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元件连接用的软铜导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6115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元件连接用的软铜导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导电元件的连接线,具体涉及电器元件连接用的软铜导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器产品都要通以220V(单相)或380V(三相)50Hz电源电压才能正常发挥作用,承担通电及导电的结构为电器主电路的导电部件,而导电部件又由导电元件和连接导电元件的连接线组成,连接线通常是一种没有绝缘的软铜导体,便于导电零件之间焊接加工及装配。根据电器产品功能不同需要,有些导电部件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导电部件承载相应的负载电流就可以。也有些导电部件中的元件是要做往复机械运动的,如小型断路器动触头的通断、双金属片通以过载电流弯曲移动。与之相连接的软铜导体也随着移动,这也就还需要软铜导体的结构要稳定。

目前用于电器导电元件的连接线主要由软铜电刷线和铜编织线。软铜电刷线和铜编织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软铜电刷线主要用于导电部件位置固定不变的电路中,铜编织线则主要用于导电部件位置发生变化的电路中。铜编织线因每锭股线之间有较大空隙造成其外形尺寸较大,而受电器产品内部空间的限制未能得到广泛推广使用,而是用外形尺寸较小的软铜电刷线来代替,但软铜电刷线在电器内部做往复运动,软圆铜线之间位置会发生变化,严重时会出现软铜电刷线的软圆铜线松散情况,在软铜电刷线的软圆铜线没有松散时每根软圆铜线承载电流是很均匀的,也就不会出现局部过载现象,如软铜电刷线的软圆铜线有松散时,流过每根软圆铜线的电流就会出现大小不一致,当软圆铜线长时间流过较大电流时亦即局部过载,可能就会烧断这根软圆铜线,从而影响软铜电刷线的导电性能,最终降低电器的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电器导电元件的连接线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电器元件连接用的软铜导体,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电器导电元件的连接线所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器元件连接用的软铜导体,所述软铜导体由导体主体和敷设在导体主体表面的导体编织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导体主体和导体编织层都由软圆铜线构成。

优选的,所述导体主体为软铜电刷线,软铜电刷线由多股束线导体绞合而成,所述束线导体由若干根软圆铜线束绞而成。

优选的,所述束线导体的束绞节径比为21~23。

优选的,所述导体主体的软铜电刷线的软圆铜线数量占构成软铜导体的软圆铜线总数量的90%~94%。

优选的,所述导体编织层由软圆铜线编织而成,并敷设在导体主体外表面对其进行束缚。

优选的,所述导体编织层中的软圆铜线数量占构成软铜导体的软圆铜线总数量的6%~10%。

本发明提供的电器元件连接用的软铜导体,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铜编织线和软铜电刷线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电器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实例中软铜导体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例中软铜导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例中提供的电器元件连接用的软铜导体100(以下 简称软铜导体)主要是将软铜导体的软圆铜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软圆铜线用于形成软铜电刷线结构作为软铜导体的导体主体101,另一部分软圆铜线编织在软铜电刷线(即导体主体101)的外表面,形成软铜导体的导体编织层102,该编织层的作用将软铜电刷线捆扎在一起。

以此结构的软铜导体100作为电器导电元件的连接线,将可以解决铜编织线外形尺寸较大及软铜电刷线在移动过程中铜单线松散的情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铜编织线和软铜电刷线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再者,对于软铜导体100的软铜电刷线部分(即导体主体101),可采用原软电刷线生产方法,只是导体结构发生变化而已,导体结构包括股数及每股软圆铜线根数。

对于软铜导体100的导体编织层102,即可以参照信号屏蔽电缆的编织工艺对软圆铜线进行编织,编织的软圆铜线总根数为16或24的3倍~6倍,以便在相应的编织机上生产。

软铜导体的导体结构设计主要依据是导体直流电阻满足相应规格的软铜电刷线标准要求、导电部件满足相应点焊要求、电器产品满足装配要求及相应的性能要求,目前软铜电刷线的国家标准是GB/T 12970.4-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4部分:铜电刷线》。

针对上述方案构成的电器元件连接用软铜导体,以下具体说明一下实现方案(参见图1和图2):

针对软铜导体要求,选用一定数量的软圆铜线作为原材料。

采用束丝机对软铜电刷线进行股线的束绞,然后采用绞线机进行软铜电刷线股线的绞合,构成软铜导体100的导体主体101。其中软铜电刷线的软圆铜线根数占总根数的94%~90%,股线的束绞节径比为21~23,节径比为股线的束绞节距与股线的束绞外径之比,软铜电刷线导体主体结构见表2。

采用编织机对软圆铜线进行编织,形成导体编织层102,并敷设在软铜电刷线外表面对其进行束缚,防止软铜电刷线中软圆铜线松散,能够大大提高形成的软铜导体的性能。其中编织的软圆铜线占总根数的6%~10%。编织的软圆铜线总根数为16或24的3倍~6倍,导体编织层结构见表3。

基于上述方案构成的新型电器元件连接用软导体能够达到表1的性能要求。

表1新型电器元件连接用软铜导体的性能

软铜电刷线导体主体结构见表2要求。

表2软铜电刷线导体主体结构

导体编织层结构见表3要求。

表3导体编织层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