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515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包括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包括一体成型并且依次连接的第一底座、固定组件和第二底座,固定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压部、支撑部和第二冲压部,所述固定组件整体为倒置的U型卡槽形状。通过紧固机构的设置,无需焊接等操作,减轻环保压力。只需通过机械冲压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即可实现导热管的紧固,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具备节省材料、人工与生产时间等优点。并且铆接定位精准、不易松脱且有抑制与减低内部元件的电磁干扰的功效,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紧固机构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紧固机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一起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专利说明】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电脑CPU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电子装置内的电子元件在工作状态下常产生大量热能,造成该电子元件温度的上升,如果没有适当的散热,将使该电子元件发生过热现象,造成其运作不稳定,甚至导致整个电子装置发生工作停止或当机的现象,而随着各种电子元件的速度不断提高,其所产生的热量亦不断提高,因此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的散热模组日渐重要。
[0003]现有的散热模组,尤其是电脑CPU的散热模组一般包括多根导热管、散热片(风扇)、散热底座等,通常为了整体的美观、减少所述散热模组的占用空间以及降低其带来的电磁干扰,会将多根所述导热管压扁或者弯曲,然后通过铆合装置锁紧固定,一般所述铆合装置会采用电焊或者在化镍焊接这两种焊接方式。但是这两种操作工艺都比较复杂、整体加工时间长、加工成本较高,而且不够环保,不利于工业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紧固效果好、加工工艺简单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一体成型并且依次连接的第一底座、固定组件和第二底座,其中所述第一底座为三角形平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底座为梯形状平板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压部、支撑部和第二冲压部,所述第一冲压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冲压部共同构成一个倒置的U型卡槽形状,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底座以及所述第二底座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延伸出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延伸出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上均设有安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紧固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紧固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安装部进行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或所述第二凸台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底座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底座以及所述第二底座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高度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为弹性凸台。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为螺孔,两个所述紧固机构之间通过螺栓与所述螺孔的配合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通过U型卡槽形状的紧固机构的设置,无需焊接等操作,减轻环保压力。只需通过机械冲压所述第一冲压部和所述第二冲压部即可实现导热管的紧固,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具备节省材料、人工与生产时间等优点。并且铆接定位精准、不易松脱且有抑制与减低内部元件的电磁干扰的功效,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所述紧固机构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所述紧固机构可以一个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一起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其中: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第一冲压部,4.支撑部,5.第二冲压部,6.第一弹片,7.第二弹片,8.第三弹片,9.安装部,10.第一凸台,11.第二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一体成型并且依次连接的第一底座1、固定组件和第二底座2,其中所述第一底座I为三角形平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底座2为梯形状平板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压部3、支撑部4和第二冲压部5,所述第一冲压部3、所述支撑部4和所述第二冲压部5共同构成一个倒置的U型卡槽形状,所述第一底座I和所述第二底座2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部4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底座I以及所述第二底座2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所述第一冲压部3和所述第二冲压部5优选采用可变形的硬度适中的材料制成,所述高度差的设定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无论是所述第一冲压部3和所述第二冲压部5的材料选用以及高度差的设置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故此处不再赘述。
[0020]如图2所示,在实际使用中,将导热管放入所述第一冲压部3、所述支撑部4和所述第二冲压部5共同构成的倒置的U型卡槽形状内,然后通过外力冲压所述第一冲压部3和所述第二冲压部5,进而卡紧所述导热管。所述外力可以是来自人力,也可以来自机械设备,此处优选使用机械设备冲压,冲压力便于设定,也更加均匀,可以保证铆接定位精准、不易松脱。另外加工时无需额外镀镍等操作,降低环保压力,操作简单,节省材料、人工与生产时间,整体加工成本较低。
[0021]所述第一底座I上设有第一弹片6,所述第一弹片6延伸出所述第一底座1,所述第二底座2上设有第二弹片7和第三弹片8,所述第二弹片7和所述第三弹片8延伸出所述第二底座2,所述第一弹片6、所述第二弹片7和所述第三弹片8上均设有安装部9。多个弹片的设置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电子元件碰触所述第一底座I和第二底座2对其造成损害,同时可以通过所述安装部9将其安装固定,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0022]优选地所述紧固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紧固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安装部9进行连接。在导热管数量过多或者导热管过厚的情况下,用一个所述紧固结构来铆合时可能会存在紧固力度不够以及U型卡槽形状无法完全匹配的情况,这时可以使用两个所述紧固机构配合。将两个所述紧固机构的所述固定组件部位对齐,然后将所述导热管放入U型卡槽形状内。冲压每一所述紧固机构的所述第一冲压部3和所述第二冲压部5,从而将所述导热管完美铆合,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所述紧固机构的使用范围。
[0023]所述第一底座I上设有第一凸台10,所述第二底座2上设有第二凸台11,所述第一凸台10和/或所述第二凸台1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底座I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4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底座I以及所述第二底座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如此设置可以保护所述第一底座I和所述第二底座2在外力作用时有一个缓冲平台,使其不至于因为外力的作用弯曲变形。优选地所述凸台为弹性凸台,缓冲更为平稳,减少内部振动,抑制与减低内部电子元件的电磁干扰,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所述紧固机构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0024]优选地所述安装部9为螺孔,两个所述紧固机构之间通过螺栓与所述螺孔的配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片6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I上,所述第二弹片7和所述第三弹片8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2上。
[0025]本实施例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通过U型卡槽形状的紧固机构的设置,无需焊接等操作,减轻环保压力。只需通过机械冲压所述第一冲压部3和所述第二冲压部5即可实现导热管的紧固,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具备节省材料、人工与生产时间等优点。并且铆接定位精准、不易松脱且有抑制与减低内部元件的电磁干扰的功效,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所述紧固机构的使用寿命,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所述紧固机构可以一个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一起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均应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一体成型并且依次连接的第一底座、固定组件和第二底座,其中所述第一底座为三角形平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底座为梯形状平板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冲压部、支撑部和第二冲压部,所述第一冲压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冲压部共同构成一个倒置的U型卡槽形状,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底座以及所述第二底座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延伸出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延伸出所述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上均设有安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紧固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安装部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或所述第二凸台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底座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的高度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支撑部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一底座以及所述第二底座所在的平面之间的高度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弹性凸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螺孔,两个所述紧固机构之间通过螺栓与所述螺孔的配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用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弹片和所述第三弹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文档编号】H01L23/40GK204047000SQ201420426304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肖成佳 申请人:昆山奥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