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6561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包括介质基板、辐射结构、馈电结构、滤波结构、射频控制系统及其反射结构;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第三辐射单元分别与微带馈电结构间用双线馈电微带结构连接,滤波结构位于馈电结构的侧面,射频控制系统位于辐射结构的左侧和滤波结构的末端;位于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反射结构处于辐射结构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结构采用三个辐射单元,第一辐射单元印制在第二辐射单元的外侧、第二辐射单元印制在第三辐射单元的外侧,三个辐射单元依次纵向排列印制在介质基板的两个表面,三个辐射单元组成共形偶极子;所述的馈电结构采用双线馈电微带结构和微带馈电结构,双线馈电微带结构和微带馈电结构,沿介质基板水平中心线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所述滤波结构采用一阶滤波单元、二阶滤波单元、三阶滤波单元,三个滤波单元依次横向排列在微带馈电结构的侧面,三个滤波单元均为矩形金属贴片结构;所述射频控制系统包括七个射频元件PIN管、七个电感和七组直流偏置线,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第一和第二辐射单元间的纵向排列中线上加载一个PIN管,在介质基板上表面第二和第三辐射单元间的纵向排列中线上加载一个PIN管,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第一和第二辐射单元间的纵向排列中线上加载一个PIN管,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第二和第三辐射单元间的纵向排列中线上加载一个PIN管,另外三个射频元件的PIN管加载于各阶滤波单元与微带馈电结构的连接处,在介质基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和第二辐射单元的左侧各加载一个电感,三个电感加载于各阶滤波单元的末端,七组直流偏置线接在各电感后并延长至介质基板边缘,直流偏置线为金属线并采用单端开关接地的电路控制方式;所述反射结构为微带馈电结构的金属地板,微带馈电结构的金属地板位于双线馈电结构右侧的介质基板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共形偶极子的结构是,采用三个辐射单元,第一辐射单元印制在第二辐射单元的外侧、第二辐射单元印制在第三辐射单元的外侧,三个辐射单元依次纵向排列分别印制在介质基板的两个表面,组成共形偶极子天线,三个辐射单元每两个之间的间隔为0.4mm,第一个和第二个辐射单元为倒梯形金属贴片,第三个辐射单元为三角形金属贴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线共形偶极子中的天线三个相邻辐射单元组成共形三角形或共形扇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二、三阶滤波单元结构,依次横向排列在距离第三个辐射单元7~10mm处的微带馈电结构侧面,相邻滤波单元的间隔为5~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辐射结构、馈电结构和反射结构中,第三个辐射单元与反射结构间隔为14.5GHz对应波长的四分之一,第三个辐射单元与微带馈电结构间用双线馈电微带结构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频控制系统中的电感取值范围为0.1~1μ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滤波单元采用单个金属开路枝节结构或者采用多个金属开路枝节结构,金属开路枝节长度为各通带中心频率对应波长的四分之一,宽度为0.3mm~3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端射特性的频率可重构滤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介于2~10之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