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接收线圈、电力接收设备及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936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电力接收线圈、电力接收设备及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了以下装置:磁芯,包含磁体;线圈部,电磁耦合至外部线圈,其中,在线圈部中线材缠绕磁芯并且传输电力;以及非磁体,被布置为与线圈部的侧面相距预定间距。
【专利说明】电力接收线圈、电力接收设备及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 本公开涉及接收线圈,其中,来自电磁耦合传输线圈的电力传输至该接收线圈,并且还涉及包括该接收线圈的接收设备以及使用该接收设备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已经提出了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这种系统通过使用传输线圈和接收线圈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力(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
[0003]如果非接触式电力传输使用螺旋形传输线圈以及螺旋形接收线圈传输电力,那么在接收设备内的接收线圈受到该设置中(例如,在机箱或电路内)的金属的极大影响,并且Q值大幅劣化。Q值为表示能量或谐振电路的谐振强度的保留与损耗之间关系的指数。
[0004]为了防止受到金属的影响,将磁片贴至螺旋形传输线圈和接收线圈。为了防止受到设备内部的金属的影响,磁片需要一定厚度。此外,需要远大于线圈的磁片来完全防止设备内部的金属的影响。磁片通常由铁素体(烧结体)制成。因此,为了产生薄磁片,铁素体制造成较薄并且在精细地切割以形成磁片之前在其上和其下堆叠薄树脂片,这造成价格非常高。由于铁素体磁片如上所述装配至线圈,所以磁片具有较大的面积并且厚度等发生极大的变化,使得厚度等的变化所造成的线圈常数的变化主要导致Q值劣化。
[0005]在按照非接触方式传输电力时,理论上是通过作为传输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耦合程度的耦合系数k以及在无负载时传输线圈的Q值(Q1)和接收线圈的Q值(Q2),来唯一地确定电力传输效率(也称为“线圈间效率”)(nrf)o在公式(I)到(3)中示出了确定线圈间效率(的公式。
[0006]【数I】
[0007]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收线圈,包括: 磁芯,具有磁体; 线圈部,在所述线圈部中线材缠绕所述磁芯,并且所述线圈部电磁耦合至外部线圈以传输电力;以及 非磁体,被布置为与所述线圈部的侧面相距预定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线圈,其中,所述非磁体的厚度为0.3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线圈,进一步包括:树脂部,容纳具有所述磁体的所述磁芯和所述线圈部, 其中,所述非磁体布置在所述树脂部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收线圈,其中,所述磁芯具有H型形状。
5.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磁芯,具有磁体; 线圈部,在所述线圈部中线材缠绕所述磁芯,并且所述线圈部电磁耦合至外部线圈以传输电力; 非磁体,被布置为与所述线圈部的侧面相距预定的距离;以及 接收单元,经由所述线圈部接收交流信号。
6.一种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包括: 传输设备,生成交流信号;以及 接收设备,接收由所述传输设备生成的所述交流信号, 其中,所述传输设备包括: 传输线圈部,在所述传输线圈部中,线材平面状地缠绕;以及 传输单元,将所述交流信号提供至所述传输线圈部,和 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 磁芯,具有磁体; 接收线圈部,在所述接收线圈部中线材缠绕所述磁芯,并且所述接收线圈部电磁耦合至所述传输线圈部以传输电力; 非磁体,被布置为与所述接收线圈部的侧面相距预定的距离;以及 接收单元,经由所述接收线圈部接收所述交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电力传输系统,其中,包括布置在所述传输线圈部的与所述接收线圈部相反的表面上的磁片。
【文档编号】H01F38/14GK103460314SQ201280014603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吉野功高, 村上知伦, 加藤义宽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