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触点温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058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双触点温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触点温控器,其解决了现有温控器单触点结构可靠性低、稳定性差,产品整体为方形结构抗冲击差、抗振动差,在装配过程中不适合自动化装配生产、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基座、基盖、封口盖和设于基座两端的端子,基座内设有相互接触的动触片和静触片,端子与动触片、静触片连接;基盖中间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导杆,导杆下端部与动触片接触,导杆下端部和封口盖之间设有双金属片,动触片和静触片均设有两个触点,其可广泛应用于温控器。
【专利说明】双触点温fe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器,具体说是一种双触点温控器。
【背景技术】
[0002]温控器作为一种开关,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器中。温控器是以压力作用原理来推动触点的通与断,从而控制电器设备在达到一定温度时停止或开始工作的电器设备。
[0003]然而,现有温控器的动触片设有一个触点,这种单触点结构可靠性低、稳定性差;此外产品整体为方形结构,抗冲击差、抗振动差;在装配过程中,不适合自动化装配生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温控器单触点结构可靠性低、稳定性差,产品整体为方形结构抗冲击差、抗振动差,在装配过程中不适合自动化装配生产、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抗冲击能力强、抗振动能力强、适合自动化装配、生产效率高的双触点温控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触点温控器,其包括基座、基盖、封口盖和设于基座两端的端子,基座内设有相互接触的动触片和静触片,端子与动触片、静触片连接;基盖中间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导杆,导杆下端部与动触片接触,导杆下端部和封口盖之间设有双金属片,动触片和静触片均设有两个触点。
[0006]优选地,两个触点呈U字形排列。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单触点结构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产品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抗冲击能力强、抗振动能力强,在装配过程中适合自动化装配生产、生产效率高。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断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双触点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双触点动触片的主视图;
[0013]图5为双触点动触片的左视图;
[0014]图6为双触点动触片的右视图;
[0015]图7为双触点动触片的俯视图。
[0016]图中符号说明:
[0017]1.基座;2.基盖;3.封口盖;4.端子;5.动触片;6.静触片;7.导杆;8.双金属片;9.触点;10.触点。【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触点温控器包括由基座1、基盖2、封口盖3和基座两端的端子4组成,基座I内设有动触片5和静触片6,动触片5、静触片6相互接触,端子4与动触片5、静触片6连接;基盖2中间设有圆孔,圆孔内插入导杆7,导杆7下端部与动触片5接触,双金属片8设于导杆7下端部和封口盖3之间。
[0020]如图3、4、5、6、7所示,动触片5设有两个触点,分别为触点9和触点10。这两个触点呈U字形排列。静触片6相应的也设置有与动触片5匹配的两个触点,该两个触点也呈U字形排列。
[0021]如图2所示,当双金属片8感应到环境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双金属片8会发生变形,导杆7在双金属片8的压力作用下推动动触片5,使动触片5、静触片6分离,此时温控器处于断开状态。
[0022]产品整体为长方体结构抗冲击能力强、抗振动能力强。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触点温控器,包括基座、基盖、封口盖和设于所述基座两端的端子,所述基座内设有相互接触的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端子与所述动触片、所述静触片连接;所述基盖中间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下端部与所述动触片接触,所述导杆下端部和所述封口盖之间设有双金属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片和所述静触片均设有两个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触点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触点呈U字形排列。
【文档编号】H01H37/64GK203617216SQ201320740125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王林政, 曹忠良, 刘昌庆, 王春艳 申请人:威海双丰韩柏温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