロ部交叉,并沿着上述电线的延伸方向贯穿上述保持部分的多个狭縫。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4方式是,在第2或第3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中,上述保持部分具有彼此相対的ー对保持板部分,上述切ロ部形成于上述一对保持板部分,从上述ー对保持板部分的端面延伸,上述ー对保持板部分在上述端面中至少形成了上述切ロ部的部分彼此连续。
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5方式是,在第I至第4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中,上述多个保持部件沿预定的第I方向排列配置,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具有保持部分,保持上述电线;以及插入部,在和上述第I方向大致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上述保持部件连接,插入到上述连接部件,上述连接部件具有供上述多个保持部件的上述插入部沿上述第I方向依次插入的被插入部,在插入有上述插入部的状态下,在上述第2方向上夹持上述插入部。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6方式是,在第5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中,还具有固定部件,相对于上述多个保持部件的ー组在上述第I方向上邻接,阻碍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移动。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7方式是,在第I至第4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中,上述多个保持部件沿着预定的第I方向排列配置,上述连接部件具有多个柱部,沿着上述第I方向隔开间隙排列配置;以及连接部,连接上述多个柱部的在与上述第I方向大致垂直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能够装卸地固定到上述多个柱部中相邻的ニ个柱部。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I方式,多个保持部件之间通过连接部件能够装卸地连接,所以能够将多个保持部件分别分离。因此,当多个保持部件中的任意一个产生问题时,不用卸下其他保持部件,可仅更换产生问题的保持部件。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2方式,弹性树脂制的保持部分因与电线的摩擦而损耗,保持部分的更换频率较高。因此,可仅更换产生问题的保持部分的电线保持件的效果尤其好。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3方式,可抑制多个电线插入到切ロ部时电线从端面溢出,或者可提高电线的保持力。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4方式,保持部分施加到电线的力更均匀地作用。因此可抑制电线傾斜。并且在4个地方保持电线,因此可提高保持力。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5方式,可使保持部件的插入部沿着第I方向从连接部件的被插入部拔下,仅更换产生问题的保持部件,并再次将保持部件插入到连接部件。并且,如采用第I方向上宽度彼此不同的多个保持部件,则可适当调整保持的电线的间隔。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6方式,可使多个保持部件的第I方向上的固定牢固。根据本发明涉及的电线保持件的第7方式,可将保持部件単独地从连接部件卸下并更换。


图I是表示电线保持件的概念性一例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仰视图。图6是表示将保持部件安装到连接部件的形态的图。图7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保持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作用到保持部分的力的图。
图12是表示保持部分夹持电线的形态的图。图13是表示保持部分夹持电线的形态的图。图14是表示弹性树脂材料的一例的平面图。图15是表示电线保持件的概念性一例的透视图。图16是表示连接部件的概念性一例的透视图。图17是表示电线保持件的概念性一例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实施方式图I是表示电线保持件I的概念性的构成的一例的透视图。该电线保持件I例如在制造车辆用的线束时使用,保持电线。具体而言,该电线保持件I具有多个保持部件10和连接部件20。多个保持部件10彼此独立,分别保持至少ー个以上的电线40。在图I的示例中,多个保持部件10在方向Dl (以下称为配置方向Dl)上排列配置。连接部件20能够装卸地固定多个保持部件10。此外在图I的示例中,图示了由ー个保持部件10保持的电线40,省略了在其他保持部件10中保持的电线40。根据该电线保持件I,多个保持部件10彼此独立,通过连接部件20能够装卸地连接,因此可使多个保持部件10彼此分离。因此,在多个保持部件10的任意ー个产生问题吋,不用卸下其他保持部件10,可仅更换产生问题的保持部件10。以下參照图2至图5说明保持部件10及连接部件20的详细构造的一例。图2是保持部件10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面中的保持部件10的剖视图,图4是保持部件10的俯视图,图5是保持部件10的仰视图。并且在图2中,也表示了在图I中省略的保持部件10的外观。但因与本申请的实质无关,所以不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在图3中,为明确连接部件20相对于保持部件10的位置,连接部件20也以双点划线表示。在此首先说明保持电线40的构造的一例。多个保持部件10分别具有保持部分
11。保持部分11例如由弹性树脂材料(例如以有机高分子为主要成分的弹性材料)形成。在图1、2的示例中,保持部分11从和配置方向Dl交叉的方向D2(在此是和配置方向Dl大致垂直的水平方向D2)观察时,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形状,以长方形的一边沿着配置方向Dl的姿态配置。并且,保持部分11上形成有在水平方向D2上贯穿自身的切ロ部11a。在图I的示例中,切ロ部I Ia例如从位于与方向D1、D2大致垂直的铅直方向D3的ー侧(例如上侧)的保持部分11的端面开始、沿着铅直方向D3延伸。但也不需要必须沿着铅直方向D3延伸,切ロ部IIa也可在铅直方向D3上倾斜延伸。通过对上述切ロ部Ila从该端面插入电线40,保持部分11可夹住电线40并保持。并且在图1、2的示例中,切ロ部Ila中的间隙的、配置方向Dl上的宽度在保持部分11的该端面上最宽、随着靠近铅直方向D3的另ー侧(例如下侧)而变窄,基本恒定。保持部分11的端面侧的切ロ部Ila的间隙作为插入电线40的入口作用,因此根据该形状,易于将电线40插入到切ロ部11a。并且如图I的示例所示,多个保持部件10可分别具有ー对保持部分11(參照图I、3)。ー对保持部分11例如彼此是同一形状,在水平方向D2上经由间隙彼此相対。通过对分别属于上述ー对保持部分11的切ロ部Ila两者插入一条电线40(或者电线组,下同),保持部件10可在2个地点保持该电线40(參照图I)。这样ー来,可提高保持部件10对电线40的保持力。在图1、3的示例中,ー对保持部分11通过连接部分12彼此连接。连接部分12从 水平方向D2观察具有例如向铅直方向D3的ー侧(例如上侧)开ロ的“ュ”字状形状。即,连接部分12具有底面部12a、侧面部12b、12c (參照图3)。底面部12a从铅直方向D3观察例如具有长方形的板形状,该长方形的I边以沿着配置方向Dl的姿态配置。侧面部12b、12c从配置方向Dl观察例如具有长方形的板形状,该长方形的I边以沿着铅直方向D3的姿态配置。侧面部12b、12c分别配置在底面部12a的配置方向Dl上的两端部(參照图4),彼此经由间隙相対。ー对保持部分11分别配置在底面部12a的水平方面D2上的两端部,例如分别固定到侧面部12b、12c。例如在侧面部12b、12c的水平方向D2上的端面形成螺纹孔,对应该螺纹孔,在保持部分上形成贯通孔IIb (參照图2)。螺钉沿着水平方向D2贯穿贯通孔11b,与螺纹孔螺合。这样ー来,ー对保持部分11固定到侧面部12b、12c。并且如图3的示例所示,连接部分12也可具有突起部12d。突起部12d从底面部12a的水平方向D2上的端部开始,沿着铅直方向D3向保持部分11 ー侧突出。另ー方面,保持部分11上形成有在水平方向D2上夹持突起部12d的凹部11c。这样ー来,在将保持部分11安装到连接部分12时,易于进行保持部分11相对于连接部分12的定位。这是因为,通过使保持部分11覆盖到突起部12d来决定保持部分11相对于底面部12a的位置。接着说明连接部分20的一例、及由此能够装卸地连接的保持部分10的连接构造的一例。连接部分20上形成有保持部件10的一部分沿着配置方向Dl插入的被插入部21 (參照图I)。以下进行详细说明。连接部件20沿着配置方向Dl延伸。连接部件20具有朝向配置方向Dl的一侧开ロ并沿着配置方向Dl延伸的空间(被插入部21)。在该空间中,如下所述,插入保持部件10的一部分。此外在图I的示例中,该空间在配置方向Dl上贯穿连接部件20,但只要向配置方向Dl的至少ー侧开ロ即可。并且,该空间在铅直方向D3上也向ー侧(例如上侧)开ロ。上述开ロ从连接部件20的配置方向Dl的一侧端部开始,沿配置方向Dl延伸。在图1、3的示例中,连接部件20具有下面部20a和侧面部20b、20c及上面部20d,它们形成上述空间。下面部20a从铅直方向D3观察具有在配置方向Dl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板状形状。侧面部20b、20c设置在下面部20a的水平方向D2的两端部,从水平方面D2观察,具有在配置方向Dl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板状形状。上面部20d在和下面部20a相反的一侦牝设置在侧面部20b、20c的一端。上面部20d从铅直方向D3观察具有在配置方向Dl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板状形状,在铅直方向D3上与下面部20a相対。并且,上面部20d在水平方面D2上彼此分离。通过该分离,上述空间向铅直方向D3的ー侧开ロ。水平方面D2上的分离宽度不取决于铅直方向D3,基本等宽。另ー方面,保持部件10具有插入到被插入部21的插入部13 (特别參照图3)。插入部13与保持部分11连接。其中,插入部13设置在底面部12a,经由连接部分12与保持部分11连接。插入部13例如具有窄幅部13a和宽幅部13b。窄幅部13a在水平方向D2上的宽度,小于上面部20d之间的间隙在水平方向D2上的宽度。并且,窄幅部13a在铅直方向D3上的宽度,大于上面部20d在铅直方向D3上的宽度。宽幅部13b相对窄幅部13a,和保持部件10 (或底面部12a)相比在相反一侧与窄幅部13a连接,其在水平方向D2上的宽度大于上面部20d之间的间隙宽度。并且,从配置方向Dl观察到的宽幅部13b的轮廓被从 配置方向Dl观察到的连接部件20的内表面的轮廓包围。根据上述电线保持件1,如图6所示例,通过使保持部件10沿配置方向Dl移动,可将宽幅部13b插入到连接部件20 (具体而言是被插入部21)。此时,窄幅部13a通过上面部20d之间。此外,在图6中,将插入部13的形状简略表示为立方体。通过上述插入,窄幅部13a通过上面部20d在水平方面D2上被夹持,宽幅部13b在铅直方向D3上由下面部20a和上面部20d夹持。因此,保持部件10相对于连接部件20在水平方面D2及铅直方向D3上被固定。保持部件10相对于连接部件20的在配置方向Dl上的固定,例如也可通过保持部件10和连接部件20之间的摩擦来实现。或者进ー步如图I所示,在配置方向Dl上,也可在多个保持部件10的一组端部上设置固定部件30。固定部件30具有和保持部件10 —祥的连接部件(插入部),插入到连接部件20。这样ー来,阻碍了保持部件10在配置方向Dl上的移动,从而可提高保持部件10在配置方向Dl上的固定力。根据上述电线保持件1,在卸下了固定部件30后,使多个保持部件10分别沿配置方向Dl移动,从而可依次从连接部件20卸下。因此,可仅更换产生问题的保持部件10,并再次将多个保持部件10沿着配置方向Dl依次插入到连接部件20。因此,可仅更换产生问题的保持部件10。尤其是,如果保持部分11由弹性树脂材料(例如以有机高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树月旨)形成,则例如和由金属形成时相比,保持部分11由干与电线40的摩擦易于损耗。因此,产生保持部分11的更换要求的频率较高,该电线保持件I尤其有效。此外,如保持部分11与连接部分12能够装卸地设置,则在保持部件10插入到连接部件20的状态下,也可将保持部分11从连接部分12卸下并更换。此时,连接部分12和插入部13也可作为连接部件20的一部分掌握。并且,多个保持部件10分别能够装卸地固定到连接部件20,因此可调整安装到连接部件20的保持部件10的个数。这样ー来,可容易地组装和各种线束对应的电线保持件
I。例如,在制造线束时,当保持电线的地点需要是10个时,将10个保持部件10安装到连接部件20即可。并且,在图I至图6所示的电线保持件I中,可采用在配置方向Dl上宽度彼此不同的多个保持部件10。这样ー来,可适当调整切ロ部Ila之间在配置方向Dl上的间隔。例如在图I的示例中,多个保持部件10彼此具有同一形状,因此切ロ部IIa在配置方向Dl上彼此基本等间隔地配置。另ー方面,多个保持部件10中,其中ー个保持部件如果具有与其他保持部件10不同的宽度,则该保持部件10的切ロ部11a、与其相邻的切ロ部Ila之间的间隔,与其他保持部件10的切ロ部11之间的间隔不同。因此,通过适当配置配置方向Dl上的宽度彼此不同的多个保持部件10,可适当调整切ロ部Ila之间的间隔。这样一来,可组装和各种线束对应的电线保持件I。并且,可对多个保持部件10分别设置识别单元。上述识别单元例如可通过对保持部分11着色来实现。例如对具有同样宽度的保持部件10附加同样的识别单元(同样颜色),对具有不同宽度的保持部件10保持不同的识别单元。这样ー来,可缩短电线保持件I组装所需的时间。并且,ー对保持部分11和连接部分12也可一体化。即,可利用同样的材质一体制成。这样ー来,可不产生保持部分11和连接部分12之间的间隙地制作保持部件10。因此,可避免在该间隙夹入电线40的情況。从而可提高将电线40设置到电线保持件I时的作业 效率。并且也可避免因电线40夹入到该间隙而使电线40产生预想不到的变形。并且,连接构造不限于图I的示例,例如也可以是保持部件10之间沿着配置方向Dl螺纹固定,通过磁石或机械性固定构造等固定。此时,螺纹固定机械、磁石或固定构造可作为连接部件掌握。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I的概念性构成的一例和图I的电线保持件I基本相同。但如图7所示,在保持部分11上形成和切ロ部Ila交叉的多个狭缝lid。多个狭缝Ild沿着切ロ部Ila的延伸方向排列形成,在电线的延伸方向(在此是水平方向D2)贯穿保持部分11。在图7的例子中,狭缝Ild从水平方面D2观察具有在配置方向Dl上较长的长方形的形状。并且,狭缝Ild相对于切ロ部Ila形成在配置方向Dl的两侧。以下将保持部分11中在铅直方向D3上与狭缝Ild邻接的部分称为梳齿部He。根据上述保持部件10,如下所详述,可抑制电线40从切ロ部Ila溢出。在此參照图8、9进行说明。图8表示对图3示例的保持部件10插入ニ个电线40a、40b的状态。在图8的示例中,具有较小直径的电线40a和具有较大直径的电线40b相比,位于切ロ部Ila的入口ー侧。在上述状态下,电线40b在切ロ部Ila中扩展其在配置方向Dl上的间隔。因在图8的保持部分11上未形成狭縫,因此其间隔在电线40b的中心最大,在铅直方向D3上随着离开该中心而逐渐降低。上述间隔在电线40b直径越大时越宽。因此,例如从切ロ部Ia的入ロ到电线40b的距离短、且电线40b的直径较大吋,切ロ部Ila的入ロ附近的间隔也变大。此时,具有较小直径的电线40a会从切ロ部Ila溢出。另ー方面,在图9的示例中,电线40b在切ロ部Ila中配置在狭缝Ild中。此时,电线40b与4个梳齿部Ile接触。在图9的示例中,电线40b的直径大于狭缝Ild在铅直方向D3上的宽度。因此,在和电线40b的中心相比的上方,与电线40b接触的梳齿部Ile向上弯曲,在和电线40b的中心相比的下方,与电线40b接触的梳齿部Ile向下弯曲。但是,与这4个梳齿部lie在铅直方向D3上分別相邻的梳齿部lie不产生变形,或变形较少。这是因为,只有当梳齿部Ile的弯曲量(在此是铅直方向D3上的变形量)大于狭缝Ild在铅直方向D3上的宽度时,其相邻的梳齿部lie会变形。因此,相邻的梳齿部Ile中的切ロ部Ila在配置方向Dl上的间隔难以发生变化,可抑制电线40a从切ロ部Ila溢出。并且,根据设置了狭缝Ild的保持部件10,可増大保持部分11作用于电线40的铅直方向D3的力。这是因为,梳齿部Ile的弹カ的主要方向是铅直方向D3,与之相对,未设置狭缝Ild的保持部分11的弹カ的主要方向是配置方向Dl。第3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I的概念性构成的一例与图I的电线保持件I基本相同。并且,如图10所示,保持部分11具有在水平方向D2上彼此相対的ー对保持板部分
111、112。ー对保持板部分111、112例如彼此是同一形状,与在第I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保持部分11是同一形状。即,切ロ部I Ia形成在ー对保持部分111、112,从ー对保持板部分111、112的端面(在铅直方向D3中是ー侧的端面)延伸。进ー步,ー对保持板部分111、112在该端面中至少包括切ロ部Ila的部分中彼此连续。因此,在包括切ロ部Ila的剖面(图10的剖面)中,保持板部分111、112例如具有大致U字状的形状。 如从铅直方向D3的ー侧向上述保持部分11作用力,则如图11所示,在水平方向D2中,对保持板部分111、112彼此向相反侧作用力。因此,如将电线40插入到切ロ部11a,则如图12所示,从铅直方向D3观察,保持板部分111、112分别在水平方向D2上彼此远离地弯曲,在弯曲的状态下夹住电线40。此外,上述现象在保持板部分111、112在水平方向D2上的宽度越小时越容易发生。在此为进行比较,考虑对图3涉及的保持部分11的切ロ部Ila插入电线40的情况。此时,如图13所示,从铅直方向D3观察,保持部分11中相对电线40位于配置方向Dl两侧的部分的、水平方向D2上的弯曲方向彼此相反。此时如图13所示,电线40弯曲地被保持。另ー方面,在图12的例子中,力均等地作用于电线40,因此可降低电线40的姿态的傾斜。并且,电线40在4个地方被固定,因此可提高保持力。例如使电线40在水平方向D2上向ー侧、例如向纸面下方拉伸,则保持板部分112牢固地反作用。这是因为,保持板部分112在水平方向D2上向另ー侧(纸面上側)弯曲,弯曲方向和电线40的移动方向彼此相反。并且,如将电线40在水平方向D2上向另ー侧、例如纸面上方拉伸,则保持板部分111牢固地反作用。因此,可将电线40在水平方向D2上牢固地保持。上述保持部分11例如可如下制作。图14表示ー块弹性树脂材料。在图14的示例中,弹性树脂材料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的板状形状。上述弹性树脂材料在其中央部形成有贯穿自身并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切ロ部11a。并且,对切ロ部Ila以垂直的虚拟线B为折缝折叠弹性树脂材料,从而制作保持部分11。即,弾性树脂材料中,相对虚拟线B,长度方向的两侧的部分分别作为保持板部分111、112作用。此外,切ロ部Ila无需是直线状,相对虚拟线B对称设置即可。这样ー来,以虚拟线B为折缝折叠弹性树脂材料吋,在折叠的状态下,虚拟线B的两侧的切ロ部Ila之间ー致。这样ー来,能够制作出可在切ロ部Ila插入电线40的ー对保持板部分111、112。根据上述制作方法,无需经过复杂的制造エ序即可容易地制作保持部分11。此外,和第2实施方式一祥,在保持部件10上也可形成多个狭缝。第4实施方式图1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线保持件I的概念性构成的一例的透视图。在图15的例子中,电线保持件I具有多个保持部件10和连接部件20。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连接部件20的透视图。连接部件20具有多个柱部22和连接部23。多个柱部22沿着配置方向Dl隔开间隔排列配置。在图16的例子中,多个柱部22分别具有长方形的柱状形状,长方形的一边以沿着配置方向Dl的姿态配置。连接部23沿着配置方向Dl延伸,连接各柱部22的铅直方向D3上的一端。具有上述构成的连接部件20从水平方向D2观察具有梳齿状的形状。如图15所示,多个保持部件10分别固定到柱部22中相邻的两个上。这样ー来,多个保持部件10在配置方向Dl上排列配置。保持部件10例如由弹性树脂材料形成,保持电线40。在图15的例子中,保持部件10从水平方向D2观察具有长方形的板状形状,长方形的一边以沿着配置方向Dl的姿态配置。并且,保持部件10中,例如在铅直方向D3上从ー侧(例如上侧)端面形成切ロ部11a。所述切ロ部Ila和第I实施方式相同。换言之,也可以作为保持部件10具有第I实施方式中的保持部分11来掌握。多个保持部件10分别能够装卸地固定于柱部22中在配置方向Dl上相邻的ニ个柱部上,沿着配置方向Dl配置。在图15的例子中,保持部件10在水平方向D2上由ニ个柱 部22和固定部件50夹持,并螺纹固定。图17表示将固定部件50在水平方向D2上分离的状态。固定部件50从水平方向D2观察,具有向铅直方向D3的一侧开ロ的大致U字状的形状。换言之,固定部件50具有沿着铅直方向D3延伸的ー对延伸部51 ;连接ー对延伸部51的连接部52。柱部22中,沿水平方向D2形成螺纹孔,在与之对应的位置上,在保持部件10及固定部件50上形成在水平方向D2上贯穿自身的贯通孔。并且,预定的螺钉贯穿固定部件50及保持部件10,与柱部22的螺纹孔螺合。分别属于多个保持部件10的切ロ部Ila位于柱部22的相互之间,并且位于延伸部51之间。这样ー来,不会被柱部22及固定部件50妨碍,可将电线40插入到切ロ部11a。并且,在图15的例子中,在连接部件20的水平方向D2上的两侧,保持部件10分别能够装卸地设置。因此,在水平方向D2上,ー对保持部件10经由间隙彼此相対。这样ー来,和第I实施方式ー样,可提高电线40的保持力。通过该电线保持件1,多个保持部件10能够装卸地固定到连接部件20,因此当多个保持部件10的任意一个产生问题时,不用卸下其他保持部件10,可仅更换产生问题的保持部件10。并且,可将多个保持部件10单独从连接部件20卸下,因此更换时无需卸下其他保持部件,可提高更换的操作性。并且,和第I实施方式一祥,也可采用配置方向Dl上的宽度彼此不同的多个保持部件10,以规定顺序排列配置该多个保持部件10。此时,对应多个保持部件10的宽度,制作调整了柱部22的相互间隔及螺纹孔的位置的连接部件20,同样制作具有与多个保持部件10的宽度对应的宽度的固定部件50即可。并且,如图15所示,预定的切ロ部Ila在铅直方向D3上的长度也可与其他切ロ部Ila在铅直方向D3上的长度不同。在图15的例子中,示出了 6个保持部件10,属于其中的3个保持部件10的切ロ部Ila的长度,大于属于其他3个保持部件10的切ロ部Ila的长度。因此,该3个保持部件10和其他3个保持部件10相比,可保持较多的电线。并且,也可和第2实施方式一祥,在保持部件10上形成狭缝,并且可以和第3实施方式一祥,保持部件10可具有保持板部分111、112。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线保持件,具有 多个保持部件,该多个保持部件彼此独立,分别保持至少I个以上的电线;以及 连接部件,能够装卸地连接上述多个保持部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线保持件,其中,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具有弹性树脂制的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形成有供上述电线插入的切口部,在上述切口部中夹持上述电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保持件,其中, 上述切口部从上述保持部分的端面延伸, 上述保持部分具有与上述切口部交叉,并沿着上述电线的延伸方向贯穿上述保持部分的多个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线保持件,其中, 上述保持部分具有彼此相对的一对保持板部分, 上述切口部形成于上述一对保持板部分,从上述一对保持板部分的端面延伸, 上述一对保持板部分在上述端面中至少形成了上述切口部的部分彼此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线保持件,其中, 上述多个保持部件沿预定的第I方向排列配置, 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具有保持部分,保持上述电线;以及 插入部,在和上述第I方向大致垂直的第2方向上与上述保持部件连接,插入到上述连接部件, 上述连接部件具有供上述多个保持部件的上述插入部沿上述第I方向依次插入的被插入部,在插入有上述插入部的状态下,在上述第2方向上夹持上述插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保持件,其中,还具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相对于上述多个保持部件的一组在上述第I方向上邻接,阻碍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在上述第I方向上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I至权利要求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线保持件,其中, 上述多个保持部件沿着预定的第I方向排列配置, 上述连接部件具有多个柱部,沿着上述第I方向隔开间隙排列配置;以及 连接部,连接上述柱部的在与上述第I方向大致垂直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 上述多个保持部件分别能够装卸地固定到上述多个柱部中相邻的二个柱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电线保持件,可仅更换保持电线的多个部分中产生问题的部分,电线保持件(1)具有多个保持部件(10)和连接部件(20),多个保持部件(10)彼此独立,分别保持至少1个以上的电线,连接部件(20)能够装卸地连接多个保持部件(10)之间。
文档编号H01B13/012GK102831978SQ2012100087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7日
发明者西馆润一, 小西孝宜, 佐藤刚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