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398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目前,国内外光伏组件企业生产的光伏组件,主要结构包括封装盖板玻璃、EVA胶膜、太阳能电池片、EVA胶膜、TPT背板等组成,上述部分元件通过加热层压成为一个整体,封装在铝边框内形成光伏组件。上述光伏组件中封装盖板玻璃主要采用表面成型有细小花型的太阳能光伏玻璃, 玻璃表面为绒面、六角形、四角形等细小花型,花型深度一般为O. 3mm以下,花型起到抑制光线反射,增加透光率的作用,但玻璃受光面积没有变化,光伏组件受光面积也没有变化。上述光伏组件中太阳能电池片是主要部件,电池片可以是单晶硅或多晶硅按规律排成纵横阵列,通过焊带联接后用于层压封装。其中单个电池片光照面印刷一层银栅线电极,栅线分为主栅线和副栅线,其中主栅线相对较宽,但数量较少,副栅线相对较窄,数量较多。例如一片单晶硅电池TDB125 (Φ 150)上主栅线I. 5mm宽,数量为2根,副栅线80-100μπι,数量为51-54根。一块完整的光伏组件上会有若干片单晶硅电池,副栅线数量非常多。正面印刷有银栅线的地方直接遮住了太阳光,同时直接减少了光伏电池的实际受光面积,这是影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一个因素。综上所述现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存在的缺陷1、光照面受光面积是封装盖板玻璃面积的I倍;2、组件中单个电池片副栅线数量很多,栅线直接遮住了太阳光,从而直接减少了电池片的受光面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组件由封装盖板玻璃、EVA胶膜、太阳能电池片、EVA胶膜、TPT背板等组成,盖板玻璃采用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超白压玻璃,增加受光面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背板,在组件背板上依次设有下EVA胶膜层、电池片层、上EVA胶膜层和封装盖板玻璃层,其特征在于封装盖板玻璃玻璃一面为平面,玻璃另一面有若干个透光单元阵列组成花型,单个透光单元呈球缺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球缺半径为SR为单个球缺俯视投影为ΦΑ圆,A的取值范围为2 mm -40mm。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通过在超白玻璃表面设置花型,单个花型为球缺(即一个圆球的一部分),球缺按规律纵横排列形成球缺阵列,增大了受光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1,玻璃表面加工有花型P,玻璃厚度为D,花型深度为Dl。一面为平面,另一面有若干个透光单元阵列组成花型,单个花型呈球缺状,即由若干个球缺按横纵阵列组成,球缺(球体)半径为SR,两个透光单元之间利用圆弧Rl过渡,花型横截面投影圆弧弦长为A,单个透光单元——球缺俯视投影为ΦΑ圆,采用此种结构太阳能光伏玻璃,光照面表面积大大增加,组件单位面积受光量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I上述各个尺寸可根据电池片(包括单晶硅、多晶硅等)具体尺寸、结构(包括栅线定位、间距、宽度)等进行调整,不受当前市场上电池片规格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的生产工艺可以为 对玻璃原片进行二次加温软化在玻璃表面压制花型;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的生产工艺可以为压延机压延而成,压延辊上下辊上均刻有相应花型,玻璃液通过压延辊时受压延辊连续挤压在玻璃带表面形成连续花型;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工艺可采用上述方法,但不限于上述方法在玻璃上下表面获得花型。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中电池片采用单晶硅或多晶硅按规律排列成纵横阵列,所有电池片中副栅线间距一致,间距均为A,组成阵列时相邻两块电池片中副栅线一个方向为共线,另一个方向间距为A的整数倍数。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组件中盖板玻璃花型一球缺俯视投影直径A (即两相邻透光花型间距)与电池片副栅线间距A完全相等,通过加热层压后电池片副栅线正上方对应盖板玻璃透光花型球缺象限点。太阳光照射组件时,光线通过折射后落在副栅线之间,使用原有的太阳能光伏玻璃时,玻璃花型细密,副栅线上方的光线通过玻璃后落在栅线上,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组件,副栅线上方的光线通过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上花型时光线折射后落在电池片上,而不是落在栅线上,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光电池转换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组件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的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的俯视图。图5是单晶硅电池片栅线示意图。图6是多晶硅电池片栅线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件电池排列示意图。图8是传统组件剖视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组件光照示意图。图10是传统组件光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背板,在组件背板上依次设有下EVA胶膜层、电池片层、上EVA胶膜层和封装盖板玻璃层,其特征在于封装盖板玻璃玻璃一面为平面,玻璃另一面有若干个透光单元阵列组成花型,单个透光单元呈球缺状。所述的球缺半径为SR为单个球缺俯视投影为ΦΑ圆,A的取值范围为
2mm -40mm。如图I本实用新型组件平面示意图,组件由经过加热层压的组件半成品7封装在铝边框6内,经过加热层压的组件半成品7由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 伏玻璃1、EVA胶膜2、单(多)晶硅电池4、TPT背板5等组成(见图2本实用新型组件剖视局放大图)。本实用新型中部件之一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I表面加工有花型P (见图3-4具有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花型主、俯视图),玻璃厚度D为3. 67mm,花型深度Dl为O. 67mm。花型由若干个透光单元阵列组成,单个花型呈球缺状,球缺(球体)半径SR为I. 5mm,两个透光单兀之间利用圆弧Rl过渡,Rl为O. Imm,花型横截面投影圆弧弦长A为2. 5mm,单个透光单元——球缺俯视投影为Φ A圆,直径A为2. 5mm,采用此种结构太阳能光伏玻璃,光照面表面积相对于图8传统组件剖视局部放大示意图中受表面积增加22. 44%,组件单位面积受光量增大实际生产中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中电池片采用单晶硅或多晶硅按规律排列成纵横阵列,见图5单晶硅电池片栅线示意图、图6多晶硅电池片栅线示意图,较宽的数量少的是主栅线8,较细的数量较多的是副栅线9,所有电池片中副栅线间距一致,间距均A为2. 5mm。组成阵列的电池片见图7本实用新型组件电池排列示意图,横向相邻电池片中副栅线共线,纵向相邻两块电池片中副栅线间距为K,其中K是栅线间距A(也超白玻璃I透光单元宽度A)的整数倍数,实际生产纵向相邻两块电池片中副栅线间距K为7. 5mm,是栅线间距A2. 5mm的3倍,这种设计可保证每条栅线正上方为是具有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两透光单元之间过渡线。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组件中盖板玻璃球缺花型俯视投影直径(包括两个球缺花型中心距)A为2. 5mm与电池片副栅线间距A为2. 5mm完全相等,通过加热层压后电池片副栅线正上方对应盖板玻璃两条花型之间过渡线。太阳光照射组件时,光线通过折射后落在副栅线之间(见图9本实用新型组件光照示意图);使用原有的太阳能光伏玻璃时,玻璃花型细密,副栅线上方的光线通过玻璃后落在栅线上(见图10传统组件光照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光伏组件,副栅线上方的光线通过具有增大受光面积的太阳能光伏玻璃上花型时光线折射后落在电池片上,而不是落在栅线上,提闻了太阳能的利用率,有效提闻光电池转换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背板,在组件背板上依次设有下EVA胶膜层、电池片层、上EVA胶膜层和封装盖板玻璃层,其特征在于封装盖板玻璃玻璃一面为平面,玻璃另一面有若干个透光单元阵列组成花型,单个透光单元呈球缺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缺半径为SR为单个球缺俯视投影为ΦΑ圆,A的取值范围为2 mm -4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球缺阵列增大受光面积的光伏组件,包括组件背板,在组件背板上依次设有下EVA胶膜层、电池片层、上EVA胶膜层和封装盖板玻璃层,封装盖板玻璃玻璃一面为平面,玻璃另一面有若干个透光单元阵列组成花型,单个透光单元呈球缺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每组透光单元宽度与电池片两条副栅线之间间距相等,光线透过本实用新型的花型玻璃,折射后全部透过太阳能光伏玻璃到达电池片,那就增大了受光面积,提高了透过率,用在光伏组件可增加光电转换效率。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772160SQ20122032414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夏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