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5577阅读:1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 和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的接线盒中,旁路二极管一般连在几列相互并串联的电池片两端,与之 相并联。光伏组件中旁路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当所有的电池片都被充分照射并正常地产 生能量时,旁路二极管反偏,电流经各电池片流过。当流过某个电池片的电流减少而该电池 片变为反偏时,与之并联的旁路二极管变为正偏而导通,电流则经旁路二极管流过,绕过了 不能正常工作的电池片,从而防止该电池损坏。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每一个电池片都应连上一个旁路。因此,现有的光伏组件的 接线盒一般粘在电池板的背面,接线盒体积较大,很容易破坏建筑物的整体协调感。但如果 将接线盒省去或隐藏起来,旁路二极管没有了接线盒的保护,要考虑采用其他方法来保护 它。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 极管和接线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 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 结构,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光侧;包括接线管和连接结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设置在所 述接线管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将旁路二极管和接线 盒隐藏在建筑的幕墙结构中,用途非常广泛。无论是光伏建筑一体化,还是普通的太阳能发 电装置,这种结构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装操作便利等优点,还能使建筑更为美观。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一具体实施例,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1的背光侧;包括接线管2和连接结构3,旁路二极管和接 线设置在接线管2中。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盒(放置在接线管2中)放在太阳能电池板 1背侧的幕墙骨架结构中,防止了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蚀。连接结构3为现有技术,用于将接线管2与幕墙骨架固定在一起。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 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光侧; 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管和连接结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设置在所述接线管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背光侧;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管和连接结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设置在所述接线管中。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结构,将旁路二极管和接线盒隐藏在建筑的幕墙结构中,用途非常广泛。无论是光伏建筑一体化,还是普通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这种结构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安装操作便利等优点,还能使建筑更为美观。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534667SQ20122017757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
发明者吴伟 申请人: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