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球和智能杆及利用该智能球和智能杆的建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2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球和智能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连接件和智能杆,

所述智能连接件包括外壳、第一极、绝缘层和第二极,所述绝缘层包裹在所述第一极的外侧,所述第二极包裹在所述绝缘层的外侧,所述外壳包裹在所述第二极的外侧,

所述智能连接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穿过所述外壳、所述第二极、所述绝缘层并与所述第一极连通;

所述智能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孔相配合的螺纹杆,所述杆体内还埋设有两根导线分别为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设有第一触片,所述第一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杆体两端的两个第一触片连接,所述螺纹杆中部设有第二触片,所述第二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杆体两端的两个第二触片连接,

在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连接孔配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触片与所述第二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球和智能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组导线输出孔,每组所述导线输出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线输出孔内均设有一根输出导线,其中一个所述输出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连接,另一个所述输出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球和智能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连接件上的螺纹连接孔的数量为6个,6个所述螺纹连接孔中的4个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相邻的两个所述螺纹连接孔之间的夹角为90°,第五个所述螺纹连接孔和第六个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第五个所述螺纹连接孔和第六个所述螺纹连接孔分别位于前4个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线所在平面的两侧,且第五个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于前4个所述螺纹连接孔的轴线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球和智能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连接件的形状为正方体或圆球,

所述智能连接件为正方体形状时,所述外壳的形状为正方体,或者,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极、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第二极均为正方体形状;

所述智能连接件为圆球状时,所述外壳的形状为圆球,或者所述外壳、所述第一极、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第二极均为圆球状。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球和智能杆构成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连接件、智能杆和智能板,所述智能杆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智能球连接构成建筑框架,并在所述建筑框架内安装所述智能板,所述智能板的导电入口与所述杆体上的导线输出口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板的外缘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半圆形的凹槽与所述智能杆相配合,所述智能板包括由两个分智能板组成,所述分智能板外缘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分凹槽,所述分凹槽的弧度为90°,当两个分智能板组合成智能板是,相应的两个分智能板上的分凹槽组合呈一个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矩形的平板,所述平板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孔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平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与所述智能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平板通过固定孔与所述智能连接件上的螺纹连接孔通过螺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十字形架体,所述十字形架体包括水平的第一平面、竖直的第二平面和竖直的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三平面垂直,且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均通过同一点,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的形状均为方形,所述第二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的上侧棱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平面的任意一个侧棱平行于第二平面或第三平面;

所述之字形架体分为8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为第一区域,切除所述第一区域分别在第一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上的投影部分;

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面还设有第一外挡板、第二外挡板和第三外挡板,所述第一外挡板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外挡板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第三外挡板与所述第三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外挡板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平面边长的一半,所述第二外挡板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平面边长的一半,第三外挡板与所述第三平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平面边长的一半;

所述智能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的切除部分相对的位置均开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固定连接孔与所述智能板通过螺钉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