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锌锰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9374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防爆锌锰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爆锌锰电池,它包括冲制成罐体的锌筒,置于锌筒内的电池正极的电芯,设置在电芯上方的复压圈;设置在锌筒中心的碳棒,碳棒上套有密封圈,碳棒上端部盖有正极帽,所述的密封圈包括与锌筒内壁相贴合的外缘部和开设有容置碳棒的中心孔的中柱,所述的中柱与外缘部之间通过腹板过渡连接形成密封圈上下两面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中柱的上端面高于或与外缘部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中柱沿周向设有1/3环状缺口;所述的正极帽位于碳棒周围部分处于密封圈中柱的正上方。当电池在使用时,内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时,中柱1/3环状缺口由于比中柱其它部位薄,优先发生变形,放出内部气体,减小内部压力,从而避免电池爆炸。
【专利说明】防爆锌锰电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采用特殊防爆密封圈的防爆锌锰电池。

【背景技术】
[0002]锌锰电池的防爆密封圈材质为塑料,其多采用如下结构(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密封圈5’包括与锌筒内壁相贴合的外缘部5.2’和开设有容置碳棒的中心孔的中柱5.1’,所述的中柱与外缘部之间通过腹板5.3’过渡连接形成密封圈上下两面向内凹陷的凹槽;在包裹碳棒的中柱沿周向有1/3环状缺失部5.5’(即从中柱俯视图方向设有沿圆环形的中柱面周向1/3部分的缺口,使得此处柱状的密封圈的厚度变薄),目的是当电池内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密封圈变形时,塑料缺失部位由于厚度薄首先开始变形,从而放出电池内气体,减少电池内部压力,防止电池爆炸;为达到上述目的,一般塑料密封圈中孔处用于包围碳棒的部分高出腹板上平面不超过1.5mm并低于塑料密封圈边缘部位的上沿,以方便为密封圈变形腾出空间。但同时,由于碳棒和密封圈的中孔二者之间为过盈配合,当碳棒插入密封圈中孔时,中孔周围的塑料会首先变形,如果二者之间作用力过大、变形过于严重,此时又由于中孔位置包围碳棒的塑料高起塑料平面不超过1.5_,塑料强度不够甚至可能导致中孔开裂,引起封口质量问题,造成电池结晶或电解质泄露等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消除碳棒插入时、中孔塑料的过度变形或破裂从而产生对电池密封性能的影响的防爆锌锰电池。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爆锌锰电池,它包括冲制成罐体的锌筒,置于锌筒内的电池正极的电芯,设置在电芯上方的复压圈;设置在锌筒中心的碳棒,碳棒上套有密封圈,碳棒上端部盖有正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包括与锌筒内壁相贴合的外缘部和开设有容置碳棒的中心孔的中柱,所述的中柱与外缘部之间通过腹板(即用于连接中柱与外缘部的连接板)过渡连接形成密封圈上下两面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中柱的上端面高于或与外缘部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中柱沿周向设有1/3环状缺口 ;所述的正极帽位于碳棒周围部分处于密封圈中柱的正上方。
[0005]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中柱的上端面高于或与外缘部的上端面齐平,所以中柱的强度得到了加强,同时又由于所述的正极帽位于碳棒周围部分处于密封圈中柱的正上方,在电池组装时,碳棒插入防爆密封圈,中孔的周围的塑料即使变形时,也会被上方的正极帽顶住,防止塑料的过度变形或破裂。同时,当电池的内部压力过大,温度升高时,由于1/3环状缺口厚度较薄、强度低,更易变形,就会发生变形把气体提前释放,有效防止电池出现爆炸。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正极帽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2个透气孔,采用该结构,当电池的内部压力过大,温度升高、产生气体时,气体可以通过1/3环状缺口进入到正极帽经透气孔及时释放到外界,进一步有效防止电池出现爆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实用新型防爆锌锰电池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本实用新型正极帽结构示意图。
[0010]如图所示:1.锌筒,2.电芯,3.复压圈,4.碳棒,5.密封圈,5.1.中柱,5.2.外缘部,5.3.腹板,5.4.卡槽,5.5.1/3环状缺口,6.正极帽,6.1.透气孔。
[0011]图4现有技术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0012]如图所示:5\密封圈,5.1,.中柱,5.2,.外缘部,5.3,.腹板,5.5’.1/3环状缺失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4]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爆锌锰电池,它包括冲制成罐体的锌筒1,置于锌筒1内的电池正极的电芯2,设置在电芯2上方的复压圈3 ;设置在锌筒1中心的碳棒4,碳棒4上套有密封圈5,碳棒4上端部盖有正极帽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5包括与锌筒1内壁相贴合的外缘部5.2和开设有容置碳棒的中心孔的中柱5.1,所述的中柱5.1与外缘部5.2之间通过腹板5.3过渡连接形成密封圈上下两面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中柱5.1的上端面高于或与外缘部5.2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正极帽6位于碳棒4周围的部分处于密封圈中柱5.1的正上方;上述的密封圈的中柱5.1、外缘部5.2和腹板5.3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5]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中柱的上端面高于或与外缘部的上端面齐平,所以中柱的强度得到了加强,同时又由于所述的正极帽位于碳棒周围部分处于密封圈中柱的正上方,在电池组装时,碳棒插入防爆密封圈,中孔的周围的塑料即使变形时,也会被上方的正极帽顶住,防止塑料的过度变形或破裂。同时,当电池的内部压力过大,温度升高时,由于1/3环状缺口厚度较薄、强度低,更易变形,就会发生变形把气体提前释放,有效防止电池出现爆炸。本发明的正极帽通过密封圈上的卡槽5.4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正极帽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2个透气孔,采用该结构,当电池的内部压力过大,温度升高、产生气体时,气体可以通过1/3环状缺口进入到正极帽经透气孔及时释放到外界,进一步有效防止电池出现爆炸。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爆锌锰电池,它包括冲制成罐体的锌筒,置于锌筒内的电池正极的电芯,设置在电芯上方的复压圈;设置在锌筒中心的碳棒,碳棒上套有密封圈,碳棒上端部盖有正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包括与锌筒内壁相贴合的外缘部和开设有容置碳棒的中心孔的中柱,所述的中柱与外缘部之间通过腹板过渡连接形成密封圈上下两面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的中柱的上端面高于或与外缘部的上端面齐平,所述的中柱沿周向设有1/3环状缺口 ;所述的正极帽位于碳棒周围部分处于密封圈中柱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锌锰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帽的侧壁上设有对称的2个透气孔。
【文档编号】H01M2/02GK204118148SQ20142064379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李勇 申请人:宁波丰银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