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及其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09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及其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及其断路器。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中,第一磁轭(20)具有一个第一本体(22)和两个凸设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吸引部(24)。衔铁(30)具有一个连接端(32)和一个吸附端(34),连接端可枢接于第一磁轭,且吸附端可吸附于第一吸引部以撞击断路器的脱扣杆。励磁组件(40)设有一个可通过断路器的超额电流的励磁线圈(42),且励磁线圈可套设于其中一个第一吸引部。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中,通过调整励磁线圈的匝数,励磁线圈可产生足够的磁场强度,使得衔铁可快速吸附于第一磁轭。
【专利说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及其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断开电路连接的脱扣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使用该磁脱扣机构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断路器用于当电路中发生过流状况是自动切断电路的连接以保护电路中的其他电器。通过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分离,断路器可以切断电路中的电流。断路器中脱扣机构用于触发活动触头和固定触头分离。当断路器中通过大于其额定电流的超额电流,脱扣机构可撞击一个脱扣杆(trip bar)以触发断路器的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分离。
[0003]现有的脱扣机构通过磁脱扣和/或热脱扣来致动脱扣杆。其中,磁脱扣是利用超额电流产生磁场,且该磁场由磁轭汇聚并产生吸附衔铁的磁性吸引力。当磁性吸引力足够大时,衔铁快速吸附于磁轭,同时完成脱扣杆的致动。
[0004]对于应用于小额定电流的断路器,超额电流的数值小,磁轭的磁性吸附力有可能不足以吸附衔铁,或者磁轭与衔铁的吸附过程不够迅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使得小额定电流的断路器中,磁轭可以快速吸附衔铁。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使用上述脱扣机构的断路器。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包括一个第一磁轭、一个衔铁和一个励磁组件。第一磁轭具有一个第一本体和两个凸设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吸引部。衔铁具有一个连接端和一个吸附端,连接端可枢接于第一磁轭,且吸附端可吸附于第一吸引部以撞击断路器的脱扣杆。励磁组件设有一个可通过断路器的超额电流的励磁线圈,且励磁线圈可套设于其中一个第一吸引部。
[0008]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中,通过调整励磁线圈的匝数,励磁线圈可产生足够的磁场强度,使得衔铁可快速吸附于第一磁轭。
[0009]在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磁脱扣机构包括一个与第一磁轭并排设置的第二磁轭,它具有一个第二本体和两个凸设于第二本体的第二吸引部,吸附端可吸附于第二吸引部。励磁线圈可套设于相邻的一个第一吸引部和一个第二吸引部。
[0010]在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励磁组件设有一个可套设于相邻的一个第一吸引部和一个第二吸引部的线圈骨架,励磁线圈可缠绕于线圈骨架。通过设置线圈骨架,一方面可以提高线圈绕组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之间的电气隔离强度;另一方面,励磁线圈可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而后在整体组装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以降低磁脱扣机构的组装难度。
[0011]在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部分别设有一个卡槽,连接端可转动地卡接于卡槽。
[0012]在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磁脱扣机构包括一个可将超额电流导入励磁线圈的第一引流排,和一个可将超额电流导出励磁线圈的第二引流排。励磁线圈具有一个连接于第一引流排的第一接线端,和一个连接于第二引流排的第二接线端。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一个外壳、一个磁脱扣机构和一个脱扣杆。磁脱扣机构和脱扣杆设置于外壳。磁脱扣机构的吸附端可撞击脱扣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5]图1用于说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和图3用于说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的运动过程。
[0017]图4用于说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中磁脱扣机构的组装图。
[0019]图6用于说明断路器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沿图6中VII—VII线的剖视图。
[0021]标号说明
[0022]10脱扣杆
[0023]12活动触头
[0024]14固定触头
[0025]20第一磁轭
[0026]22第一本体
[0027]24第一吸引部
[0028]242 卡槽
[0029]30 衔铁
[0030]32连接端
[0031]34吸附端
[0032]40励磁组件
[0033]42励磁线圈
[0034]422第一接线端
[0035]424第二接线端
[0036]44线圈骨架
[0037]50第二磁轭
[0038]52第二本体
[0039]54第二吸引部
[0040]60 外壳
[0041]70第一引流排
[0042]72第二引流排。【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0044]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0045]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0046]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0047]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
坐寸ο
[0048]图1用于说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包括一个第一磁轭20、一个衔铁30和一个励磁组件40。其中,当断路器中通过的电流大于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时,磁脱扣机构可撞击断路器中设置的脱扣杆。脱扣杆可触发断路器中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分离以终止电路连接。断路器中,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已知的结构以实现脱扣杆触发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分离,具体的结构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49]第一磁轭20用于汇聚超额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第一磁轭20具有一个第一本体22和两个第一吸附部24。第一吸附部24凸设在第一本体22的两侧。第一磁轭20可由具有良好导磁性能的材料制备。
[0050]衔铁30具有一个连接端32和一个吸附端34。连接端32可枢接于第一磁轭20,使得衔铁30可相对于第一磁轭20转动。当超额电流通过断路器时,通过第一磁轭20的磁场产生的磁力足以吸附第一吸引部24,使得吸附端34吸附于第一吸引部24,且当吸附端34吸附于第一吸引部24时,吸附端34可撞击脱扣杆20以使其转动,从而触发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的分离。在图1所示的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吸引部24分别设有一个卡槽242,连接端32可卡放于卡槽242中,使得衔铁30连接于第一磁轭20,且衔铁30相对于第一磁轭20转动。
[0051]励磁组件40用于将超额电流转换为磁场。励磁组件40设有一个励磁线圈42。励磁线圈42中可通过超额电流,且励磁线圈42套设在一个第一吸引部24上,使得励磁线圈42产生的磁场通过第一磁轭20传递。例如,可将漆包线缠绕于第一吸引部24,且漆包线的缠绕匝数可改变激励线圈42产生的磁场强度,匝数越多磁场强度越大,从而增加第一吸引部24对吸附端34的磁性吸引力。
[0052]图2和图3用于说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的运动过程。如图2所示,此时断路器中无超额电流通过,吸附端34与第一吸引部24分离,且吸附端34未与脱扣杆10接触。
[0053]如图3所示,当断路器中通过超额电流时,超额电流流过励磁线圈42,励磁线圈42产生磁场由第一磁轭20汇聚,并由两个第一吸引部24产生吸引衔铁30的磁性吸引力。在磁性吸引力的作用下,衔铁30朝向第一磁轭20快速转动。吸附端34撞击脱扣杆10,使得脱扣杆10转动,且吸附端34吸附于第一吸引部24。
[0054]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中,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场以吸引衔铁朝向第一磁轭转动。励磁线圈中产生的磁场强度一方面取决于超额电流的大小,即超额电流越大,磁场强度越大;另一方取决于励磁线圈的匝数,即匝数越多,磁场强度越大。对于额定电流小的断路器,可以通过调整励磁线圈的匝数,使得励磁线圈产生足够的磁场强度以吸引衔铁。
[0055]图4用于说明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磁脱扣机构的组装图。参见图4和图5所示,除第一磁轭20外,磁脱扣机构还包括一个第二磁轭50。第二磁轭50与第一磁轭20并排设置。
[0056]第二磁轭50设有一个第二本体52和两个第二吸引部54。第二吸附部54凸设在第二本体52的两侧。第二磁轭50可由具有良好导磁性能的材料制备。吸附端34可吸附于第二吸引部54和第一吸引部24。虽然在图4中,第一磁轭20和第二磁轭50为两个独立的部件,但也可以将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合成为一个部件,即在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中,相互邻接的第一吸引部和第二吸引部结合为一体。
[0057]励磁组件40设有一个线圈骨架44。线圈骨架44套设于相邻的一个第一吸引部24和一个第二吸引部54。励磁线圈42缠绕在线圈骨架44上。通过设置线圈骨架44,一方面可以提高线圈绕组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之间的电气隔离强度;另一方面,励磁线圈可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而后在整体组装于第一衔铁和第二衔铁,以降低磁脱扣机构的组装难度。可以根据需要,直接将励磁线圈缠绕在相邻的一个第一吸引部和一个第二吸引部。
[0058]参见图4和图5,磁脱扣机构包括一个第一引流排70和一个第二引流排72。励磁线圈42具有一个第一接线端422和一个第二接线端424。第一接线端422连接于第一引流排70,第二接线端424连接于第二引流排72。超额电流由第一引流排70引入励磁线圈42,并由第二引流排72导出励磁线圈42。
[0059]图6用于说明断路器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VII—VII线的剖视图。参见图6和图7,断路器为用于三相交流电的断路器。断路器包括一个外壳60、三个上述磁脱扣机构和一个脱扣杆10。其中,脱扣杆10和磁脱扣机构设置于外壳60 ο三个上述磁脱扣机构分别对应于三相交流电的每一相,且任何一相的出现超额电流时,与该相对应的磁脱扣机构的吸附端34可撞击脱扣杆10,从而使得断路器的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分离。
[0060]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6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第一磁轭(20),它具有一个第一本体(22)和两个凸设于所述第一本体(22)的第一吸引部(24); 一个衔铁(30 ),它具有一个连接端(32 )和一个吸附端(34),所述连接端(32 )可枢接于所述第一磁轭(20),且所述吸附端(34)可吸附于所述第一吸引部(24)以撞击所述断路器的脱扣杆;和 一个励磁组件(40),它设有一个可通过所述断路器的超额电流的励磁线圈(42),且所述励磁线圈(42)可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吸引部(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其中所述磁脱扣机构包括一个与所述第一磁轭(20)并排设置的第二磁轭(50),它具有一个第二本体(52)和两个凸设于所述第二本体(52)的第二吸引部(54),所述吸附端(34)可吸附于所述第二吸引部(54), 所述励磁线圈(42)可套设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吸引部(24)和一个所述第二吸引部(5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其中所述励磁组件(40)设有一个可套设于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吸引部(24)和一个所述第二吸引部(54)的线圈骨架(44),所述励磁线圈(42)可缠绕于所述线圈骨架(4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吸引部(24)分别设有一个卡槽(242),所述连接端(32)可转动地卡接于所述卡槽(24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磁脱扣机构,其中所述磁脱扣机构包括一个可将所述超额电流导入所述励磁线圈(42)的第一引流排(70),和一个可将所述超额电流导出所述励磁线圈(42)的第二引流排(72), 所述励磁线圈(42)具有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引流排(70)的第一接线端(422),和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引流排(72)的第二接线端(424)。
6.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个外壳(60); 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磁脱扣机构,它设置于所述外壳(60);和 一个设置于所述外壳的脱扣杆(10),所述磁脱扣机构的所述吸附端(34)可撞击所述脱扣杆(10)。
【文档编号】H01H71/24GK203799981SQ201420113769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3日
【发明者】范磊磊, 马树学, 莘星敏 申请人: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