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840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我们使用各种类型的变压器完成电能从发电厂到用户之间的传输。随着电力设备的迅速发展,电力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变压器的容量也随之越做越大。随着人们生活用电所占比例的增加,变压器的负荷波动也越来越大;随着各类发电设施的大力发展,升压变压器的容量也越来越广泛。对于大容量升压变压器,低压线圈匝数少、电流大,选用线圈结构型式困难。经常出现单螺旋的线圈饼数太少,导致线规宽度较大,端部横向漏磁导致的涡流损耗很大,既增加了产品的损耗也导致端部热点温升过高;双螺旋的线圈饼数过多,导致线规宽度过小,既导致线饼轴向抗弯强度不足,线饼数量增加引起的油道数量的增加,降低了线圈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针对目前这种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它不需要设备投入,成本低廉、经济可靠,还解决了大容量变压器低压线圈饼数选取问题,解决了单螺旋线圈的线规宽度选取过大导致的热点温升问题和双螺旋线圈的线规宽度选取过小导致的轴向 抗弯不足问题,提高了产品可靠性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经济性。

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包括线圈层,内撑条,外撑条,并联导线;所述的线圈层包括内撑条和外撑条,所述线圈层由交替组合的铜箔和层间绝缘构成,所述内撑条的内圈和外撑条的外圈均设有外表绝缘。

进一步的,所述的并联导线置于线圈层中,以幅向2根、轴向2根导线并联,4饼为一个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圈层的匝数排列为:所述的线圈层的匝数排列为:并联导线1,并联导线2,并联导线3,并联导线4均在4饼内绕制3匝;并联导线1、并联导线2与并联导线3、并联导线4轴向并联,并联导线1与并联导线2、并联导线3与并联导线4幅向并联;绕制时,并联导线1、2、3、4同时进行,并联导线1与并联导线2、并联导线3与并联导线4绕完1匝后,并联导线2与并联导线4导线移开,并联导线1与并联导线3继续绕制1匝,并联导线1与并联导线2交错换位,并从饼1升至饼3,并联导线3与并联导线4交错换位,并从饼2升至饼4,并联导线2与并联导线1、并联导线4与并联导线3继续绕1匝,而后并联导线1与并联导线3内线移开,并联导线2与并联导线4导线继续绕制1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线匝排列示意图。

图中:1-线圈层,2-内撑条,3-外撑条,4-并联导线1,5-并联导线2,6-并联导线3,7-并联导线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示,一种新型变压器低压线圈结构与常规线圈一致,分别为:线圈层1,内撑条2,外撑条3,并联导线4,并联导线5,并联导线6,并联导线7。进一步的,所述的线圈层包括内撑条和外撑条,所述线圈层由交替组合的铜箔和层间绝缘构成,所述内撑条的内圈和外撑条的外圈均设有外表绝缘。

进一步的,所述的并联导线置于线圈层中,以幅向2根、轴向2根导线并联,4饼为一个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的线圈层的匝数排列如图1所示。(4)并联导线1、(5)并联导线2、(6)并联导线3、(7)并联导线4均在4饼内绕制3匝。(4)、(5)与(6)、(7)轴向并联,(4)与(5)、(6)与(7)幅向并联。绕制时,(4)、(5)、(6)、(7)同时进行,(4)与(5)、(6)与(7)绕完1匝后,(5)与(7)导线移开,(4)与(6)继续绕制1匝,(4)与(5)交错换位,并从饼1升至饼3,(6)与(7)交错换位,并从饼2升至饼4,(5)与(4)、(7)与(6)继续绕1匝,而后(4)与(6)内线移开,(5)与(7)导线继续绕制1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