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401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属于机器人领域。包括肩部关节、大臂、肘部关节、小臂、腕部关节、仿人机械手、身体,肩部关节连接在身体上,大臂连接在肩部关节和肘部关节之间,小臂连接在肘部关节和腕部关节之间,仿人机械手连接在腕部关节上,身体通过螺栓与操作台连接。优点在于机械结构简捷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运动范围大,安全性强、可达性强、双手协调运动灵活,作业能耗低。
【专利说明】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为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特别是针对互感器绕线的设备,属于机器人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互感器是电力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应设备的使用效果及寿命取决于互感器的质量,但目前在国内,互感器线圈的缠绕是由人工进行的,由于工人的手法差异以及不可避免的工作误差,会导致线圈的缠绕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而且效率低,成本高。鉴于此,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是业内急需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以解决目前手工缠绕存的质量不稳定、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肩部关节、大臂、肘部关节、小臂、腕部关节、仿人机械手、身体,肩部关节连接在身体上,大臂连接在肩部关节和肘部关节之间,小臂连接在肘部关节和腕部关节之间,仿人机械手连接在腕部关节上,身体通过螺栓与操作台连接。
[0005]所述肩部关节的结构是,第一电机与臂板固定连接,臂板与肩部电机座连接,肩部电机座与肩部支架连接,肩部旋转轴与肩部支架连接,肩部连接轴与肩部支架连接,肩部轴承压盖与肩部支架固定连接,肩部旋转轴端盖与肩部旋转轴固定,肩部旋转轴、肩部连接轴与大臂固定连接。
[0006]所述肘关节的结构是,肘部俯仰轴承座与大臂固定连接,第二电机通过键与主动齿轮连接,齿轮轴轴承套在主动齿轮轴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套套在肘部摆动轴上、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小臂与轴承压盖一固定连接,螺钉与肘部摆动轴固定连接,小臂与轴承压盖二固定连接,摆动轴与小臂形成固定连接。
[0007]所述腕部关节的结构是,第三电机座与小臂连接,第三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与仿人机械手相连。
[0008]所述仿人机械手的结构是,仿人机械手的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上,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手掌上,手掌通过螺栓与支架相连;电机转动时上的带动电机齿轮转动,电机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与小齿轮同轴,为基联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等角速度转动,小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带动扇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四指的张合,连杆将大拇指与中指后端连接并固定在支架上,中指前段固定在轴上,拇指大套筒和拇指小套筒由中指轴连接,食指套筒、中指套筒、无名指套筒与小指套筒套在轴上,起到保持四指距离的作用,拇指后部与拇指轴通过螺栓相连,固定安装在端盖与半端盖之间的轴套筒里,与端盖轴相连接。
[0009]所述操作台的结构是,固定装置与工作台面上的滑槽滑动连接,螺钉与固定装置螺纹连接。
[0010]本发明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可以完成腕部回转、肘部俯仰、大臂俯仰、手掌开合等动作,并通过两个装置对称安装,在计算机控制下可协调动作,相互配合实现互感器绕线的功能,结构简捷紧凑、可达性强,作业能耗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发明肩部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发明肘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发明腕部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发明仿人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发明仿人机械手的传动原理示意图;
[0017]图7是本发明仿人机械手俯视图;
[0018]图8是图5的A-A剖视图,表示拇指固定状态示意图;
[0019]图9是图5中B-B剖视图,表示四指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是图5中C-C剖视图,表示四指固定示意图;
[0021]图11是图5中D-D剖视图四指连接传动示意图;
[0022]图12是发明操作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包括肩部关节1、大臂2、肘部关节3、小臂4、腕部关节5、仿人机械手6、身体7,肩部关节I连接在身体7上,大臂2连接在肩部关节I和肘部关节3之间,小臂4连接在肘部关节3和腕部关节5之间,仿人机械手6连接在腕部关节5上,身体7通过螺栓与操作台8连接。
[0024]所述肩部关节的结构是,第一电机101与臂板102固定连接,臂板102与肩部电机座103连接,肩部电机座103与肩部支架104连接,肩部旋转轴105与肩部支架104连接,肩部连接轴106与肩部支架104连接,肩部轴承压盖107与肩部支架104固定连接,肩部旋转轴端盖108与肩部旋转轴105固定,肩部旋转轴105、肩部连接轴106与大臂2固定连接。
[0025]所述肘关节的结构是,肘部俯仰轴承座301与大臂2固定连接,第二电机302通过键303与主动齿轮304连接,齿轮轴轴承305套在主动齿轮轴306上,主动齿轮304与从动齿轮307相啮合,从动齿轮套308套在肘部摆动轴309上、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小臂4与轴承压盖一 310固定连接,螺钉311与肘部摆动轴309固定连接,小臂4与轴承压盖二 312固定连接,摆动轴309与小臂4形成固定连接。
[0026]所述腕部关节的结构是,第三电机座501与小臂4连接,第三电机502通过联轴器503与法兰盘504连接,法兰盘504与仿人机械手6相连。
[0027]所述仿人机械手的结构是,仿人机械手的电机600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606上,挡板606通过螺栓连接在手掌607上,手掌通过螺栓与支架604相连;电机600转动时上的带动电机齿轮628转动,电机齿轮628与大齿轮609啮合,带动大齿轮609转动,大齿轮609与小齿轮610同轴,为基联齿轮,大齿轮609与小齿轮610等角速度转动,小齿轮610与扇形齿轮611啮合,带动扇形齿轮611转动,从而带动四指的张合,连杆621将大拇指601与中指后端603连接并固定在支架604上,中指前段602固定在轴615上,拇指大套筒613和拇指小套筒614由中指轴612连接,食指套筒616、中指套筒618、无名指套筒619与小指套筒620套在轴617上,起到保持四指距离的作用,拇指后部627与拇指轴626通过螺栓相连,固定安装在端盖625与半端盖624之间的轴套筒622里,与端盖轴623相连接。
[0028]所述操作台的结构是,固定装置802与工作台面801上的滑槽804滑动连接,螺钉803与固定装置802螺纹连接,工件互感器9放置在固定装置802上,通过螺钉803压紧固定。
[0029]各关节的回转副和摆动副分别由一台步进电机驱动。该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的肩关节有一个自由度: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大臂I轴摆动(运动范围-800—一+800);肘部关节有一个自由度:电动机通过齿轮副传动带动小臂绕手臂纵轴线摆动(运动范围-350—一+350);腕部关节有一个自由度: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法兰盘,带动仿人机械手绕手臂纵长轴线回转(运动范围-900—一+900) ο仿人机械手以手掌为基座,电机固定在手掌内,带动齿轮实现各级减速,半齿连接在四指上,当半齿转动时带动四指张合,四指和拇指是由连杆连接,所以四指动的时候拇指也随之而动,且与四指运动方向相反。
【权利要求】
1.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肩部关节、大臂、肘部关节、小臂、腕部关节、仿人机械手、身体,肩部关节连接在身体上,大臂连接在肩部关节和肘部关节之间,小臂连接在肘部关节和腕部关节之间,仿人机械手连接在腕部关节上,身体通过螺栓与操作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关节的结构是,第一电机与臂板固定连接,臂板与肩部电机座连接,肩部电机座与肩部支架连接,肩部旋转轴与肩部支架连接,肩部连接轴与肩部支架连接,肩部轴承压盖与肩部支架固定连接,肩部旋转轴端盖与肩部旋转轴固定,肩部旋转轴、肩部连接轴与大臂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关节的结构是,肘部俯仰轴承座与大臂固定连接,第二电机通过键与主动齿轮连接,齿轮轴轴承套在主动齿轮轴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套套在肘部摆动轴上、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小臂与轴承压盖一固定连接,螺钉与肘部摆动轴固定连接,小臂与轴承压盖二固定连接,摆动轴与小臂形成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关节的结构是,第三电机座与小臂连接,第三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与仿人机械手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人机械手的结构是,仿人机械手的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上,挡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手掌上,手掌通过螺栓与支架相连;电机转动时上的带动电机齿轮转动,电机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与小齿轮同轴,为基联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等角速度转动,小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带动扇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四指的张合,连杆将大拇指与中指后端连接并固定在支架上,中指前段固定在轴上,拇指大套筒和拇指小套筒由中指轴连接,食指套筒、中指套筒、无名指套筒与小指套筒套在轴上,起到保持四指距离的作用,拇指后部与拇指轴通过螺栓相连,固定安装在端盖与半端盖之间的轴套筒里,与端盖轴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的结构是,固定装置与工作台面上的滑槽滑动连接,螺钉与固定装置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H01F41/06GK104465071SQ201410707683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7日
【发明者】刘座铭, 田姝, 任萍, 王佳颖, 李守学, 胡飞飞 申请人: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