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结构GaN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74777阅读:10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结构GaN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结构GaN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GaN材料作为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与第一代Ge、Si半导体材料、第二代GaAs、InP半导体材料相比,具有禁带宽度(Eg)大、电子饱和漂移速度(vsat)高、迁移率(μ)高、热导率(k)大、临界电场(Ec)高、介电常数(ε)较小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于制作耐高温、耐高压、大功率、低损耗、高密度集成的电力电子器件。

对于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一般要求器件的阈值电压大于3V,即为增强型器件,以保证电路的“失效安全”。此外,增强型器件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简化电路结构,从而减少能量损耗以及降低噪音。如何实现“增强型”和提高器件的“阈值电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并且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香港科技大学的陈敬等人在F-离子注入方法的基础上,同样采用ALD方法淀积Al2O3作为栅极介质层,制作出的增强型MISHFET的阈值电压为5.1V,最大电流密度达到了500mA/mm,最大跨导为100mS/mm(参考文献:Chang C T, Hsu T H, Chang E Y, Chen Y C. Trinh H D and Chen K J. Normally-off operation AlGaN/GaN MOS-HEMT with high threshold voltage. Electron. Lett., 2010, 46(18):1280-1282)。

日本名城大学的Sugiyama等人,在P-GaN/AlGaN/GaN 异质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氮化硅作为MIS栅介质材料,形成复合型栅极结构,发现常关型器件的阈值电压从+1V至+8V大幅度可调节(参考文献:T. Sugiyama*, D. Iida, M. Iwaya, S. Kamiyama, H. Amano, and I. Akasaki. Threshold voltage control using SiNx in normally off AlGaN/GaN HFET with p-GaN gate.Phys. Status Solidi C 7, No. 7–8,1980–1982 (2010) )。

上述均为横向导电结构的AlGaN/GaN场效应晶体管,在靠近栅极边缘的电势比较集中,电场会出现峰值,因此器件在此处容易发生击穿。增大栅-源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击穿电压,但存在饱和现象,同时也增大了导通电阻。采用金属与栅极或者源、漏极相连,可以形成栅场板或者源、漏场板。通过场板可以改变电极附近的电场分布,从而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

采用纵向导电结构时,器件表面击穿的概率大大降低,击穿电压会得到很大提升,但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2009年,日本松下公司在源、栅双场板的基础上,采用通孔技术实现垂直导电,研制了击穿电压达到了10400V的器件。(参考文献:Manabu Y, Yasuhiro U , Tetsuzo U ,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GaN transistors for future emerging applications. Phys Stat Sol(a) , 2009 , 206(6) : 1221-1227)。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器件结构及工艺简单、击穿电压高、输出电流密度大、漏电流小的垂直结构GaN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垂直结构GaN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依次在衬底上生长缓冲层、i-GaN外延层、n-AlGaN层、n-AlN层;

B)在n-AlN层上淀积一层介质掩蔽膜,光刻并通过腐蚀方法去除部分掩蔽膜,然后对未掩蔽区域进行选择性氧化,形成n-AlN氧化层,再去除剩余介质掩蔽膜;

C)在n-AlN层及其氧化层上二次外延生长i-GaN层与AlGaN层,形成AlGaN/GaN异质结;

D)对n型AlN导电层上方的AlGaN/GaN异质结进行等离子刻蚀,刻蚀深度进入i-GaN再生长层(即i-GaN二次外延生长层),形成凹槽结构;

E)在AlGaN再生长层(即AlGaN二次外延生长层)与凹槽结构区域制作氧化层;

F)光刻漏极区域图形,然后选择性干法刻蚀半导体至n-AlGaN层;

G)光刻源极与漏极区域图形,并通过湿法腐蚀去除源极区域氧化层,然后通过电子束蒸发金属制作源极与漏极,并合金形成欧姆接触;

H)再次光刻栅极区域图形后蒸镀金属形成栅极。

步骤C中,在n-AlN层及其氧化层上二次外延生长的材料可为含i-GaN层的GaN基单结或多结型异质结、或者为含i-GaN层与n型重掺杂GaN层构成的同质结。

步骤G中,通过蒸镀形成源极与漏极,它们材质为Ti/Al/Ni/Au、 Ti/Al/Pt/Au或Ti/Al/Mo/Au。

步骤H中,所述栅极金属为Ni/Au、Pt/Au或Pd/Au。

由于器件的源极位于二次外延生长的AlGaN/GaN异质结构上,而漏极位于最初生长的n-AlGaN/GaN异质结构上,当在栅极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栅极下方n-AlN层为沟通提供导电电荷,漏极电流须经过未氧化的n型AlN导电层流向源极,从而形成垂直导电的增强型器件。

该器件具有以下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n-AlN氧化物的形成,对栅极电场可以起调制作用,并使导电沟道更远离器件表面,电流垂直导通,预期可能大幅度提高器件的耐压能力。同时, n-AlN氧化物的存在也可能提高其下方异质结构中的2DEG浓度,从而提升器件的大电流性能。

2)栅极区域下方的2DEG通过干法刻蚀被完全消除,所以器件理论上具有较高的阈值电压。同时,阈值电压通过调整刻蚀深度来控制。

3)栅极可采用圆形结构,源极和漏极可采用环形结构,所以可形成大面积互联的源、漏电极,从而极大提高单元器件的输出电流,并且方便器件的封装。

4)无掩膜二次外延生长技术的使用,较之有介质掩膜的选择区域外延生长,在材料质量的提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a)-(h)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器件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1

图1(h)为实施例1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衬底层(1)、缓冲层(2)、非故意掺杂GaN(i-GaN)外延层(3)、n型AlGaN外延层(4)、n型AlN导电层(5)与n型AlN氧化隔离层(6)、i-GaN再生长层(7)、AlGaN再生长层(8)、栅极氧化层(9)、设置于(8)上的源极(10)、设置于(4)上的漏极(11)、设置于(9)上的栅极(12)。

上述垂直结构GaN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工艺流程如下:

A)如图1(a)所示,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依次在衬底(1)上生长缓冲层(2)、i-GaN外延层(3)、n-AlGaN层(4)、n-AlN层(5),外延生长温度在1050℃至1100℃之间,衬底(1)为蓝宝石、硅、碳化硅或者氮化镓之一,缓冲层(2)为AlN或者低温GaN层;

B)如图1(b)所示,在n-AlN层(5)上淀积一层介质掩蔽膜,掩蔽膜可选用SiN或SiO2,光刻并通过湿法腐蚀方法去除部分掩蔽膜,然后对未掩蔽区域进行选择性氧化,形成氧化层(6),再完全去除剩余介质掩蔽膜;

C)如图1(c)所示,在n-AlN层(5)及其氧化层(6)上二次外延生长i-GaN层(7)与AlGaN层(8),形成AlGaN/GaN异质结;

D)如图1(d)所示,对n型AlN导电层(5)上方的AlGaN/GaN异质结进行ICP等离子刻蚀,刻蚀深度进入i-GaN再生长层(7),形成凹槽结构;

E)如图1(e)所示,在AlGaN再生长层(7)与凹槽结构区域通过P ECVD或者原子层沉积方法制作氧化层(8);

F)如图1(f)所示,光刻漏极区域电极图形,然后选择性等离子体干法刻蚀半导体至n-AlGaN层(4);

G)如图1(g)所示,光刻源极与漏极区域电极图形,并通过湿法腐蚀去除源极区域氧化层,然后通过电子束蒸发金属制作源极(10)与漏极(11),并合金形成欧姆接触;

H)如图1(h)所示,再次光刻栅极区域图形后蒸镀金属形成栅极(12),完成实施例 1的器件制作。

实施例 2

如图2为实施例2的器件结构示意图。其与实施例1的器件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制造工艺流程步骤C中,在n-AlN层(5)及其氧化层(6)上二次外延生长了含有i-GaN层(7)与n+-GaN层(8)构成的同质结。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垂直结构GaN基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