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5286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由线芯和电缆外层构成,电缆外层绕包在线芯外;线芯由导体1和绝缘层2构成,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绕包在导体1外;电缆外层由包带3和外护套4构成,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绕包在包带3上。电缆的绝缘层2选用耐低温性能优的聚乙烯材料,在-76℃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通过;电缆护套材料选用耐低温聚氯乙烯护套料,该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加入抗寒剂,能通过在-40℃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上述材料均能够确保在-20℃下敷设、-40℃正常使用不开裂。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及对目前作为包覆保护层材料进行改进,解决目前普通控制电缆在于-20℃敷设出现的外护层开裂的质量问题。
【专利说明】 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力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0002]科技革新日新月异,电子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当中。特别是在例如化工、制药等现代化程度高、发展快的特殊行业,已经将自动化控制系统更深层次地渗入到日常操作中,甚至到生产工艺中的每个环节。但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温度低、作业环境恶劣,对于传统控制电力电缆的使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例如我国东北地区近十年来冬季最低气温可达_40°C,然而一般的电缆敷设温度仅为-20°C,一般的电缆敷设温度远高于作业环境问题,因此一般电缆无法正常工作或出现绝缘层开裂等问题。另外,在例如冷库等特殊低温环境下使用控制、监测及自动控制系统,其一般电缆作为各种电器、仪表、监测原件及保护装置的连接线,同样无法满足在低温环境下正常作业的要求。
[0003]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是,在目前的电线电缆行业,选用包覆保护层材料,多从经济角度考虑,多采用以耐低温性能较差的如聚氯乙烯为主体的材料,其电缆的敷设温度为0°c及以上,所以在低温环境下易出现电缆的施工过程中发生外护层开裂的现象;二是,如果选用耐寒性能较好的硅橡胶绝缘材料作为护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缆的耐低温性能,但电缆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差。
[0004]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兼具耐低温并且价格低廉的控制电力电缆。


【发明内容】

[0005]为了避免电缆成为工业生产中的发展瓶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耐低温和具有极佳经济效益的电缆。
[0006]—种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由线芯和电缆外层构成,电缆外层绕包在线芯外;线芯由导体I和绝缘层2构成,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绕包在导体I外;电缆外层由包带3和外护套4构成,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绕包在包带3上。
[0007]特别的,所述的线芯数量为每根电力电缆至少设置I根。
[0008]特别的,所述的线芯数量具体为每根电力电缆设置7根。
[0009]特别的,所述的线芯具体为圆柱体,线芯轴向相互平行设置在电力电缆内部。
[0010]电缆的绝缘层2选用耐低温性能优的聚乙烯材料,在_76°C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通过;电缆护套材料选用耐低温聚氯乙烯护套料,该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在GB/T8815电缆用聚氯乙烯护套料的基础上加入抗寒剂,使该护套材料满足GB/T8815规定的性能指标外,又能通过在-40°C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上述材料均能够确保在-20°C下敷设、-40°C正常使用不开裂,保证质量。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及对目前作为包覆保护层材料进行改进,解决目前普通控制电缆在于-20°c敷设出现的外护层开裂的质量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1为七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附图中各个附图标记的含义说明如下:
[0015]导体1、绝缘层2、包带3、外护套4。
[0016]实施例1
[00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
[0018]一种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由线芯和电缆外层构成,电缆外层绕包在线芯外;线芯由导体I和绝缘层2构成,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绕包在导体I外;电缆外层由包带3和外护套4构成,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绕包在包带3上。
[0019]特别的,所述的线芯数量为每根电力电缆至少设置I根。
[0020]特别的,所述的线芯数量具体为每根电力电缆设置7根。
[0021]特别的,所述的线芯具体为圆柱体,线芯轴向相互平行设置在电力电缆内部。
[0022]本实施例中,7根线芯轴向相互平行,6根线芯紧密围绕另一根线芯。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分别绕包在成组使用的7根导体I外成缆。成缆时绕包一层包带3,包带3外继续绕包一层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成型。
[0023]电缆的绝缘层2选用耐低温性能优的聚乙烯材料,在_76°C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通过;电缆护套材料选用耐低温聚氯乙烯护套料,该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在GB/T8815电缆用聚氯乙烯护套料的基础上加入抗寒剂,使该护套材料满足GB/T8815规定的性能指标外,又能通过在-40°C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上述材料均能够确保在-20°C下敷设、-40°C正常使用不开裂,保证质量。
[0024]本实施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及对目前作为包覆保护层材料进行改进,解决目前普通控制电缆在于-20°C敷设出现的外护层开裂的质量问题。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除每根电缆设置5根线芯外,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27]其中5根线芯轴向相互平行,4根线芯紧密围绕另一根线芯。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分别绕包在成组使用的7根导体I外成缆。成缆时绕包一层包带3,包带3外继续绕包一层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成型。
[0028]电缆的绝缘层2选用耐低温性能优的聚乙烯材料,在_76°C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通过;电缆护套材料选用耐低温聚氯乙烯护套料,该聚氯乙烯护套材料在GB/T8815电缆用聚氯乙烯护套料的基础上加入抗寒剂,使该护套材料满足GB/T8815规定的性能指标外,又能通过在-40°C温度下进行低温冲击试验。上述材料均能够确保在-20°C下敷设、-40°C正常使用不开裂,保证质量。
[0029]本实施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及对目前作为包覆保护层材料进行改进,解决目前普通控制电缆在于-20°C敷设出现的外护层开裂的质量问题。
[0030]实施例3
[0031]本实施例除使用聚氯乙烯材质的绝缘层代替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32]7根线芯轴向相互平行,6根线芯紧密围绕另一根线芯。聚氯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分别绕包在成组使用的7根导体I外成缆。成缆时绕包一层包带3,包带3外继续绕包一层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成型。
[0033]实施例4
[0034]本实施例除使用普通外护套代替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外,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35]7根线芯轴向相互平行,6根线芯紧密围绕另一根线芯。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分别绕包在成组使用的7根导体I外成缆。成缆时绕包一层包带3,包带3外继续绕包一层普通外护套4成型。
[0036]实施例1至2为最佳实施方案,但是最佳实施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由线芯和电缆外层构成,电缆外层绕包在线芯外,其特征在于:线芯由导体(I)和绝缘层(2)构成,紫外光辐照聚乙烯材质的绝缘层(2)绕包在导体(I)外;电缆外层由包带(3)和外护套(4)构成,耐寒改性聚氯乙烯材质的外护套(4)绕包在包带(3)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芯数量为每根电力电缆至少设置I根。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芯数量具体为每根电力电缆设置7根。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芯耐低温控制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芯具体为圆柱体,线芯轴向相互平行设置在电力电缆内部。
【文档编号】H01B3/44GK203839112SQ201420212609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林殿生, 韩福利, 郝秀丽, 周莹, 张长发 申请人:沈阳沈缆四环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