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9561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属于直流电源,它的作用有:启动发动机时,给发动机提供强大的发动电流(一般高达200~600A);当发电机过载时,可以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当发动机处于怠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还是一个大容量电容器,可以保护汽车的用电器;当发电机端电压高于铅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将一部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也就是进行充电。蓄电池是一种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的电子器件,通常蓄电池中电解液的温度应维持在15~55°C,放电温度不可以超过-15~55°C、充电温度不可以超过0~60°C的范围。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发动机罩下方的温度过高,通常汽车行驶一段距离后,发动机罩下温度就会达到70℃左右。由于蓄电池与发动机距离较近,从而对蓄电池的寿命产生负面影响。蓄电池长期暴露在比理想温度高的发动机罩下的温度环境下,会严重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蓄电池隔热罩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市面上现有的蓄电池隔热罩多由聚丙烯外层、聚酯中间层和内层隔热层共同组成,其制备工序复杂,抗氧化性和抗水性效果不佳。在申请号201510307673.6汽车蓄电池保护罩的制造工艺中,选用表布面料、玻璃棉、底布面料为原料,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成汽车蓄电池保护罩,制备方法简单,质量轻,但所得蓄电池保护罩隔热、防寒效果一般,隔热罩本身使用寿命有效。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铝合金材料在温度为500~800℃、压力为25~35MPa的环境下,碾压制成厚度为0.05~0.25mm的铝合金薄层,即蓄电池隔热罩的外层;S2、取纳米二氧化钛0.1~0.5%、纳米二氧化硅0.1~0.5%、空心微珠15~25%、粘合剂0.3~0.8%、聚丙烯20~40%、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在165~175℃下加热30~50min,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300~600r/min,制得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注入压延机中,设定辊筒温度为160~180℃、辊筒速度为300~400r/min,压延制得隔热罩内层;S4、将步骤S1中所得的隔热罩外层和步骤S3中所得的隔热罩内层叠放整齐,然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在成型温度为220~280℃、成型压力为15~25MPa的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所得半成品冷却定型后,进行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铝合金材料为隔热铝合金材料。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二氧化钛0.2~0.4%、纳米二氧化硅0.2~0.4%、空心微珠18~22%、粘合剂0.4~0.6%、聚丙烯25~35%、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纳米二氧化钛0.3%、纳米二氧化硅0.3%、空心微珠20%、粘合剂0.5%、聚丙烯30%、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优选的,所述步骤S3制得的隔热罩内层厚度为4~6mm。优选的,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铝合金材料在温度为650℃、压力为30MPa的环境下,碾压制成厚度为0.15mm的铝合金薄层,即蓄电池隔热罩的外层;S2、取纳米二氧化钛0.3%、纳米二氧化硅0.3%、空心微珠20%、粘合剂0.5%、聚丙烯30%、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在170℃下加热40min,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350r/min,制得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注入压延机中,设定辊筒温度为170℃、辊筒速度为350r/min,压延制得隔热罩内层;S4、将步骤S1中所得的隔热罩外层和步骤S3中所得的隔热罩内层叠放整齐,然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在成型温度为250℃、成型压力为20MPa的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所得半成品冷却定型后,进行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采用隔热铝合金材料制备隔热罩的外层,通过添加助剂改善隔热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改性后的隔热材料制成隔热罩内层,将隔热罩内、外层叠放整齐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冷却定型后,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蓄电池隔热罩,在保证隔热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隔热中间层,通过添加助剂对隔热材料进行改性,有效的增加了蓄电池隔热罩的抗氧化、耐老化性能,所得蓄电池隔热罩,质量轻、隔热、防寒效果好,抗温范围广,制备工艺简单,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隔热铝合金材料在温度为600℃、压力为32MPa的环境下,碾压制成厚度为0.2mm的隔热铝合金薄层,即蓄电池隔热罩的外层;S2、取纳米二氧化钛0.2%、纳米二氧化硅0.4%、空心微珠18%、粘合剂0.6%、聚丙烯30%、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在170℃下加热40min,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400r/min,制得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注入压延机中,设定辊筒温度为180℃、辊筒速度为300r/min,压延制得厚度为4mm的隔热罩内层;S4、将步骤S1中所得的隔热罩外层和步骤S3中所得的隔热罩内层叠放整齐,然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在成型温度为260℃、成型压力为18MPa的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所得半成品冷却定型后,进行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隔热铝合金材料在温度为800℃、压力为25MPa的环境下,碾压制成厚度为0.15mm的隔热铝合金薄层,即蓄电池隔热罩的外层;S2、取纳米二氧化钛0.5%、纳米二氧化硅0.3%、空心微珠20%、粘合剂0.3%、聚丙烯25%、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在168℃下加热45min,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300r/min,制得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注入压延机中,设定辊筒温度为165℃、辊筒速度为400r/min,压延制得厚度为6mm的隔热罩内层;S4、将步骤S1中所得的隔热罩外层和步骤S3中所得的隔热罩内层叠放整齐,然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在成型温度为280℃、成型压力为15MPa的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所得半成品冷却定型后,进行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实施例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隔热铝合金材料在温度为500℃、压力为35MPa的环境下,碾压制成厚度为0.25mm的隔热铝合金薄层,即蓄电池隔热罩的外层;S2、取纳米二氧化钛0.1%、纳米二氧化硅0.2%、空心微珠25%、粘合剂0.8%、聚丙烯40%、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在175℃下加热30min,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600r/min,制得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注入压延机中,设定辊筒温度为170℃、辊筒速度为320r/min,压延制得厚度为4mm的隔热罩内层;S4、将步骤S1中所得的隔热罩外层和步骤S3中所得的隔热罩内层叠放整齐,然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在成型温度为250℃、成型压力为20MPa的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所得半成品冷却定型后,进行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实施例四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隔热铝合金材料在温度为700℃、压力为28MPa的环境下,碾压制成厚度为0.1mm的隔热铝合金薄层,即蓄电池隔热罩的外层;S2、取纳米二氧化钛0.3%、纳米二氧化硅0.5%、空心微珠15%、粘合剂0.5%、聚丙烯35%、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在165℃下加热50min,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500r/min,制得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注入压延机中,设定辊筒温度为160℃、辊筒速度为380r/min,压延制得厚度为5mm的隔热罩内层;S4、将步骤S1中所得的隔热罩外层和步骤S3中所得的隔热罩内层叠放整齐,然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在成型温度为220℃、成型压力为25MPa的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所得半成品冷却定型后,进行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实施例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蓄电池隔热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隔热铝合金材料在温度为650℃、压力为30MPa的环境下,碾压制成厚度为0.05mm的隔热铝合金薄层,即蓄电池隔热罩的外层;S2、取纳米二氧化钛0.4%、纳米二氧化硅0.1%、空心微珠22%、粘合剂0.7%、聚丙烯20%、余量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将上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在172℃下加热35min,边加热边进行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450r/min,制得混合料;S3、将步骤S2中所得的混合料注入压延机中,设定辊筒温度为175℃、辊筒速度为350r/min,压延制得厚度为6mm的隔热罩内层;S4、将步骤S1中所得的隔热罩外层和步骤S3中所得的隔热罩内层叠放整齐,然后放入隔热罩模具腔内,在成型温度为240℃、成型压力为22MPa的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冲切,待所得半成品冷却定型后,进行精修,即得蓄电池隔热罩。分别对上述实施例一~五中制备的蓄电池隔热罩的隔热、防寒性能进行测试可知,本发明提出的蓄电池隔热罩的隔热、防寒效果,抗温范围为-28~220℃,具体数据如下:实施例一二三四五耐高温(℃)195200220188180耐低温(℃)-26-28-25-2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