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VT电磁单元用中间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8419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CVT电磁单元用中间变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CVT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CVT电磁单元用中间变压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网设备的更新换代,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主要由电容分压器、中间变压器、补偿电抗器及阻尼装置等元件组成。他是利用电容分压器将高电压降到中压,再经过中间变压器降到低压,供给电压测量和继电保护的信号取样装置。

原油浸式电磁单元中的中间变压器,其铁芯结构由硅钢片叠装而成为“日”字型铁芯、体积大、材料多,加工工艺复杂,在剪切、冲压钻孔、螺丝等作用下容易使硅钢片内部受到破坏,进而导磁率下降,流涡增大、空载铁损高、易发热、噪音大等缺陷,且还会影响精度等技术指标。

CVT的中间变压器结构经过了多次的发展变化,从叠片铁芯到现在广泛采用的“C"型铁芯,无论是体积还是铁损都比过去有了明显改善。但现有CVT的中间变压器,通常采用单个C型铁芯或者将至少两个C型铁芯对接成一体,但即使是对接,仍然会存在缝隙,密封性差,从而产生漏磁现象,导致导磁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节材省能,导磁率高,局放放电小的CVT电磁单元用中间变压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VT电磁单元用中间变压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铁芯;所述铁芯呈口字型;所述铁芯的一侧边从内到外依次绕制有第一绝缘层、二次绕组、第二绝缘层、一次绕组和第三绝缘层;所述一次绕组分段绕制。

进一步,所述一次绕组连接通过绝缘凸台引出至外部的一次出线端子。

进一步,所述绝缘凸台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所述一次绕组分段绕制的结构为:每段绕制线圈的匝数相同,每段绕组代表一层,相邻层之间设有第四绝缘层。

进一步,所述二次绕组连接通过调节出线盒引出至外部的二次出线端子,所述调节出线盒内设凸头调节螺栓。

进一步,所述调节出线盒的内腔呈凹形。

进一步,所述凸头调节螺栓的数量为8~16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第四绝缘层均为电缆绝缘纸,且壳体与铁芯之间填充有绝缘树脂,通过真空浇注封装成型。

进一步,所述铁芯的下侧设有伞裙。

进一步,所述调节出线盒的顶端通过盖体密封。

进一步,所述一次出线端子和二次出线端子均用耐高温绝缘软线引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口字型铁芯使得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节材省能;

(2)一次绕组的分段绕制结构有效保证了场强的均匀性,大大降低了局部放电水平,其局部放电水平小于等于10PC;

(3)漏磁阻抗小,导磁率高,空载电流小于200mA;

(4)误差精度可达到0.2级以上;

(5)调节出线盒和凸头调节螺栓的设计可增加爬电距离,加强绝缘强度,避免产生漏电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绕组绕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次绕组分段绕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次绕组分段绕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CVT电磁单元用中间变压器包括壳体1、铁芯2,壳体固定于安装板10上。

铁芯2设置在壳体1内,铁芯2可以采用长条形的硅钢片由R形或阶梯形卷制成口字型卷,替代常见的插片式日字形铁芯或C型铁芯。由于口字型铁芯为一个封闭式结构,其整体结构紧凑,无须用螺栓坚固,一方面磁路长度短,体积小,重量轻,能够使一次绕组3和二次绕组4相对节省四分之一的钢片和钢材;另一方面,由于不会存在缝隙,使得漏磁阻抗小,导磁率高,空载电流小于200mA,不易饱和,误差精度可达到0.2级以上;此外,还可防震动,运输加速度可超过2m/s2

如图2所示:铁芯2的一侧边从内到外依次绕制有第一绝缘层5、二次绕组4、第二绝缘层6、一次绕组3和第三绝缘层7;一次绕组3为分段绕制结构。本实施例的一次绕组3是指高压绕组,二次绕组4指低压绕组。本实施例所设计的绕组结构,其一次绕组3分段绕制成型,可降低每层线圈间的电压强度,并且在铁芯与一次绕组3、二次绕组4之间均设置绝缘层,形成可靠有效的屏蔽结构,有效保证了场强的均匀性,大大降低了局部放电水平,其局部放电水平小于等于10PC,工艺把控严格。

一次绕组3分段绕制的结构为:每段绕制线圈的匝数相同,每段绕组代表一层,相邻层之间设有绝缘树脂。例如,如图3所示:假设一次绕组3的线圈匝数为300匝,现有一次绕组的绕法通常是直接绕制在一层上,即300匝;而本实施例的绕法为:将300匝线圈32分三段绕制,每段绕100匝,即代表一层,总共分三层绕制,每层均为100匝,且相邻层之间设有第四绝缘层31。又或者,如图4所示:将300匝线圈32分六段绕制,每段绕50匝,总共分六层绕制,每层均为50匝,且相邻层之间设有第四绝缘层31。本实施例一次绕组3的分段绕制结构能够大大降低层间的电压强度,有效保证场强的均匀性,降低局部放电水平,其局部放电水平小于等于10PC,工艺把控严格。

另外,本实施例仅对口字型铁芯的单侧进行绕制,而不是在两侧边均绕制线圈,是为了防止漏磁现象,大大提高导磁率。

其中,第一绝缘层5、第二绝缘层6、第三绝缘层7均为电缆绝缘纸,由此可大大提高各线圈层间的绝缘性。壳体1与铁芯2之间也填充有绝缘树脂,本实施例的绝缘树脂为环氧树脂,优选地,通过真空浇注填充封装成型。这样,可将铁芯2、一次绕组3和二次绕组4固定成一体,一方面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另一方面,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绝缘劣化现象,产品绝缘十分稳定,全封闭干式优化结构设计,保证产品具有可靠的防潮防凝露性能,不会因为产品表面的凝露而出现漏电放电问题,大大增加了线圈绕组的机械强度和抗短路能力。

实施例的中间变压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节材省能,绕制方法便捷,精度高,空载损耗低,局放放电小。

本实施例中,一次绕组3连接通过绝缘凸台8引出至外部的一次出线端子31,绝缘凸台8的截面形状优选为梯形。本实施例之所以一次出线端子(即高压接线端子)31从绝缘凸台8中引出,形成封闭的空间,不会暴露在空气中产生漏电现象。一次出线为耐高压耐温绝缘软线,可直接与CVT的电容分压器连通。

二次绕组4连接通过调节出线盒9引出至外部的二次出线端子(即低压接线端子)41,调节出线盒9内设14个凸头调节螺栓91。调节出线盒9的顶端设有盖体92,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内腔呈凹形。通过设置凸头调节螺栓91,不仅可增加爬电距离,加强绝缘强度,还能避免水路,不会产生放电现象;且通过凸头调节螺栓91可进行误差调整。例如,将14个凸头调节螺栓91中的两个凸头调节螺栓连接主绕组,其余12个凸头调节螺栓连接副边的6组调节绕组,其出线端均为凸头结构,经调试后,均封闭在调节出线盒9内,添加软质绝缘胶状材料,绝缘安全可靠。

二次出线为耐温绝缘软线,可直接与CVT的电磁单元二次出线板接通。

另外,铁芯2的下侧设有伞裙21,在使得一次出线端子31与二次出线端子41采用绝缘线且不外露于空气中的同时,设置伞裙21可有效提高绝缘爬距,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整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中间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1)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节材省能;(2)有效保证了场强的均匀性,大大降低了局部放电水平,其局部放电水平小于等于10PC;(3)漏磁阻抗小,导磁率高,空载电流小于200mA;(4)误差精度可达到0.2级以上;(5)调节出线盒和凸头调节螺栓的设计可增加爬电距离,加强绝缘强度,避免产生漏电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