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文档序号:706927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并且涉及该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地,例如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 2006-196198中公开的连接器设备被认为是带有用于屏蔽高频噪声的屏蔽壳的连接器设备。该连接器设备使得连接器被由金属制成的屏蔽壳覆盖,连接器附接到内部封装有马达的壳体。屏蔽壳由连接到彼此的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构成,并且两个屏蔽壳均由金属板制成,该金属板使用金属平板材料作为
基材。 第一屏蔽壳屏蔽连接到设备的壳体并且覆盖连接器的后部(带有配合方向的连接方向上的后部),并且第二屏蔽壳覆盖连接器外壳的前部。一对接触件以片簧的形式设置在第二屏蔽壳的后端部(与第一屏蔽壳重叠的部分)并且与第一屏蔽壳相接触,从而第二屏蔽壳经由第一屏蔽壳屏蔽连接到设备的壳体。然而,由于在上面的结构中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仅在两个点处相接触,所以第二屏蔽壳的屏蔽性能可能是不足够的。作为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可以例如考虑单独准备由铝压铸件制成的金属板并且该金属板导电连接到设备的壳体并且经由该金属板将两个屏蔽壳屏蔽连接到设备的壳体。具体地,通过提供带有多个螺栓紧固部的金属板和将第二屏蔽壳螺栓紧固到这些螺栓紧固部来将第二屏蔽壳经由金属板屏蔽连接到设备的壳体,螺栓能够紧固到螺栓紧固部。通过这样做,也能够在第二屏蔽壳中发挥充分的屏蔽性能。然而,用于通过铝压铸件生产金属板的方法比用于通过压力加工金属平板材料生产金属板的方法具有高的生产成本。此外,由于螺栓紧固操作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生产成本终究增加。鉴于以上情况完成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目的是改进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特别地在不增加螺栓紧固操作的次数的情况下改进屏蔽性能,同时通过使用金属板抑制生产成本。根据本发明,一种屏蔽壳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用于覆盖设备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或组成待连接到设备的壳体的设备连接器,该安装结构包括金属板,该金属板被整体地设置到连接器外壳,并且适于通过至少一个安装螺栓将连接器外壳紧固到设备的壳体来将连接器外壳附接并固定到设备的壳体;第一屏蔽壳,该第一屏蔽壳包括第一安装部,并且该第一屏蔽壳适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壳体的一侧;以及第二屏蔽壳,该第二屏蔽壳包括第二安装部,并且该第二屏蔽壳适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壳体或连接器壳体的至少另一侧;其中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呈板形,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沿着金属板延伸,并且通过安装螺栓连同金属板一起被紧固到设备的壳体,同时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被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
根据该结构,通过至少部分地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并且通过安装螺栓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同金属板紧固到设备的壳体,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能够经由金属板屏蔽连接到设备的壳体,并且能够改进屏蔽性能。也就是说,在使用该金属板代替由铝压铸件制成的金属板的情形中,不能够提供形成有内螺纹的螺栓紧固部。然而,由于两个屏蔽壳在螺栓紧固部处被紧固在一起,金属板在螺栓紧固部处被螺栓紧固到设备的壳体,所以足以像以前一样进行相同的紧固操作,并且两个屏蔽外壳均能够经由金属板被屏蔽连接到设备的壳体。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螺栓紧固操作的次数的情况下改进屏蔽性能,同时通过使用金属板抑制生产成本。本发明被优选地实施以具有下列结构。第一屏蔽壳可以包括前壁,该前壁从前面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外壳;并且第二屏蔽壳可以包括顶壁,该顶壁从上面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外壳,以及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与顶壁相邻并且从侧面覆盖连接器外壳。 在将金属平板形成特定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特别地通过压机力冲压成特定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之后可以通过使在前壁和顶壁之间的边界部分弯曲而整体地或一次成型地形成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能够被处理为一个单元,所以能够节省用以组装这些屏蔽壳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较容易地将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一起紧固到金属板。前壁可以包括从侧壁向侧面突出的延伸壁。可以通过使延伸壁的一部分朝顶壁弯曲而使第一安装部向后突出;和/或可以通过使侧壁的一部分朝顶壁弯曲而使第二安装部向侧面突出。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在不同的方向上突出,所以能够较容易地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交叉的同时将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第二安装部在延伸壁的一侧处可以形成有螺栓孔,通过该螺栓孔插入安装螺栓。第二安装部的横向边缘可以从侧壁的后端朝螺栓孔笔直地延伸。根据该结构,第二屏蔽壳的后端和第二安装部的螺栓孔直线地连接,并且能够允许在第二屏蔽壳的后端处的电流较容易地散逸到螺栓孔,因此能够改进屏蔽性能。连接器外壳包括固定部件,该固定部至少部分地覆盖开口的开口边缘部同时使金属板的外周边缘部暴露。固定部可以包括一侧滑动部,该一侧滑动部能够相对于金属板的一个表面侧滑动;另一侧滑动部,该另一侧滑动部能够相对于金属板的另一表面侧滑动;以及联接部,该联接部大体布置在开口中并且联接一侧滑动部和另一侧滑动部。第一安装部可以大体呈以板的形式,该第一安装部大体沿着金属板延伸与金属板的表面接触,并且第二安装部可以大体呈板的形式,该第二安装部从金属板的表面离开固定部的厚度提升并且沿着金属板的表面延伸。第二安装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螺栓孔和环绕所述螺栓孔的部分,该部分可以形成为比其它部分稍低,并且该稍低部分的下表面可以被布置成与连接器外壳的金属板的表面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的方面,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以上方面或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用于安装屏蔽壳的安装结构的安装方法,该屏蔽壳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设备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到设备的壳体[wl],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金属板整体地设置到连接器外壳,并且该金属板适于通过至少一个安装螺栓将连接器外壳紧固到设备的壳体来将连接器外壳附接并固定到设备的壳体;形成第一屏蔽壳,该第一屏蔽壳包括第一安装部,并且该第一屏蔽壳适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壳体的至少一侧;以及形成第二屏蔽壳,该第二屏蔽壳包括第二安装部,并且该第二屏蔽壳适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壳体的至少另一侧;通过安装螺栓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同金属板一起紧固到设备的壳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呈板的形式沿着金属板延伸,同时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被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特别地,安装方法可以包括通 过第一屏蔽壳的前壁从前面至少部覆盖连接器外壳;以及通过第二屏蔽壳的顶壁从上面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外壳,以及通过与顶壁相邻的第二屏蔽壳的一对侧壁从侧面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外壳。在特别地通过压机力将金属平板形成特定的形状之后可以通过使前壁和顶壁之间的边界部分弯曲而整体地形成第一屏蔽壳和第二屏蔽壳。前壁可以包括从侧壁向侧面突出的延伸壁,其中通过使延伸壁的一部分朝顶壁弯曲而使第一安装部向后突出;和/或其中通过使侧壁的一部分朝顶壁弯曲而使第二安装部向侧面突出。根据以上情况,在不增加螺栓紧固操作的次数的情况下改进屏蔽性能同时通过使用金属板减少生产成本是可能的。


在阅读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下列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应理解,即使单独地描述实施例,实施例的单一特征也可以组合为另外的实施例。图I是当从前面斜向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端子块的透视图,图2是端子块的前视图, 图3是端子块的俯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A-A的截面,图5是沿着图3的C-C的截面,图6是沿着图2的B-B的截面,图7是当从后面斜向观察时带有安装好的屏蔽壳的端子块的透视图,图8是带有安装好的屏蔽壳的端子块的后视图,图9是带有安装好的屏蔽壳的端子块的侧视图,以及图10是屏蔽壳的后视图。附图标记列表30…金属板32…安装孔50…连接器外壳70…屏蔽壳
70A…第一屏蔽壳70B…第二屏蔽壳72…固定件(第二安装部)72A…螺栓孔73…前壁 73A…延伸壁74…顶壁75…侧壁76…搭接件(第一安装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I至10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图示端子块作为设备连接器的实例,该端子块附接到其内部封装有马达(作为“设备”的实例)的金属马达壳体(未示出)。如图3中所示,该端子块包括金属板30,该金属板附接并固定到马达壳体;连接器外壳50,该连接器外壳50被模制成与金属板30成为整体;以及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导电板10 (作为“端子接头”的实例),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板容纳或封装在连接器外壳50中,特别地同时在板厚方向TD上贯穿金属板30。注意,在下列描述中,垂直方向VD是图2中的竖直方向,横向方向LD是图2中的横向方向,并且在图6中向前向后方向FBD是横向方向,其中所示的左侧被称为前侧。在特别地通过压力机将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导电(特别地金属)板冲压或切割成特定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之后,通过在所冲压或切割的导电(金属)板上进行(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弯曲过程形成每块导电板10,如图6中所示。导电板10包括端子主体部U,该端子主体部组成导电板10的主要部分,电线侧紧固部12,该电线侧紧固部从端子主体部11的横向端或上端横向地或向前延伸,以及设备侧紧固部13,该设备侧紧固部设置在端子主体部11的下端部。特别地,端子主体部11形成为比电线侧紧固部12长。一个或多个导电板10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侧紧固部13电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特别地多个设备侧母线(未示出),所述多个设备侧母线特别地通过螺栓紧固被设置在马达壳体中或在马达壳体处。另一方面,在用于提供电力的电源设备诸如逆变器中,一个或多个特别地多个电线被布置成大致朝马达壳体延伸,并且电线侧连接器(未示出)设置在这些一个或多个电线的各个端部处。连接到各个电线端的一个或多个电线侧端子(未示出)设置在该电线侧连接器中,并且这些电线侧端子将被连接(特别地螺栓紧固)到导电板10的电线侧紧固部12用于电连接。如图2中所示,特别地,多个(例如三个)导电板10大体在横向方向LD上并排布置。此外,特别地,端子主体部11在如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中间位置处在横向方向LD上稍微弯曲。电线侧紧固部12和设备侧紧固部13的每一个均形成有螺栓插孔14,能够通过所述螺栓插孔至少部分地插入紧固螺栓(未示出)。(三个导电板10中的特别地布置在中心或中间位置中的)导电板10的端子主体部11大体在竖直方向VD上延伸和/或大体是平的,如图6中所示。(三个导电板10中的特别地位于相反的左侧和右侧处的两个导电板10的)横向端子主体部11,11每一个包括对置部15,该对置部向前弯曲以在虽然未示出的端子主体部11的中间部分(特别地大体竖直中心部分)面对电线侧紧固部12,并且该对置部15的前端特别地在大体与电线侧紧固部12的前端相同的位置处向下弯曲。如图4中所示,特别地,金属板30由作为基材的金属平板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开口31,该开口形成为在板厚方向TD上贯穿。如图6中所示,特别地,连接器外壳50包括电线侧接头部51,该电线侧接头部布置在金属板30 (—侧)上方,(特别地大体板状)凸缘52,该凸缘布置在或对应于金属板30的高度位置并且(在金属板30的平面方向上)侧向鼓出,以及设备侧接头部53,该设备侧接头部布置在金属板30 (另一侧)下方。此外,连接器外壳50包括(辅助或小型)连接器部59,该连接器部被模制成与金 属板30成为整体并且被布置成在如图3中所示的竖直方向VD上贯穿开口 31。如图I中所示,特别地,电线侧接头部51大体呈在横向方向上为长的盒子的形式并且包括(作为特定的第一开口的)前端开口 51A,该前端开口在一个方向上(例如向前)敞开,以及(作为特定的第二开口的)上端开口 51B,该上端开口在另一个方向上(例如向上)敞开。电线侧连接器能够通过电线侧接头部51的前端开口 51A至少部分地装配或插入到电线侧接头部51中。如图3中所示,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螺母容纳部55 (特别地大体在横向方向LD上并排)形成在电线侧接头部件51中。这些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螺母容纳部55分别向两侧诸如向前和向上敞开。此外,所有(三个)螺母容纳部55被布置成大体(特别地向前)面对前端开口或第一端开口 51A并且大体(特别地向上)面对上端开口或第二端开口 51B。特别地,从前面通过前端开口 51A压合的一个或多个螺母N被容纳在螺母容纳部55中,使得螺母N的轴线与竖直方向VD对齐。导电板10的电线侧紧固部12被布置成靠近螺母容纳部55的上端开口,如图3和4中所示。此外,如图7中所示,每个导电板10被布置成在竖直方向VD上贯穿开口 31因此被容纳在连接器外壳50中,电线侧紧固部12大体环绕螺栓插孔14布置并且在电线侧接头部51中向前和向上至少部分地暴露,并且另一方面,设备侧紧固部13大体环绕螺栓插孔14布置并且在设备侧接头部53的下端部处向后至少部分地暴露。每个电线侧紧固部12通过电线侧接头部51的上端开口 51B暴露于外部。也就是说,电线侧接头部51的上端开口51B特别地是或可被用作维修孔,该维修孔用于至少部分地插入用于螺栓紧固操作的工具等。电线侧端子大体放置在电线侧紧固部12上,并且工具通过上端开口 51B插入以螺纹地将螺母N与紧固螺栓接合,因而导电板10和电线侧端子电连接。注意,在螺栓紧固之后,将维修盖(未示出)安装在电线侧接头部51的上端开口 5IB上或安装到电线侧接头部51的上端开口 51B,从而封闭上端开口 51B。当将紧固螺栓紧固到螺母N时,在每个螺母容纳部55的下方设置逃出凹陷56,该逃出凹陷用于允许紧固螺栓的引导端部贯穿螺母N而逃出。特别地,逃出凹陷56在横向方向LD上形成为比螺母容纳部55窄并且通过滑动模具与螺母容纳部55整体地或一次成型地形成。凸缘52形成为在圆周的至少部分上特别地在大体整个圆周上至少部分地覆盖开口 31的开口边缘部,同时使金属板30的外周边缘部露出。通过凸缘52将金属板30在板厚方向TD上和/或在板表面方向上夹在中间而将连接器外壳50固定或安装到或定位在金属板30上。具体地,如从图3明显的,在电线侧接头部51的一侧处的电线侧凸缘52A形成为大体在横向方向LD上和/或在向后方向上延伸。如从图5和图6明显的,在设备侧接头部53的一侧处的设备侧凸缘52B形成为大体覆盖在设备侧接头部53的一侧处的金属板30的表面。特别地,开口 31具有如图4中所示的大体梯形形状。此外,在横向(左和/或右)侧处的导电板10的对置部15和(特别地中心)导电板10的端子主体部11被布置在开口31中。另一方面,特别地,具有厚树脂层的厚部57从电线侧接头部51的下端部形成到设备侧接头部53的上端部,如图6中所示。也就是说,具有复杂形状的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导电板10在该厚部57中被布置成贯穿金属板30的开口 31。当端子块固定到马达壳体时,设备侧接头部53被封装到马达壳体中。此外,如图I中所示,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螺母容纳部58形成在设备侧接头部53中。具体地,在 这些螺母容纳部58中,位于中心或中间位置的螺母容纳部58被布置成在其它螺母容纳部58后面。在设备侧接头部53的螺母容纳部58中,紧固螺栓与各个螺母N螺纹地接合以电连接导电板10和设备侧母线,类似于电线侧接头部51的螺母容纳部55。以这种方式,使用作为中间端子的导电板10将电线侧端子与设备侧母线电连接。如图6中所示,在其中安装填料80的填料安装槽54 (特别地大体周向地)形成在凸缘52的设备侧凸缘52B中。填料80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环形唇81形成在填料安装槽54的密封表面上。与带有两个环形唇81的填料相对的填料80的表面充当表面密封部82,该表面密封部分待密封(特别地大体表面密封)到马达壳体。由于以这种方式由一个或多个(特别地两个)环形唇80形成设备侧凸缘52B的密封结构,所以为了密封目的压紧环形唇81所需的压紧力能够很小。因此,不必特别地通过增加金属板30的厚度来确保强度,并且用比在使用由铝压铸件制成的金属板的情况下小的压紧力能够获得足够的密封性能。此外,一个或多个特别地多个安装孔32形成在金属板30的外周边缘部中,如图4中所示。一个或多个固定螺栓或铆钉(未示出)用以通过这些安装孔32至少部分地插入并紧固到马达壳体,因而端子块能够附接并固定到马达壳体。在这些安装孔32中,特别地,布置在金属板30的前边缘部的一对安装孔32也被用作孔,通过所述孔安装螺栓(未示出)被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安装螺栓被用于将屏蔽壳70屏蔽连接到如下文描述的马达壳体。如图7至9中所示,屏蔽壳70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并且特别地大体覆盖电线侧接头部51,同时仅使电线侧接头部51的后表面朝后侧暴露。在特别地通过压力机将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导电(特别地金属)板冲压或切割成特定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之后,通过在经冲压或切割的导电(金属)板上进行(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弯曲过程而形成该屏蔽外壳70。具体地,屏蔽壳70由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构成,该第一屏蔽壳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电线侧接头部51的前表面,该第二屏蔽壳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电线侧接头部51的上表面、左表面和/或右表面。注意到,由于特别地通过从连接器外壳50的一侧(例如从前侧向后)横向地滑动而安装屏蔽壳70,因此形成安装开口,以便在屏蔽壳70的、对应于电线侧接头部51的特定的表面(例如后表面)的位置处敞开相应的侧(例如后侧),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开口至少部分地插入电线侧接头部51。如图10中所示,第一屏蔽壳70A包括前壁73,该前壁从前面至少部分地覆盖电线侧接头部51,并且该前壁73包括一个或多个在横向方向LD上延伸的延伸壁73A。(特别地包括大体具有横向为长圆柱形的卷曲管部71)的连接部71从前壁73向前突出。连接部71待被电连接到电线H,该电线H屏蔽电线侧连接器的导电路径。具体地,卷曲管部71具有卷曲表面,该卷曲表面待被卷曲并连接到编织线H,该编织线共同地覆盖电线侧连接器的屏蔽导电路径,如图9中所示。通过使在卷曲管部71的卷曲表面和卷曲环90之间的编织线H卷曲,将编织线H屏蔽连接到卷曲管部71。第二屏蔽壳70B包括顶壁74,该顶壁从上面至少部分地覆盖电线侧接头部51,和/或一个或多个特别地一对侧壁75,该侧壁75 (特别地与顶壁74相邻的)从侧面(特别地左侧和右侧)至少部分地覆盖电线侧接头部51,并且向侧面突出的一个或多个(作为“第二安装部”的实例的)固定件72被设置在侧壁75 (特别地下边缘)上。一个或多个螺栓孔72A形成为在板厚方向TD上贯穿这些固定件72 (特别地前端部),一个或多个各个安装螺栓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螺栓孔至少部分地插入。前壁73的一个或多个延伸壁73A从第二屏蔽壳70B的一个或多个侧壁75向侧面 突出。一个或多个(作为第一安装部的实例)大体向后突出的搭接件76设置在延伸壁73A的下边缘上。一个或多个螺栓孔76A形成为在板厚方向TD上贯穿一个或多个搭接件76,一个或多个各个安装螺栓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螺栓孔至少部分地插入。此外,一个或多个搭接件76特别地大体布置在一个或多个固定件72下方,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搭接件的上表面大体与所述固定件72的下表面表面接触,并且(特别地大体具有相同直径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搭接件76的一个或多个螺栓孔76A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件72的一个或多个螺栓孔72A同轴地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或至少部分地相互对应。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整体地联接在顶壁74的前边缘处。也就是说,在通过压力机将金属平板冲压或切割成特定的(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之后通过使用在前壁73和顶壁74(顶壁74的前边缘)之间的边缘部分作为弯曲边缘使前壁73朝侧壁75弯曲而整体地或一次成型地形成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此外,特别地通过使延伸壁73A的下端部朝顶壁74弯曲而形成搭接件76,并且通过使侧壁75的一个或多个下端部朝顶壁74弯曲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固定件72。—个或多个搭接件76呈板的形式,所述搭接件76大体沿着金属板30的上表面延伸与金属板30的上表面(特别地表面)接触,并且一个或多个固定件72呈板的形式,所述固定件72大体从金属板30的上表面向上提升凸缘52的厚度并且沿着金属板30的上表面延伸。环绕螺栓孔72A的固定件72的部分特别地形成为比其它部分稍低,并且这些较低的部分的下表面被布置成与连接器外壳50的金属板30的上表面(特别地表面)接触。电线侧接头部51由屏蔽壳70覆盖,固定件72的螺栓孔72A、搭接件76的螺栓孔76A以及金属板30的安装孔32大体同轴地布置。当一个或多个安装螺栓至少部分通过这些一个或多个孔72A、76A和32插入并且紧固到马达壳体时,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经由金属板30屏蔽连接到马达壳体。固定件72的横向边缘特别地从侧壁75的下边缘的后端朝螺栓孔72A笔直地延伸,因而固定件72具有大体等腰三角形的俯视图(参见例如图7)。因此,电流能够以离第二屏蔽壳70B的后端部最短的距离朝固定件72的螺栓孔72A流动。结果,由第二屏蔽壳70B的后端部吸收的基于高频噪声的电流能够容易地散逸或通过固定件72的横向边缘流向螺栓孔72A,因此能够特别地改善第二屏蔽壳70B的后端部处的屏蔽性能。由前壁73吸收的基于高频噪声的电流经由延伸壁73A、搭接件76、和金属板30流进马达壳体。此外,由编织线H吸收的基于高频噪声的电流同样地能够经由延伸壁73A、搭接件76、和金属板30流进马达壳体。另一方面,由顶壁74吸收的基于高频噪声的电流能够经由侧壁75、固定壁72、搭接件76、和金属板30流进马达壳体。此外,由侧壁75吸收的基于高频噪声的电流也能够同样地经由固定壁72、搭接件76、和金属板30流进马达壳体。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屏蔽壳70A的搭接件76以及第二屏蔽壳70B的固定件72被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或被夹在中间)并且通过一个或多个安装螺栓连同金属板30 —起紧固到马达壳体。因此,能够在不增加螺栓紧固操作的次数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改善第二屏蔽壳70B的屏蔽性能。此外,由于通过使用金属板30而特别地降低材料成本,所以降低生产成本是可能的。而且,由于足以将固定件72和搭接件76紧固在一起,所以能够容易地组装屏蔽壳70。
0077]此外,由于整体地或一次成型地形成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所以不必要将屏蔽壳70A、70B组装在一起。而且,由于搭接件76向后突出并且固定件72向侧面突出,所以能够容易地在交叉的同时将搭接件和固定件42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此外,由于固定件72的横向边缘特别地大体从侧壁75的下边缘的后端朝螺栓孔72A笔直地延伸,所以允许电流更容易地从第二屏蔽壳70B的后端部散逸至螺栓孔12k,并且能够增加屏蔽性能。因此,为了在不增加螺栓紧固操作的次数的情况下改善屏蔽性能,同时通过使用金属板抑制生产成本,提供屏蔽壳70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外壳50,该连接器外壳组成或形成待连接到马达壳体的端子块的部分。安装结构包括金属板30,该金属板整体地设置到连接器外壳50并且适于通过安装螺栓将连接器外壳50紧固到马达壳体来将连接器外壳50附接并固定到马达壳体;第一屏蔽壳70A,该第一屏蔽壳包括至少一对搭接件76并且适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外壳50的一侧(例如前侧);以及第二屏蔽壳70B,该第二屏蔽壳70B包括一对固定件72并且适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连接器外壳50的另一侧(上侧、左侧、和/或右侧)。搭接件76和固定件72呈板的形式,所述搭接件76和固定件72大体沿着金属板30延伸并且通过一个或多个安装螺栓连同金属板30一起紧固到马达壳体,同时被放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所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I)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整体地或一次成型地形成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单独地形成并且稍后组装两个屏蔽壳。(2)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搭接件76的突出方向以及固定件72的突出方向大体是垂直的,但是根据本发明,搭接件76的突出方向以及固定件72的突出方向可是相同的或相对于彼此以不同的角度布置。也就是说,在以上实施例中,搭接件可以形成为例如从延伸壁的下边缘向前突出并且固定件可以形成为从螺栓孔72A的位置向前突出。(3)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固定件72的横向边缘形成为从侧壁75的下边缘的后端朝螺栓孔72A大体是笔直的,但是根据本发明,固定件72的横向边缘可以被弯曲或以直角延伸。(4)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设置一对固定件72和一对搭接件76,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个固定件和一个搭接件或可以提供三个 或更多固定件和三个或更多搭接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屏蔽壳(70)的安装结构,所述屏蔽壳用于至少部分地覆盖设备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50),所述设备连接器能够连接到设备的壳体,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金属板(30),所述金属板被整体地设置到所述连接器外壳(50),并且适于通过利用至少ー个安装螺栓来将所述连接器外壳(50)连接并固定到所述设备的壳体; 第一屏蔽壳(70A),所述第一屏蔽壳包括第一安装部(76),并且所述第一屏蔽壳适于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的ー侧;以及 第二屏蔽壳(70B),所述第二屏蔽壳包括第二安装部(72),并且第二屏蔽壳适于至少 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的至少另ー侧;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76)和第二安装部(72)呈沿着所述金属板(30)延伸的板形,并且所述第一安装部(76)和第二安装部(72)在彼此叠置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安装螺栓并连同所述金属板(30) —起被紧固到所述设备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屏蔽壳(70A)包括前壁(73),所述前壁从前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以及 所述第二屏蔽壳(70B)包括顶壁(74)以及成对的侧壁(75);所述顶壁从上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所述侧壁(75)与所述顶壁(74)相邻,并且从侧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在通过压カ机来将金属平板形成为特定形状之后,通过弯曲所述前壁(73)和所述顶壁(74)之间的边界部分来整体地形成所述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前壁(73)包括从所述侧壁(75)侧向突出的延伸壁(73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通过朝着所述顶壁(74)弯曲所述延伸壁(73A)的一部分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部(76)向后突出;和/或通过朝着所述顶壁(74)弯曲所述侧壁(75)的一部分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部(72)侧向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72)在所述延伸壁(73A)的ー侧形成有螺栓孔(72A),所述安装螺栓能够穿过所述螺栓孔来插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72)在所述延伸壁(73A)的ー侧形成有螺栓孔(72A),所述安装螺栓能够穿过所述螺栓孔来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72)的侧向边缘大体从所述侧壁(75)的后端朝着所述螺栓孔(72A)笔直延伸。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50)包括固定部(52),所述固定部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开ロ(31)的开ロ边缘部,并且暴露所述金属板(30)的外周边缘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部(52)包括 一侧滑动部(52A),所述ー侧滑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金属板(30)的ー个表面侧滑动; 另ー侧滑动部(52B),所述另ー侧滑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金属板(30)的另ー表面侧滑动;以及 联接部(52C),所述联接部大体布置在所述开ロ(31)中,并且联接所述ー侧滑动部(52A)和所述另ー侧滑动部(52B)。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76)大体呈板形,且沿着所述金属板(30)延伸并与所述金属板(30)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安装部(72)大体呈板形,且从所述金属板(30)的表面向上移动等同于所述固定部(52)的厚度的距离,并且沿着所述金属板(30)的表面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76)大体呈板形,且沿着所述金属板(30)延伸并与所述金属板(30)的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安装部(72)大体呈板形,且从所述金属板(30)的表面向上移动等同于所述固定部(52)的厚度的距离,并且沿着所述金属板(30)的表面延伸。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72)包括至少ー个螺栓孔(72A),且环绕螺栓孔(72A)的部分形成为比稍低于其它部分,并且所述环绕螺栓孔的部分的下表面被布置成与所述连接器外壳(50)的金属板(30)的表面相接触。
14.ー种安装用于屏蔽壳(70)的安装结构的方法,所述屏蔽壳至少部分地覆盖设备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50),所述设备连接器能够连接到设备的壳体,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金属板(30)整体地设置到所述连接器外壳(50),并且所述金属板适于通过利用至少ー个安装螺栓来将所述连接器外壳(50)连接并固定到所述设备的壳体; 形成第一屏蔽壳(70A),所述第一屏蔽壳包括第一安装部(76),并且所述第一屏蔽壳适于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的ー侧;以及 形成第二屏蔽壳(70B),所述第二屏蔽壳包括第二安装部(72),并且所述第二屏蔽壳适于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的至少另ー侧; 在所述第一安装部(76)和第二安装部(72)彼此叠置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安装螺栓将沿着所述金属板(30)延伸的板形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同所述金属板(30) —起紧固到所述设备的壳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装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屏蔽壳(70A)的前壁(73)从前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以及 利用所述第二屏蔽壳(70B)的顶壁(74)从上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并且利用与所述顶壁(74)相邻的所述第二屏蔽壳(70B)的成对侧壁(75)来从侧面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连接器外壳(50)。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在通过压カ机来将金属平板形成为特定形状之后,通过弯曲所述前壁(73)和所述顶壁(74)之间的边界部分来整体地形成所述第一屏蔽壳(70A)和第二屏蔽壳(70B)。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安装方法,其中,所述前壁(73)包括从所述侧壁(75)侧向突出的延伸壁(73A),其中,通过朝着所述顶壁(74)弯曲所述延伸壁(73A)的一部分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部(76)向后突出;和/或通过朝着所述顶壁(74)弯曲所述侧壁(75)的一部分来使得所述第二安装部(72)侧向突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屏蔽壳的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其目的是在不增加螺栓紧固操作的次数的情况下改进屏蔽性能,同时通过使用金属板抑制生产成本。连接器外壳构成待连接到马达壳体的端子块。该安装结构包括金属板(30),其整体地设置到连接器外壳(50)且适于通过安装螺栓将连接器外壳紧固到马达壳体来将连接器外壳附接并固定到马达壳体;第一屏蔽壳(70A),其包括一对搭接件(76)且适于覆盖连接器外壳的前侧;以及第二屏蔽壳(70B),其包括一对固定件(72)且适于覆盖连接器外壳的上侧、左侧和右侧。搭接件和固定件呈板形,且沿着金属板延伸,并通过安装螺栓连同金属板一起被紧固到马达壳体,同时搭接件和固定件彼此叠置。
文档编号H01R13/648GK102684010SQ2012100594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
发明者松冈宏幸, 楯拓也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