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469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所述排插包括锁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并排水平布置有一L极金属片以及一N极金属片,所述L极金属片和N极金属片上对应立向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内螺纹连接槽;所述插头包括L极插脚和N极插脚,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分别对应连接一握持部,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均为外螺纹连接柱,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的外螺纹分别与所述L极金属片和N极金属片上的内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排插和插头结构,使用螺纹连接,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排插和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排插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因此它的安全性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的排插与插头的配合多为直插型配合,而为了便于插头能顺利地插入排插内,通常插孔比插脚大,而且排插和插头的生产厂家往往不同,如插头厂家多为生活电器的产家,且排插的生产厂家多为专门生产排插的厂家,因此很多插孔和插脚的配合情况很不理想,往往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这样容易产生因使用过热而导致烧焦变形的现象,还有可能存在漏电或起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很容易产生松脱现象,导致彻底断电。
[0003]另外,目前直插型的二三极排插由于对空间要求较高,厂家为了节省空间,往往只能将三极插孔设在排插的两端部,并将二极插孔设在排插的中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排插和插头结构,使用螺纹连接,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所述排插包括锁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并排水平布置有一 L极金属片以及一 N极金属片,所述L极金属片和N极金属片上对应立向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内螺纹连接槽;所述插头包括L极插脚和N极插脚,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分别对应连接一握持部,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均为外螺纹连接柱,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的外螺纹分别与所述L极金属片和N极金属片上的内螺纹相匹配。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还设有E极金属片,所述E极金属片与L极金属片、N极金属片并排水平布置,该E极金属片上对应立向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内螺纹连接槽;所述插头包括E极插脚,所述E极插脚为外螺纹连接柱,所述E极插脚的外螺纹与所述E极金属片上的内螺纹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内螺纹连接槽的槽底面为凹半球状,所述外螺纹连接柱的端部为相匹配的凸半球状。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排插和插头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接触面积比较大,且不容易松动,因此接触良好,连接可靠。且采用内外螺纹连接后,对空间要求较低,二三极排插上的三极插孔和二极插孔在排插上位置不再受到限制,可以任意安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插和插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插和插头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插上的内螺纹连接槽和插头上的插脚二者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的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两极(即两孔)排插I和插头2,所述排插I包括锁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下壳体12内并排水平布置有一 L极金属片13以及一 N极金属片14,所述L极金属片13和N极金属片14上对应立向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内螺纹连接槽16,分别为L极内螺纹连接槽163和N极内螺纹连接槽164 ;所述插头2包括L极插脚23和N极插脚24,所述L极插脚23和N极插脚24分别对应连接一握持部22,所述L极插脚23和N极插脚24均为外螺纹连接柱,所述L极插脚23和N极插脚24的外螺纹分别与所述L极金属片13和N极金属片14上的内螺纹相匹配,即L极插脚23的外螺纹和L极内螺纹连接槽163的内螺纹相匹配,N极插脚24的外螺纹和N极内螺纹连接槽164的内螺纹相匹配。
[0014]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三极(即三孔)排插I和插头2,则所述下壳体12内还设有E极金属片15,所述E极金属片15与L极金属片13、N极金属片14并排水平布置,该E极金属片上15对应立向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内螺纹连接槽16,为E极内螺纹连接槽165。所述插头还包括E极插脚25,所述E极插脚25为外螺纹连接柱,所述E极插脚25的外螺纹与所述E极金属片25上的内螺纹相匹配,即所述E极插脚25的外螺纹与所述E极内螺纹连接槽165的内螺纹相匹配。
[0015]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三极和两极结合在一个排插I上,成为多用排插。
[0016]再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排插I和插头2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可靠,可将内螺纹连接槽16的槽底面设置为凹半球状,所述外螺纹连接柱的端部设置为相匹配的凸半球状。
[0017]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由于排插I和插头2的连接为螺纹连接,因此连接时,需将插头2上的外螺纹连接柱旋进排插I内,这样导致外螺纹连接柱上的连接线3产生一定的扭力而影响排插I和插头2连接的稳定性,因此在插头2插入排插I之前,最好能将连接线3做相反方向的预旋转,如:先将插头2的连接逆时针旋转若干圈,然后再按顺时针的方向将插头2上的外螺纹连接柱旋进排插I内,这样可消除连接线3的扭力。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排插和插头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接触面积比较大,且不容易松动,因此接触良好,连接可靠。且采用内外螺纹连接后,对空间要求较低,二三极排插上的三极插孔和二极插孔在排插上位置不再受到限制,可以任意安排。
[001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插包括锁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内并排水平布置有一 L极金属片以及一 N极金属片,所述L极金属片和N极金属片上对应立向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内螺纹连接槽; 所述插头包括L极插脚和N极插脚,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分别对应连接一握持部,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均为外螺纹连接柱,所述L极插脚和N极插脚的外螺纹分别与所述L极金属片和N极金属片上的内螺纹相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还设有E极金属片,所述E极金属片与L极金属片、N极金属片并排水平布置,该E极金属片上对应立向固定连接有复数个内螺纹连接槽; 所述插头包括E极插脚,所述E极插脚为外螺纹连接柱,所述E极插脚的外螺纹与所述E极金属片上的内螺纹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纹排插和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内螺纹连接槽的槽底面为凹半球状,所述外螺纹连接柱的端部为相匹配的凸半球状。
【文档编号】H01R13/10GK203521698SQ20132058645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吴腾, 吴怀崇 申请人:吴腾, 吴怀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