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125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覆盖于电池本体表面的调整标识。通过调整设置在电池本体外表面上的调整标识的位置,可对电池的剩余电量予以手工标记,使得电池能够得以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不能方便识别废旧电池剩余电量的问题,使得电池能够得以充分利用。
【专利说明】电池【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可标识剩余电量的干电池、锂电池或其他电池。
【背景技术】
[0002]电池是便携式电器常用的电源,它具有廉价、便携的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市面上见到的电池,本身都不带有剩余电量标识功能。当电池用过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其外观一般不发生明显变化,人们往往很难分辨出电池的剩余含量。虽然可以用专用仪表也可以测量出电池的剩余电量,但是由于专用仪表价格较高、使用较麻烦,而电池剩余电量测量只是偶然的需求,显然不适合日常家庭使用。
[0003]时间长了,很多人家里都会攒下一堆废旧电池,包括干电池、锂电池、充电电池等。所谓“废电池”和“旧电池”是不一样的概念,旧电池是用过一段时间的电池,尚存一定的电量,依据剩余电量的不同,还可在不同的设备上应用一段时间,发挥“余热”,只有电量几乎完全耗尽,难以在任何设备上使用的电池才是真正的“废电池”。由于我们无法直观地从外表区分“废电池”和“旧电池”,用专用仪器或设备测量也比较麻烦,往往最后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起丢弃,造成了很大浪费。
[0004]此外,日常生活中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池的设备也比较多,对这类设备,要求尽量使用剩余电量接近的电池。这是因为,不同的电池相应的内阻和电势都会不同。混合使用他们的时候,如果是串接,可能导致内阻小,电势低的电池过度放点,一下耗尽存量,并且产生内部电流超过允 许值,迅速老化、报废。这时候电池组中的新电池也会受到拖累,产生连锁反应。如果是并接,会产生电池组内部环流,一方面对外输出减弱,另一方面可能引起电池本身的发热甚至爆炸。
[0005]此外,废旧电池内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废酸、废碱等电解质溶液。如果随意丢弃,腐败的电池会破坏人们的水源,侵蚀人类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克服不能方便识别废旧电池剩余电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进一步包括覆盖于电池本体表面的调整标识;所述电池本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调整标识的长度,凹槽内部的两侧为空心结构,所述调整标识的两端镶嵌于凹槽内部两侧的空心结构内;凹槽沿电池本体外表面的圆周方向水平分布,或沿电池的轴向竖直分布;所述调整标识未嵌入所述凹槽的部位外侧设有凸起或凹坑;调整标识上或凹槽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装置。通过调整设置在电池本体外表面上的调整标识的位置,对电池的剩余电量予以手工标记。
[000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通过使用者手动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标识,使得电池能够得以充分利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电池的指示标识部分的放大图。
[0011]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指示标识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或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I,还包括覆盖于电池本体表面的调整标识3。所述调整标识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菱形或其他任何形状的图形。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本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凹槽2,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调整标识的长度(所述调整标识的长度即指该调整标识沿凹槽的走向方向的长度),凹槽内部的两侧为空心结构,所述调整标识的两端32镶嵌于凹槽内部两侧的空心结构内,因此该调整标识可通过手工调整的方式,沿凹槽方向来回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调整标识的位置,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标识。
[001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特别指出了凹槽的两种分布情况,分别是:凹槽沿电池本体外表面的圆周方向水平分布(如图1所示),或沿电池的轴向竖直分布(如图4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两种情形,所述凹槽可以以任意形状分布于电池本体外壳表面的任一位置,例如,可以位于所述电池本体外壳的侧面上,也可以位于电池的两端。所述凹槽的形状可以沿电池本体外壳任意分布,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列的圆弧状或直线状。
[0018]此外,所述调整标识的两端镶嵌于凹槽内部两侧的空心结构内,至少包括以下两种情形:1、所述调整标识本身为片状结构,其两端镶嵌于凹槽内部两侧的空心结构内(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其中虚线部分为调整标识镶嵌于凹槽内部的空心结构部分);2、所述调整标识本身两层或多层结构,其底层部分的两端镶嵌于凹槽内部两侧的空心结构内,夕卜层覆盖于上方(如图3所示,其中调整标识镶嵌于凹槽内部被外层遮挡部分没有画出)。
[0019]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调节调整标识的位置,所述调整标识未嵌入所述凹槽的部位的外侧31 (即暴露在凹槽外部的部分)设有凸起或凹坑33。该凸起或凹坑可以为点状、线状或其他任意形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也可以为凸起和凹坑间隔排列。这样可以增大调节调整标识位置时手指、指甲或其他操作工具与调整标识之间的摩擦力,便于调节。
[0020]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实施例,即所述电池本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的形状为沿所述电池本体外表面横截面方向的闭合曲线(对于圆柱形电池来说,即为电池外表面环绕电池轴心的环状曲线),凹槽内部的两侧为空心结构,所述调整标识的两端镶嵌于凹槽内部两侧的空心结构内,并可沿凹槽方向转动。所述调整标识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所述闭合曲线状的凹槽的长度。当调整标识长度等于凹槽长度时,整个调整标识也形成一个闭合的曲线,整体包绕在凹槽上(对于圆柱状的电池来说,调整标识为一个完整的环形,整体环绕在电池外表面的环形凹槽上)。由于所述调整标识的两端与凹槽为非紧密连接,因此,所述调整标识可以在环形的凹槽内相对电池本体转动,由此对剩余电量进行标记。
[0021]为了避免标记好的标识因无意间的碰撞或摩擦导致发生位移,影响标识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设有调整标识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可以位于凹槽内,也可以位于调整标识上。具体结构包括:在凹槽内设置凹坑,在调整标识上设置相应大小的凸起;或者相反,在凹槽上设有凸起,在调整标识上设有相应大小的凹坑,或者采用其他的紧锁结构,使得当调整标识调整到特定位置后,恰好被卡住,此时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再次调整位置。
[0022]如图5所示,为了直观地观察已做标记的电池电量,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电池本体外壳中靠近凹槽的区域4还设有一个或多个指示图标。该指示图标可以是文字,如“高、中、低、废”,也可是字母或数字,还可以是其他任意图形或字符。通过这些指示图标,用户可以了解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而对电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0023]特别地,如图5所示,所述指示图标印制在透明材质上,所述调整标识嵌入在凹槽内的部分至少有一部分(例如设置在调整标识端部的指示箭头34)能够透过所述透明材质可见。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透明材质下的调整标识的可见部分,准确了解电池的剩余电量。
[0024]特别地,所述的指示图标可以是特定的代码,可以通过事先约定规则,使所述的指示图标包含更多的电池属性信息。例如,可以通过一维条形码或二维的图形码的形式,将电池的电池类型、生产时间、生产厂商或查询网址等电池属性信息隐含在指示图标中。在使用中,可以通过扫描解码的方式获取这些信息。
[0025]特别地,在上述“调整标识至少有一部分可以叠加在所述指示图标上”的实施例中,叠加在指示图标上的调整标识部分可以作为指示图标新增的特定代码,与原指示图标一起,形成新的组合指示信息。
[0026]由于电池长时间不用会导致电量降低,从而使原标记结果与实际电量有偏差。此时,利用所述组合指示信息包含的电池属性信息,结合记录的时间信息及当前的时间信息,则可计算出此偏差(该计算规则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查表得出,可以通过相关公式测算得出)。
[0027]例如,可利用扫描解码装置,扫描电池的组合指示信息,连同扫描的时间信息一起保存下来(例如上传到指定的网络存储空间)。之后如果电池长时间不用,可再次扫描,对两次扫描的电池属性信息及扫描的时间信息进行对比,可计算出实际的电量下降值,从而精确计算电池的电量偏移,作为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判断、标记的依据。
[0028]同样,对于使用中的电池,同样可以通过提取组合指示信息,结合使用的设备属性、使用的时间信息,计算出实际的电量损耗,从而精确计算电池的电量偏移,作为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判断、标记的依据。
[0029]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对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标识,便于识别电池的剩余电量,从而有利于将电池集中管理、集中处理,在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同时,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法。[003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并未涵盖本实用新型所有的实施方式。任何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进行的等同设计、模仿设计、改进设计,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覆盖于电池本体表面的调整标识;所述电池本体的外表面覆盖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调整标识的长度,凹槽内部的两侧为空心结构,所述调整标识的两端镶嵌于凹槽内部两侧的空心结构内;凹槽沿电池本体外表面的圆周方向水平分布,或沿电池的轴向竖直分布;所述调整标识未嵌入所述凹槽的部位外侧设有凸起或凹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标识上或凹槽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定位装置。
【文档编号】H01M2/00GK203589087SQ201320501698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刘雨含, 张开冉, 刘俊杉, 于新蕾, 郭一冰, 高原 申请人:高原, 刘雨含, 刘俊杉, 张开冉, 于新蕾, 郭一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