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306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结构,具体涉及的是换向器。
背景技术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上为了能够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现有的主要的电机上使用过的换向器,其换向片多采用单燕尾形或双燕尾型,其结构强度差,在电机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因换向器与模塑料之间的附着力小容易出现跳片、飞片的现象,导致电机产生火花,甚至烧毁电机本身。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换向器,能够满足高速转动的换向需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换向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的顶端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轴的尾端连接后盖,所述第一轴连接输入连接,所述第二轴连接输出连接盘,所述第一轴的两侧通过键连接齿轮,所述键的左侧设置有间隔套,所述间隔套的左侧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左侧设置有油封,所述油封上设置有封油盖,所述封油盖通过螺栓密封,所述箱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中心设置有一槽,所述槽内设置一钢球,所述接头连接一通气盖,所述通气盖内设置一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连接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对润滑液冷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效果明显,能够满足高速转动的换向需求,可靠性高,造价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强度高。

图1整体结构的剖面图。图中标号说明:1、后盖,2、轴承,3、齿轮,4、通气盖,5、弹簧,6、钢珠,7、接头,8、箱体,9、封油盖,10、输入连接,11、螺母,12、第一轴,13、输出连接盖,14、螺栓,15、间隔套,16、键,18、第二轴,19、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所示,换向器,包括箱体8,所述箱体8内包括第一轴12和第二轴18,所述第一轴12的顶端连接螺母11,所述第一轴12的尾端连接后盖I,所述第一轴12连接输入连接10,所述第二轴18连接输出连接盘13,所述第一轴(12)的两侧通过键16连接齿轮3,所述键16的左侧设置有间隔套15,所述间隔套15的左侧设置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左侧设置有油封(19),所述油封19上设置有封油盖9,所述封油盖9通过螺栓14密封,所述箱体8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接头7,所述接头7的中心设置有一槽,所述槽内设置一钢球6,所述接头7连接一通气盖4,所述通气盖4内设置一弹簧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8连接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对润滑液冷却。
权利要求1.换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8),所述箱体(8)内包括第一轴(12)和第二轴(18),所述第一轴(12)的顶端连接螺母(11),所述第一轴(12)的尾端连接后盖(1),所述第一轴(12)连接输入连接(10),所述第二轴(18)连接输出连接盘(13),所述第一轴(12)的两侧通过键(16)连接齿轮(3),所述键(16)的左侧设置有间隔套(15),所述间隔套(15)的左侧设置有轴承(2),所述轴承(2)的左侧设置有油封(19),所述油封(19)上设置有封油盖(9),所述封油盖(9)通过螺栓(14)密封,所述箱体(8)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接头(7),所述接头(7)的中心设置有一槽,所述槽内设置一钢球(6),所述接头(7)连接一通气盖(4),所述通气盖(4)内设置一弹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8)连接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对润滑液冷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换向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的顶端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轴的尾端连接后盖,所述第一轴连接输入连接,所述第二轴连接输出连接盘,所述第一轴的两侧通过键连接齿轮,所述键的左侧设置有间隔套,所述间隔套的左侧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左侧设置有油封,所述油封上设置有封油盖,所述封油盖通过螺栓密封,所述箱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的中心设置有一槽,所述槽内设置一钢球,所述接头连接一通气盖,所述通气盖内设置一弹簧。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效果明显,能够满足高速转动的换向需求,可靠性高,造价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强度高。
文档编号H01R39/04GK203039211SQ20132001854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赵文, 李洪林, 黎丹 申请人:牡丹江森田特种车辆改装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