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电路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675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启动电路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启动电路,具体为一种启动电路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包括继电器的启动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电源电压不可能一直持续的稳定,经常会在一个范围内不停的波动。目前,包含继电器的启动电路在实际工作中,电源电压只要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继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这使得启动电路中的继电器由于电源电压的不断波动而经常无法正常工作,以致很快损坏,由此造成现有的包括继电器的启动电路存在使用效率低下、故障频发、成本高的缺点。经实验发现,继电器一旦吸合后,便可在其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下可靠地工作。因 此,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大于其吸合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新型的包含继电器的启动电路模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包含继电器的启动电路使用效率低下、故障频发、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包含继电器的启动电路模块。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启动电路模块,包括单结晶体管VI,单结晶体管Vl的发射极e与第一电阻Rl连接且发射极e与第一电解电容Cl的正极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l的负极接地,单结晶体管Vl的第二基极b2与第二电阻R2连接,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与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晶体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晶体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R4连接且集电极与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与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阴极接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J1-2、停止按钮AN2、启动按钮ANl与电源+Vcc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中间节点与继电器线圈J的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连接;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与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三电解电容C3的负极与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与继电器常闭触点JI-2和停止按钮AN2的中间节点连接;启动按钮ANl的两端并联有继电器常开触点J1-1。工作时,如图I所示,单结晶体管Vl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解电容Cl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按下启动按钮AN1,电路通电,由于单向可控硅SCR没有触发信号,所以单向可控硅SCR不导通,继电器无动作。电源+Vcc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l给第二电解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此时第二电解电容C2两端的电压差为Vcc - VD1)。同时,电源+Vcc经第一电阻Rl给第一电解电容Cl充电,数秒后,当第一电解电容Cl上的电压达到单结晶体管Vl的触发电压时,第一电解电容Cl立即通过单结晶体管Vl放电,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发出一正脉冲,该脉冲一路触发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使晶体三极管V2迅速饱和导通,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即晶体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近似于接地,此时,第二电解电容C2上充有正极性电压,第一晶体二极管Dl两端的压差约为Vdi -(Vcc 一 Vdi)^-Vcc,即继电器线圈一端的电压约为一 Vcc。在晶体三极管V2触发导通的同时,该脉冲另一路经第二晶体二极管D2、第三电解电容C3去触发单向可控硅SCR导通,单向可控硅SCR导通后,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电压近似为电源电压,即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电压约为+Vcc。所以,在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发出正脉冲几乎同时触发晶体三极管V2和单向可控硅SCR导通的瞬间,继电器线圈J两端的电压差近似为两倍的电源电压(大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继电器可靠地发生动作,即继电器常开触点Jl-I闭合,继电器常闭触点J1-2断开,切断对单结晶体管VI、晶体三极管V2的供电,继电器自保,此时,继电器在接近电源+Vcc电压下正常工作。当需要停止时,按下停止按钮AN2,继电器断电释放,停止工作。基于上述过程,可以使继电器在其吸合电压(即近似于两倍的电源电压)下吸合后,就可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继续可靠的工作。即使较低的电源电压输入不稳定经常发生波动,但只要其满足大于继电器额定电压的一半,就不会影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使得包含继电器的启动电路的正常工作不再受较低的电源电压波动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连接到负载电路后起到开关的作用,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的包含继电器的启动电路使用效率低下、故障频发、成本高的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启动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中,VI -单结晶体管,V2-晶体三极管,SCR-单向可控硅,J-继电器线圈,JI -1 -继电器常开触点,J1-2-继电器常闭触点,ANl-启动按钮,AN2-停止按钮,Dl、D2-第一、二晶体二极管,C1、C2、C3-第一、二、三电解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启动电路模块,包括单结晶体管VI,单结晶体管Vl的发射极e与第一电阻Rl连接且发射极e与第一电解电容Cl的正极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l的负极接地,单结晶体管Vl的第二基极b2与第二电阻R2连接,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与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晶体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晶体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R4连接且集电极与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与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阴极接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J1-2、停止按钮AN2、启动按钮ANl与电源+Vcc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中间节点与继电器线圈J的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连接;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与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三电解电容C3的负极与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与继电器常闭触点J1-2和停止按钮AN2的中间节点连接;启动按钮ANl的两端并联有继电器常开触点J1-1。具体实施时,单结晶体管Vl的型号选用BT33C,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Vcc电压的I. 5倍,单向可控硅SCR也可用双向可控硅代替,第二电解电容C2的耐压应不低于 电源+Vcc电压的两倍,第一电解电容Cl、第三电解电容C3、晶体三极管V2的耐压可视电源+Vcc电压的高低选取。
权利要求1.一种启动电路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结晶体管(VI),单结晶体管(Vl)的发射极(e)与第一电阻(Rl)连接且发射极(e)与第一电解电容(Cl)的正极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l)的负极接地,单结晶体管(Vl)的第二基极(b2)与第二电阻(R2)连接,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 I)通过第三电阻(R3 )接地; 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与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晶体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晶体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第四电阻(R4)连接且集电极与第二电解电容(C2)的正极连接,第二电解电容(C2)的负极与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阴极接地;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的公共端依次通过继电器常闭触点(J1-2)、停止按钮(AN2)、启动按钮(ANl)与电源(+Vcc)连接; 第二电解电容(C2)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l)的中间节点与继电器线圈(J)的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J)的另一端与单向可控硅(SCR)的阴极连接; 单结晶体管(Vl)的第一基极(bl)与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三电解电容(C3)的正极连接,第三电解电容(C3)的负极与单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连接;单向可控硅(SCR)的阳极与继电器常闭触点(JI-2 )和停止按钮(AN2 )的中间节点连接; 启动按钮(ANl)的两端并联有继电器常开触点(J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启动电路,具体为一种启动电路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包括继电器的启动电路模块,解决了现有的包含继电器的启动电路使用效率低下、故障频发、成本高的问题。一种启动电路模块,包括单结晶体管(V1),单结晶体管(V1)的发射极(e)与第一电阻(R1)连接且发射极(e)与第一电解电容(C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单结晶体管(V1)的第二基极(b2)与第二电阻(R2)连接,单结晶体管(V1)的第一基极(b1)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单结晶体管(V1)的第一基极(b1)与晶体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晶体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文档编号H01H47/32GK202564137SQ20122019965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苗健 申请人:苗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