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及使用该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566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结构及使用该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及使用该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液晶显示器的普及,视频接口也积极地进行数字化。1999年IT领域提出DVI接口,期待用数字的DVI接口取代传统PC的VGA接口,2002年消费电子领域(CE,包括电视、DVD播放机等)使用HDMI (高清晰多媒体)接口,期望用数字的HDMI接口取代传统电视所用的各种视频端子,接着,VESA (视频电子标准协会)于2005年提出一种新的数字视频接口,称为DisplayPort接口(简称DP接口),期望能同时用于IT与CE领域。
2011年2月,英特尔融合了 PCI Express数据传输技术和DisplayPort显示技术两项成熟的技术,推出了 Thunderbolt超高速接口(又称雷电接口),该技术主要用于连接PC和其他设备。Thunderbolt接口的物理外观和原有Mini DsiplayPort接口相同,适用于各种轻型、小型设备,兼容DisplayPort接口,Mini DP接口的显示器以及Mini DP至HDMI/DVI/VGA等接口的转接头都可以在Thunderbolt接口上正常使用。HDMI接口、DP接口、Thunderbolt接口均是基于DVI技术发展而来,与DVI技术相比,这三种接口最大的改变在于集成了视频和音频传输,并且接口体积小,灵活性和方便性方面较有优势,成为目前数字显示领域内被业内普遍看好的接口标准,各自得到了部分设备厂家的支持,但是不同接口之间不能兼容,给消费者造成了不便,例如将支持Thunderbolt接口的电脑与支持HDMI接口的数字电视连接时,需要使用信号转接头进行信号转换。为了进行高速传输,上述接口的针脚都相对较多,HDMI接口有19个针脚,DP接口和Thunderbolt接口有20个针脚,而这三种接口的体积都很小,这就导致针脚在焊接时容易出现假焊、断路、短路等问题,对焊接工艺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现有的各种连接器结构,如HDMI连接器、DP连接器等,由于在使用中经常拔插,连接端子容易沿拔插方向松动而影响设备使用,为了克服该缺陷,人们将连接端子与外壳固定连接的部分加长,从而使得连接端子不易松动,但这也造成了连接器的整体长度变长,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结构科学,定位方便,安装快捷,并且连接可靠,有利于连接器小型化。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上盖、绝缘下盖,所述绝缘本体端部伸出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设置有引脚,所述连接端子侧面伸出有凸块,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定位板、挡板,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挡板与所述凸块一侧抵触连接,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凸块另一侧或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一端端部抵触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端套接有外壳,所述基座一端伸出有舌板,所述舌板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引脚与所述舌板连接,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绝缘本体端口处设置有环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套接于所述外壳侧面,所述挡板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面支撑连接所述连接端子,所述挡板的两端部与所述凸块抵触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为公端端子,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端部,所述挡板为套接于所述连接端子侧面的环形,所述定位板与所述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一端端部抵触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基座、外壳、插接件,所述基座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件设置有插接头、引脚槽,所述插接头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引脚穿设于所述引脚 槽,所述外壳套接于所述基座、插接件外,所述凸块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插接槽设置有导块,所述插接头设置有导槽,所述导块通过所述导槽与所述插接头连接。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折板,所述折板抵触连接所述卡槽。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转接头,其使用上述的连接器结构,安装快捷,连接可靠,体积小,生产成本低。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所述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包括绝缘本体、PCB板,所述绝缘本体两端分别伸出一连接端子,所述两个连接端子分别通过引脚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PCB板设置有编码芯片。所述PCB板为双面电路板,所述引脚为两排,所述两排引脚包括上引脚、下引脚,所述上引脚与所述PCB板上侧连接,所述下引脚与所述PCB板下侧连接。所述两个连接端子分别为DP连接公端、HDMI连接母端,或Thunderbolt连接公端、HDMI连接母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绝缘本体设置有定位板、挡板,连接端子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定位板与挡板之间,通过定位板、挡板对连接端子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安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定位板、挡板分别从两个方向抵触连接端子,使得连接端子与绝缘本体连接可靠,不易松动,有利于连接器小型化;使用该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包括绝缘本体、PCB板,绝缘本体两端分别伸出一连接端子,两个连接端子分别通过引脚与PCB板连接,不需要使用数据线,避免信号在传输中发生衰减,影响信号传输质量,该转接头结构紧凑,体积小,生产成本低。


图I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连接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I的连接器结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4的连接器结构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中连接端子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4中连接端子的另一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I-绝缘本体11-绝缘上盖
111——卡接块112——定位孔
12——绝缘下盖121——卡接槽
122——定位销13——定位板
14——挡板141——凹槽 15——支撑板2——连接端子 21——引脚22——凸块
23——基座231——插接槽
232-导块233-卡槽
24-外壳241-折板
25——舌板26——插接件
261——插接头262——导槽 3——PCB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实施例一。如图I、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1,绝缘本体I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上盖11、绝缘下盖12,绝缘上盖11、绝缘下盖12用于容纳或固定各元件。绝缘本体I 一端伸出有连接端子2,连接端子2设置有引脚21,连接端子2侧面伸出有凸块22,绝缘本体I设置有定位板13、挡板14,将连接端子2装入绝缘本体I时,定位板13、挡板14对凸块22进行定位,凸块22位于定位板13与挡板14之间,挡板14与凸块22 —侧抵触连接,定位板13与凸块22另一侧抵触连接,从而可以方便安装,提高生产效率,且定位板13、挡板14分别从两个方向对凸块22进行定位,使得连接端子2不能左右移动,由于该结构不需要延长连接端子2在绝缘本体I内的长度,因此可以节省材料,缩小连接器的尺寸,降低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的绝缘上盖11、绝缘下盖12均可设置有定位板13、挡板14,根据绝缘本体I与其他元件的配合关系,绝缘上盖11、绝缘下盖12的定位板13、挡板14形状及位置可以不相同。连接端子2可以为公端,也可以为母端。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2为母端端子。具体的,连接端子2包括基座23,基座23 —端套接有外壳24,基座23 —端伸出有舌板25,舌板25位于外壳24内,引脚21与舌板25连接,凸块22设置于基座23。外壳24与基座23的连接处可以设置有卡接装置,其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进一步的,绝缘本体I端口处设置有环形的支撑板15,支撑板15套接于外壳24侧面,支撑板15具有一定厚度,支撑板15也可以起到固定连接端子2的作用。如图3所示,绝缘上盖11的挡板14中部设置有凹槽141,凹槽141底面支撑连接连接端子2,挡板14的两端部与凸块22抵触连接,凹槽141可以避免连接端子2与绝缘本体I发生干涉。如图2、图3所示,绝缘上盖11设置有卡接块111、定位孔112,绝缘下盖12设置有与卡接块111对应的卡接槽121、与定位孔112对应的定位销122,绝缘上盖11与绝缘下盖12卡嵌连接。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端子2为公端端子,如图4至图7所示,绝缘本体I的一端伸出一连接端子2,连接端子2侧面伸出有凸块22,绝缘本体I设置有定位板13、挡板14,挡板14位于绝缘本体I 端部,挡板14为套接于连接端子2侧面的环形,凸块22位于定位板13与挡板14之间,挡板14 一凸块22 —侧抵触连接,定位板13与连接端子2设置于绝缘本体I内的一端端部抵触连接,本实施例通过定位板13、挡板14分别从两个方向对凸块22进行定位,使得连接端子2连接可靠,不能左右移动,可以节省材料,缩小连接器的尺寸,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如图6、图7所示,连接端子2包括基座23、外壳24、插接件26,基座23设置有插接槽231,插接件26设置有插接头261、引脚槽,插接头261通过插接槽231与基座23连接,引脚21穿设于引脚槽,外壳24套接于基座23、插接件26外,凸块22设置于外壳24,凸块22为冲压成型的圆形凸点。为方便将插接件26插入基座23,插接槽231设置有导块232,插接头261设置有导槽262,导块232通过导槽262与插接头261连接,导块232可以对插接头261进行定位和导向。如图7所不,基座23包括两部分,该两部分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向的销子。如图6所示,基座23靠近绝缘本体I的一端设置有卡槽233,外壳24设置有与卡槽233对应的折板241,折板241抵触连接卡槽233,以图6为参考,折板241可以避免外壳24相对基座23向右移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如图I至图7所示,其包括绝缘本体I、PCB板3,绝缘本体I两端分别伸出一连接端子2,两个连接端子2分别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的连接端子2,两个连接端子2分别通过引脚21与PCB板3连接,PCB板3设置有编码芯片。该结构的信号转接头具有如下好处1、由于连接端子直接通过引脚21与PCB板3连接,而不必使用柔性的数据线,大大降低了焊接的工艺难度。2、由于不需要使用数据线,可以避免信号在传输中发生衰减,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本发明的该转接头结构紧凑,体积小,生产成本低。本实施例的两个连接端子2分别为DP连接公端、HDMI连接母端,或Thunderbolt连接公端、HDMI连接母端。进一步的,为便于焊接,避免由于引脚21的各针脚因过密导致假焊、断路、短路等问题,本实施例的PCB板3为双面电路板,引脚21为两排,两排引脚包括上引脚、下引脚,DP连接公端(或Thunderbolt连接公端)的上引脚、下引脚分别为10个针脚,HDMI连接母端的上引脚为9个针脚,HDMI连接母端的下引脚为10个针脚,焊接时,上引脚与PCB板3上侧连接,下引脚与PCB板3下侧连接,PCB板3位于上引脚、下引脚之间,该结构使得连接端子2相对PCB板3不易发生翻转,容易焊接,且可以减小连接端子2的尺寸。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I ),绝缘本体(I)包括相互连接的绝缘上盖(11)、绝缘下盖(12),所述绝缘本体(I)端部伸出有连接端子(2),所述连接端子(2)设置有引脚(2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2)侧面伸出有凸块(22),所述绝缘本体(I)设置有定位板(13)、挡板(14),所述凸块(22)位于所述定位板(13)与所述挡板(14)之间,所述挡板(14)与所述凸块(22) —侧抵触连接,所述定位板(13)与所述凸块(22)另一侧或所述连接端子(2 )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I)内的一端端部抵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2)包括基座(23),所述基座(23 )—端套接有外壳(24),所述基座(23 )—端伸出有舌板(25 ),所述舌板(25 )位于所述外壳(24)内,所述引脚(21)与所述舌板(25)连接,所述凸块(22)设置于所述基座(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I)端口处设置有环形的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套接于所述外壳(24)侧面,所述挡板(14)中部设置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底面支撑连接所述连接端子(2),所述挡板(14)的两端部与所述凸块(22)抵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2)为公端端子,所述挡板(14)位于所述绝缘本体(I)端部,所述挡板(14)为套接于所述连接端子(2)侧面的环形,所述定位板(13 )与所述连接端子(2 )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I)内的一端端部抵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2)包括基座(23)、外壳(24)、插接件(26),所述基座(23)设置有插接槽(231),所述插接件(26)设置有插接头(261)、引脚槽,所述插接头(261)通过所述插接槽(231)与所述基座(23)连接,所述引脚(21)穿设于所述引脚槽,所述外壳(24)套接于所述基座(23)、插接件(26)外,所述凸块(22)设置于所述外壳(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231)设置有导块(232),所述插接头(261)设置有导槽(262),所述导块(232)通过所述导槽(262)与所述插接头(26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3)靠近所述绝缘本体(I)的一端设置有卡槽(233),所述外壳(24)设置有与所述卡槽(233)对应的折板(241 ),所述折板(241)抵触连接所述卡槽(233 )。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I所述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I)、PCB板(3 ),所述绝缘本体(I)两端分别伸出一连接端子(2 ),所述两个连接端子(2 )分别通过引脚(21)与所述PCB板(3)连接,所述PCB板(3)设置有编码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3)为双面电路板,所述引脚(21)为两排,所述两排引脚(21)包括上引脚、下引脚,所述上引脚与所述PCB板(3)上侧连接,所述下引脚与所述PCB板(3)下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连接端子(2)分别为DP连接公端、HDMI连接母端,或Thunderbolt连接公端、HDMI连接母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及使用该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该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本体、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侧面有凸块,绝缘本体设置有定位板、挡板,凸块位于定位板与挡板之间,通过定位板、挡板对连接端子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安装方便,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定位板、挡板分别从两个方向抵触连接端子,使得连接端子与绝缘本体连接可靠,不易松动,有利于连接器小型化;使用该连接器结构的信号转接头包括绝缘本体、PCB板,绝缘本体两端分别伸出一连接端子,两个连接端子分别通过引脚与PCB板连接,不需要使用数据线,避免信号在传输中发生衰减,影响信号传输质量,该转接头结构紧凑,体积小,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R31/06GK102904096SQ20121028376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周法勇 申请人:周法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