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120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配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配线装置,包括:第一印刷配线板;和用于容纳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盖体,当沿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将所述印刷配线板保持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之间时,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彼此联接。盖体具有接合突出部,其被配置成能够与主体的接合凹进接合。接合部被配置成,在盖体绕与第一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从正确组装方向旋转180度的错误方向中,接合突出部不与接合凹进接合。因此,可以防止错误组装,诸如在上述错误方向中,将盖体附接至主体。
【专利说明】配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存在一种传统的USB (通用串行总线)引出口,其具有USB插头插入和连接的USB插座(例如,参见H本专利申请公开N0.2011-82802)。这种USB引出口包括:印刷配线板,上述USB插座安装在该印刷配线板上;和壳体,其具有插头插入孔,上述USB插头插入该插头插入孔中,并且该壳体容纳印刷配线板。
[0003]也存在与上述USB引出口 一样,包括印刷配线板和壳体的配线装置,并且此外,壳体还包括盖体和主体,当在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中,将印刷配线板保持在盖体和主体之间时,两者彼此联接。
[0004]例如,在其中盖体关于与印刷配线板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具有双重对称形状的情况下,当组装该配线装置时,存在下列可能性,即在从绕上述轴线的正确方向旋转180度的反向方向中,将盖体附接至主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配线装置,其能够防止错误组装。
[0006]本发明的一种配线装置,包括:印刷配线板;和用于容纳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盖体,当沿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将所述印刷配线板保持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之间时,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彼此联接。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具有彼此接合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在所述盖体绕与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从正确组装方向旋转180度的情况下,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彼此不接
口 ο
[0007]优选地,该配线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印刷配线板上的USB插座。
[0008]根据本发明,即使准备从错误方向(绕与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从正确组装方向旋转180度)将盖体附接至主体,由于接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彼此不接合,所以可能防止在上述不正确方向中组装该配线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下文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
[0010]图1A和IB是在不同位置部分截取的透视图,当从互相相反的方向观察时,其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
[0011]图2A和2B是在不同位置部分截取的分解透视图,当从互相相反的方向观察时,其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
[0012]图3是例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的剖视图;[0013]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处于下列状态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已经将第二印刷配线板安装在主体中;
[0014]图5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0015]图6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的透视图;
[0016]图7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的部分截取分解透视图;
[0017]图8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框架已经与其附接的配线装置的透视图;
[0018]图9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和安装框架的分解透视图;
[0019]图10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主体的平面图;以及
[0020]图11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线装置盖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0022]如图1A-9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线装置包括:印刷配线板2 (下文中,称为“第一印刷配线板”),在印刷配线板2上安装USB插座I ;和用于容纳印刷配线板2的壳体3。壳体3具有插头插入孔30,在所述插头插入孔中插入USB插头(未不出),以与USB插座I连接。USB插座I安装在第一印刷配线板2上,使得USB插头插入USB插座I或从USB插座I移除的方向面对(face)第一印刷配线板2的厚度方向。
[0023]下文中,将图4中所示的A、B、C、D、E和F方向分别称为上、下、左、右、前和后方向。也就是说,USB插座I具有其中插入USB插头的开口,并且将开口朝向的方向(图4中A方向)称为上方向。这里,将与开口朝向方向平行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将USB插座I的纵向方向(当从上方向观察时,其为纵向方向,并且在图4中为D-C方向)称为右-左方向。这里,将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的USB插座I的纵向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将USB插座I的横向方向(当从上方向观察时,其为横向方向,并且在图4中为E-F方向)称为前-后方向。这里,将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的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仅为了方便解释而定义上述方向,因此,虽然在图4中,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但是当配线装置处于正常使用情况时,第一方向的方向可为水平方向。
[0024]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线装置包括AC-DC转换器,其将外部AC电源输入的AC功率转换为具有预定电压的DC功率,并且通过USB插座I将转换后的DC功率输出至USB插头。由于能够通过众所周知的现有技术实施上述AC-DC转换器,所以省略其详细例示和解释。在第一印刷配线板2和第二印刷配线板4上单独地安装组成上述AC-DC转换器的电路组件,当第二印刷配线板4容纳在壳体3中时由壳体3保持,以便与第一印刷配线板2的下侧相对。第一和第二印刷配线板2、4通过适当的导电路径40、诸如载流插脚彼此电连接。
[0025]壳体3包括主体5和盖体6,当沿第一和第二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即第一方向)将第一和第二印刷配线板2、4保持在盖体和主体之间时,盖体6和主体5彼此联接。
[0026]主体5成型为盒状,其上端侧开口,并且具有前和后端面,每个端面都设有两个连接突出部51,所述两个连接突出部51被布置在右-左方向(第二方向)中,并且沿前-后方向(第三方向)向外突出。盖体6成型为盒状,其下端侧开口,并且具有前和后端面,每个端面都设有向下突出的两个连接件61。然后,这四个连接件61在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中保持主体5。每个连接件61都设有连接孔610,其为在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中穿透的通孔。连接突出部51被分别插入连接孔610中并且与其接合,由此使主体5和盖体6彼此联接。
[0027]通过图8和9中所示的安装框架7,将壳体3固定在将工作的表面(未示出)处,诸如壁表面。安装框架7成型为矩形框架形,并且具有矩形窗孔71。在窗孔71的纵向方向中,安装框架7具有两个端部,每个都设有具有圆角的矩形形状槽孔72。提供槽孔72以插入盒螺钉(box screw),将该盒螺钉拧入嵌入在将工作表面中的嵌入盒中。此外,所述两个端部中的每个都设有两个钩孔73,当从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两个钩孔73沿窗孔71的横向方向贯穿一个槽孔72布置。每个钩孔73都被布置成沿第一方向的通孔。在将工作的表面由面板材料形成的情况下,分别将保持配件(未示出)钩在钩孔73中并且与其接合,以便将面板材料保持在安装框架7和保持金属配件之间。此外,安装框架7设有四个圆形直接安装孔74,如沿第一方向的通孔。具体地,这样定位每个直接安装孔74,即当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其与贯穿一个钩孔73的窗孔71相对。然后,在将安装框架7直接安装在将工作的表面上时,分别将被拧入将安装的表面中的四个直接安装螺钉插入四个直接安装孔74中。安装框架7还设有两个保持件75,所述两个保持件在横向方向中分别位于窗孔71的两端边缘处,并且向后突出。每个保持件75都设有被布置在纵向方向中的三对安装孔76。壳体3在其前和后表面中的每个表面处都设有两对安装突出部31,所述两对安装突出部被配置成插入所述三对安装孔76中的两对中并且与其接合。也就是说,每个安装突出部31都被插入对应的安装孔76中并且与其接合,由此,壳体3联接安装框架7。
[0028]主体5具有壳体凹进50,其上侧开口,并且第二印刷配线板4被容纳在该壳体凹进50中。
[0029]此外,主体5在其下表面处设有两个电线插入孔32。然后,端子8被安装在第二印刷配线板4的下表面上,并且通过电线插入孔32插入的电线(未示出)连接至端子8。端子8是所谓的快接端子,其具有两个锁定弹簧(未示出),以锁定通过电线插入孔32插入的电线。两个锁定弹簧一对一地对应于电线插入孔32。此外,端子8具有解锁按钮81,其被配置成当从下部按压时,通过按压每个锁定弹簧解除锁定。主体5还在其下表面处设有解锁孔33 (参见图10),其向下暴露解锁按钮81。然后,将工具(未示出),诸如一字螺丝起子(slotted screw driver)插入解锁孔33,由此,能够执行按压解锁按钮81的操作。
[0030]主体5还设有分隔壁54,其这样成型,即将壳体凹进50分为:容纳端子8的端子容纳区段501 ;和容纳其它电路组件的电路容纳区段502。每个电线插入孔32和每个解锁孔33都在端子容纳部501的下表面处开口。
[0031]此外,分隔壁54的上端处设有对接部分55,所述对接部分插入在第二印刷配线板4处形成的通孔42中,并且对接第一印刷配线板2的下表面的中心部分(也就是说,靠近USB插座I)。
[0032]此外,主体5包括两个支撑突出部53,它们:分别位于主体5的右端和左端处;向上突出;并且支撑第一印刷配线板2 (也就是说,其对接印刷配线板2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是其上安装USB插座I的印刷配线板2表面的相对表面)。每个支撑突出部53的上端处设有沿右-左方向(第二方向)开口的支撑凹进530。另一方面,第一印刷配线板2在其右和左端的每个处设有支腿部分21,其在右-左方向(第二方向)中向外突出。当从上部观察时,USB插座I在纵向方向中(右-左方向,也就是说第二方向)位于两个支腿部分21之间。每个支腿部分21都被容纳在对应的支撑凹进530中,由此可以防止第一印刷配线板2在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中,或向下方向(第一方向的一侧)中位置移位。换句话说,第一印刷配线板2由主体5的支撑突出部53通过支腿部分21支撑。
[0033]此外,主体5具有接合部分。具体地,如图1、2和10所示,主体5设有作为接合部分的向上开口的总共四个接合凹进52。四个接合凹进52中的两个在壳体凹进50的右和左内表面的上端的其中之一处形成,所述左右内表面在右-左方向(第二方向)中彼此相对。其余两个接合凹进52在其它所述上端处形成。另一方面,第二印刷配线板4设有能够与四个接合凹进52分别接合的总共四个接合突出部41。四个接合突出部41中的两个布置在第二印刷配线板4沿前-后方向(第三方向)的右端,并且在右方向中突出。其余两个接合突出部41布置在第二印刷配线板4沿前-后方向(第三方向)的左端,并且在左方向中突出。然后,每个接合突出部41都与对应接合凹进52的内表面对接,由此,可以防止第二印刷配线板4在向下方向(第一方向的一侧)中或者前-后方向(第三方向)中位置移位。换句话说,第二印刷配线板4由主体5通过接合突出部41支撑。
[0034]此外,盖体6具有接合部分。具体地,如图1、2和11所示,盖体6设有作为接合部分的向下突出的总共四个接合突出部62。四个接合突出部62中的两个被布置在盖体6沿前-后方向(第三方向)的右端处,并且被配置成,能够分别插入位于主体5的右端处的两个接合凹进52中。其余两个接合突出部62被布置在盖体6沿前-后方向(第三方向)的左端处,并且被配置成,能够分别插入位于主体5的左端处的两个接合凹进52中。分别将第二印刷配线板4的四个接合突出部41保持在盖体6的四个接合突出部62以及四个接合凹进52的向上内表面之间。
[0035]本文中,这样配置处于主体5的右侧处的两个接合凹进52之间的距离Wl,使其小于位于主体5的左侧处的两个接合凹进52之间的距离W2。这样配置位于盖体6的右侧处的两个接合突出部62之间的距离,使其基本等于位于主体5的右侧处的两个接合凹进52之间的距离W1。这样配置位于盖体6的左侧处的两个接合突出部62之间的距离,使其基本等于位于主体5的左侧处的两个接合凹进52之间的距离W2。
[0036]根据上述构造,即使在组装配线装置时工人准备从错误方向(绕与上-下方向(第一方向,即第二印刷配线板4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从正确方向旋转180度)将第二印刷配线板4或盖体6附接至主体5,工人也不能使接合突出部41、62与结合凹进52接合。因此,可以防止错误组装,诸如在上述错误方向中将盖体6或第二印刷配线板4附接至主体5。
[0037]本文中,可将标记(未示出)附接至盖体6。作为一种附接标记的方法,能够采用众所周知的方法,诸如打印、形成凹度和凸面、或者放置密封件。作为标记提供的信息,例如可以是对安装框架7的附接方向(上-下方向)或者制造商。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防止上述错误组装,因此,可以保持标记和电线插入孔32或者USB插座I之间的位置关系或方向关系不变。
[0038]接合部分的突出部和凹进可能与上述构造相反。也就是说,主体5可设有接合突出部,并且盖体6可设有接合凹进,主体5的接合突出部插入所述接合凹进中并且与其接

口 ο[0039]接合凹进52和接合突出部41、62的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只要位置相对于与上-下方向(第一方向,即第一印刷配线板2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不对称即可。
[0040]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线装置包括:印刷配线板(第一印刷配线板2);和用于容纳该印刷配线板(第一印刷配线板2)的壳体3。壳体3包括主体5和盖体6,当将印刷配线板(第一印刷配线板2)保持在印刷配线板(第一印刷配线板2)的厚度方向中时,主体5和盖体6彼此联接。主体5和盖体6具有彼此接合的接合部分(接合凹进52和接合突出部62)。该接合部分(接合凹进52和接合突出部62)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在盖体6绕与印刷配线板(第一印刷配线板2)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从正确组装方向旋转180度的状态下,所述接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彼此不接合。优选地,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线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印刷配线板(第一印刷配线板2)上的USB插座I。
[0041]虽然已经参考特定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不偏离本发明的真正精神和范围(即权利要求)的情况下做出变型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配线装置,包括: 印刷配线板;和 用于容纳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壳体,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盖体,当沿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将所述印刷配线板保持在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之间时,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彼此联接, 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体具有彼此接合的接合部,并且 其中,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成,在所述盖体绕与所述印刷配线板的厚度方向平行的轴线相对于正确组装方向旋转180度的情况下,所述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彼此不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印刷配线板上的USB插座。
【文档编号】H01R13/645GK103986010SQ20131057181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3日
【发明者】平田聪, 松浦修次, 罗志伟, 简炯喩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