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907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触点装置(10)具备:触点块(3),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32)的多个固定端子(33)、形成有与固定触点(32)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34)的可动触头(35);驱动块(2),其驱动可动触头(35)。通过在触点块(3)的周围配置永久磁铁(46),能够将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消弧。而且,将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形成为,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
【专利说明】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触点装置,已知具备触点块和驱动块的触点装置,所述触点块具有设置 有固定触点的多个固定端子以及设置有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头,所述 驱动块驱动可动触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触点块的附近配置永久磁铁,通过利用永久磁铁的力将触 点彼此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向该触点的外侧拉伸,能够消除所产生的电弧。在此,触点 的外侧是指触点的内侧以外的方向、即具有在触点部分产生电弧的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的 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方向。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特开2011-204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然而,如果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采用通过永久磁铁的力将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 所产生电弧向外侧拉伸的结构,则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的情况下,存在将电弧拉伸至外 侦_时间变长的可能性。这样,如果将电弧拉伸至外侧的时间变长,则存在电弧阻断时间变 长,导致触点装置的电弧阻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0009]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抑制电弧阻断性能降低的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 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具备:触点块,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的多个固定端子、 形成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的可动触头;驱动块,其驱动所述可动触头,以 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磁场形成部,其配置于所述触点块的周围并形 成磁场,所述多个固定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 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0012]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形成部具备一对永久磁铁,所述一对永久磁铁 在与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块相互对 置配置,一对永久磁铁的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相同。
[0013]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触头上设置有磁性体。
[0014]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固定端子通过在固定端子侧以及可动触头侧中 的至少任意一侧形成阶梯部,从而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 动触点抵接。
[0015]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侧。
[0016]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触头通过所述驱动块的驱动轴而被驱动,所述 阶梯部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驱动轴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而 形成。
[0017]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固定触点侧。
[0018]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形成在所述固定端子侧的整周范围内。
[0019] 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部以连结阶梯彼此的阶梯面沿所述固定触点与 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0020] 本发明的第十特征在于,在电磁继电器中搭载有所述触点装置。
[0021] 发明效果
[0022] 根据本发明,使多个固定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在可动触点与该固定端子的 固定触点抵接时,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触点彼此 接触分离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其结果是,能够抑制触点装置的电弧阻断性能的降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图,(a)是侧视图,(b)是 从与图1(a)正交的方向观察时的侧视图。
[0024]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图,(a)是侧剖视图,(b) 是以与(a)正交的方向切断后的侧剖视图。
[0025] 图3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组装方法以从(a)到(C)的 顺序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0026]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保持部的立体图。
[0027]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 视图。
[0028]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0029]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0]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1]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2]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3]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俯视图。
[0034]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5]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6]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八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7]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九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8]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分 放大剖视图。
[0039]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 分放大剖视图。
[0040]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 分放大剖视图。
[0041]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十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主要部 分放大剖视图。
[0042]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0043]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例示了在电磁继电器搭 载有触点装置的例子。而且,将可动触头的移动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固定触头的并设方向 设为左右方向,将与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来进行说明。并且,将 图1(a)以及图2(a)的状态中的上侧设为上下方向上侧,将右侧设为左右方向右侧来进行 说明,将图1(b)以及图2(b)的状态中的右侧设为前后方向前侧来进行说明。
[0045] 另外,将触点的内侧定义为具有在触点部分产生电弧的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的与 其他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将触点的外侧定义为触点的内侧以外的方向。
[0046] 另外,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含有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以下,对 这些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共用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0047](第一实施方式)
[0048]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通过将内部单元块(内器 口夂々)1收纳于中空箱型的外壳4内而形成,所述内部单元块1通过将电磁铁块2 (驱动 块)与触点块3组合成一体而构成。
[0049] 电磁铁块2具备:卷绕有励磁绕组22的中空筒状的线圈架21、分别与励磁绕组22 的两端连接的一对线圈端子23、固定于线圈架21的筒内并利用通电后的励磁绕组22而被 磁化的固定铁芯24。另外,电磁铁块2具备:以与固定铁芯24在线圈架21的轴向(上下 方向)上对置的方式配置于线圈架21的筒内的可动铁芯25、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包围线圈架 21的跟片26。并且,电磁铁块2具备配设于线圈架21的筒内且对可动铁芯25向下方施力 的复位弹簧27。
[0050] 线圈架21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并形成为在上端以及下端具有凸边部 21 a、2 Ib的大致圆筒状。而且,在凸边部21a、21b之间的圆筒部21c上卷绕有励磁绕组2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圆筒部21c形成为下端侧的内径比上端侧的内径大。
[0051] 如图3所示,励磁绕组22的端部与设置在线圈架21的凸边部21a上的一对端子 部121分别连接,并经由与端子部121连接的引线122而与一对线圈端子23分别连接。
[0052] 线圈端子23由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并通过焊锡等与引线122连接。
[0053] 可动铁芯25配设于线圈架21的筒内,并能够在线圈架21的筒内沿轴向(上下方 向)移动。而且,在根据向励磁绕组22的通电的通断而将可动铁芯25向固定铁芯24吸引 时,可动铁芯25向上方移动。
[0054] 如图2(a)所示,跟片26包括:跟片板26A,其配设于线圈架21的上端侧;跟片板 26B,其配设于线圈架21的下端侧;一对跟片板26C,其从跟片板26B的左右两端向跟片板 26A侧延伸配置。
[0055] 跟片板26A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状,在跟片板26A的上表面侧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凹 部26a,在该凹部26a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插穿孔26c。在该插穿孔26c中插入有有底圆筒 状的圆筒部件28。圆筒部件28具有圆筒部28b、形成于圆筒部28b的上端的凸边部28a,在 圆筒部28b插入到插穿孔26c中时,凸边部28a与凹部26a接合。另外,在圆筒部件28的 圆筒部28b内的下端侧,配设有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可动铁芯25。并且,在圆筒 部28b内配设有固定铁芯24,该固定铁芯24由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轴向上与可 动铁芯25对置。
[0056] 另外,在跟片板26A的上表面设置有大致圆板状的帽部件45,该帽部件45的周缘 部固定于跟片板26A的插穿孔26c的开口周缘,通过该帽部件45实施可动铁芯25的防脱。 另外,在帽部件45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朝向上方凹陷成大致圆柱状的凹部45a,在该凹部 45a内收纳有形成于固定铁芯24的上端的凸边部24a。
[0057] 而且,在形成于线圈架21的下端侧的内周面与圆筒部件28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部分嵌合有由磁性材料构成的圆筒状的衬套26D。该衬套26D与跟片板26A?26C、固定铁 芯24、可动铁芯25 -起形成磁路。
[0058] 复位弹簧27插穿在固定铁芯24形成的贯穿孔24b。而且,复位弹簧27的下端与 可动铁芯25的上表面抵接,上端与帽部件45的下表面抵接。此时,复位弹簧27以压缩状 态设置于可动铁芯25与帽部件45之间,利用该复位弹簧27的弹性恢复力,对可动铁芯25 向下方施力。
[0059] 另一方面,触点块3具备:壳体31、一对(多个)固定端子33、可动触头35、压接 弹簧36、保持部5、调节板61、磁轭62、弹簧承接部7、可动轴(驱动轴)8。
[0060] 可动轴8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大致圆棒状,并通过在下端侧形成螺纹槽而 形成螺纹部81。而且,可动轴8的下端侧插穿形成于帽部件45的凹部45a的大致中央处的 插穿孔45b以及复位弹簧27。而且,通过使可动轴8的螺纹部81与沿轴向形成于可动铁芯 25的螺纹孔25a螺合,从而将可动轴8与可动铁芯25连接起来。另外,可动轴8的上端与 弹簧承接部7连接。
[0061] 壳体31通过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为下面开口的中空箱型,并在上表面上并排 设置有两个贯穿孔31a。
[0062] 固定端子33通过铜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大致圆柱状。而且,在上端形成有凸边部 33a,在下端设置有固定触点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将固定端子33贯穿设置于壳体 31的贯穿孔31a并且使凸边部33a从壳体31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进行钎焊,从而将固定端 子33与壳体31接合。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固定触点32与固定端子33 -体形成。
[0063] 另外,如图2(a)所示,在壳体31的开口周缘通过钎焊接合有凸缘38的一端。而 且,凸缘38的另一端通过钎焊与第一跟片板26A接合。
[0064] 并且,在壳体31的开口部设置有绝缘部件39,该绝缘部件39用于将在固定触点 32与可动触点34之间产生的电弧与壳体31和凸缘38的接合部绝缘。
[0065] 绝缘部件39通过陶瓷、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为上面开口的大致中空长方 体状,并使周壁的上端侧与壳体31的周壁的内表面抵接。由此,实现由固定触点32和可动 触点34构成的触点部、与壳体31和凸缘38的接合部的绝缘。
[0066] 并且,在绝缘部件39的内底面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供可动轴8插穿的插穿孔39b。
[0067] 可动触头35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平板状,在上表面的左右两端侧形成有 可动触点34。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34与可动触头35-体地形成,但也可以将可动触 点34与可动触头35分体设置。而且,以可动触点34与固定触点32隔开规定间隔对置配 置的方式,配设可动触头35。另外,在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设置有磁 轭(磁性体)62。
[0068] 磁轭62由磁性体材料构成,且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剖面大致U字状。而且,磁轭62 以从前后方向夹持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方式设置。并且,磁轭62配设于可动触 头35的下方侧。另外,在磁轭62的下表面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大致圆板状的定位凸部621。 [0069] 压接弹簧36由线圈弹簧构成,并以轴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而配设。而且,压接 弹簧36通过在上端侧内径部中嵌入有定位凸部621,从而相对于磁轭62以及可动触头35 定位。
[0070] 弹簧承接部7例如通过树脂等在电气方面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板 状,且在上表面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大致圆板状的定位凸部71。而且,通过将压接弹簧36的 下端侧内径部嵌入定位凸部71,从而进行弹簧承接部7与压接弹簧36的定位。
[0071] 调节板61通过纯铁(SUY)、冷轧钢板(SPCC、SPCE)等磁性体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 板状。该调节板61以载置于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宽度狭窄部351) 上表面的状态,固定于后述的保持部5。
[0072] 保持部5由不锈钢(SUS)等非磁性体材料形成,并具有底板51和一对侧板52。底 板51与调节板61从上下方向夹持可动触头35、磁轭62、压接弹簧36。因此,可动触头35 被压接弹簧36向上方按压,通过上表面与调节板61抵接从而被限制向固定触点32侧的移 动。一对侧板52从底板51的前端、后端向上方延伸配置且在前后方向上对置,与可动触头 35(磁轭62)的前端、后端滑动接触,通过与调节板61的前端、后端抵接从而从前后方向夹 持调节板61。
[007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底板51在前后方向上被分割,由第一底板51a 以及第二底板51b构成。即,保持部5被分割成第一保持部5a和第二保持部5b,所述第一 保持部5a由第一底板51a和从第一底板51a的前端延伸配置的第一侧板52a构成,所述第 二保持部5b由第二底板52b和从第二底板52b的后端延伸配置的第二侧板52b构成。
[007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底板51a、51b以及第一、第二侧板52a、52b通过对板 框状的非磁性体材料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因此,第一底板51a和第一侧板52a经由第一弯 曲部53a而连续,第二底板51b和第二侧板52b经由第二弯曲部53b而连续。而且,第一、第 二保持部5a、5b以彼此在前后方向上分离的状态与弹簧承接部7 -体成形,在底板51 (第 一、第二底板51a、51b)与压接弹簧36之间夹装有弹簧承接部7。即,在底板51(第一、第二 底板5la、5Ib)上设置有弹簧承接部7,底板51与压接弹簧36电绝缘。
[007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前后方向上被分割的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构成 保持部5,并将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以彼此分离的状态与具有绝缘性的弹簧承接部7 - 体成形。而且,通过利用第一、第二侧板52a、52b来夹持调节板61,从而仅经由调节板61使 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电连接。
[0076]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仅通过调节调节板6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而容易地调 节压接弹簧36的初始压接力。需要说明的是,图4的附图标记54为用于对调节板61和保 持部5进行凸焊的凸部,附图标记55为对凸部54进行挤压成形时所形成的凹部。
[007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磁性体材料来形成配设于可动触头35的上方的调节 板61以及配设于可动触头35的下方的磁轭62。而且,通过非磁性体材料来形成保持部 5 (第一、第二保持部5a、5b)。因此,在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接触而在可动触头35中 流通有电流时,在可动触头35的周围形成有以可动触头35为中心通过调节板61、磁轭62 的磁通。其结果是,在调节板61与磁轭62之间作用有磁吸引力,通过该磁吸引力来抑制固 定触点32、可动触点34之间所产生的电磁斥力,能够抑制固定触点32、可动触点34间的压 接力的降低。
[0078]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调节板61还具有作为磁轭的功能,该调节板61还相当 于设置于可动触头35的磁性体。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S卩,通过非磁性体材 料来形成调节板61,独立于调节板61而设置由磁性体材料形成的磁轭(磁性体),通过该 磁轭和磁轭62形成磁路。
[0079] 外壳4通过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矩形箱状,并具备上面开口的中空箱型的外壳主 体41、覆盖外壳主体41的开口而设置的中空箱型的盖42。
[0080] 在外壳主体41的左右侧壁的前端设置有突起部141,在突起部141上,形成有在 通过螺纹固定将触点装置10固定于安装面时所使用的插穿孔141a。另外,在外壳主体41 的上端侧的开口周缘形成有阶梯部41a,与下端侧相比外周变小。而且,在比阶梯部41a靠 上方的前表面形成有供线圈端子23的端子部23b嵌入的一对狭缝41b。并且,在比阶梯部 41a靠上方的后表面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一对突起部41c。
[0081] 盖42形成为下面开口的中空箱型,在后表面形成有一对凹部42a,该一对凹部42a 在组装于外壳主体41时供外壳主体41的突起部41c嵌入。另外,在盖42的上表面上,形 成有将上表面左右大致两分的分隔部42c,在被该分隔部42c两分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有供 固定端子33插穿的一对插穿孔42b。
[0082] 而且,在将由电磁铁块2以及触点块3构成的内部单元块1收纳于外壳4时,如图 3(c)所示,在线圈架21的下端的凸边部21b与外壳主体41的底面之间夹装有大致矩形状 的下侧缓冲橡胶43。而且,在壳体31与盖42之间夹装有上侧缓冲橡胶44,该上侧缓冲橡 胶44上形成有供固定端子33的凸边部33a插穿的插穿孔44a。
[0083] 并且,在触点装置10上形成有具备形成磁场的磁场形成部的磁偏吹(磁気7''口 一)结构,能够拉伸在触点(固定触点32和可动触点34)接触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从而进 行消弧。
[008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相互对置配置的一对永久磁铁(磁场形成部)46和连接一 对永久磁铁46的磁轭47来构成磁偏吹构造。
[0085] 永久磁铁46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且以在可动触头35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 上延伸的方式而设置。具体而言,一对永久磁铁46分别以在可动触头35的前方侧和后方 侧隔着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间隙(触点间隙)相互对置的方式而配设。此时,对 置的一对永久磁铁46的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N极)。即,前方的 永久磁铁46设置为前表面是S极后表面是N极,后方的永久磁铁46设置为前表面是N极 后表面是S极。需要说明的是,既可以以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为S极的方式配置永久磁铁, 也可以以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不同的方式配置永久磁铁。
[0086] 磁轭47通过基部47a和一对延伸配置部47b形成为大致=字状,所述基部47a与 可动触头35的长度方向的端面对置,所述一对延伸配置部47b从基部47a的两端相对于该 基部47a大致垂直地分别延伸配置且分别与一对永久磁铁46连接。在此,一对延伸配置部 47b与一对永久磁铁46的S极侧的面连接。即,一方的延伸配置部47b与前方的永久磁铁 46的前表面连接,另一方的延伸配置部47b与后方的永久磁铁46的后表面连接。
[0087] 由此,从一对永久磁铁46释放出磁通被磁轭47吸引而抑制漏磁通,能够提高触点 附近的磁通密度,从而能够增大拉伸触点间所产生的电弧的力。即,通过设置磁轭47,即使 减小永久磁铁46的尺寸也能够维持拉伸电弧的力,能够在维持电弧阻断性能的同时实现 触点装置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0088]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触点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89] 在由上述结构构成的触点装置10中,在初始状态(励磁绕组22未被通电的状态) 下,可动铁芯25通过复位弹簧27的作用力向下方滑动,伴随于此可动轴8也向下方移动。 由此,可动触头35被调节板61向下方按压从而与调节板61 -起向下方移动。即,在初始 状态下可动触点34与固定触点32分离。
[0090] 然后,当励磁绕组22通电时,可动铁芯25被固定铁芯24吸引而向上方滑动。这 样,当可动铁芯25向上方滑动时,与可动铁芯25连结的可动轴8也连动地向上方移动。由 此,与可动轴8连接的弹簧承接部7 (保持部5)向固定触点32侧移动,伴随该移动可动触 头35也向上方移动。然后,可动触点34与固定触点32抵接从而触点间导通。
[0091] 另一方面,当向励磁绕组22的通电断开时,可动铁芯25通过复位弹簧27的作用 力向下方滑动,伴随于此可动轴8也朝向下方移动。由此,弹簧承接部7(保持部5)也向下 方移动,伴随该移动可动触头35也向下方移动,因此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分离。
[0092]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一对永久磁铁46配置在触点块3的周围,因此通过 一对永久磁铁46,如图5所示,在触点块3的周围形成有磁场。因此,无论流过可动触头35 的电流的方向是哪个方向,在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之间(触点间)产生的电弧都被 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拉伸而被消弧。如以下所详细说明的,在图5中,在电流从左向右流过可 动触头35的情况下,在左侧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左后方拉伸,在右侧的触点间产生的 电弧被向右后方拉伸,从而能够防止电弧的短路。另外,在图5中,在电流从右向左流过可 动触头35的情况下,在左侧的触点间产生的电弧被向左前方拉伸,在右侧的触点间产生的 电弧被向右前方拉伸,从而能够防止电弧的短路。
[0093] 然而,在使一对永久磁铁46同极对置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在可动触头35的中 央部(触点的内侧:具有在触点部分产生电弧的固定触点的固定端子的与其他固定端子对 置一侧)形成有磁场变稀疏的区域。
[0094] 因此,当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的情况下,存在电弧的动作变慢阻断时间变长 的可能性。
[0095]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可动触头35的中央部配置有具有作为磁轭的功能的调节 板61的情况下,当在磁场较弱的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时,电弧沿配置于中央部的调节板 61方向(参照图5的箭头a)被拉伸,存在电弧向调节板61闪络(弧絡),导致阻断性能降 低的可能性。另外,即使在独立于调节板61设置磁轭,将调节板61作为支架而使用的情况 下,也存在电弧向调节板61闪络,导致阻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使一 对永久磁铁异极对置的情况下,如果采用通过永久磁铁的力将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所产生 的电弧向外侧拉伸的结构,当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的情况下,也存在将电弧拉伸至外 侧之前的时间变长的可能性。
[0096] 这样,在任一种情况下,如果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则存在触点装置的电弧阻 断性能降低的可能性。该问题特别是在触点磨损的情况下尤为显著。
[0097] 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有电弧。
[0098] 具体而言,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 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099]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 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 可动触点34抵接。
[0100] 具体而言,如图2(a)所示,在可动触头35形成有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 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而趋向下方的倾斜面35a。这样,通过形成倾斜面35a,形 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触点的内侧不与可动触点34抵接,而仅在触点的外 侧(倾斜面35a的上侧且外侧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 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的形状,从而在左右形成倾 斜面35a。
[0101]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 子33在可动触点34与该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抵接时,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 侧以外的区域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在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其结 果是,能够抑制触点装置10的电弧阻断性能降低。
[0102]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全部的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定 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 接。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触点彼此接触分离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
[010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前后方向(与可动触点34和固定触点32的接触分离 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触点块3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一对永久磁铁46。而 且,以相互对置的面的极性相同的方式配置一对永久磁铁46。这样,通过使一对永久磁铁 46同极对置,能够与流过可动触头35的电流的方向无关地,将在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 34之间(触点间)产生的电弧向相互分离方向的拉伸而消弧。
[0104] 而且,在使一对永久磁铁46同极对置的情况下,如果使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 一个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其他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则能够抑制在磁场较弱的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
[0105]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侧产生电弧,因此 能够在触点装置10的整个寿命期间内抑制阻断性能的降低。
[0106] (第二实施方式)
[0107]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A在未设置有绝缘部件39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 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0108]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 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 侧产生电弧。
[0109] 而且,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 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1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处形成有 凹部的形状,从而在可动触头35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 动轴8)侧)而趋向下方的倾斜面35a(参照图6)。需要说明的是,图6的附图标记72为限 位器。
[0111]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12]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0113] (第一变形例)
[0114]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B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可 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IOA相同。
[0115]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通过使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外侧向上方弯曲形成弯曲 部35b,从而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而趋向 下方的倾斜面35a。
[0116]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17] (第二变形例)
[0118]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C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可 动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IOA相同。
[0119]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 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 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1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 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 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0121]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 的形状,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0122]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23] 另外,通过在可动触头35上设置阶梯部35c,使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 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 更可靠地使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触点的外侧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124]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在可动触头侧形成阶梯部35c,因此可通过对板状的部 件进行成形来形成阶梯部35c,具有制造容易的优点。
[0125] (第三变形例)
[0126]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D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可动 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C相同。
[0127]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 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 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12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 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 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0129]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 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0130]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31]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对可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而形成阶梯部35c,因此能 够更加容易地形成阶梯部35c。
[0132] (第四变形例)
[0133]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E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可动 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D相同。
[0134]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 (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 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 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13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 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 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0136]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 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0137] 此时,通过仅对左右方向上的可动触头35的与固定触点32的内侧对置的部位进 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即,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未被冲压,上下表面 的位置成为与阶梯部35c的上阶梯部35e相同的高度。
[0138]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39]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仅对可动触头35的与固定触点32的内侧对置的部位进 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即,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未被冲压,上下表面 的位置成为与阶梯部35c的上阶梯部35e相同的高度。因此,能够使压接弹簧36的配置空 间与以往相同,从而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0140] (第五变形例)
[0141]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F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可动 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C相同。
[0142] 具体而言,通过在可动触头35(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 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 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14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 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 部35f的上表面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0144]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 的形状,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0145]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如图11所示,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可动触头35的可动轴 (驱动轴)8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
[0146] S卩,以阶梯面35d的与上阶梯部35e的分界线和与下阶梯部35f的分界线成为同 心圆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
[0147]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48]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可动触头35的可动轴(驱动轴)8为 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然而,当然也可以将阶梯部35c沿前后方向形成 为直线状,但是在该情况下,考虑到在可动触头35旋转时接触点发生变化,需要将接触点 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 可动触头35的可动轴(驱动轴)8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5c,则即使可动 触头35旋转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 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0149]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本变形例应用于第三变形例、第四变形例所示的可动触 头35的阶梯部35c中。
[0150] (第六变形例)
[0151]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G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可动 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C相同。
[0152] 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 (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 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 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15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 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 延伸的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 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0154]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部 的形状,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0155]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56]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 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 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 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 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5d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 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 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015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应用上述第五变形例的结构。
[0158] (第七变形例)
[0159]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H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可动 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D相同。
[0160]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 (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 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 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16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 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 延伸的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 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0162]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 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0163]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64]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 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 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 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 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5d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 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 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016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应用上述第五变形例的结构。
[0166] (第八变形例)
[0167]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101的可动触头35的形状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可动 触头35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四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E相同。
[0168]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通过在可动触头35 (可动触头侧)形成内侧(在俯视观 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轴8)侧)处于下方的阶梯部35c,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 固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16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 35f)的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 延伸的面)。另外,上阶梯部35e的上表面35g成为可动触点34,下阶梯部35f的上表面 35h不与固定触点32抵接。
[0170] 而且,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以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位于下方的方式对可 动触头35进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
[0171] 此时,通过仅对左右方向上的可动触头35的与固定触点32的内侧对置的部位进 行冲压成形,从而形成阶梯部35c。即,可动触头35的左右方向中央部未被冲压,上下表面 的位置成为与阶梯部35c的上阶梯部相同的高度。
[0172]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三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73]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 阶梯面35d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 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5c的阶梯(上阶梯部35e与下阶梯部35f)的阶梯面35d为倾斜 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有效 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5d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 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 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017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应用上述第五变形例的结构。
[0175] (第九变形例)
[0176]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J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固 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IOA相同。
[0177]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 (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 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 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17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 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倾斜面。另外,在可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因 此,固定触点32仅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触 点34抵接,阶梯面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35 抵接。
[0179]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80]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的固 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与对 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因此,即使 可动触头35旋转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生变化。即,通过在固定端子侧设置阶梯部,无需如 在可动触头侧设置阶梯部的情况那样考虑可动触头35的旋转。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 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0181] (第十变形例)
[0182]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K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固定 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J相同。
[0183] 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 (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 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倾斜面32b,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 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18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在可动触头35上也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
[0185]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86] (第十一变形例)
[0187]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L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固定 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J相同。
[0188] 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 (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 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 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18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 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 方向)延伸的面)。另外,在可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因此,固定触点32仅 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触点34抵接,阶梯面 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35抵接。
[0190]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九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91]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 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 的面)。如果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 倾斜面,则在触点磨损时,接触点会进入内侧。因此,需要将接触点设定在更外侧,从而能够 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变少。与此相对,如果将阶梯面32b设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 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面),则即使触点磨损也能够使接触点不发 生变化。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能够有效利用的触点区域从而能够有效利用。
[0192] (第十二变形例)
[0193]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M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i^一变形例的固 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L相同。
[0194] 具体而言,如图18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 (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 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 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19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 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 方向)延伸的面)。此时,以固定端子33的内侧露出的方式形成阶梯部32a。即,在本变形 例中,固定端子33构成上侧阶梯部32d。另外,在可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 因此,固定触点32仅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 触点34抵接,阶梯面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 35抵接。
[0196]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197] (第十三变形例)
[0198] 本变形例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N的固定触点32的形状与上述第i^一变形例的固 定触点32的形状不同,其他的结构基本上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的触点装置IOL相同。
[0199] 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通过在固定触点32(固定端子侧)形成内侧(与对手侧 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处于上方的阶梯部32a,从而形成于固定端子33的固定触点32在 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抵接。
[020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变形例中,连结阶梯部32a的阶梯(下侧阶梯部32c与上侧阶 梯部32d)的阶梯面32b为垂直面(沿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的接触分离方向(上下 方向)延伸的面),但阶梯面32b也可以为倾斜面。
[0201]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将阶梯部32a形成在固定端子33的整周范围内。另外,在可 动触头35上未形成有阶梯部、倾斜面。因此,固定触点32仅阶梯部32a中的下侧阶梯部 32c的下表面32e与可动触头35的可动触点34抵接,阶梯面32b以及上侧阶梯部32d的下 表面32f不与可动触点34、即可动触头35抵接。
[0202] 根据以上的本变形例,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十一变形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0203] 另外,根据本变形例,将阶梯部32a形成在固定端子33的整周范围内。这样,如果 在固定端子33的整周范围内形成阶梯部32a,则即使在组装固定端子33时固定端子33旋 转,也必然能够使阶梯部32a存在于内侧(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对置的一侧)。因此,无需 在组装固定端子33时进行固定端子的定位,从而制造变得容易。
[0204] (第三实施方式)
[0205]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P在如下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 装置10不同,即,通过以夹持可动触头35的方式配置磁轭62以及调节板61而形成磁路, 并且以贯穿磁轭62、可动触头35以及调节板61的方式设置可动轴8,其他的结构基本上采 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0206]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 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 侧产生电弧。
[0207] 而且,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 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20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 部的形状,从而在可动触头35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 轴8)侧)趋向下方的倾斜面35a(参照图20)。
[0209]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210] 需要说明的是,在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未设置有绝缘部件39的情况下,也能 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0211] (第四实施方式)
[0212]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IOQ在如下这一点上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触点 装置10不同,即,未设置有磁轭62以及调节板61,以贯穿可动触头35的方式设置可动轴 8,其他的结构基本上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0213]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固定端子33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33中,在与其他 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固定触点32与可动触点34抵接,能够抑制在触点的内 侧产生电弧。
[0214] 而且,在一对固定端子33双方、即全部固定端子33中,形成于各固定端子33的固 定触点32在与对手侧的固定端子33对置一侧(触点的内侧)以外的区域与可动触点34 抵接。
[021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可动触头35的形状设为在上表面中央部形成有凹 部的形状,从而在可动触头35形成随着朝向内侧(在俯视观察时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可动 轴8)侧)而趋于下方的倾斜面35a (参照图20)。
[0216] 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也能够起到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217]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未形成有绝缘部件39的情况下, 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
[0218]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 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219]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触点装置搭载于电磁继电器,然而也可以将 触点装置应用于开关、计时器等。
[0220]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任意选择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所 例示的可动触头、固定端子(固定触点)而组合。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三、第四 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任意选择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所例示的可动触头、固定端 子(固定触点)而组合。
[0221] 另外,在固定端子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本发明。例如,在固定端 子为三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将在俯视观察时存在于连结各固定端子的中心 而形成的三角形内侧的各固定端子的区域设为触点的内侧,在除此以外的区域(各固定端 子的位于上述三角形外侧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0222] 另外,可动触头或固定端子、其他细微部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可以适当 变更。
[0223] 工业实用性
[0224] 根据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能够抑制电弧阻断性能降低的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 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权利要求】
1. 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触点块,其具有形成有固定触点的多个固定端子、形成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 可动触点的可动触头; 驱动块,其驱动所述可动触头,以使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磁场形成部,其配置于所述触点块的周围并形成磁场, 所述多个固定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固定端子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使 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场形成部具备一对永久磁铁,所述一对永久磁铁在与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 触点的接触分离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所述触点块相互对置配置,一对永久磁铁的相互对 置的面的极性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上设置有磁性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固定端子通过在固定端子侧以及可动触头侧中的至少任意一侧形成阶梯部, 从而在与其他固定端子对置一侧以外的区域使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抵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头通过所述驱动块的驱动轴而被驱动, 所述阶梯部以在俯视观察时成为以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驱动轴为大致中心的圆弧状 的方式而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形成于所述固定触点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形成在所述固定端子侧的整周范围内。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阶梯部以连结阶梯彼此的阶梯面沿所述固定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的接触分离方 向延伸的方式而形成。
10. -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搭载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
【文档编号】H01H50/54GK104412353SQ201380035632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粉间克哉, 榎本英树, 池田阳司 申请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