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7753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而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电流流通,从而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连接器形式和结构也是千变万化。目前的弹片连接器外部一般都设置盒体,该盒体用于保护弹臂不受外力影响,现有的弹片连接器在弹臂与产品接触后弹臂的弹力一般都较小,而且,现有的弹片连接器的底部焊接面小,产品上板焊锡后贴板力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升弹力、弹性更好且可对弹臂进行充分保护的弹片连接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弹片连接器,包括盒体及设置在盒体内的弹片本体,所述弹片本体包括第一弹臂、U型接触部及第二弹臂,所述U型接触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的另一端连接盒体,所述第二弹臂的另一端设置限位凸起,所述盒体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U型接触部下压时,所述限位凸起顶压限位孔下边缘且第二弹臂弹性形变。进一步地,所述接触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盒体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的形状为L型。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上部开设出口,所述U型接触部沿开口伸出。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底部焊接面,所述底部焊接面的中间开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一侧开放,所述弹臂的一端连接在开放侧的盒体的顶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上部开设有标记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弹片连接器,在盒体内设置弹片本体,该弹片本体的U型接触部上的凸起与限位孔相适配,在U型接触部被压缩后不仅第一弹臂产生弹力,第二弹臂上的限位凸起支撑在限位孔的下边缘使得第二弹臂也产生弹力,采用两个弹臂使得整个弹片本体的弹力明显提升,进而接触阻抗更低,弹性更好。此外,在弹片本体被外力钩住提起时,限位凸起与侧壁上的限位孔有效配合,可有效防止弹片本体被勾起。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弹片本体设置在盒体内,该盒体可对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进行充分保护,防止弹片本体受力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连接器的弹片本体下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连接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片连接器下压后及弹起后的状态侧视图。标号说明:1、盒体;11、开口;12、限位孔;2、弹片本体;21、第一弹臂;22、U型接触部;23、限位凸起;24、第二弹臂;3、底部焊接面;4、凹槽;5、标记区。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第二弹臂上设置凸起,在盒体1的侧壁上开设限位孔12,在U型接触部22被压缩后不仅第一弹臂21产生弹力,同时第二弹臂与限位孔12边缘接触也产生弹力,弹片本体2的弹力明显提升。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弹片连接器,包括盒体1及设置在盒体1内的弹片本体2,所述弹片本体2包括第一弹臂21、U型接触部22及第二弹臂24,所述U型接触部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弹臂21及第二弹臂24,所述第一弹臂21的另一端连接盒体1,所述第二弹臂24的另一端设置限位凸起23,所述盒体1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12;所述U型接触部22下压时,所述限位凸起23顶压限位孔12下边缘且第二弹臂24弹性形变。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弹片连接器,在盒体1内设置弹片本体2,该弹片本体2的U型接触部22上的凸起与限位孔12相适配,在U型接触部22被压缩后不仅第一弹臂21产生弹力,第二弹臂24上的限位凸起23支撑在限位孔12的下边缘使得第二弹臂24也产生弹力,因此采用两个弹臂后弹力明显提升,进而接触阻抗更低,弹性更好,此外,在弹片本体被外力钩住提起时,限位凸起与侧壁上的限位孔有效配合,可有效防止弹片本体被勾起。同时,本实用新型中弹片本体设置在盒体1内,该盒体1可对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进行充分保护,防止弹片本体受力变形。进一步地,所述U型接触部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23,所述盒体1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12的形状为L型。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弹片本体2下压时,限位凸起23顶压在限位孔12的下边缘,在下压至最大行程位置时,因为受到限位孔12的下边缘的顶压,第二弹臂24被迫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第一弹臂21及第二弹臂24会产生较大的弹力。当弹片本体2被外力钩住提起时,限位凸起23与外围包围弹片本体2的盒体1卡住以防止被钩起。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底部焊接面3,所述焊接面3的中间开设有凹槽4。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盒体的整个底部为底部焊接面3,因此SMT焊接部面积会增大很多,且焊接面3中间开凹槽4利于锡熔融后进入,焊板后产品贴板力明显提升。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的一侧开放,所述弹臂21的一端连接在开放侧的盒体1的顶部上,所述盒体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标记区5。本实用新型中弹片本体2设置在盒体1内,该盒体1侧壁对第一弹臂21及第二弹臂24进行充分保护,防止弹片本体2受力变形。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本实施例弹片连接器,包括盒体1及设置在盒体1内的弹片本体2,所述弹片本体2包括第一弹臂21、U型接触部22及第二弹臂24,所述U型接触部2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弹臂21及第二弹臂24,所述第一弹臂21的另一端连接盒体1,所述第二弹臂24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23,所述盒体1两侧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12,该限位孔12的形状为L型,盒体的顶部开合开口11,U型接触部22由开口伸出;所述U型接触部22下压时,所述限位凸起23顶压限位孔12下边缘且第二弹臂24弹性形变。该盒体包括底部焊接面3,底部焊接面3的中间开设有凹槽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片连接器,整个弹片本体2的弹力明显提升,进而接触阻抗更低,弹性更好,同时盒体1底面焊接面3显著增大,产品上板焊锡后贴板力大大提高,此外,弹片本体2的外部设置盒体1,有更好的抗冲击能力,由于弹片本体2整个被外围盒体1包围住,能非常好的保护弹片不受外力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