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751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油箱(1)、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均设置在防爆外壳(4)内;油箱(1)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5),油箱(1)的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分别通过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从防爆外壳(4)引出;防爆外壳(4)上设置有压力释放阀(401),防爆外壳(4)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02),压力传感器(402)与压力释放阀(401)相连接;一次出线排(201)、二次出线排(301)、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伸出防爆外壳(4)的一端均设置有防尘圈;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内均设置有防爆密封装置(6),本发明能够通过减低压力、降低温度、隔离易燃杂质和气体实现防爆,防爆性能好。
【专利说明】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尤其涉及一种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0002]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与其他绝缘形式的互感器相比较,传导均与、易修复、可恢复性强、结构简单,一般被用于户外使用,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若爆炸,将使变电站设备受到较大损坏,对防爆性能要求高。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提高电流互感器的密封性,与空气中易燃粉尘、气体隔离,实现防爆,但是效果有限,防爆性能差。
[0004]专利CN202513024公开了一种油浸式电流互感器,通过瓷套上设置储油柜,储油柜上设置膨胀器,提高整体的机械强度和密封性,提高互感器的可靠性和寿命,能够适用于污秽等级较高的地区,但是,污秽较高的地区,外界的易燃粉尘、气体更多、更复杂,通过提高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密封度,不足以提高防爆性能。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系数高,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油箱、一次出线排、第一瓷套、二次出线排和第二瓷套,第一瓷套和第二瓷套设置在油箱上,一次出线排和二次出线排分别设置在第一瓷套和第二瓷套的顶端,油箱、第一瓷套和第二瓷套均设置在防爆外壳内。
[0007]油箱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油箱的注油管和放油管分别通过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从防爆外壳引出。
[0008]防爆外壳上设置有压力释放阀,防爆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压力释放阀相连接,压力传感器监测防爆外壳内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压力释放阀开阀,释放压力,使得防爆外壳内的压力一直处于安全范围内,防止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爆炸。
[0009]一次出线排、二次出线排、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伸出防爆外壳的一端均设置有防尘圈。
[0010]注油管和放油管内均设置有防爆密封装置,防爆密封装置包括封帽、套筒和单向阀,套筒呈圆管形状,单向阀设置在套筒内,且单向阀一端与套筒固定,套筒为橡胶材质。防爆密封装置能够隔离空气或者粉尘,防止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油夜通过注油管和放油管挥发,与空气中的易燃物接触后爆炸。套筒为橡胶材质,在自然状态下,密封好。
[0011]油箱与第一瓷套和第二瓷套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薄膜;提高绝缘性能,防止由于导电引起爆炸。
[0012]第一瓷套和第二瓷套均为多个大小伞交错连接的瓷套。
[0013]注油管、放油管与第一铜柱、第二铜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漏油或者渗油。[0014]油箱的侧面与防爆外壳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油箱侧表面和防爆外壳内表面固定连接,防止浸式电流互感器在运输过程或者地震时,产生碰撞发生爆炸,安全系数高。
[0015]防爆外壳的顶面上通过盆式绝缘子密封,安装方便,绝缘性能好。
[0016]防爆密封装置通过螺纹与注油管和放油管连接;方便防爆密封装置更换。
[0017]第一瓷套和第二瓷套之间的夹角为20°?40°,节约空间的同时,防止一次出线排、二次出线排导通。
[0018]防爆外壳的底面下方设置有支座。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本发明油箱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能够快速散热,防止由于达到温度可燃点引起爆炸;压力传感器监测防爆外壳内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压力释放阀开阀,释放压力,使得防爆外壳内的压力一直处于安全范围内,防止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爆炸;一次出线排、二次出线排、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伸出防爆外壳4的一端均设置有防尘圈,防止与易燃杂质接触;防爆密封装置能够隔离空气或者粉尘,防止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在使用过程中,油夜通过注油管和放油管挥发,与空气中的易燃物接触后爆炸。套筒为橡胶材质,在自然状态下,密封好。综上,本发明能够通过减低压力、降低温度、隔离易燃杂质和气体实现防爆,防爆性能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爆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2]如图1所示,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油箱1、一次出线排201、第一瓷套202、二次出线排301和第二瓷套302,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设置在油箱I上,一次出线排201和二次出线排301分别设置在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的顶端,油箱1、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均设置在防爆外壳4内。
[0023]油箱I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5,油箱I的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分别通过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从防爆外壳4引出,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的内壁直径与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的直径相适应,图中未显示。
[0024]防爆外壳4上设置有压力释放阀401,防爆外壳4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02,压力传感器402与压力释放阀401相连接。
[0025]一次出线排201、二次出线排301、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伸出防爆外壳4的一端均设置有防尘圈(防尘圈在图中未显示)。
[0026]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内均设置有防爆密封装置6 (防爆密封装置6与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紧贴,图中未显示),如图2所示,防爆密封装置6包括封帽601、套筒602和单向阀603,套筒602呈圆管形状,单向阀603设置在套筒602内,且单向阀603 —端与套筒602固定,封帽601通过螺纹套筒602的顶端连接。
[0027]油箱I与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薄膜。[0028]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为多个大小伞交错连接的瓷套。
[0029]注油管101、放油管102与第一铜柱、第二铜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30]油箱I的侧面与防爆外壳4之间设置有弹簧7。
[0031]防爆外壳4的顶面上通过盆式绝缘子密封。
[0032]套筒⑶2为橡胶材质。
[0033]防爆密封装置6通过螺纹与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相连接。
[0034]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之间的夹角为20°?40°。
[0035]防爆外壳4的底面下方设置有支座8。
[0036]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包括油箱(I)、一次出线排(201)、第一瓷套(202)、二次出线排(301)和第二瓷套(302),所述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设置在油箱(I)上,一次出线排(201)和二次出线排(301)分别设置在第一瓷套(202 )和第二瓷套(302 )的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I)、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均设置在防爆外壳(4)内; 所述油箱(I)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5),所述油箱(I)的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分别通过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从防爆外壳(4)引出; 所述防爆外壳(4)上设置有压力释放阀(401 ),所述防爆外壳(4)的内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02),所述压力传感器(402)与压力释放阀(401)相连接; 所述一次出线排(201)、二次出线排(301)、第一铜柱和第二铜柱伸出防爆外壳(4)的一端均设置有防尘圈; 所述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内均设置有防爆密封装置(6),所述防爆密封装置(6)包括封帽(601)、套筒(602)和单向阀(603),所述套筒(602)呈圆管形状,所述单向阀(603)设置在套筒(602)内,且单向阀(603)—端与套筒(60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所述油箱(I)与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的连接处设置有绝缘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均为多个大小伞交错连接的瓷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101)、放油管(102)与第一铜柱、第二铜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I)的侧面与防爆外壳(4)之间设置有弹簧(J)。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防爆外壳(4)的顶面上通过盆式绝缘子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02)为橡胶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密封装置(6)通过螺纹与注油管(101)和放油管(10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瓷套(202)和第二瓷套(302)之间的夹角为20°?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外壳(4)的底面下方设置有支座(8)。
【文档编号】H01F27/14GK103943345SQ201410175032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任育文 申请人:昆山达功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